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将(迟非) 第111章

作者:迟非 标签: 古代架空

“杉木抗腐抗压不易变形,且不易被虫蛀,榉木材质坚韧,多用作承重。再不济还有柳木可选。但松木极易受潮膨胀,防腐防虫性不及杉木,易开裂变形,而且处理不好油囊,日后还有渗油的问题,如果在营造中使用松木,的确会承受不起这样高且大的建筑。”

叶昀的掌心贴着瓷碗的碗壁,企图用那一点点温度驱散自己心里的寒意。

宋行简叹出一口白气:“谁说不是呢,且掺杂的松木还不少,兰台建起这两年,夏日雨多冬日落雪,一年四季虽比不得南方潮湿,但也并不干燥,松木能够撑起兰台两年多,都算不错了。”

他放下空碗,搓搓手,“工部贪墨已成定局,接下来我要提审当年负责采买、运送木材进京的官员,寻找兰台营造的账簿,定工部贪墨一罪,跑不了。但这件案子中,最难的并非调查贪墨,而是……”

“而是白骨案。”叶昀没等宋行简说完便接了上去,“兰台营造是要事,又在天子脚下,虽然做得一定隐蔽,可也因为谨慎,一定会留下隐藏的痕迹,查起来固然麻烦,但王爷手持皇上谕旨,在玉都彻查贪墨,相信没有人敢阻挠。

“难的是时隔十年才被发现的白骨案,兰台才建起不到三年,白骨却已有十年之久,说明此案并非打生桩,而是有人刻意想要隐瞒杀人事实,此案需得追溯到十年前,查起来困难重重。”

宋行简颔首:“说的不错,其次便是白骨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玉都城里的百姓大都亲眼所见,和兰台倒塌比起来,对此事更为惶然,天子脚下尚有如此恶事,谁又能保证百姓的安危,为了安抚百姓,白骨案不能拖得太久。”

叶昀站起身,动静使得一旁的烛火微微闪动,他开始收拾灶台:“王爷或许需要嘱咐都城司和巡检司,近日要多加留意玉都内的日常动静,尤其是平日就喜欢滋事扰民之人,以防有人浑水摸鱼,再害人性命。”

宋行简瞧见叶昀收拾,自己也卷了袖子去帮忙,动作竟然十分熟练。

瞧见叶昀疑惑的眼神,宋行简笑答:“偶尔在衙门忙得晚了,回王府后想吃些东西,又不想把人吵醒,就自己动手了。”

他举了举粗布,又道,“叶先生说得极是,明日天一亮,我就去找裴时微。”

两人正忙着,后厨门口忽然传来一道酸溜溜的声音。

“我在前头忙着,你倒好,同王爷聊得这样开心。”

叶昀侧目望去,只见苏溪亭身上还穿着罩衣,双臂环胸,靠在门边,一脸的不高兴。

他也不觉得当着宋行简的面有何顾及,当即从灶台里挖出来几个热腾腾的红薯,朝苏溪亭招手:“给你留了好吃的,还不过来。”

宋行简听弦歌知雅意,对着他们道:“我先去停尸房看看,你们先歇一歇。”

正要踏出后厨房门时,听见苏溪亭慢悠悠道:“白骨查验的结果出来了,我一会儿就过去同你们说。”

“这么快?”宋行简吃惊。

苏溪亭看着叶昀给他剥红薯,扬起头皮笑肉不笑地一龇牙:“若不是前头辨了那么多尸体,我还能更快些。”

4

夜半三更,打更的声音被黑夜无限放大。

停尸房内火光明明,宋行简、齐茂书同一批衙门官员等在一旁,叶昀站在离炭盆最近的地方,只觉得左小腿外侧被烤得十分暖和。

苏溪亭和仵作身穿白色罩衫,面前地上放着的,是已经拼接成功的五具人骨,已经从白骨变成了黑骨,黑漆漆的排成一列。

夜里的北风在门外肆虐,门缝传来一阵一阵好似野兽呼嚎的声音。

齐茂书拱了拱身边的同僚:“这妖风阵阵,听得怪瘆人的。”

同僚打了个寒噤,低声道:“哪里是风吓人,你且仔细看看我们如今的场面,子时了,阴气最甚的时候,我们在哪里,不在家中被子里,反而在衙门停尸房里,看着他们验骨。你难道不觉得阴森可怖,我这汗毛都竖起来了。”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齐茂书也觉得浑身一凉,哆嗦了一下,不受控制地转头看向地面,目光在触碰到那五颗骷髅时,下意识地抖了抖:“你说的是,你说的是啊。阿弥陀佛,冒犯勿怪,冒犯勿怪。”

苏溪亭负手站在一侧,冲仵作使了个眼神。

仵作眼下青黑,却还要强行打起精神,清了清嗓子开始唱报骸骨情况。

“尸仰卧,顶心至卤门骨、鼻梁骨、颏颔骨,并口骨并全;两眼眶、两额角、两太阳、两耳、两腮脥骨并全;两肩井、两臆骨全;胸前龟子骨、心坎骨全。左臂、腕、手及髀骨全;左肋骨全;左胯、腿、臁肕并髀骨及左脚踝骨并全;右侧如之。脑后、乘枕骨、脊下至尾蛆骨并全。2”

一具一具,挨个唱报,每一具骨骼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缺了这里,有的少了那里,但大差不差都能拼出个大致的人样。

唱报完后,仵作稍稍退后,只剩苏溪亭一人立在前面,他蹲下身去,手悬空停在一具白骨的颅骨上方,缓声道:“人有骨两百零六节,男子髑髅骨自顶及耳并脑后共八片,脑后横出一缝,当正直下至发际别有一直缝;女子髑髅骨仅未六片,脑后一缝,当正直下无缝。再看骶骨处,男子骶骨两侧长横面短;女子骶骨两侧及横面等长。最后是缀脊处,男子缀脊处凹,两边皆有尖瓣,周布九窍;女子缀脊处平直,周布六窍。”

“由此可看,我们组合而成的五具尸骨乃为三男两女。虽然两百余块骨节并未全部寻到,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大致辨认男女,我将尸骨大概拼好以后发现,这五具尸骨年龄都不超过十二岁。”

停尸房内众人当即瞠目结舌。

苏溪亭继续道:“其实从身高就能大致看出,这五具尸骨身长约为四尺,最长不超过四尺半,但也不排除有人天生矮小,所以我又查看了一下他们的牙齿,你们看下齿前侧左右第三齿,齿根尖锐,这等形态的齿状通常在十一岁到十二岁之间长成,齿根脆嫩,可见长出时间不会很久,还有上颚颚骨中缝,有明显裂缝,足以证明他们还未成年。”

窃窃私语的声音渐渐停下,屋中又恢复成了一片死寂。

宋行简张了张嘴,才发现自己喉头十分干涩,垂在身侧的手已经紧握成拳:“所以,都是童男童女?”

“正是。”苏溪亭终于站起身,他拿了块帕子擦手,“这五具尸骨缺失的小骨节不少,多出来不合适的肋骨和腿骨另有数根,你们可以在兰台底下再找找看,有没有其他散落的骨头。”

宋行简立即答道:“没有,我已命人将兰台地基打扫干净,没有再发现任何尸骨。”

“那么。”叶昀的声音响起,他站在角落,半截身子被旁人的阴影盖住,“这五具尸骨应该是被人刻意从一个埋尸地搬到兰台下面的,埋尸地里或许还有其他尸骨。”

宋行简的脑子里突然闪过裴时微下午同他说过的一句话。

“我瞧这地基好像有人为毁坏的痕迹。”

宋行简在这一刻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兰台倒塌案,除了工部原本的问题外,或许是一场设计已久的谋算之局,为了这个局,甚至不惜牺牲掉都城百姓的性命。

背后之人所谋,是要斩尽杀绝。

“昨日,我与仵作已用油灌法、洗墨法和棉丝法验过这些尸骨,尸骨上出现的痕迹均已记录在册,除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旧伤外,五具尸骨仅有一处伤痕完全一致,那就是胸口连中五刀,每一刀都很深,深到足够在胸骨上留下刀伤,五刀的位置都很接近,从背部贯穿心肺,凶器可能是一柄双面开刃的刀或匕首,按照骨头上留下的痕迹,我猜测行凶的姿势或许是这样。”

苏溪亭走到叶昀身后,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下蹲至四尺左右的高度,将毛笔反过来放在左手,右手手肘勒住叶昀脖子,左手对着心肺位置戳下。

“死者死前没有挣扎,因为骨头上的刀痕非常利索干净,没有一点因为挣扎摆动留下的来回松动的痕迹。推测行凶时,死者已经昏迷,或者,已经死亡,因为已经没有皮肉了,所以没有办法下结论。唯一能确定的是,行凶者应该是个左撇子,因为换做右手,要想这样插入心肺,只能环过身体从前方横插,胸骨上的刀痕因为距离原因会更深一些。”

宋行简连连点头,嘱咐齐茂书一字一句记录在案,不能有半点遗漏,最后待苏溪亭演示完后,才问出了他心中最疑惑之处:“为何那日我们挖出来的白骨,变成了黑色?”

苏溪亭伸出食指凌空点了点:“问到关键了,能够从这五具尸骨中查出来的,在目前看来唯一能有指向性的线索就在这里,一般中毒而死的人往往是咽喉发黑,骨头发黑的情况,除非是毒量和毒素极高,但如果是这样被毒死的,那就没有必要用刀杀人,所以排除此项。还剩一种,据我所知,人长期服用丹药,或是短时间内服用大量丹药,骨头在燃烧受热后就会变成黑色。”

“昨日我们挖出了一个地窖,烧热后泼洒两升老酒和五升酸醋,趁着热气将尸骨抬进去热蒸,两个时辰后,地窖冷却,将尸骨搬出来,尸骨就变成了这般颜色。这种方法原本是用来检验骨头上的伤痕,后来我发现,服用丹药,缓慢中毒死后的人,在经此方法后,骨头会显现出黑色。”

宋行简明白了苏溪亭所说的那句:唯一有指向性的线索。

“所以,这些童男童女死前都服用过丹药?”

苏溪亭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目光倏忽变得十分复杂,他看着那五具尸骨,声音又低又沉:“也许是用来试药的药人。”

没有人会长期给孩子服用丹药,但一种情况除外,试药,短时间服用大量药丸,只有试药,或者,某种祭祀。

如苏溪亭所说,这的确是目前最有价值的线索。

可是这个线索该从哪里查起?

第137章

能做的都做了,叶昀和苏溪亭是在天亮后离开的京师衙门。

两人并肩走在积雪的大街上,因为过年,也因为兰台倒塌案,使得玉都大街愈发冷清,入目都是黑白一片,连雪都似乎在为万物披上丧服。

整条街上,最热闹、最忙碌的,只有街角那家棺材铺。

丧乐在整个玉都里足足奏了三日,盘旋在每个人的耳畔,好像一辈子都散不去一般。

走到云燕街陵府门口,却见大门洞开,一辆马车停在门口。

罗三儿正在门口看守,看见二人回来,赶紧上前对他们道:“主子,苏先生,有人来访。”

叶昀又看向那马车,马车上赫然刻着白鹭徽印:“可是姑苏骨舫来人?”

罗三儿点头:“正是,骨舫主人连蘅和大小姐连松盈,带着个小乞丐。”

人还未至前厅,就听见蒋子归那大嗓门恨不能掀翻房顶。

“喝茶喝茶,连兄既然到了这里就要跟我客气了,咱们跑江湖的都是一家人,别见外。”

“多谢蒋总镖头,不知叶、苏两位先生什么时候能回来?”

“马上回,马上回,你急什么。”

正说着,蒋子归远远就瞧见了廊下朝这边走来的叶昀和苏溪亭,手一指:“这不就回了。”

连蘅回头看去,第一眼便瞧见了叶昀,那身形看得他一时有些恍惚,竟有些故人之感,再定睛一看,却是生得不同。

双方还未曾来得及招呼,就在叶昀踏进前厅的那一刻,一直蜷缩在角落里的小乞丐一下冲了过来,一头撞到了叶昀腿上,自己被这力道弹开,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他仰头去看叶昀:“你说让我来找你的。”

叶昀从怀里掏出张帕子给小乞丐擦了擦脸,才认出正是吴尽身死那日受他之托去京师衙门报案的小乞丐:“是你啊。”

“我不是因为冬日难捱才来的。”小乞丐扯起袖子抹了抹脸,眼眶一下就红了,“求你救救我阿翁,求你救救他。我给你磕头。”

说罢,就在地上“砰砰”磕起了头。

叶昀将他一把抱了起来:“别急,慢慢说。”

小乞丐何曾享受过这样的怀抱,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洗过澡了,身上穿的衣裳也早就脏污不堪,可这人竟是半点不嫌弃,直接将人抱了起来,他眼眶越发红得厉害,不由自主地就把叶昀的衣领拽了拽:“阿翁病了很久,我要不到钱,也要不到吃的,没办法给阿翁看病,他今日都吐血了。”

苏溪亭站在一边,看看小乞丐,又看看连蘅和连松盈。

连松盈解释道:“我们是在街上遇见他的,孩子跑得太快,摔在了我们的马车前,我们便将他送过来了,没想到竟是你们。”

连蘅对苏溪亭显然仍有些忌惮,江湖中已经臭名昭著的鹊阁阁主,如今在玉都竟还混得如鱼得水,任江湖如今厮杀争夺,他已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苏溪亭懒得理他,对叶昀道:“我先去沐浴。”

叶昀点头,抱着小乞丐转身,招来了罗三儿,让他带着人去把这小乞丐的阿翁给带回家来,又吩咐卢樟打扫一间屋子出来准备给这翁孙二人。

如此一来,连蘅和连松盈也就没有了久留的理由,便向叶昀告辞。

叶昀随口问了一句:“连大侠来玉都可是有事?”

连蘅也不遮掩:“我们来寻成安侯,叶先生,有缘再见,我们就不多叨扰了。”

叶昀听见“成安侯”三字时愣了片刻,转瞬恢复自然,亲自把人送到了府外,再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回到前厅,小乞丐已经窝在叶昀肩头睡着了。

有人上前对叶昀道:“主子,把这孩子给我吧,我带他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正是这些日子跟卢樟一块管着府中琐事的管家。

叶昀把人递进他怀里,动作轻柔,人都到了管家怀中也不曾转醒。

6

陵府上下一阵忙碌不提,却说京师衙门宋行简那头。

十年来所有的失踪案卷宗全部整理出来,一一对应,仍是一无所获,宋行简只能去大理寺、刑部去要其他卷宗。

京师衙门和三法司整整用了五日,才将十年来所有的童男童女失踪案卷宗全部整理出来,其中刨去已核定死亡的、已找回来的,其余悬案共计三百二十七件,十年,相当于每年都要失踪近三十三个童男童女。

失踪缘由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是失踪年纪都为十二岁,且都是二月生人,失踪后毫无踪迹,再没有寻回来过。

这些卷宗来自很多不同地方,除了玉都及周边十八个京县,天南海北都有,为了进一步确认失踪者名单,宋行简只能去户部索要详细户籍,将失踪者信息同户籍一一对应,找出失踪者家中亲人。

只有五具骸骨,没有长相,没有身体印记,要在三百二十七桩案件中找到这五个人可谓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还有最坏的情况,失踪者家中没有报案,就意味着这五个人连身份都无法查明。

宋行简难得觉出几分崩溃之感,然而除了这样的蠢办法,当真是没有其他法子了。

上一篇:嫁给懒汉之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