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词(重生) 第40章

作者:花落时听风雨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甜文 GL百合

  他无端抓紧了身下被衾,恨声道:“这原就是二皇子的计策,若陛下中毒身亡,他可登基为帝,达成多年夙愿;若此事失败,则嫁祸于邵家,而邵家背后的势力就会成为他的助力。”

  旬长清拿剪子剪去了灯花,挑亮了灯烛,烛影摇曳在邵兰衡仇恨与悔意交织的容颜上,她故作叹息道:“你莫不是又在骗我,邵家是二哥舅家,更是他的助力,邵家倒了与他而言并未益处。”

  “那是因为我父亲已经与他不和,此次皇后被禁足,父亲束手旁观,二皇子便记恨在心,如此不听话的人,不如除去,而父亲的属下都知父亲为他卖命,父亲死了,那些人便会主动跟着他。”

  手中的剪子一滞,旬长清侧身望着他,道:“邵成背后有何人让旬亦然这般惦记?”

  邵兰衡见她一个半大的丫头好心来看他,便顺口道:“帝京五十里外的康城驻守着十万兵马,其将者便是父亲的门生欧阳肃。”

  兵将历来是高位者想夺取的,如此也可解释得通,旬亦然嫁祸邵成之意,邵成不听命于他,而他又需要兵马,那便只有杀了中间人,让欧阳肃直接听命于他。

  而康城又是距离帝京最近,旬亦然想兵围帝京,逼陛下禅位了。

  旬长清更想知道朝中哪些人是邵成的党羽,可邵兰衡脸上冷汗连连,呼吸也有些微弱,她目光依旧深而幽邃,退而求其次道:“你先好好休息,这里很安全。”

  她缓步走了出去,在门口停了半盏茶的时间才打开门,袁顷名恰好从外面走回来,她抿了抿唇角,望着门外漆黑迷蒙如雾的夜色,“陛下来过?听到了什么话?”

  袁顷名觉得自己以前小看了这个丫头,陛下来此不过是巧合,她竟也知道,瞒不住便直言道:“刚走,该听到的都听到了,只是有点我不明白,为何救他,他死了邵家便是凶手,不正合你意?”

  旬长清侧眸,微微一笑:“邵家已不足为患,弑父之人,陛下还会疼惜吗?”

  袁顷名仍是不解,“你的意思是你借邵兰衡绊住了二皇子。可陛下一直看重这个嫡子,不会处置他的,而你也错过了整治邵家的机会,得不偿失啊。”

  “这件事必须有人为此付出代价,旬亦然动不得,陛下会让邵家承认罪责,那份供词便是最好的证据,自己儿子杀不得,但可以除去心头大患,陛下不傻的。”

  陛下经皇后一事,对邵家失去了最后的容忍,这时给他一把刀,自然会想着先除邵家,自己的儿子再坏总得留条命。

  但也只会留条命了。

  袁顷名恍然大悟,月影凉薄之下,眼前少女空濛不清,让他愈发震惊,如此诡异的心思确实不可小觑,他指着屋内道:“那里面那位也活不久了?”

  旬长清点头,声音清晰,却如夜色般寒凉:“袁伯父,陛下赐死之前,记得让他说出朝堂上哪些人是邵成暗中的探子,到时候你一并交给陛下,斩草得除根。”

  望着旬长清洒脱的背影,如月光下扎眼的凤凰木,开着靓丽鲜艳的红花,挺拔冲天。袁顷名惊愕,眼前少女蕙质兰心,权谋之术,心神俱会,他不禁感叹,或许真的是他们老了,需让贤了。

  ………………………………………………………………

  半月来,旬长清每日一封书信寄予上饶,无聊时扳着手指数日子,希望能收到卫凌词的书信,哪怕一纸上只言片语也好,可是每次都是失望。

  旬子谦毕竟是在位多年的皇帝,不知如何就换了康城驻地的守将,秘密抓捕了欧阳肃,又在短时间内抓捕邵成,抄了邵家,一时间延绵百年的簪缨世家就这样倒台了。

  期间,从皇帝下旨,到邵成入狱,毫无风声,满朝人心动荡,原以为又是一次大清洗,可是邵成入狱后,再无其他官员被牵连。

  从皇后禁足到邵家倒台,不过几月时间,朝堂之上更无人敢去求情,树倒猢狲散,只有锦上添花,无雪中送炭之人。

  此时,亦让旬长清感觉到人情淡薄之理,邵家以前万分风光,而不过几月就已到了过街老鼠的境地。虽然是咎由自取,但也有可悲之处。

  她没有时间感伤悲秋,因为旬亦然并未损失一丝一毫,铁矿一事背后仅是邵成,并未牵扯到他。穆尘将所有的证据呈上后,皇帝并未过目就交由六部处理,不过是在邵家罄竹难书的罪行之上再添一笔罢了。

  原以为穆尘回京后,卫凌词也一道回城。可是她等了几日都未见到人,问及穆尘,只道她有事留在了上绕,其他一概不知。

  会有何事绊住了她?

  朝堂之上的风向,她能够清楚地分清了,再是颇具诡异,她也能面对,如今旬亦然纵然日日上朝,但陛下已经不再召见他了。本是一件喜事,但贤贵妃得来的消息亦是噩耗,陛下多日连续吐血了,药石罔效。

  清晨之际,推窗而望,初夏微凉的晨风拂面而来,清爽之际,也吹开了满心纠缠的头绪。

  贤贵妃带着一位客人到了昭仁宫,便是宁安郡主卫晓。

  看见了卫晓,旬长清的心陡然落地,白玉阶前覆盖着荷花淡淡清香,多日来心头之事可算找到了抒发之处,心境也安宁了些许。

  她见到卫晓很欢喜,可卫晓看见她便是漠然之色,贤贵妃知晓卫晓进宫寻人,必是有话说,她便带着宫人下去泡茶。

  人走后,卫晓的眼神已有了微微冷厉,似寒风般拂进了旬长清的心里,本就微微凉意的心口更加寒冷了,她照着规矩请人坐下。

  可卫晓并没有动作,目光凝沉在旬长清粉色的脸颊上,望见了那双迷人的桃花眼,自己眼底浮起了淡淡冷絮,直言道:“我替阿词定亲了。”

  这个消息太震惊了,惊雷滚过,旬长清惊愕了少顷,想而未想,便急道:“她不会答应的。”

  卫晓眸色深幽,跨过一步,阴云浮现在脸上,扬手一巴掌扇上了旬长清的脸颊,冷然道:“旬长清,大逆不道的事,你做来却是这般理直气壮。”

  原来她是知道了。脸颊上一巴掌不是太重,女子的力气终究不大,旬长清被打得偏了头,自己后退了一步,苦笑道:“郡主替师父定亲,为何要告诉我,我猜应该是师父不同意,您就上我这儿讨理来了。”

第60章 不见

  眼前的小丫头竟如此冷静, 卫晓将袖摆中的手紧紧缩了缩,这丫头说得很对, 自己的女儿是何性子, 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那日她明白地告知自己,她喜欢旬长清……

  师徒相恋是禁忌,况且还是女子,卫晓觉得她就不该将人送至凌云山习武,更不该同意平南王妃的请求,让卫凌词收下旬长清。

  她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石头又踢不得, 怨气只好自己受了。

  卫晓气的心在抽痛, 指尖指着旬长清, 万般恶语又无法说出口,想找她父母可又发现旬长清父母皆不在帝京, 此事若传扬出去,毁的不仅是旬长清的名声, 自己女儿名声也不保。

  她气得无话可说, 旬长清却是膝盖一弯, 跪在了她的脚下, 脸色是纠结复杂过后的释然之色,道:“郡主, 这件事是您无法改变的, 真心相爱, 有何不对,况且不会干扰他人,阿词幸福,您也开心。”

  卫晓闪过一旁,避开了旬长清的大礼,二人身份悬殊,刚刚一巴掌已是违矩了,不可再受这礼,唇角冷冷一牵:“有违天理之事,亦可算你口中幸福?”

  又是天理二字,今生前世便是脱离不得这二字了,旬长清攥紧了双拳,抬眸望着卫晓,不再躲避她幽深嘲讽的眼神,道:“如何是有违天理?我不曾杀人放火,不曾改天逆命,亦不曾祸乱朝堂,为祸百姓,如何就是违背天理,若真违背了天理,不需您说,自会天道相弃。师徒也是人,女子为何不能相爱,古往今来都是男子为帝,而我朝凝元帝以女子之身登基数载,起初亦被说是违背天理,可大齐风调雨顺,她居功至伟,又待何言。”

  卫晓气得不仅心疼,脑壳也疼,这两个人都有理,堵得她竟不知如何回,眼中切切愤然:“不管如何,此事我不会答应,待旬翼回来后,我相信他亦不会同意此事。”

  谈论依旧是失败结束,卫晓此行不过是想说理,可是说不过旬长清,便拂袖离开。

  旬长清跪在地上,揉了揉自己的脸颊,眼中漫起霜雪,苦涩与无可奈何在心中缓缓滋生,一切所为都是在冲破这些‘天理’束缚罢了。

  二人相谈不过一刻钟,贤贵妃入殿时,已不见卫晓的踪影了,旬长清却是跪在殿中,她兀自不解,二人品阶高低,怎地就轮到这个丫头给人下跪了,她走近前,一眼便可看到她脸色清晰的五指痕迹。

  她不免怪道:“宁安郡主的脾气怎地还是压不住,动手打人了这是。”

  外人进殿,旬长清忙起身,避过了贤贵妃探究的目光,轻声遮掩道:“没事,说了几句而已。”

  贤贵妃毕竟在宫中生存了二十多年,这样的情景也是遇到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轮不着她说话,只将人拉过来,细细瞧了一眼,慨然道:“陛下刚刚传话来了,让你去华清宫,先拿脂粉遮一遮,回来再冷敷下,明日应该瞧不出了。”

  陛下相传,应该与卫晓进宫无关,旬长清只能这般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

  许是她一路碎碎念起了作用,皇帝传她确实与卫晓无关。

  华清宫是帝王寝宫,无旨不得随意踏进,旬长清进去时,殿前有些冷清,与往日不符,问了陛下跟前侍奉的奴才才知,陛下刚刚醒,吩咐人不要再在殿外随意走动。

  入殿后,皇帝靠在软榻上,桌案上放着汁水已经见底的药碗,手中依旧拿着奏折,见到旬长清后,平一平气息,方招手让她近前。

  旬长清趋步而近,修身玉立,规矩地站在他身前,神色恭谨,脸颊上敷了厚厚的脂粉遮盖住了巴掌印,好在皇帝病重,眼神也大不如前,未看出她的怪异之处。

  他坐直身子,又咳嗽了几声,气息不顺,旬长清近前替他抚了抚背脊,短短数日,他的白发已添了很多,忧国忧民之际还要防范着自己的儿子谋逆,这个皇帝确实很累。

  皇帝有些要强,还是推开了他,笑道:“朕不喜绕弯子,便直说了。长清,你认为朕该不该杀了旬亦然?”

  他的话,令旬长清惊然,这是在套她的话吗?

  旬长清抬眸微微凝视帝王神色,他面目憔悴,唇角苍白,神色凝然,眼神幽邃却清明,不似假言,她稍稍松懈下来,他不是暴君,而旬亦然又是他的儿子,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父子亲希望自己儿子死。

  她笑回:“二哥之错,亦有挽回之地,陛下您仁义行事,自是不该杀。”

  仁义二字触动往事,皇帝眉峰紧蹙,心更似被刀狠狠割开,他急促喘息,半晌才道:“仁义二字拿捏的好,便是仁君;拿捏不好,便是优柔寡断,而朕便是后者,仁义了一辈子,酿成了邵家之祸,纵得了亲子谋逆。”

  先帝也曾仁义行事,可张弛有度,而他亦是不可与先帝相提并论。

  他唇畔凝笑,枯老的一双手费力地搭在了旬长清的肩膀之上,如往常般笑言:“长清,记住今日的话,朕有一言告知你,仁义只可行小事,大事者需观百姓,不可牢记仁义。”

  旬长清犹疑地望着他,以她对皇帝的了解,此话不会无缘无故地提及,她想再问时,皇帝已有疲倦之色,让她离去了。

  一句话半知半解,旬长清又不敢多问,只好闷闷地先出寝殿。

  只是寝殿外站着一人,让她有些害怕,一日之间见了两面,也算是很有缘。同样,卫晓见她也很吃惊,但只轻轻一瞥,便跨步入殿。

  旬长清无奈,只好先回昭仁宫,找东西冷敷脸颊再说,不能见人总是这般遮掩,皇帝眼神不好,宫里其他人都是千里眼,无端又会生出些事端。

  寝宫的窗户忽而开了,袁顷名站在廊下,走过去看了一眼,见是皇帝站在窗下,便躬身退了几步,临走之际,听到了卫晓的话:“您好像很喜欢旬翼家的那个小丫头,刁钻古怪,牙尖嘴利,怎地也哄住您了?”

  袁顷名脚步没来由地顿住了,本想离开,可又想知道皇帝的想法,踌躇间皇帝说话了:“那丫头聪明,朕在她身上似是看到了先帝的影子,可惜不是朕的女儿,便宜了旬翼,这么多年不管不问,就得了这么个懂理的女儿。”

  卫晓愤愤不平道:“那丫头脑袋里都是邪门歪道,哪儿像先帝了,您莫不是看错了,最近思念先帝厉害,便将眼前人看作她了。”

  “邪门歪道也能替朕平了邵家,这点放置朝堂何人能够做出来,阿晓,你不喜旬翼,连带着他家女儿也不喜,可不像你的作风。不管你怎么想,朕请你来,有重要的事情托付于你……”

  陛下的声音渐渐小了,透气的窗户也合上,袁顷名黏住的双脚渐渐脱离地面,往前走去,原来皇帝早已知道是旬长清灭了邵家,也清了他的心中障碍,如此,皇帝才会赏识一个即将及笄的丫头。

  ………………………………………………………………

  荷花之上,蜻蜓款款而飞,足过水面,漾起涟漪。

  旬长清坐在池塘边,望着湖面上的蜻蜓,凉风在脸颊上拂过,带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凝住在蜻蜓上的目光暗淡无光。

  她有一月未收到卫凌词的书信了,哪怕卫凌词回了郡主府,她也见不得人,卫晓那日生气而走,下令封锁了两府相隔的那道角门,又禁止平南王府的人入府,连带着她都拒之门外,一点情面都不留。

  现在郡主府的人见到平南王府的人都绕着走,话不敢说,眼神都不敢对视一下,简直如小鬼看见阎王,避之不及。

  她现在方可体会到贤贵妃的话:“卫晓啊,当年能够拒绝太皇太后的旨意,便知其性情,多么倔强。”

  旬长清淡淡垂了眸,盯着自己已经染了鲜血的双手,心中多了些许寒凉,而卫凌词似她生命的唯一一抹阳光,她不想丢失,亦不愿丢失。

  池塘里的荷花迎光而昂首挺立,而池塘边上的人却是无精打采,贤贵妃从华清宫回来之际便看到这幅景象,旬长清不是悲伤春秋的性子,每每见她都是唇带笑容,让人观之心亦欣喜,少了几分忧愁。

  她屏退了宫人,偌大的池塘边只有二人,她踱步过去顺势坐在一旁,双腿悬在空中,惊得一旁旬长清咋舌:“娘娘……您怎么也……”

  如此不雅的姿势,贤贵妃只是坦然一笑,道:“四下无人,本宫也想如你这般闲暇,从这里可望见池塘深处的荷花,莲出淤泥而不染,是为洁物,你像极了莲花,深在宫里,想的却不是宫里肮脏之事。”

  旬长清侧眸,不懂她这话是何意,二人相处几月,也有些了解贤贵妃的为人,但毕竟只是同住屋檐下的盟友,互相不会牵扯太多的私事,但贵妃此言已经逾了往日的界限。

  贤贵妃展颜一笑,妆容清艳,多年的涵养让她坐姿看上去亦算优雅,眸子里的笑意携了戏弄之意,道:“晚上本宫邀请了宁安郡主入宫赴宴,她推却不得,便只好领命,晚上公主若是无事,可愿出席相陪?不过本宫还请了卫姑娘,可惜病了无法入宫。”

  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卫晓一人进宫,卫凌词依旧留在府内。

  旬长清闻言未喜先忧,贤贵妃如何知晓自己的心思,她微一侧目,眼中寒芒如剧,“你不认为这是有违天理之事吗?为何要帮我?”

  贤贵妃眉梢一挑,睨她一眼,竟抬手戳她脑门:“先不说有没有违背天理,卫凌词待你之心,你为卫凌词日夜愁眉,这点便瞒不过本宫,至于你口中天理,天下行违背天理之事,多如牛毛,都是祸害他人之事,而你二人相恋是自身之事,好坏与他人无关,师徒而已,又不是有血亲的亲人,女子罢了,都是人,古代神话中人鬼都可相爱,女子为何就不可了。”

  这番话有些歪理,但诠释得亦可,旬长清冥思了须臾,仍旧是狐疑之色,贤贵妃觉得往日精明如斯、一点就通的人,今日遇到此事却呆傻如稚子,愈发觉得她好笑,贤贵妃抿住了笑意,起身道:“你若不想去郡主府,那你便出席晚宴?”

第61章 见面

  荷花香味愈发浓烈了, 旬长清嗅了嗅,不觉得甜腻,她忙站起身,拂去身上灰尘, 对着贤贵妃俯身作揖:“谢娘娘, 晚宴长清就不去了, 您招待好郡主就是,还请您赐块令牌给我,不然郡主府也不好进。”

  贤贵妃淡然一笑, 神色如少女一般娇憨,笑道:“谢我作甚,本宫不过请人进宫一趟叙旧罢了, 不过你要令牌出宫, 记得给本宫带些宫外长信斋的点心过来,自己准备银子。”

  长信斋的点心在帝京最有名,比之宫内的御厨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价格昂贵, 非一般百姓可用得起,但贤贵妃既已开口, 她派人去买就是。

  贤贵妃说话做事滴水不漏,就算事后卫晓知道, 也怪不得她这个幕后主使者。

  不过既然有此契机, 她自然不会拒绝, 拿了昭仁宫的令牌, 待卫晓进宫后,旬长清得到消息便带着紫缙,两人乔装出宫。

上一篇:余生为期

下一篇:重生之天道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