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柚九
不过就只这一句,也足以让裴瓒心知肚明了。
可是,孟公公并没有说完,还有一句:“陛下已经将康王囚在了凭风台,等候发落呢,说不定问完少卿,康王便也会有个结局了。”
不知道为什么,裴瓒总觉得孟公公地语气有些得意。
仿佛一只忠心耿耿的狗,主子的谋算见了成效,他虽然什么都没得到,却也跟着吠几声助兴。
裴瓒心里一冷,面上依旧笑着:“多谢公公相告。”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宫殿的长阶之下。
无人指引,裴瓒兀自上前,行完叩拜之礼,宫殿大门从内里打开,让他得以窥见室内的光景。
第173章 囚徒
宫室内很暗, 却又不同于先前裴瓒昏迷时,那种被刻意打造出来的迷离光感,而是灰暗无光、死气沉沉。
一眼望过去, 除了居于正座的皇帝,四周都是灰暗的,不仔细瞧,或许都无法发现那些在阴影里默立的侍女。
裴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暮春三月,竟感觉到了如坠井窖般的阴冷。
裴瓒略微顿首, 说道:“陛下久居幽室, 怕是不利于心情舒畅。”
设身处地想一想, 倘若是他成天待在这里,不上朝也没有可心的人相伴, 怕是迟早要疯。
不过皇帝可不是一般人。
只见皇帝抬了抬手, 吩咐道:“掌灯。”
立在一旁的侍女即刻点燃了蜡烛, 一盏接一盏,明晃晃的烛光落进眼底,整个宫室顿时亮堂起来。
裴瓒再度抬眼看向皇帝,心里愕然一惊。
与上次宫宴相比, 皇帝更瘦了。
那时的皇帝还勉强维持着原本的身形,虽不太正常,但也勉强说得过去。
现如今的皇帝却如同一把枯柴, 形销骨立,瘦得吓人, 整个人也苍老许多, 独剩一双眼睛瞪着,有些过度精神了。
裴瓒不禁将眼前的皇帝与宫外的长公主相比——
长公主是那般的光彩明媚,就算是穿着老气横秋的肃穆华服, 也不会让人觉得她是个沉闷压抑的人。
反观陛下,却糜颓得可怕。
分明差不多的年纪,一眼看上去,却像是隔辈的人。
此刻裴瓒顾不上遮掩了,扫了几眼旁边的侍女,直接说道:“陛下瞧着精神不太好。”
“若是裴卿身边是数不清的眼睛,日日夜夜地监视,将你的知心人驱逐,约束你如同囚禁一般,裴卿也还会同今日这般吗?”
裴瓒磨了磨嘴皮子,还没开口,旁边的侍女先说道:“陛下慎言,太后娘娘是为了陛下龙体,才遣走明大人的。”
“……”
算算日子,从他知道明怀文被迫离开皇帝身边,到现在,少说也有三四个月了。
难不成这些日子里,皇帝一直都是这样?
都说帝王最是无情,可如今瞧着,他们沈家倒是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情种。
甚至是早已知道明怀文心思不正的情况下,还能泰然自若地将对方称之为“知心人”,这等真情,裴瓒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陛下,修身养性,才可保大周江山稳固,百姓平安无虞。”
既然是太后的意思,裴瓒也不敢反驳,只能顺着那侍女的话往下说。
当然,现如今皇帝连屏退侍女的权力都没有,裴瓒就更不可能去冒着性命危险,去说什么大不韪的话了。
更何况,他还不了解当今太后的处事风格。
这次入宫本是承着太后来的,没想到临到宫门却昏了过去,醒过来后沈濯也没提及太后那边的态度,以至于让他稀里糊涂地到了皇帝面前。
哎,就当是阴差阳错吧。
不清楚太后的态度,那便先迂回着,至于这么做可能得罪皇帝……也没关系,裴瓒就是冲的“得罪”才来的。
听见裴瓒刻意说出的话,皇帝果然有些不快,蹙着眉头,低声问道:“大周现如今还是朕的吗?怕是有不少人惦记着改朝换代了!”
“陛下——酒后狂言,岂可当真?”
“狂言?”皇帝轻哼一声,阴恻恻地勾着嘴角,眼底却没有半分笑意,“朕倒是觉得,醉酒后说的话,才是真话,才是心里话。”
“陛下既如此觉得,那醉与不醉,又该如何界定呢?”
康王是真醉了。
可那故意引导的酒鬼却未必。
裴瓒看明白这是一场针对康王而设下的局,甚至每一处环节,每一个人都是静心安排好的,只为将康王彻底拉下马。
不过,既然是专门设计的,跳出康王的身份,便能发现许多不对劲。
“三两杯浊酒而已,怎就轻易地醉了?”裴瓒垂着头,态度恭敬,低斜的视线扫过那些侍女时,却又没那么和善,“陛下,其实您心中清楚,这本就是针对康王而设的陷阱。”
其中条理,不必裴瓒一一分析,只凭皇帝自己也能想明白。
裴瓒继续道:“您只是胸有不快罢了,也是觉得康王愚笨,竟如此轻易地被算计了,辜负了陛下的谋划。”
具体有什么谋划,裴瓒是不清楚的。
他只知道,皇帝必然不会随随便便地召一个外封的王爷回京,别说什么顾及手足情深,他才不信那一套。
“陛下,传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并非是康王的错,您应当细细追究,到底是谁蓄意陷害,让陛下与康王殿下兄弟离心。”
很难。
裴瓒估摸着,皇帝是没有时间细细追究了。
他这么说,是要故意告诉那几个眼线,让背后的主子赶紧去想办法,将一次没能彻底拉下水的康王,再坑害一次,让皇帝彻底放弃康王这根不成事的稻草。
不出意外的话,裴瓒今日一走,康王那边就会再出些幺蛾子。
好在,他也不是没有人手帮衬的。
先前陈欲晓借给他的人马,虽是全都遣去了质子府,但是这种必要时刻,也是能抽调回来应急的。
不过,他还不清楚康王那里到底还会出什么乱子,所以按兵不动才是最好的对策。
裴瓒拱手:“陛下,将殿下安置在凭风台,令其自省,本是陛下的良苦用心,可传到外面,未免就有些变味了。”
他所说的是孟公公那句“囚”。
犯了错的才能叫“囚”,而康王之罪,错不错都是皇帝说了算,尚未定罪,怎么就用上这字了?
是有人蓄意引导,还是皇帝本意如此……裴瓒无心去猜,只一味地觉着不能再这么传下去。
没想到,皇帝却说了句:“裴卿,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险些忘了这茬!
裴瓒微抿嘴唇,立刻解释道:“不是微臣消息灵通,是宫里尽是风言风语……微臣于宫门前昏迷,才醒过来,便听见了陛下急召,哪有什么时间去打听这些呢?不过是过来的路上,听了几句宫女太监的闲言碎语。”
他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了让人不得不信的魄力。
特别是此事涉及到皇家的手足情,皇帝哪怕生性多疑,也得相信宫中会有不少人对他的处罚嚼舌根。
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裴瓒便抓住这机会,添了句:“陛下,流言蜚语的威力,微臣早已领略过,真的说成假的,假的反倒成了真的,黑白颠倒,是非难明——”
“就算陛下有雷霆手段,也难以刹住。”
更何况……
眼前的这位皇帝,不仅没手段留住知心人,还没有能力堵住悠悠众口。
裴瓒抬着头,眼神灼灼。
他面前的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帝王,但此刻的沉默迟疑,与那隐进昏暗当中的孤寂,倒是让两人气势颠倒。
“那——裴卿觉得,应当如何?”
声音落在地上,也不算太响,却让裴瓒心里一颤。
暗处的侍女如同阴毒的蛇,时刻留意着他们的谈话,但就是在这一双双眼睛的监视下,这样托付的话,却还是从皇帝的口中说出。
裴瓒不禁怀疑,这话的分量……
以及先前沈濯那歇斯底里的劝告——你当真以为他身边无人可用吗?
裴瓒自是不敢笃定的。
他也存着私心,在越发混沌的京都城里,家世寒酸的他,只是一道无依无靠的浮萍,随着波浪四处漂泊,但是他心中照旧有不可割舍的存在。
眼前的天子可以为了心中人与太后闹得这副模样,康王亦可以任性而为,其他人,那些习惯了与权势相伴的人,都可以肆意。
可他不行,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
裴瓒向后撤了半步,扬起衣摆,先为即将开口的话请罪,深深地一拜之后,跪伏在地,朗声说道:“自康王殿下入京后,朝堂动荡不安,流言四起,想必这些话,陛下都曾听过,而微臣所说的,也正是这事——”
“户部尚书宴请群臣,却让康王不慎被小人算计,闹得人心惶惶,引得陛下勃然大怒,但是陛下不妨细究背后的既得利者,好好想想,一朝康王被斥,朝野之中谁最得意。”
裴瓒所说的,是皇帝早就心知肚明,却没有摆在明面上的。
如今被利落地挑出来,皇帝自然心领神会。
皇帝凝眸,紧盯下方跪伏的裴瓒,听他继续说道:“陛下要安社稷稳朝纲,便不能让康王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否则便是……兄弟离心,手足无情。”
裴瓒顿了片刻,才将最后的话说完。
这已经是极委婉的说法,更难听的话被他咽了下去,可他偷瞄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对方的脸色越发阴沉。
“……”
气氛仿佛有所凝滞。
不管是皇帝,还是一直侍奉在侧的侍女,都没有一个人开口。
裴瓒憋着一口气,心里紧张到极点,更是难以抒发出来,质感小心翼翼地抿起嘴唇,绞尽脑汁地去想接下来能再说些什么,劝服皇帝。
然而,未等他开口,皇帝却说:“朕知道了,带着朕的旨意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