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懒癌福音 第47章

作者:吃肉能瘦 标签: 系统 甜文 快穿 穿越重生

这时,朴嘉言端着各种吃食过来,客气地与人见礼。

刚才他远远地就看到小兔子与两人坐在一起,待看清了对方的面容,心中顿时一紧,恨不得立刻过去把小兔子带走,却被暗中的侍卫拦住,连他给小兔子买的吃食都被检查了一番。

负责护卫工作的侍卫首领朴嘉言也认识,对方几乎是哀求地让朴嘉言看顾着点,别带人到其它地方了,鱼龙混杂的,怕出乱子,不好安排保卫工作。

姚晨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烤肉,没有多想,便招呼大家一起吃。

他吃得津津有味,烤肉滋味颇佳,唯一的遗憾就是不用竹签子,差了点情怀。

可惜其他几人胃口不佳,大概是已经用了晚饭才过来,赵三郎倒是每样都试了,但他为人克制,饮食有度,大多数吃的都进了姚晨的肚子。

回程路上,朴嘉言按揉着小兔子吃撑了的肚子,有些无言。

临别前被赵三郎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他还是没有把对方的身份告诉小兔子。

姚晨突然叫了一声,似乎想起什么:“我还没告诉他我住哪里,他怎么把绘本还我?”

“他总有办法的。”朴嘉言幽幽道。

姚晨以为他在吃醋,主动亲了亲小狼狗的嘴唇,算是终结了这段时间莫名其妙的不愉快,他安慰道:“你别不高兴,那只是第一回 ,三国故事没个百来回讲不完的,以后每一回我都先给你看。”

“……”所以你这是把人给坑了?

朴嘉言恨恨地说:“你要是真能做到我就让你在上面!”

姚晨:骑乘式我也很喜欢哒!

第18章 农家子不想科举17

这日,赵三郎完成了日常工作,长吁口气,放松身体倚在靠背上,随手拿起一本书册。

册子正面写着“三国演义画本”这六个大字,正是姚家小子借他看的那本。那小子挺有趣,他有了几分兴致,便翻开看看。

引言道故事出自湖海散人(罗贯中),某年某月某日读史有感作此本以自娱。

湖海散人?赵三郎从未听过这个名号,猜测也许是民间写话本的。

扉页有开篇词《临江仙》,作者博南山人(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赵三郎品味一番,笑谈古今,胸怀开阔,暗道:若博南山人是姚家小子的别号,那他确有几分诗才。

一曲词定下格调,想来文笔也不会太差。

之前他收了这本子,只随意翻了翻,觉得画与文字结合的形式非常新奇,人物生动,颇有可取之处,今日他有了闲暇,终于有时间仔细读读,不想一拿起来便放不下了。

第一页上书: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一回 ,莫不是还有第二回第三回?跟说书一样,他带着疑问往下翻。

然后,开篇第一句话就把他牢牢吸引住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赵三郎凝眉,细思朝代更迭这一历史规律,似乎没有不兴的朝代,也没有不灭的王国,兴亡更替。每到王朝灭亡前后,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夺取皇权,终有一姓统一天下。

配图是东汉的虞图,也不知姚家小子是如何考据的,赵三郎觉得与自己在皇家藏录里看过的并无二致,因为这上面还勾出山川大河,重要城邑的位置,他甚至觉得这幅图更精确。

他遂命人去把虞图找来,欲稍后做比对,自己继续看。

翻过一页,只见最上面画了巍峨的皇宫,空中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幡旗被狂风卷起,一条青蛇忽然从梁上飞下,将一头戴冕旒的黑袍男子惊倒,旁边侍从慌忙上前救驾。汉代以黑为尊,那男子原本坐在皇椅之上,赵三郎一下子就看出其身份——东汉皇帝汉灵帝。

这是个很不称职的同行。他在心中如此评价。

旁边文字道:建宁二年,帝御温德殿,殿角狂风骤起,有大青蛇飞下,将帝惊倒,后异象频出,天降冰雹,洛阳地震,雌鸡化雄。

种种奇异的现象抓住了读者的心神,不禁引人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而熟读历史的赵三郎无比清楚:天降异象示警,世间必有大恶。

果然,接下来叙述了十常侍祸乱朝廷,朝堂乌烟瘴气,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民不聊生。

由此引出黄巾起义。

大概任何掌权者对“起义”都有天然的厌恶与警惕,赵三郎有些惊讶姚晨以此开篇,但也不是很难接受,毕竟黄巾之乱拉开了三国的序幕,为巍巍大汉敲响了丧钟。

紧接着的是一幅精致的彩色人像,画的是不惑之年的将领,双臂覆盖金色盔甲,双手戴金属手套,手上有闪电纠缠,仿佛有控制雷电之力。

此乃“太平道人”张角,人像旁边有题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整幅画主调为橙黄色,似火,似电,赵三郎从未见过如此配色,却不觉得违和,反而感受到一股奇特的冲击力。此画描绘地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大贤良师便该是这副模样。

明明应该唾骂乱臣贼子,但看着画中的张角却还是生不起恶感,只觉英姿勃发,光明普照,对奇能异士心怀敬仰。

刚才看虞图和宫殿并不明显,但一看到整幅人像,赵三郎顿时就把姚晨与风靡一时的三国杀联系在了一起。

三国杀卡牌皇宫中也有收藏,他子女有好几套,偶尔还缠着自己让陪玩几局。

他听闻不少人在找寻这位神秘画师,没想到竟会是这小子……

这个猜测在看到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这三人的形象后更是笃定。

画本里有不少夸张渲染与史不合之处,比如张角从仙人处求得《太平要术》以普救世人,刘关张三人虽情同兄弟却并无结义之举,汝南许劭评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等等,皆是艺术创作。

尽管知道是虚构,然而在画中,那桃园花开正盛,一片春光烂漫,三人焚香而拜,发出“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仍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另一边,故事分出另一条线,画了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曹阿瞒,将他少时恶作剧捉弄长辈,与袁本初游猎厮混还抢人新娘,年轻时为官设五色棒惩戒权贵的有趣故事娓娓道来。这与历史上魏武帝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觉得鲜活,容易亲近,仿佛是自家偶尔淘气顽劣、又有一腔浩然正气的子侄后辈。

随着角色一个一个出现,故事慢慢推进,各方投入战场围剿黄巾贼,刘备持双股剑,张飞挺丈八蛇矛,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战斗画面紧张激烈,故事节奏有快有慢,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