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树的花
箱子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信封与玉器。随着这些物件一一被呈上案几,王明瑄朗声道:“这里头,有这五年来瑞王亲笔所写的信件,每一封都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往来。这里头的玉器也是皇室专供,只有瑞王能拿到手,信件里还详细记录了他引诱我女儿幽会的时间和地点。白大人若是心存疑虑,大可以一一查证核实!”
白知府一面翻阅这些信件,一面起了疑,“王大人,这些东西,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小女失踪前,曾写下诀别信,说心有所属,绝不另嫁。我这才开始暗中搜查,试图找出她情郎的身份,同时派人四处打听她的下落。小女深居闺阁,年纪尚轻,心思单纯,这些东西便都随意藏在妆奁里。我没费多大功夫,不出两日,便将它们全都搜了出来。可事关王爷,我不得不谨慎行事,于是耐着性子,托人去宫里打探消息。”
王明瑄说了一长串话,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跌坐在身后的椅子里缓了好一会,才哽咽道:“等我找到了人证,确认此事确为王爷所为,本想咽下这口恶气,息事宁人,只求王爷能看在我女儿的份上,娶了她,给她一个名分。没想到,没想到再见我女儿,她竟横尸荒野,成了皇榜上刺杀王爷的贼人!我这女儿生来乖巧温顺,我生为父亲,哪怕是死也要为她讨个公道!”
话已至此,柳元洵算是彻底听明白前因后果了。
王明瑄发泄完了情绪,又说通了道理,此时浑身卸力,瘫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额上崩起青筋,连嘴唇都在哆嗦。
看这样子,王明瑄的愤怒倒像是真心实意的。他若是有本事演出这么逼真的戏,倒也不至于在锦衣卫的密档里落下个天资平平的评语。但他若是真愚钝,那应当是有人想借刀杀人了。
王明瑄只是个五品官,凭他的资历自是没本事从宫里找人,谁将红秀从宫里翻出来,谁便是握着王明瑄的刀了。
柳元洵自进了府衙后,第一次开口,“王大人,物证可以造假,人证可以威逼,你就不担心是有人在背后做局,故意塞来个红秀做假证人?”
王明瑄想都没想,大声否认:“绝不可能!”
“哦?”柳元洵慢慢拢了拢袖子,瞭然道:“王大人如此信赖此人,想必红秀是令尊亲自找来的人吧?”
王明瑄一愣,下意识警觉,“你想做什么?你想拿我父亲威胁我?”
看来的确是王幼棋找得人了。
柳元洵淡笑一声,没再接话。
而他这一问,也让王明瑄心里有了防备,当下便闭了嘴,打算用人证彻底堵死柳元洵的嘴。
于是,在红秀被带进府衙之前,公堂上便只剩下白知府翻阅信件的动静。
毕竟是涉及皇室的大案,半个时辰不到,形容狼狈的红秀便被带上了公堂。
她身上还穿着水红色的宫女服,发鬓虽有些乱,但整个人看上去还算得体,只是眼神里却有藏不住的惊惶,怎么看也不像个敢说谎的人。
可白知府见惯了会演戏的人,面上毫无怜惜之色,严肃道:“堂下可是保和殿的宫女红秀?”
听见自己的名字,红秀下意识地颤抖了一下,战战兢兢地点头道:“奴……奴婢正是红秀。”
“好,”白知府点了点头,道:“既然王大人说你是人证,那你且仔细说来,要作何证明?”
许是白知府威严庄正的样貌给了红秀一点勇气,她虽还是一副怯生生的表情,舌头却利索了不少,“大人们应当知晓,保和殿乃是皇上宴请诸位大臣的重要场所,也是皇子们能够接触到大臣子女的地方。奴婢确实见过……见过……”
说到关键之处,红秀明显害怕了,嗫嚅了半晌,始终不敢开口。
王明瑄倒是急了,替她将后面的话吼了出来:“五年前,就在先皇生辰、宴请百官的时候,瑞王却在保和殿的偏殿里,抱着我衣衫不整的幼女上下其手!”
吼完这句话,王明瑄一副气急了的样子,双目赤红,凄声道:“柳元洵!你还有何话要讲!”
淩晴已经气得神志不清了,听见这话,张口就是一句怒吼:“你放屁!你这老匹夫,休要血口喷人!”
柳元洵侧头看她,而后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勿要轻举妄动。
淩晴便咬着牙将怒火忍了下去,心里却恨不得将这个满口胡话的老匹夫剁成十八块。
保和殿……幼女……
柳元洵在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原本以为红秀或许是被人买通的,可她这么一说,倒真让他想起一件陈年旧事。若当时红秀恰好在场,那这事儿,可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白知府悄悄看了眼柳元洵,指望他说两句自辩的话,可他却像是对眼前的指控置若罔闻般,只垂眸坐着,神色平静,让人捉摸不透。
白知府无奈,只得开口道:“这人证物证倒是齐全了,可这最多只能证明瑞王爷与‘幼女’有私情。但‘诱I奸’之罪,关键在于一个‘奸’字。不知这点,王大人可有证据?”
“有,怎会没有!”王明瑄看出白知府有偏袒之意,惨然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裹得死紧的包裹。
包裹不大,却包得严严实实,王明瑄对待它的态度也很诡异,眼神里带着恨,又带着痛,当他颤抖着双手,解开绑带的刹那,一颗浑浊的泪珠也砸在了地上。
打开的包裹静静陈列在地上,里头是零散的细小骸骨。一看便知是个不足月的胎儿。
王明瑄再见这副骸骨,已经呜咽到说不出话来了,反覆喘息数次,才强撑道:“敢……敢问瑞王,你可敢滴一滴血在这上头!”
滴骨验亲。
又是滴骨验亲。
柳元洵心下一沉,忽地想起萧金业的案子——他当时也是因一具胎儿骸骨,才被坐实了罪证。
如果萧金业是被冤枉的,那说明这群人一定掌握了一种方式,一种能让毫无血缘关系之人的血,也能融入骨头的诡异方法。
柳元洵没动。
王明瑄没给他留余地,继续道:“这尸骨是从我女儿院子里挖出来的,我女儿的尸体也在这里。你们大可以叫仵作来瞧瞧,看看我那十七岁的女儿,是不是有生产过的痕迹!”
说罢,他颤抖着双手,从一堆小小的骸骨里抱起那不足一拳大小的头骨,踉踉跄跄地朝着柳元洵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哽咽着,声音里满是仇恨:“滴啊!我让你滴血啊!你敢不敢!”
事已至此,白知府再无情理可讲,只能看向柳元洵,道:“这……王爷您看?”
转瞬之间,柳元洵心里已经翻过了无数念头。
他想过自己是否在不经意间摸到了什么药粉,导致他滴血便融;他也想过是否要先让淩晴试一试,看是不是所有人的血都能融进这骨头;可这几个念头最终归于平息。
对方既然精心设下此局,手中又握有这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自己再做无谓挣扎,恐怕也只是枉费心机。
“滴吧。淩晴,你来。”柳元洵从大麾中探出抱着暖炉的手,纤长白皙的指尖因捧着暖炉,所以被热意熏出了淡淡的粉色,一瞧便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人。
淩晴没那么多心思,总觉得这事是闹剧,她从怀里的暗器包中捏出一枚银针,动作轻柔地在柳元洵指尖扎了一下,而后微微用力,挤出一滴殷红中带着些许暗色的鲜血。
血液在柳元洵指尖微微晃动了两下,而后准确地滴落在王明瑄手中那小巧的头骨之上。
血液滴落的瞬间,时间为之静止,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而在淩晴满是愤慨的眼神中,那滴鲜血却缓慢地渗入了雪白的头骨中。
空气瞬间被冻结,淩晴不敢置信地盯着那头骨,似是要将那骨头看出个洞来,一直紧盯着堂下局势的白知府也皱起了眉。
唯独王明瑄仿若疯魔般悲怆大笑:“哈哈哈,凶手!你就是凶手!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啊!你个杀人犯!是你诱I奸了我女儿!我要你给她偿命!”
偌大一厅,唯有王明瑄凄厉的笑声在这里回荡。
白知府愣了片刻,旋即神色一正,严肃问道:“王爷,事已至此,您可还有什么要辩解的?”
柳元洵用帕子压紧仍在渗血的手指,轻声道:“白大人若信我,我便能向您透个底,这事不是我干的。”
“你还想抵赖!你还想抵赖!”王明瑄双眼通红,状若癫狂,嘶吼着再次朝柳元洵扑去。两旁衙役见状,赶忙上前,将他死死拦住,强行拖回座位,却没捂他的嘴,任由他继续咆哮:“你是不是想说这尸骨是从别处找来的?是不是想找人顶罪?是不是想狡辩这是别的女人的孩子,被拿来陷害你?你说!你倒是说啊!只要你敢说,我便让你死了这条心!”
王明瑄已经没了理智,他只想为女儿报仇,但他说得话不假,柳元洵若是情急之下,找了这样的藉口,那王明瑄就会将自己的血滴在这骨头上。
他的女儿虽然已经死了,可这孩子若是成型,他作为外公,与这副尸骨亦是血亲,自然也能通过滴骨验亲来验证。
柳元洵当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他知道此时与王明瑄已经讲不通了,他只想和白知府谈一谈,“白大人,可否去偏厅与我一谈?”
王明瑄奋力挣扎了两下,声嘶力竭地吼道:“休想!我敲响了登闻鼓,这案子便要大白于天下!你们就算在偏厅里谈出花来,柳元洵,你的罪证也早已确凿无疑!”
白知府本想避嫌,不打算答应,可王明瑄这么一吼,倒让他改了主意。
反正这案子的前后因果,都要整理成卷宗,公之于众,他与瑞王谈与不谈,似乎也难以改变大局。
于是,他点了点头,抬手一邀,道:“王爷,这边请。”
淩晴神情恍惚,可人还是尽职尽责地扶着柳元洵往偏殿里去了。
柳元洵侧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脸色惨白,不由低声问道:“怎么,害怕了?”
“没有。”淩晴凝重地扫视过周围,而后在拐入偏厅的一刻拉住了柳元洵的袖子,压低声音快速道:“王爷,我可能打不过他们,但我能拖住他们,然后你往宫里躲!躲到皇上那里去!”
诱I奸是重罪,就算是皇子也法不容情,呆在这里或许没出路,但逃到宫里,皇上一定能想出法子。
柳元洵淡定了一路的表情瞬间破功,要不是不合时宜,他可能会忍不住笑出声。
“傻子。我会做这种事吗?”他屈指敲了敲淩晴的额头,道:“放心,在这里等我。”
“可是……”时间太紧张了,她压根没想过这事会不会是柳元洵做的,她第一反应就是接下来该怎么办,而以她的能力,她所能想到的也只有先让柳元洵躲进皇宫找皇上庇佑。
但她话还没说完,柳元洵已经转身步入了侧厅。
第64章
白知府对柳元洵了解不多,但只要在官场上待过的人,都知道这位是皇上最亲近的兄弟,得罪他就跟得罪皇上差不多,所以哪怕证据确凿,白知府待他的礼数依旧周全。
柳元洵落座后微微一笑,道:“我知道白大人有难处,之所以来偏厅,也是因为王大人爱女心切,怕是听不进去话了,所以才想与您私下谈一谈。”
只看王明瑄疯魔般的架势,便能确定他早已在心底认定柳元洵是真凶了,别说与他理智沟通了,若是没有阻拦的衙役,他可能早都豁出命不要,扑上来亲自动手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柳元洵基本已经确定王明瑄是王幼棋推出来的棋子了。只有做父亲的,才能这般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只有做父亲的,才能一出手便掐死亲儿子的软肋,逼他豁出命来敲鼓。
白知府一脸惶恐地摆手,道:“不敢不敢,下官为官多年,向来只秉持‘公正’二字。王爷若有冤屈,尽管直言便是。”
柳元洵听出了他的推脱之意,却只是淡然一笑,旋即步入正题:“大人可曾听闻萧金业这个名字?”
“萧金业?”白知府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却毫无头绪。
柳元洵适时提醒道:“前任江南盐运使,因涉嫌中饱私囊被押解回京。但因其拒不认罪,故而在诏狱之中关押了八年之久。”
白知府或许不知道前任江南盐运使是何人,但一听在诏狱里关了八年,他便有了些印象。
见柳元洵好似没有逼他从宽徇私的意思,白知府神色稍缓,说道:“王爷这么一提,下官倒是有了些印象。”
柳元洵微微点头,说道:“我这案子,说来也与萧金业有关。”
他既然已经将此事搅了起来,并且还去诏狱见过了萧金业,该知晓此事的人想必都已知道,也就没有刻意隐瞒的必要了。于是,柳元洵将萧金业的案子简略叙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其被定罪的关键环节——滴骨验亲。
白知府心中一惊,隐隐有了一些猜想,面上却神色如常,只是等着柳元洵把话挑明,“王爷的意思是?”
柳元洵说道:“前些日子,我已向皇兄请旨,着手调查这个案子。此案件恐怕存在冤情,而关键之处就在于这‘滴骨验亲’。经过方才之事,我已然能够确定,他们手中确实掌握着伪造‘滴骨验亲’的手段。”
白知府见过那么多案子,自然知晓许多案件手法离奇,可他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上,追求的便是“真相”,而非“猜想”,倘若随便什么人讲一两个故事就能轻易脱身,那他这官也做到头了。
可他面前坐得是王爷,他又不是已经豁出去了的王明瑄,所以不管他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极为恭敬的,“下官自然是相信王爷的,可若是没有确凿证据,这悠悠众口便难堵啊……”
柳元洵是个很体贴的人,从他踏入府衙开始,他就没想过用权势逼迫白知府放人。
他道:“我不会让大人为难,一切皆按规矩行事既可。之所以请大人来偏厅交谈,也是诚心诚意地透个底,此事当真不是我所为。但我知道‘清白’不是等来的,我若想踏出府衙大门,必定会拿出足以说服世人的证据。只是这案子干系甚多,绝非表面这般简单。我手头还有诸多要事,平日里难免要见一些人,再加上我身体欠佳,一日三餐都需有人送药,这些事都得劳烦大人行个方便。”
从柳元洵说出“身体欠佳”这句话起,白知府便暗叫不妙,心知自己真正的麻烦来了。
说实话,若换作其他案子,面对柳元洵,他多少都要给几分薄面。有些本应调查的事情,也不能去查。好在王明瑄铁了心要为女儿讨回公道,竟然直接敲响了登闻鼓,如此一来,白知府倒是轻松了许多。
登闻鼓一响,这案子上有皇帝审阅,下有百姓监督,他夹在中间,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无需承担半点责任,更不用担心得罪人,自然乐得清闲。
可他忘了这瑞王是个满城皆知的病秧子,自幼便药不离口不说,皇榜上还隔三岔五地张贴查找名医的告示,所寻的皆是为瑞王续命的大夫。
这般金贵之人,呆在皇宫那样的金窝窝里都时常生病。他要是依照规矩将人关进大狱,这天寒地冻的,恐怕案子还未查清楚,瑞王便要死在自己的牢中了。到那时……他全家恐怕都会遭皇帝迁怒。
上一篇:黑布隆冬
下一篇:炮灰,但大哥是未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