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59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这到处都是社会关系啊!

  而且去年青影节的时候,秦砚又恰好欠下了不少人情,现在让他头疼欲裂。

  只能说一饮一啄,皆是定数。

  所幸的是,丁畅处理这些关系问题挺有一手。

  秦砚毫不犹豫把选角的工作丢给了丁畅,他再根据丁畅确定的名单稍微修改剧本。

  丁畅最近真的快发疯了,他已经发现自己的合作对象是个大恶人,得罪人、麻烦的工作都会丢给他。

  但丁畅面对自己寝室的老幺,一个在电影、人品方面让他无比佩服的导演,他还能说什么,帮自家老幺扛着呗!

  宣传片创作剧本不容易,而且秦砚还得准备自己电影的剧本,他可不准备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

  而且,每次创作剧本的时候,秦砚都找不到编剧交流,这让秦砚相当痛苦。

  所以秦砚准备像特效产业一样,组建了一个编剧学习班。

  这件事情秦砚已经筹备快一年了,而现在就是这个学习班开班的时候了。

  ————

  赵广仁就是业内的一个小编剧,他平时就靠选择写剧本过日子。

  他在国内也算小有名气了,说实话他的日子过得并不算特别的优渥。

  他当年出道的时候,写了一个很不错的电视剧剧本,最后也成功卖给电视公司,可惜连署名权都没有,只拿到了2万多块钱的酬劳。

  而且充当枪手的生涯持续了好几年,现在总算是混出了一点点的名堂,起码能够在演职员表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其实之前青年电影节,赵广仁也有想过要参加。

  可惜青影节并没有单独的编剧参赛渠道,而是通过电影参赛作品进行统一的评定。

  这件事情也就成为了赵广仁心中的遗憾。

  但是谁知道前几天的时候,前段时间他突然接到了来自于华砚公司的电话,希望邀请他参加一个编剧创作学习班。

  赵广仁当时在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还觉得自己遭到了骗子。

  华砚的学习班,自从特效学习班后打响了名号,大家都期待着再开新的学习班,可是赵广仁在网上根本搜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当对方让他直接到华砚公司,并没有收取任何中介费用,赵广仁才迷迷糊糊地有一种预感:或许自己也能够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

  赵广仁他发现被邀请的编剧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有接近20个人。

  编剧本来就是幕后工作者,甚至很少参与电影拍摄,小编剧把剧本卖出去,就再也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其实编剧是比较疏远影视圈的一个全体,绝大部分编剧都是第一次看到对方。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交际这方面还是有些本事的。大家互报姓名,说起自己自己曾经创作过什么什么剧本。

  这可是一个难的交流机会,刚才还特别陌生的现场立刻热络起来。

  赵广仁才发现在场有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只在学校的编剧节拿过奖而已;也有像他这样工作的几年,刚刚事业有起色的小编剧;甚至也有曾经创作过电影剧本的知名编剧。

  赵广仁想不通秦砚突然会邀请这么多编剧来干什么,就算国内邀请编剧进行创作,一般而言都是会私下发给个别的编剧,像这种邀请这么多人来参加,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秦砚的出现彻底打消了他们的疑虑,秦砚居然是邀请他们来创作宣传片的剧本。

  说实话,在得知了秦砚邀请他们的目的后,有一部分不怎么高兴。

  因为写剧本,其实也是一个难易差别特别大的工作,广告或者是宣传片的剧本,根本就不存在多大的难度。

  你为了一个宣传片的剧本居然叫这么多业内还算是有名气的编剧到你们公司,华砚未必也太看高自己了吧。

  然而当秦砚和他们说了自己的计划以及待遇后,所有人都感觉到惊讶,毫不犹豫参与了这一次秦砚的剧本创作。

  秦砚的剧本一向都是业内另类的存在,秦砚从第一次创作剧本开始,便走上了和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无论是《古宅》、《守门人》、《大笑江湖》,秦砚的剧本都和国内其他导演完全不同,特别明显的全球化和商业化。

  有的人会说,秦砚的商业剧本没有任何的艺术价值,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无数人以此攻讦过秦砚,然而明眼人都这道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如果问国内导演,想不想要拥有秦砚的电影剧本,95%的导演答案都肯定的。

  在电影行业,能够赚钱的剧本就是好剧本。

  当然秦砚所创造的剧本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要求,他这一次便完全是以以奥运会的宣传片作为一个实验品。

  让这些导演陪着他一起创造,而他第一个剧本,就是《剑》。

  这个剧本便是以案例的方式,一边自己进行创作,一边指导其他编剧进行学习。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这些编剧还担心秦砚会不会对他们提出任何强制性的要求,比如说需不需要他们签订保密协议,然后在他这里学习了剧本创作之后,以后在剧本创作方面会受到影响,但是秦砚没有任何的保留,这让他们感觉到很惊讶。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任何一个行业的潜规则。

  甚至在一次内部的交流会议上直接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秦砚听到他们的话笑着说道: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你们从我这儿学到的东西能够超过我吗?如果可以超过的话我会特别的高兴。”

  秦砚,真的完全没有任何的保留,

  从大义来说,能够让国内的剧本创作水平变得更高,一直是秦砚一直的努力的一个目标,目前国内的创作水平按照传统的那一套小作坊模式持续太多年了。

  编剧拿着剧本都出找投资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伯乐,谈何容易。

  好不容易被人看上剧本了吧,然后别人有觉得你无名无姓、迫于生计,最容易欺负。

  像赵广仁这样被迫成为一个枪手的情况可不罕见,很多编剧在成名之后,都痛述自己刚刚从业的时候,所遭受的各种黑暗。

  好不容易混出了头吧,国内编剧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权力。资本方要怎么改剧本就怎么改剧本,国内数一数二的编剧,被资本气得直接离开剧组。

  编剧,明明直接决定着影视剧的故事性,这可是电影、电视剧最基石的东西,然后,在华国完全不受重视。

  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与机会,秦砚自然会选择站出来。

  而从个人角度来说,国内类似于他这样的商业剧本越多,那么商业片的市场也会越大,越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审美。

  如果这个世界上整个市场都是层出不穷好的剧本,那坏的剧本自然会遭到淘汰,不会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可是《剑》都发布了半个月,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写出能够让秦砚满意的剧本。

  而且还有不少编剧,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退出。哪怕秦砚向他们许诺的条件再好,他们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和秦砚的观念、习惯完全不同,当然秦砚对于这一点也没有任何的反对。

  毕竟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都和他一样,都按照他的路数发展,那这个世界也就太无聊了。

  他只需要抓住能够和他相互配合,能够接受能够和华砚观念的编剧。

  而且秦砚也愿意和这些选择离开的编剧们继续保持联系,他们大多有着自我的艺术追求,很多人都偏爱文艺的剧本。

  哪天秦砚想拍一个具有华国特色的文艺片,秦砚很有可能还要求助于他们。

  看来让这些稚嫩的编剧或者郭子涛他们这些年轻导演直接上手第二个宣传果然只能是幻想,最终还是秦砚亲自操刀。

  如果说上一次以“剑”为主题,是在展现华国的尚武精神,精湛工艺,以及家国新年。

  那么这一次宣传片的主题,更加粗暴。

  《食》

  秦砚的剧本其实很简单,不外乎就皇帝吃腻了御厨的手艺,让全国各地的厨师聚集在一起比赛做菜罢了。

  他们以前对于华国的食物根本没有任何常识性的认知,他们总觉得华国是一个缺乏美食文化的国家。

  为什么法餐能够在国际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和法餐一直对于自己文化的经营息息相关。

  不断强调着自己的菜肴有多么的精致,有多么的优雅,理念多么先进。

  诚然,法餐是比较复杂、先进的一种餐饮,但这世界上的菜肴体系绝对不止法餐一种。

  而当法餐在全球彻底建立自己的形象标杆后,它就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其他的国家食物。

  没有蔬菜沙拉?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的事物健康。

  没有鹅肝等食材?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的食物高级。

  居然用辣椒调料?你们不懂什么是香料吧。

  连最基本的饮食体系、理念都不同,如何让华国菜在世界上去和法餐竞争。

  所以这一次的《食》,秦砚就一个目的,要让西方对华国菜产生好感,愿意去尝试即可。

  也许菜系的理念上有所不同,但秦砚不担心,他采取的方案很简单,那就是炫技!

  有的菜好吃不好看,秦砚全部没有选择。他知道肯定会有人批评他,说他对于美食完全不了解。

  但是秦砚不在意,因为宣传片能够传递的就是画面与声音,而不是味觉!

  秦砚大胆把《食》的重点放在了烹饪的技巧、事物的外观上。

  每个人看到《食》的时候,这未免也太好看了吧!纯粹视觉上的享受,就已经让人想要去尝试了。

  当国外网友看到秦砚颁布的这一个名为《食》的宣传片的,每个人都开始疯狂的叫嚣,他们没有想到华国居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食物!

  这就是艺术!

  他们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就算没有办法买到奥运会票,他们也要去尝试一下华国的事物。

  在《食》之中,秦砚把画面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鸡髓笋、胭脂鹅脯、桂花蛋、八宝鸭、水晶虾仁、白斩鸡、红烧蹄膀……

  没有任何的解说,但是厨师技巧、画面颜色、皇帝表情,就已经把这些食物的味道传递给观众。

  当然华国的观众在看到这些视频的时候,下意识又开始进行挑刺,老实说《食》这个视频有太多漏洞了。

  秦砚在《食》中又有一定的架空和虚构,因为原因很简单,在古代的时候,根本不存在那么多的香料和佐料。

  比如说像辣椒、西红柿、土豆、地瓜、玉米这些食物,全部都是十七世纪之后从国外带来,古代世界各国的食材都特别匮乏。

  而且古代哪有那么多改良过的优良食材?肉类通常会有膻味,不够肥美,口感不佳……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对古代的事物抱有任何的期待。

  起码在“吃”这件事,人类真的是一直在进步。

  然而在秦砚的宣传片之中,这些顶级食材处处可见。

  《食》中的一些菜肴,秦砚尽可能还原了古法烹饪手法,但用上这些顶级的食材与作料,已经算是歪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