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冥帝成婚后我暴富了 第50章

作者:一叶菩提 标签: 灵异神怪 强强 甜文 爽文 玄幻灵异

  除此外,酆都大帝许久无人问津的庙宇,这段时间香火也变得旺盛起来,虽然不能与其他神仙相比,但较往常却好上太多。

  只是宁鹫对此并没有太大兴趣,他并不缺人类的信仰,而除了魏冬献的那束野花,他也没再动过其他信徒的供品。

  那天魏冬说了句教宁鹫做饭,宁鹫不仅当真了,还每天兴致勃勃地问魏冬有没有时间。

  刚好这段时间魏冬课很多,等到周六,才好不容易有时间。

  鉴于宁鹫毫无做饭基础,魏冬先教他认了下各类调料,随后从最简单的炒鸡蛋学起。

  结果打鸡蛋时就遇到了难题。

  宁鹫要不用力太轻,要不用力太重,总是很难将完整的蛋打进碗里。

  不仅如此,他见魏冬能单手打蛋,还很是羡慕,简单的都没学会,就想越级挑战高难度。

  魏冬教了他好几次,宁鹫都没学会。

  最后迫于无奈,只能抓着宁鹫手,一点一点的教,要怎么拿鸡蛋,又要怎么找准角度。

  他耐心说了一大堆,却发现宁鹫有些走神,视线正直勾勾盯着他嘴唇,还咽了咽口水,也不知道脑海在想些什么。

  “…………”魏冬止住话语,一时无言,严重怀疑宁鹫心思根本不在做饭上,而是另有企图。

  之后也懒得再教了,让宁鹫自己好好练习,准备出去走走散散心,等会再回来验收成果。

  宁鹫听说他要验收成果,不禁有些懵:“冬冬,你再教我一遍吧,我刚刚没学会,就教最后一遍。”

  魏冬暗道谁让你分心想些有的没的,非常冷面无情地拒绝道:“我都教好几遍了,谁让你不认真听,也不知道在胡思乱想什么。”

  宁鹫听出魏冬语气有点生气,连道:“我一直在认真听、认真学的,冬冬,你可别冤枉我。”

  魏冬“哦”了声,笑吟吟看着宁鹫:“既然如此,那你就按我刚才说的,好好认真练。”

  他说完还做了个“加油”的手势:“要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宁鹫大脑一片空白:“…………”

  刚刚魏冬离得太近,嘴唇殷红,软软的,他视线不由地被吸引,只顾着看那,感觉到他唇一张一合,至于说了什么,根本一个字都没听到。

  这会手里拿着鸡蛋,不禁无从下手。

  *

  魏冬走出宅院,刚好碰到几个高中生从宅院门口经过。

  她们一行五人,有的背着背包,有的挎着布包,似乎没料到这半山腰还有座这么精致的宅院,边走边议论着,见到魏冬,脸上还露出抹喜色。

  走在前边,扎着马尾,身材高挑的女生连忙走过来,礼貌问道:“你好,请问凉城该往哪个方向走?”

  魏冬给她们指了路,得知问路的女生叫楚雪,和其他人是同学,她们是趁着周末出来玩的,哪知道下山时迷了路,阴差阳错走到这来了。

  “还好碰到你了,否则我们还不知道要绕多久。”楚雪庆幸道:“这地方导航没什么用,打车也没司机愿意过来。”

  她旁边的男生叫董健,此时也跟着道:“就是,也太邪门了,我们明明是跟着其他游客下山的,怎么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还有那阵雾也来得蹊跷,想想怪瘆人的。”

  另一名皮肤黝黑,名叫李玲玲的女生也搓了搓手臂,后怕道:“我也觉得怪,那雾特别冷,总感觉像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说起来,自从我们上次一起去了兵马俑,回来后我就一直觉得不对劲。”

  魏冬看着她们,发现她们身上都萦绕着些阴气,但并不浓,想来只是不小心沾上的,不至于要命,只是最近会倒霉些。

  思及此,魏冬提议道:“可能是不小心沾了些阴邪之气,我们这正好有座庙宇,你们不如拜拜再走?”

  楚雪没多想,点点头道:“好啊,在哪呢?”

  魏冬带着她们往旁边走,到了庙宇门口,李玲玲抬起头,疑惑问:“这是什么庙啊?前面那个字念什么?”

  “这是酆都大帝庙。”魏冬说着又认真给他们解释了番,道酆都大帝又称北阴大帝,乃冥界主宰,统管酆都之下的罗酆六天鬼神,连十殿阎王对其也只能俯首称臣。

  楚雪等人并不了解道教文化,听得似懂非懂,但也知道这是位很厉害的神,楚雪没多犹豫,当先走进去,点了三炷香,态度虔诚地拜了拜,随后还赠了些香油钱。

  这之后,董健也进去拜了拜,其他人则是借口不信这些,只是看了看,并没拜。

  对此,魏冬也没说什么,他如此提议自然是为她们好,但她们若是不信,他也没必要强求。

  只是走出去时,他正好听到李玲玲拉着楚雪,小声提醒道:“你都不清楚这是什么,就敢随便乱拜啊,我听说有些神是不能拜的,尤其这位,还是主管冥司的,那种地方想想都吓人。”

  她说着话,忽然注意到魏冬,不禁很是心虚,连忙拉着楚雪赶紧走了。

  魏冬不置可否,也没去跟她理论争辩的想法。

  毕竟有没有用,能不能拜,想必楚雪跟董健很快就会有最直观的感受。

  他说的再多,都不如实际亲身体验。

第54章

  事实证明,魏冬的猜想是没错的。

  因为没过多久,楚雪等人就又回来了。

  楚雪跟董健是来还愿的,说自从拜过大帝后,他们再没有遇到倒霉的事,晚上也没再做过噩梦,一觉睡到天亮,这在之前噩梦缠身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李玲玲等人听他们说起后,也有些后悔那天没顺便拜一拜,还说出那种大不敬的话。

  李玲玲更是特地找到魏冬,表达了歉意,随后进去恭恭敬敬地虔诚上了炷香。

  魏冬并没跟她们计较,其实神灵庇护,也是要看本人所作之善业和恶业的,楚雪等人心地善良,这才能更好地得到庇佑,所谓事在人为,这其中靠的主要还是她们自己。

  这之后,楚雪等人隔三差五也会过来拜拜,经过此事,算是成为酆都大帝的忠实信徒了。

  与酆都大帝庙日渐增长的香火相比,宁鹫的厨艺可谓是毫无进展。

  魏冬教了他几天后,开始选择放弃,暗道他之前的直觉果然没错,宁鹫长得不像是会做饭的,也的确不适合这事。

  相比教宁鹫做饭,他现在更专注于劝宁鹫学会放弃。

  人总是有不擅长的,神也不例外,该认怂的就得认怂。

  宁鹫在他不断地劝告下,渐渐开始接受他实在学不会做饭这件事。

  只是心情难免沮丧,好几天都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感觉备受打击,颇有种被魏冬嫌弃了的感觉。

  尽管魏冬对此坚决予以否认。

  *

  这天午休后,魏冬跟周岐准备去上课。

  走出宿舍,忽然发现学校有些不对劲,他们专业的同学似乎都异常兴奋,满脸激动,颇有种追星的既视感。

  魏冬于是疑惑问身旁的周岐:“这什么情况?有明星来学校吗?”

  “你竟然不知道吗?”周岐不可思议反问魏冬:“你难道没发现,我今天穿得特别正式吗?”

  魏冬转过头打量周岐,点点头,表示他早发现了。

  平时周岐去上课,都是随便洗个脸、换件T恤,不像今天,一大早起来又是用洗面奶,又是刮胡子,还花了快半个小时纠结该穿什么衣服。

  他当时的确有些疑惑,却也没多问。

  周岐见魏冬仍一脸迷茫,也没多问什么,道:“好吧,你估计也没关心这些。今天学校专门邀请了雨台寺的净云大师来讲经说法。这位净云大师在玄门名气可是很大的,他刚出生就被遗弃在雨台寺外,是在雨台寺长大的,极具慧根,刚学会说话,就能念佛经了。除此外,他更是天生慧眼,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很多人都说,他定是高僧转世,假以时日,定能修成正果。平时净云大师都在雨台寺静修,想见一面都难,也不知道学校是怎么把人给请来的。”

  魏冬听着这番介绍,能感觉到这位净云大师的确非同一般,很受人崇拜,否则也不会来学校后,就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只是他同时也很疑惑:“他是佛门中人,你这么激动干嘛?”

  周岐笑道:“都是为了修行,何必拘泥于形势,现在更讲究合作共赢,而且听净云大师讲经,实在是种莫大的享受,我之前有幸听过一次,感觉整个人都经过淬炼,灵魂也随之升华。我这么说你可能很难理解,反正待会就知道了。”

  两人边说边往教学楼走,途中遇到的同学都在兴致勃勃表达对净云大师的崇敬。

  因为来听课的人很多,学校特意选了间最大的教室,魏冬跟周岐进去时,里边几乎快坐满了,由此也可见净云大师在玄门的地位。

  他们连忙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

  魏冬看着满教室的人,一时也对这位净云大师充满了好奇。

  没等多久,一道身影从教室外走进来。

  在其走进来的瞬间,整个教室瞬间鸦雀无声,静得出奇。

  魏冬当即看向净云大师,让他挺惊讶的是,这位净云大师年纪并不大,约莫二十多岁,他身穿黄色僧衣,手持佛珠,表情尤为平静,眉心有颗红痣,非常显眼,像血一般,而那双眼亦漆黑通透,仿佛真能看透世间真谛。

  他观察着,忽听旁边传来道熟悉的声音:“那是道疤痕。”

  魏冬微微侧头,见宁鹫也正注视着净云,随后意识到他刚指的是净云眉心的红痣。

  似乎知道魏冬不解,宁鹫随后又解释道:“那伤疤是前世灵魂经受过极大痛苦才化成的,直接烙印在灵魂上,无论转世多少次,也会永远跟随着他,无法消除。”

  他说着话,心底也有些惊讶,不知道对方到底经历了什么,灵魂才会痛苦成这样。

  毕竟能在灵魂上烙下疤痕的,他见过的也极少。

  两人正说着话,原本往讲台上走的净云忽然停下脚步,视线越过前排诸多同学,直直往这边投了过来。

  魏冬还没弄清楚他是在看自己,还是在看宁鹫。

  就忽然听见宁鹫笑了下,道:“他看见我了。”

  魏冬闻言难掩讶异,看看宁鹫,又看看净云,没想到对方竟真如周岐所说,天生慧眼,竟然能够看见宁鹫。

  净云看了宁鹫会,像是忽然意识到什么,表情倏然变了变,接着不着痕迹地恭敬颔首,迅速移开了视线。

  魏冬小声问宁鹫:“他该不会认出你了吧?”

  宁鹫摇头:“他不知道我的身份,只是有所感觉罢了。”

  魏冬点点头,见净云已经在讲台站定,准备开讲,便没再多说什么,端正坐好,准备认真听听。

  他旁边恰好是过道,宁鹫便站在那,也饶有兴致地听着。

  净云这天准备讲的是《妙法莲华经》。此经又被称为成佛的妙法,佛理至深,只要心诚,诵读此经文时,心中依据各人不同,皆会有所顿悟,亦能积攒功德,多修福报。

  他讲经说法时,整个教室都尤为静谧,所有人神情专注,俨然已被这经文中的奥义所吸引,即便是不信神佛的,在净云的讲说下,亦能有不同的领悟。

  那种感觉就好像身在此间,心却已去往别处,仿若到达金光璀璨的仙境,呼吸到的空气也格外新鲜,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的同时,整个人也如同脱胎换骨,恍若新生。

  净云诵读着《妙法莲华经》,视线扫过下面的学生,发现众人都沉浸其中,从烦恼和忧愁中脱离出来,面带着美好笑容。

  唯独一人例外。

  净云视线落在那人身上,犹豫了会,觉得若是不叫,对方怕是到这堂课结束,也不会醒过来的,便还是从讲台上走下来,准备叫醒对方。

  或许是从未碰到过这种情况,净云心情还有些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