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柚九
他没瞧出什么异样,便双手握住瓶身,轻轻一抬,只听见“哒”的一声,似乎有什么木质机关被打开了,尚未来得及反应,就看见旁边雕花橱柜当中的一格弹开,里面赫然放着一只木匣。
此刻,裴瓒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接连吞咽口水,借着抚胸口的动作,压了压衣裳里的一层薄纸,随即颤着手拿出那方质朴的木匣。
裴瓒很清楚里面装的是什么。
在场的诸位大臣也都知道,于是他们一个个地扭头盯着裴瓒的动作,希望他快些将那里面的东西送到殿外大臣的面前诵读,传抄到全天下人的眼睛里。
但也就在此时,无人发现榻上的皇帝已经悄然垂下了手。
“陛下——”
不知是谁,一声痛呼。
侍奉在侧的太医涌上前,手指搭到脉上没多久,便摇了摇头,迅速地在一旁跪下。
“皇上驾——崩——”
那一声尖锐而带着哭腔的高喊,从寝宫内传出,一声迭一声,伴着无数人的呜咽,传到了皇宫之外。
高楼之上,居高而下地看着空荡无人的中街,尊贵的女人轻启丹唇,说道:“你该走了。”
沈濯眉眼低垂,缓缓地从袖中掏出一物。
看着像鹰又像狼,既有雄鹰翱翔的双翅,又有狰狞凶恶的狼兽,一枚形状怪异的玉符被沈濯放在了檀木桌上。
他遥望皇城里的人:“一年。”
“你既奔走他乡,本宫也只怕他不愿离开。”
沈濯不搭理她:“我要他全须全尾地离京,少了一根头发丝儿也不行,你知道的,我调用北境兵马可用不到这东西。”
长公主默声。
沈濯抽身离去的瞬间,悠远的钟声传来,十三道钟鸣此起彼伏,昭示着帝王的崩逝。
“丧钟之后,裴瓒就该宣读圣旨了。”
“走吧。”
长公主整理衣冠,擦去唇上那一抹艳色后,只为她早亡的弟弟哀悼。
华丽的车盖提前笼了白纱,但仍旧挡不住那金黄璀璨的颜色,就如同,她面上悲怆的神情,遮掩不住深处的野心。
侍从在皇帝寝宫中进进出出。
原本跪伏在内的大臣也转移到了寝宫外的偏殿当中,与外面跪拜哭嚎的群臣和宫嫔只有一门之隔。
殿外哭声入耳,殿内却寂静无声。
每一位大臣都面容悲戚,同时,他们的眼神也都死死盯着裴瓒手中的木匣。
“裴少卿,还不赶紧将圣旨取出?”
终于有人忍不住发问。
裴瓒应声打开木盒,不辜负众人的期待,写满了他们命运地圣旨就在其中。
被委以重任的老臣走上前,眼神越发清明,盯着圣旨,仿佛要越过皇帝的遗言,代替裴瓒去宣读。
“裴少卿。”
“此时不宣,更待何时?”
裴瓒背过身去,没有打开圣旨,可一声声催促从身后传来,他转而看向陈遇晚,目光一定,捧着圣旨向正殿的方向走去。
只当他迈出一步,身后大臣便跟着挪一步。
然而,在他走出正殿与偏殿相连的窄门,珠帘垂落,他捧着圣旨的手放下,那道窄门也被陈遇晚挡住。
“陈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你竟敢在陛下寝宫当中私藏兵刃!”
视线所及之处,闪过几道冷锐的光,只是裴瓒已经无暇顾及了。
侍从经过身侧,将他遮得严严实实,并没有任何一个人看见裴瓒方才做了什么,争执之间,裴瓒已经整理好衣衫,来到那朱红色的雕花木门之前。
两侧太监为他开启正殿的门,泠泠月光迎面落下。
裴瓒一一扫过跪伏在阶下的群臣与宫嫔,目光逐渐飘远,落在那匆匆赶来的轿辇上。
“朕践祚以来,忝居帝位。尚不能明辨忠奸,致使政令不行,朝局混乱。亦无力肃清敌寇,致使百姓困于流离之苦。”
裴瓒地声音并不强,但他一开口,哭声便小了许多。
“朕德薄才疏,于江山社稷有愧,然天命无常,朕疾已笃,恐大限将至。皇子尚幼,难担家国重任,今观长公主沈熙,贤德兼备,仁孝宽厚,堪承大统……”
“这怎么可能!”
有人不信,未等裴瓒将圣旨完全宣读完,便喊出了声。
陈欲晓骑马而来,比长公主的动作快上许多,这话还没传到长公主耳中,她的剑便已经抵在了那人的脖颈上。
裴瓒轻扫一眼:“朕深思熟虑,决意传位于长公主沈熙。望其登基之后,以江山社稷为念,使百姓安居乐业。”
“此诏既出,昭告天下,咸使闻之。”
裴瓒缓缓收起圣旨,双手捧在胸前,而一步步走下石阶,面上神情淡漠,看不出悲喜,直到走到那轿辇之前。
第197章 再启程
从仲夏到暮秋, 四个多月过去,落叶归根,一切也都有了了结。
为着质子的事, 宫里宫外又翻腾起来。
几番彻查,杀了一批,流放一批,无数个无名无姓的人将血溅在朱红的宫墙之上。
长公主的皇位也坐得不安稳。
不为别的,只为当日诏书。
寝宫中曾见过那封诏书的大臣, 在侥幸从陈遇晚的刀下活着离开后, 又不知死活地跳出来, 非要说圣旨是伪造的,皇帝传位给了皇子, 而不是让长公主继位。
还说什么, 他是皇帝亲选的辅政大臣。
没人敢信他的话, 但是长公主给了他质疑的权利,甚至将此事搬到了朝堂上,借着臣子之口,要求启封诏书。
长公主自然不觉得这事最终会影响到她, 但是她也实在想要知道,原本的诏书中,写的到底是谁。
那位年幼的皇子?
还是空白?
长公主见过被裴瓒宣读的那封, 一字一画都是皇帝的笔迹,看不出被伪造的迹象。
然而运笔之人力道遒劲, 不像是病重亏空的皇帝能写出来的……长公主更不会信, 这份诏书是皇帝早年就写好的。
她借着老臣的口质问裴瓒。
可裴瓒却公然地将她搬了出去,仰仗着新帝的威势,哪怕将诏书拿了出来, 摊开摆放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却也无一人敢细细深究。
最终,这事不了了之。
当日进入寝宫之内的几位老臣,长公主并没有苛待他们,另加虚衔,任其去留。
裴瓒更是借着这个机会,让长公主兑现当日所言,一跃成了侍郎。
然而,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放肆!裴瓒,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拿你怎么样吗!”
裴瓒已经不是第一次听长公主如此歇斯底里地对他怒吼了,就连内容也都大相径庭。
他觉得好笑,拱着手站在角落,勾起嘴角笑笑,活脱脱地像一位奸佞小人:“陛下怜惜,自然不会。”
“啪——”
几道折子被扫到裴瓒脚边,形势骇人,换作胆小的恐怕已经被吓破胆了。
可惜,裴瓒脸上的表情分毫未变。
他眉眼弯弯,隐约有几分沈濯的笑靥模样,俯身拾起脚边折子的姿态也是恭敬,拂去灰尘后,捧在手里递送到桌面上,看起来依然谦逊有礼。
“那份诏书,臣分毫未改。”
“你让朕相信,多次陷害于朕的皇弟,会传位于朕?”
“事实如此,臣无话可说。”裴瓒脸上的笑短暂地消失了几瞬,稍微抿了抿薄唇后,又再度勾起来。
他不怕死似的望着盛怒的新帝。
其实长公主也奇怪,她绝非故意刁难裴瓒,而是裴瓒三番两次地冒犯,还偏偏顶着张笑脸,看似态度恭敬,里里外外,却像极了她那不知去向的混蛋儿子。
她本是爱才惜才之人,更知道裴瓒的才干,但这样的裴瓒让她着实有些束手无策。
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手里攥着拿捏她的手段,又有沈濯那道隐患在不知名的暗处虎视眈眈。
她的确能以家人性命要挟,可是新帝登基,朝纲不稳,正是要彰显贤明的时候,怎么能做出如此不体面的事情惹人非议?
只能暂时调转风向,给对方和自己留一个机会。
“裴瓒。“长公主长舒一口气,平复心情,整理表情后,缓缓坐了回去。
“臣在。”
裴瓒理了理身上的绯红官袍,郑重其事地跪下。
长公主将手按在被裴瓒拾回来的那几道折子上,深沉的目光扫过袖口的花纹,最终落在翻开的里页上。
把裴瓒叫来,还有更重要的事。
“朕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你在寒州调查杨驰私吞赈灾银一事?”
“正是。”
说起政事的时候,裴瓒还算是稳重的,安分的回着话,脑海中浮现些许寒州雪景。
“赈灾银数目可有异常?”
裴瓒摇摇头:“说是异常也算不上,银子是好东西,总会有它的去处,无论是充作私用,还是招兵买马,从杨驰府上搜出来的账目册子上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