作者:一树的花
为了保证登闻鼓的效力,但凡恶意编造假案者,都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所以这鼓设立的时间虽然久,但被敲响的次数却不多。
小厮赶来传信的时候,京府衙门的官差已经侯在王府外了。
柳元洵披了大麾便往外走,路过犹自沉浸在震惊中的三个官差时,还开了个玩笑:“没想到我们倒是顺路了。不如一起去?”
三人一愣,面面相觑之后,竟真的抬起女尸,乖乖跟在了柳元洵身后。
依照柳元洵的吩咐,淩亭需前往孟阁老府上,可让淩晴一个人跟着他又不放心,正犹豫是否要将顾莲沼叫回来时,刚出门便瞧见一位静静伫立在树下的黑衣少年。
他们一行人出门时,柳元洵走在最前面,身侧是淩晴,随后是抬着尸体的三个衙役,淩亭则跟在末尾。
他看向顾莲沼的时候,顾莲沼恰好抬头,目光却越过柳元洵,直直看向了他。
对视的那一眼中,淩亭隐约感觉有什么东西变了,可因为距离太远,他没有看清,而下个瞬间,顾莲沼便走到了柳元洵身侧,抬起臂弯,让柳元洵扶了上去。
因只是例行问询,这些差役对柳元洵的态度极为客气。他们在前头开道,淩晴驾着马车跟在后面,车里坐着柳元洵和顾莲沼。
柳元洵一上马车便闭了眼,脸色不是很好。
他昨日才刚强行熬过一场病,今早醒来,又像个没事人一般强打精神作了一幅画。一想到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他甚至开始犹豫要不要让淩晴将床头暗格里的秘药拿来了。
今日之事虽来得突然,可他也并非全然没有预料。
毕竟那群人已然动了对他下手的心思,一计不成,必定还有后招,估计早已打定主意,要让他吃些苦头,至少要让他无法再插手这几件案子。
他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在脑子里思索对策,轿子里安静了半晌后,忽然传来顾莲沼的声音。
“通政司左参议名叫王明瑄,今年三十六岁,官居正五品。家中一妻三妾,育有一子五女。此人天资平平,老实本分,能进入通政司任职,全靠他父亲王幼棋从中助力。”
锦衣卫直属皇帝,是唯一不看重出身,只凭真才实学的机构,顾莲沼能坐稳北镇抚使的位子,其能力自然是出众的。
尽管柳元洵知道锦衣卫无所不知,可当顾莲沼随口便能道出朝廷官员的生辰、品行、家世等信息时,他还是不禁感到一丝惊讶。
他睁眼看向顾莲沼,问道:“王幼棋?可是前任工部尚书?”
顾莲沼微微颔首,继续道:“王幼棋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呆了十三年,虽无政绩,但行事谨慎,倒也没什么错处。只是他担任工部尚书时,已然四十岁了,所以在职期间,便将精力都花在了推举子孙后代上。他共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四十岁,现任工部侍郎,天资愚钝,在位十二年毫无长进;二女儿三十七岁,原本在督察院担任御史,前两年因犯错被撤职;小儿子便是如今的通政司左参议了。”
顾莲沼这段话并非无的放矢,他向柳元洵透露王明瑄的背景,是为了让他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局势。
这案子虽是假的,可既然成了局,假的也有可能变成真的。若是将重心放在如何自辩上,便是彻底着了对方的道了,当务之急便是要理顺他们的背景,挖出他们所属的势力,从后方掐断。
柳元洵或许不熟悉王幼棋这个名字,但他听过前任工部侍郎的事迹。
柳元洵道:“若我没记错,前任工部尚书应当是个典型的三不沾。当年皇子夺嫡时,他便称病装死,谁的面也不见,后来落到四哥手里,被安了个尸位素餐的罪名,还被罚了半年俸禄。当时许多人都笑话他,可后来,那些笑话他的人不是被降职,就是丢了性命,他却靠着一身圆滑,安稳地从工部尚书的位子上退了下来,还将自己的长子推上了工部侍郎的位置。此人……着实不容小觑。”
朝堂局势错综复杂,表面上谁都清正廉洁,私下里各方势力却早已盘根错节,交织成一张庞大而隐秘的暗网。
官做得越独,路就走得越窄,一个“清白的独官”是绝没有能力将两个庸碌的儿子捧上五品京官的位置的。所以,王幼棋非但不是独官,所属的派系还隐藏得极深。
只是他已经退隐两三年,如今不过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平日里的社交更是少得可怜,锦衣卫多年来都未能摸清的信息,如今仓促去查,大概率也难有所获。
倘若王家一直这般庸碌下去,王幼棋说不定还真能清清白白度过余生。可临到大寿之际,他却将幼子推出来充当棋子,其目的显而易见:要么是惹上了大祸,打算弃子保家;要么是为了家族的未来出路,牺牲了一个儿子。
一片寂静中,一阵疾风突然刮过,轿帘下坠着的玉石压住了这股厉风,可轿帘还是被吹得高高鼓起。
柳元洵扫了一眼轿帘,自然也注意到了帘子旁的顾莲沼,这一瞧,他却吃了一惊,抬手摸向顾莲沼的脸,“你这是去做什么了?脸怎么冻成这样?”
顾莲沼下意识想躲,可就在柳元洵的手触碰到他脸颊的瞬间,他又实在舍不得,只得垂着眸子由他将手放在自己脸上,低声解释道:“散了真气练刀,一时没留意。”
柳元洵收回手,脸上仍有忧色,“你也不怕冻坏了。”
顾莲沼本就没整理好心情,柳元洵这一动作,搅得他心里更乱了。他本打算这段日子暂时借处理正事为由,避开柳元洵,也好让自己冷静冷静,可这念头刚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便听见外面嘈杂一片,说是王府外面来了官兵。
这下,躲与不躲都得往后放了,眼下的事情才是最要紧的。
可柳元洵陷入这么大的麻烦,自身都难保了,却能注意到自己的状况……这人,要他的好容易,可要他的爱,却比什么都难。
“那王爷你呢?”顾莲沼瞥了眼他收回的手,又抬眸去看他,“你就不担心,进了京府衙门就出不来了?”
柳元洵笑了笑,云淡风轻道:“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他若有本事将我扣在京府衙门,算我技不如人,我等着认栽便是了。”
他既然入了这局,就没想过只做个作壁上观的闲客,若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就栽了,那也说明他压根没本事掺和。可这一局若是破了,距离真相就更近了。
想到这里,柳元洵正色道:“阿峤,这里的事情你无需操心,但有一件事,我得拜托你。”
顾莲沼点了下头,道:“你说。”
柳元洵解下瑞王的腰牌,递给顾莲沼,道:“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查萧金业的宅子。不管那宅子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真相还原。”
这对顾莲沼来说倒不算难事,他本就有所猜想,如今得了权限,行事便更加方便了。只是柳元洵这话,已然表明他预料到自己短期内难以走出京府衙门。
顾莲沼很想问他究竟有何打算,可自从他认清自己的心意后,所有与柳元洵相关的行为都被无限放大。明明随口问一句再正常不过,可此刻,他那不值钱的自尊心却突然作了祟,关心一句就像挨了一记耳光一样难堪。
王府距离京府衙门本就不算太远,加上前面有人开道,马车的速度便提了起来。眼看着快要到府衙了,顾莲沼终于忍不住问道:“那中午的药呢?你……也还没吃饭呢。”
柳元洵对人的善意一向敏感,听他关心自己,唇角便弯起一抹浅笑,“那么大的府衙,总不会叫我饿死,你不用担心我,只管照顾好自己。”
顾莲沼还没来得及回应,外面便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议论声。
“来了来了!快看!那就是瑞王的轿子!”
“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我还没见过王爷长什么样呢!”
京府衙门外人头攒动,看热闹的百姓将宽阔的马路围得水泄不通,若不是官府威严深重,柳元洵的轿子怕是都难以靠近。
马车刚停,淩晴便撩开帘子,一脸凝重地望着柳元洵,低声说道:“主子,府衙到了。”
柳元洵没有回头,也没再与顾莲沼说话,搭上淩晴的手便下了轿子。
本就躁动的人群瞬间如油遇沸水,顷刻间便炸开了锅,乱七八糟的声音吵作一团,围在后面的人急得伸长脖子往前挤,一片嘈杂里,到处都是“让我看看”的声音。
柳元洵并未理会这些喧闹声,他下了轿子便站定,仰头望向巍峨的府衙。
他在看匾额,外头围着的百姓则在看他。
看着看着,前头的嘈杂声便停了,好不容易挤到前头的人也安静了下来。
其他案子倒不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今儿来得人多,是因为这案子是个例外。一来,上至八十老妇,下至五岁孩童,都知道皇榜上突然出现了一位失踪许久的贵女;二来,深居简出的瑞王向来神秘,鲜少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所以围得人便越来越多了。
对生活在皇城脚下的百姓来说,王爷也好,公主也罢,无非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身份虽尊贵,可他们也不是没见过。
但长得像瑞王这般好看的人却罕见。
世人都说龙子龙孙是天上的人,可天人究竟长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但从轿子里走出来的瑞王,却让天人有了具体的模样。
你说他美,自然有比他更美的脸;你说他尊贵,也有比他更具气势的人;可他身上就是有种凡人所没有的、仿若“天仙”般的悲悯与温和。
玉雕般的容貌挑不出一丝瑕疵,苍白的病态也无损他的风姿,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尊贵气息。
但他仅仅在府衙前的空地上站了片刻,便在身旁婢女的搀扶下迈入了深红色的大门。
可他短暂的露面,还是在看到他真容的人心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疑问:这样的人,真的会做出“诱I奸”这种事吗?
第63章
柳元洵进去没多久,外面就下起了雪,围观的百姓沉默了好一会,才像是被唤醒般,再度响起了细碎的交头接耳声。
只是这次谈论的内容,却与之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氛围大相迳庭。
半个月以前,左参议王明瑄家的小厮就开始悄摸寻人了。因失踪的是家中备受宠爱的贵女,此事又关乎闺阁女子名声,所以王家人并未声张,只遣人拿了画像私下查找。
见过画像的人虽不多,但王家贵女失踪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京城悄悄传开了。
若整日抛头露面的人失踪,旁人还会猜测是遇上了什么麻烦。可常年呆在内院的贵女失踪,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往“私奔”二字上联想。
这事虽传得广,但毕竟不是大事,又没有定论,加上王家暗中压着,便也没掀起什么风波。
直到今日一早,皇榜上出现了意图刺杀王爷的悬赏令,看过贵女画像的路人又一口叫破了她的真实身份,听到消息的左参议王明瑄便去午门敲登闻鼓了。
贵女失踪这事本就传得沸沸扬扬,经皇榜这么一闹,更是满城风雨。就算王明瑄没敲这鼓,这事也已经越传越广,估计天还没黑,就要传遍京城了。
事态发展至此,就算皇上亲临,估计也压不住了。
雪势愈发凶猛,可外头候着的人却没一个走的,哪怕厚重的大门早已紧闭,可门外的议论声却怎么也止不住。
……
京府衙门的知府姓白,是个八面玲珑,处理政务的好手。
眼见事情未明,他便两边都没得罪,亲自指挥衙役,搬来两张铺着软垫的红木椅,又扶着柳元洵落了坐。
反观王明瑄,一见到柳元洵,眼中瞬间燃起熊熊怒火,见了人便要往他身上扑,身体虽被眼疾手快的衙役拉住,可凄声怒骂却飚了出来,“你这丧尽天良的畜生!还我女儿的命来!”
柳元洵神色平静地瞧了王明瑄一眼,他知道此时的争执不过是白费力气,便只冷静地坐着,一边听着王明瑄的怒骂,一边不动声色地将他打量了一遍。
王明瑄看上去颇为年轻,一张微胖的书生脸因愤怒而扭曲得不成样子,脸上的悲戚与怒容不似作假,他吼得嗓子都劈了叉,骂到中途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
动静再大也没有实际用处,柳元洵无动于衷地坐着,等着他祭出关键线索。
白知府藉着这阵咳嗽狠狠拍了下惊堂木,高声喝道:“肃静!肃静!”
公堂这才安静了下来。
白知府清了清嗓子,干咳一声,高声问道:“堂下何人?所为何事?从实道来!”
王明瑄原本被衙役捂着嘴,箍着腰,白知府这一问,箍住他的衙役们松了手,他一下子像被抽去了脊梁骨,软绵绵地滑倒在地上,声泪俱下道:“我有一小女,年方十七,本来许了人家,她却推脱不嫁,我猜她是有了意中人,可她又始终不承认。半个月前,家女留下一封信便悄然失踪,我遣人查找未果,转头却发现她成了刺杀王爷的凶手!白大人!白大人呐!你要为我女儿做主啊!她才十七啊!”
白知府追问道:“那你为何坚称王爷与你女儿有私情?”
“白大人!”王明瑄情绪激动,声音陡然拔高,“不是私情,是诱I奸!是瑞王诱I奸了我的女儿!”
私情和诱I奸可是两码事,私情只是家务事,证据确凿也不过名声受损,诱I奸可是重罪。但想要构成诱I奸罪,也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
白知府眉头皱得更深,“这诱I奸罪,通常只适用于成人与孩童之间。你小女已然十七岁,并非孩童,这……”
“小女是十七,”说到这里,王明瑄转头怒视柳元洵,眼睛红得要滴血,抬手一指,带着极深的恨意道:“可瑞王却已经骗了她整整五年!整整五年呐!五年前她才十二岁啊!”
此话一出,震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愣,饶是见多识广的白知府也变了脸色,声音陡然变得严肃,“你可有证据?”
“自然!”王明瑄冷笑一声,“我若没有铁证,怎敢贸然敲响登闻鼓?我又不是嫌命太长了!”
听到这里,柳元洵才算是有了点反应。
他抬眸看向王明瑄,就见王明瑄正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像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不等白知府说话,王明瑄就重重击了下掌,示意他身后的小厮将怀里抱着的箱子打开。
在小厮将箱子呈前的过程里,王明瑄又说话了,“我还有个人证,需要白大人宣召。”
白知府点了点头,道:“王大人请讲。”
“我找到的人证,乃是保和殿里负责洒扫的宫女,红秀。”
红秀是宫里的人,宣来自然需要一段时间,而说这段话的功夫,王家的小厮已经打开了箱子。
上一篇:黑布隆冬
下一篇:炮灰,但大哥是未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