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柚九
裴瓒对他不经意间的吐槽也没说什么,只挑了挑眉,当着对方的面展开信封。
然而他也没想到,就在这间隙,信封里直接落出几丝红线,串着几颗色彩奇异的珠子,啪嗒一声落到地上。
他顿时想明白是谁拿来的。
顷刻之间,裴瓒就黑了脸:“往后再有人送这些,不必理会。”
小役却说:“大人,万一耽搁了事情,那不是小人能担待的。”
不让收沈濯送来的东西,却说担不起后果。
裴瓒险些都要以为,这人收了沈濯的钱,故意到他面前说这些话了。
否则怎么敢反驳他这位新来的少卿。
裴瓒眼神晦暗,踌躇几步,随手把信放在了桌上,没有打算展开看一眼。
就连落在地上的那接红绳,也没有捡起来的意思。略微扫了几眼后,便转过身去,背着手盯着头顶的牌匾,不知在想些什么。
堂中静得可怕,风吹发丝的声音似乎都听得到。
小役急不可耐地问了句:“大人?”
裴瓒却像是早有预料似的,反问:“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小役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漏了马脚,脸上快速地闪过几分惊慌后,捏紧了袖子里才塞进来没多久的银两,当做听不懂似的装傻:“大人说什么,谁在什么地方?”
裴瓒微微转身,只余下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似是在心里已经确定了这人伙同沈濯在使些阴谋诡计。
裴瓒也并不急着戳破,而是静静地候在原地,若无其事地欣赏起堂中的书画,冷落着身后那人,叫他先自乱了阵脚。
时间拖得越久,这人越不肯离开,他的目的也就越发的明显。
不用仔细揣摩,也知道他是受人所托。
“大人……”对方搓着指尖,神情犹豫。
“袖子里可装着什么东西?”裴瓒偏着头略微一扫,看着袖口处鼓鼓囊囊的,便毫无留情地说出来,“郑大人最恨这些龌龊事,你竟也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收受贿赂?”
郑大人,郑徐之,是裴瓒的顶头上司。
相处的时间不久,裴瓒不清楚这位大人是什么脾气,此时说起来,也不过是因为处在鸿胪寺之中,要借对方的面子去压制眼前这人。
显然,这郑大人的名号比他好使得多。
一听到是郑徐之,小役立刻慌了神,急忙跪地,双手将袖口里刚捂热的银两高高捧起,求着裴瓒不要上报。
“谁给你的?”裴瓒这时才到一旁坐下。
“是个孩子……”
“不说实话,我也保不了你。”裴瓒故意吓他。
“的确是个孩子!不过小人凑巧看到,那小孩被玉清楼的马车叫走了,说了些什么,才送来的这封信!”
“玉清楼?”裴瓒琢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一时之间,他在记忆里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存在。
瞧出他的疑惑,小役立刻说道:“这是大人回京都得前几天才开张地乐馆,许是大人才回京都,事务繁忙,没注意到。”
裴瓒微微点着头,脑海中浮现寻芳楼的那些女子。
算算日子,如果这玉清楼是沈濯回京都之后开办的,又在他们前往寻芳楼之前,就安排了部分女子从寒州赶来,时间倒也勉强对得上。
只是好端端的,做这些干什么?
难不成一个幽明府还不够他折腾吗……
裴瓒坐在椅子上,在心里默默泛起嘀咕,却不动声色地展开了那封信纸,有些熟悉的字迹出现在眼前——一朝登云盟誓改,狠心留妾守空闺。
“妾……”
这心酸味是怎么回事?
裴瓒扪心自问,他没有一朝登云,没有受到皇帝的器重,更没有不顾誓约,消耗着谁的青葱岁月,怎么就成了背信弃义的薄情郎?
更何况,沈濯有什么资格,有什么道理用妾自称。
以至于这人将自己比作深闺怨妇,写这些寂寞酸楚的话来伤害他的眼睛。
哦……裴瓒略微沉吟,想明白了。
大概是在怪他没去寻人吧。
裴瓒随意地把信纸搁在桌上,苦恼地搓了搓脸,心里正盘算着要不要顺着沈濯的意思,在见完人后顺道把扳指拿回来,但他还没下定决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忽然瞥见小役还在跪着,并且一脸郁闷憋屈地看着他。
“起来吧。”裴瓒大手一挥,紧接着叩了叩桌子,向对方示意着那枚银元宝。
果然,小役咧嘴一笑,准备感谢他的抬手放过之恩。
裴瓒盯着他,会心一笑,手掌将银元宝按下,语气却万分温和:“我也有封信,需要你替我走一趟。”
小役看看裴瓒那不怀好意的眼神,又看看漏出来的一角银元宝,他一咬牙,答应下来。
第106章 戏弄
“青阳姑姑, 若是想见他,去裴宅登门就好,或是用母亲的名义找上鸿胪寺, 甚至,您什么都不用,只以长辈的身份前往,他也不会不见你的,何必要借着我的名头把人诓来呢?”
沈濯看着桌边端坐的青阳, 很是苦恼。
他也想不通, 裴瓒在红玉庄辞别青阳之后, 这人居然一改往日强硬做派,没有跟上去, 另外也不回长公主府, 反而是来找他。
一想到那封模仿着他的笔记发出去的信, 沈濯就有些郁闷。
万一裴瓒真以为是他写的呢?
因此嘲笑他几句也就算了,只怕解释不清,平白无故地又闹了别扭。
更别提,沈濯心里打算让裴瓒慢慢来寻自己, 在这偌大的京都城里,茫茫寻觅也好,是不是地诱导几次, 让人如雾里看花那般,总归是有一番巧合与情趣在的。
现如今, 青阳却直接把玉清楼供了出去, 生怕裴瓒找不到位置,特意遣人告知。
沈濯发完牢骚,倚着窗子没个正形。
青阳不急着回应他, 端起桌上的茶杯,吹去浮沫,细细地品味着,发髻上的珠钗坠子随她的动作轻轻摇摆,整个人姿态端庄,比起些大家闺秀也强上许多。
等她放下茶盏,才抬眸看向沈濯,冷淡的眼神上下掠过,语气有些淡漠:“世子爷可别忘了,您答应过殿下……”
“我知道,不管是对人对事,既在京都城里,就要安分守己,我已经牢记于心了。”
沈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甚至依旧是他一贯笑吟吟的表情,只是语气快了些,暴露了他的急躁。
玉清楼在京都城里大张旗鼓地开门迎客,沈濯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打算……
原先准备消无声息地在幕后操纵着,却不想裴瓒一朝被困在红玉庄。
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什么都没发生,可实际上还得靠他到长公主面前求了情,才让人离了那庄子,免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一切。
自然,这也是有代价的——
沈濯在京都城里的行动,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长公主懒得插手他的蝇营狗苟,只派人盯着,沈濯也没那么心烦,他同裴瓒一样迷惑着,看不清这背后到底是谁要把人困住的。
是长公主,还是皇帝,亦或是旁人?
现如今遭了冷落,在众人眼里却还是炙手可热的存在,谁能分清,这背后之人到底是不是故意在把裴瓒往火堆里推。
“公子,有您的信。”
青阳的茶杯还没放下,房门被轻叩几下,对方也没进来,而是隔着房门,小声地说着:“那人说是鸿胪寺的,务必要交到您手里。”
沈濯冷声道:“进来吧。”
闻声,门外的女子推开门,款款地向里走着,眉眼间还带着笑意。
可透过珠帘纱幔向里面一瞧,冷不丁地撞上两人的冷眼,她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得干干净净,收敛着姿态,规矩安分地把信放到桌上,便不动声色地出去了。
待人走后,沈濯想去拿信,不料直接被青阳用茶盏压住。
青阳并不急着打开信封瞧一眼里面的内容,而是眼神一抬,盯着沈濯说道:“殿下不止让世子爷安分守己,还说过世子爷所想的,旁人未必愿意,最好的结果是两情相许,而不是一厢情愿。”
沈濯视线垂落,同样眼神不善地盯着青阳。
青阳没表现出任何对待主子的尊敬,说话时更没有起身,甚至,哪怕感受到了手下的力气,也没有退让分毫,而是继续说道:“先前京都城里盛传的风风雨雨,殿下早已听闻,也派人去查了,查到源头是在这玉清楼,殿下心里便已明了,还望世子爷心中也有分寸,知道殿下并非不清楚实情,而是不想过多干涉世子爷的私事。”
说完,青阳才缓缓地抬起了茶盏。
沈濯面上依旧不悦,手指却悄悄从茶盏底下抽走了信封。
信到手的一瞬间,沈濯背过身去,轻快地走了几步,临到窗边才将信封展开,他也没急着看,而是警惕地瞥了青阳几眼后,才小心翼翼地看着。
匆匆几眼,一目十行。
沈濯飞快读完之后,眼神忽而亮了许多,又静静地盯着几行字翻来覆去地看着,想到什么似的,轻笑几声,而后语调轻松地对着青阳说道:“您想要见他,就改日自己去找他吧,他不会来了。”
青阳挑挑眉,看过去,沈濯也不吝啬,直接把信放到了桌上。
只见那一方信纸上,字体凌乱,勉强能辨认出写了些什么——
装什么春闺小姑娘,还妾上了?少恶心人。本少卿命你于今日午时,到鸿胪寺负荆请罪,否则后果自负。
乍见“请罪”二字,沈濯也以为出自青阳之手的那封信得罪了裴瓒,惹得对方不快,可细细读来,沈濯又觉得,这话里话外,裴瓒并不像是在埋怨那几个字冒犯了他。
虽然牢骚了几句,却全然不在意,还说“命他前往”。
这分明是想见他了。
只是裴瓒嘴硬,不肯明说罢了。
沈濯背着手瞧向窗外,眺望着鸿胪寺的方向,那隐约可见的狭窄屋顶落入含着笑意的眼神中,他忽然觉得,要他请罪也是真的,毕竟现如今回来京都城也有几日了,应该听说了先前的满城风雨。
不过,他身后端坐的青阳并没有他这份突然转晴的好心情。
青阳蹙着眉看完,面无表情地喝尽那一盏凉茶,只觉得周围的氛围变得有些不对劲,当她的视线落在沈濯身上时,明显地察觉到那份阴森森的气压消失得干干净净。
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
青阳憋着气,认为沈濯不正常。
她终究不懂绕来绕去的情爱,更读不出字里行间的绵长意味,隐约察觉到几分不同寻常,却也说不清道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