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客栈怪事谭 第32章

作者:莲兮莲兮 标签: 灵异神怪 甜文 玄幻灵异

重六眨巴着眼睛,认真想了想,“东家,我还是想做的。”

掌柜似有些意外,“这么多危险,要遇到这么多诡异的事,也仍然愿意?”

“您也说过,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奇。这两天见了这么多市面,你要是让我回去,我也回不去了啊。”

见重六说得真诚,祝掌柜的神色柔和下来。他点点头,“既然如此,今天开始你就算转正了。往后牙人生意上的一些跑腿的活,我可就交给你了。”

“好嘞!我办事儿您放一百个心!”重六笑嘻嘻的,好似得到了蜜糖一般。

正要转身回大堂,重六又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对掌柜道,“东家,那套衣服我已经洗干净了,回头就给您送回去。”

掌柜歪着头想了想,笑道,“不必了,你穿着比我合适,送给你了。”

“啊?!东家这我可受不起啊!”重六受宠若惊。

祝掌柜却语气笃定,半开玩笑似的说,“当然受得起。看你把我的衣服穿得好看,我心情也好。”

说完便施施然走了,留下一个一脸懵然的重六站在原地。

……………………………………………………

徐寒柯和柳盛第二天就被当地州府的官员迎走了,国师也动身返京,热闹了好几天的槐安客栈再次冷清下来,日子也一点点回归正轨。

重六仍然像以前那般跑堂。虽然多了个活计,可是这几日掌柜也没怎么叫他,大约是还没什么新活要交给他做。只是有一天他帮忙掌柜打扫屋子的时候,看到了九鸾仙子那柄浮尘,被摆放在架子上。

大概是国师派人送来的?

重六也没见掌柜离开客栈,不知他什么时候要去找那个能制作帮助国师断梦的铜盆的人。

而重六手指头里的奇怪突起倒是没有再继续生长。只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已经好多天没听见城隍经过的声音了。

城隍生病了?还是跑去别的地方串门了?

重六竟然有那么一点点挂心。

一日下午,送走了一波吃午点的客人,厨房正忙着准备晚上的菜,重六和朱乙麻利地擦着桌椅,摆放着筷子筒和酱醋瓶,把酒分进一瓶瓶酒壶里。

这时,有客人进门了。来人大约四十多岁,满脸庄稼人被日头雕刻出的风霜纹路,穿着一身褐色的粗布短衫,双手有些紧张地抓着一个旧包袱,能看到指甲缝里尚未清洗干净的泥土。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常进城的人特有的怯意,仿佛不确定自己的行动是不是“合规矩”一般。

重六忙迎上去,笑容一如既往的热情明媚,“呦客官您来啦!您几位啊?要住店吗?”

一边说着,一边拿下来肩膀上的白手巾给客人掸掸衣服上的尘土。

那庄稼人被重六的热情弄得面红耳赤,局促地站得笔直,“小……小兄弟,我跟您打听一下儿,您这儿有位姓祝的先生吗?”

“有啊!您是来找我们掌柜的吧?真不巧,他刚刚出去跟酒店谈生意去了,一会儿就回来。您要不要在大堂里喝口茶歇歇脚?”

庄稼人被重六带到附近一张桌子前坐下,重六麻利地给他端了一壶茶和一碟花生米上来,“您要不要吃点心?我们这儿点心是桂花斋进的,倍儿好吃也不贵。”

“小兄弟,快别忙了,我就在这儿坐坐就行。”庄稼人不好意思地憨笑着。

“那行吧。您有事儿叫我啊。”重六说完,便继续帮助朱乙扫地去了。

忙完一遭,朱乙便去清理今天几个结了账退了房的客人的房间。重六留在大堂里盯着,一时没有客人,无事可做,手里拿着戏本子也看不下去,便趴在柜台上,试着跟那庄稼人搭话。

“大哥,您这是打哪来啊?”

“啊,我从水梨坡那边来。”

“呦,那可挺远的。”

“可不是,我今儿天刚亮就出发了,现在才到。”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从包袱里掏出一张胡饼,不好意思地看着重六,“那个……我能在这儿吃外食吗?”

重六笑道,“行啊,您快吃吧,肯定饿坏了。”

庄稼汉大口嚼着硬邦邦的饼,眼睛往门外瞧,似有一分隐忧。

重六想,这个人要见掌柜,难道是……来做牙人生意的?

于是他问道,“大哥,您找我们掌柜是为了什么事啊?”

那庄稼汉有些为难似的。重六忙说,“没事儿没事儿,您也不用非得告诉我,我就随口这么一问。”

庄稼汉喝了口茶水,把嘴里的饼咽下去,这才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我是听一位经过我们村的方士神仙说,这儿有个大概能帮我的祝先生,才来的。”

“方士?”重六顿了顿,干笑道,“不会是个叫松明子的人吧?”

“啊!对,对!就是他!”

好么……重六一直就想松明子跟掌柜到底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原来是个托儿?

“我们掌柜确实很有本事,您算是找对人了。”重六也尽职尽责地夸着自己的东家。

庄稼汉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叹了口气道,“我也没有别的法子了……再这样下去,今年整年颗粒无收,我们一家人都要饿死了。”

重六一听,忙从柜台后绕出来,坐到庄稼汉旁边的凳子上,“怎么回事儿啊?闹旱灾了还是涝灾了?我也没听说啊?”明明听街坊邻居说的是,今年天气好暖得早,会是个丰年的。

“都不是……是我们那片地……闹鬼!”

第22章 黄铜筷子(2)

“闹鬼?”重六愈发来了兴致,“怎么个闹法?”

庄稼汉道,“我们家原本只是水梨坡大地主石建旬的佃户之一,从我父亲开始就在给他家干活了。后来石家和冯家产生地产上的纠纷,再加上几次三番的一些纠葛,两家结了仇。

三年前朝廷下了控米令,不是不准在私田上种稻米了吗。石家不舍得自己已经播下的种,就还是偷偷种了,结果被冯家上报给了县衙。石家家产就给抄了,所有田地都被拿出来变卖。大多数田都被冯家买走了,剩下的就被有点现钱的佃户们买了。

后来听说石家现在的家主石雨至在去年郁郁而终,临死前诅咒所有石家田地此后再也长不出半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