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41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卫长昀闭上眼,捏捏眉心,“在翰林院时,我曾想编一辈子的书也挺好。”

“后来去了大理寺,又想着查明悬案、旧案、冤案,给受害者一个公道就好。”

但县令好像不一样,与他所想不同。

姜宁在一旁笑,“结果当了县令,什么都得管,连谁家丢了只鸡都得过问。”

“不过……如果惠安县都是这种鸡飞狗跳的事,倒也好。”

思来想去,姜宁还是喜欢过这种小日子。

京城虽好,可惜太胆战心惊了。

一会儿一个大官,一会儿一个贵人,谁都开罪不起,一旦犯点事,就得当心脖子上的那颗脑袋。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什么江洋大盗、杀人狂魔,最好远离他们这里。

日子太太平平的,才有力气过日子。

“嗯。”卫长昀睁眼看着姜宁,“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再琐碎,也比办要案强。”

姜宁打了个哈欠,“不过话说回来,之前给了那个人一本种地、种树和粮食的书,我想惠安县这边土壤也肥沃,不知道能不能先实验,或者是适合种水果的话,发展一点副业。”

卫长昀接着翻看公文,“不开酒楼了?”

“开呀,但慢慢来嘛,不着急。”姜宁冲他眨眼,“我可还没有玩够。”

卫长昀失笑,“那就不急。”

惠安县此地虽不如金陵繁盛,却也比黔州要更为富裕,茶楼、酒楼并不少。

要是想在这儿开酒楼,是得慢慢来。

姜宁不说要走,卫长昀便也不赶他走。

他俩像是回到了从前在村里、镇上时,一个人看书,另一个就在旁边做事。

偶尔说句小话,没头没尾,不需要刻意找话题。

“等忙完这阵,能休息几天吗?”

“如果无事,每日到衙门里报道,便可以自行处理公务。”

“马县丞也挺累的,要是无事,给他也放个假,衙差们一样。”

“可以。”

“等案子了结,能请大家吃一顿饭吗?不去别处,就在县衙的院子里,我们自己做。”

“……算是收买人心吗?”

“算是人情关系,吃人嘴短,日后能多听你的。”

“听你的。”

七七八八地聊了不少事,忽地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俩人一块抬头。

县府的罗捕头飞快走进来,脸上还有新添的伤口。

“县令,属下幸不辱命,闲云观的相关人等,一个不差全带回来了!”

罗捕头兴奋道:“他们在路上就忍不住交代犯案的事,想着先说出来能减罪。”

姜宁和卫长昀站起来,绕过桌案往前走。

“全都抓回来了?”

“是!”

“另一边李家怎么样?”

“我们回来的时候正巧碰上,他们还早一点,现在李炳珩已经抓回来!”

卫长昀松了口气,只要人都抓回来就好,后面可以慢慢审。

只要熬得住,迟早会招的。

卫长昀道:“闲云观那些孩子呢?”

罗捕头迟疑了会儿,“那些孩子是孤儿,年纪在五岁到十一二岁,我们问了一些,他们大多都答不上来,就说和家里人走散,或者是被人拐走,然后就到了寺里,给他们吃的和住的,平日就干一些杂活,不过——”

“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和我们说,观里一旦超过十四岁,就会被送走,送去哪里谁都不知道。”

十四岁?

卫长昀皱起眉,下意识觉得不对劲。

旁边姜宁反应得快,一下想到了那些少年的去处,“惠安县周围的其他城镇去寻,尤其是卖小倌的地方,顺藤摸瓜,应该能查到他们的下落。”

卫长昀立即道:“十四岁这个年纪,确实太巧了。”

“罗捕头,你是县府的捕头,又熟悉惠安县外的地方,这是我的腰牌你拿上。”

扯下腰间的令牌,“如果我们审出什么,那你们就直接过去,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天一亮,烦请你再带两个人,赶往最近的县府、城镇,务必请当地协助,查清那些孩子的下落。”

罗捕头三十出头,家里就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哪能听不出二人话里的意思,气道:“这帮该死的畜生,能干出这种事来。”

“县令放心,天一亮,不管问不问得出什么,我立即带人去。”

卫长昀朝他点头,快步往外走时,就看到马县丞来了。

视线对上,心里便有了数。

正要跟马县丞一起去牢房审人,卫长昀忽地停下,看向姜宁。

姜宁提着食盒,向马县丞颔首示意,“连夜提审,趁着他还未回过神,说不定能多套出点线索。”

又放轻了声音,对着他道:“我回家中等你。”

卫长昀神色一凛,点点头,“放心,就算是铁水封喉,我也给他撬开。”

姜宁在原地目送他们离开,拎着食盒的动作晃了晃,仰头看了眼天上的月亮。

下旬的天,可没什么月光。

不过瞧着云层稀疏,应当是雨过天晴了。

天光乍破时,姜宁睡了个踏实觉。

睁眼醒来,身边床铺还是凉的,卫长昀应该是一夜都未回来。

打着哈欠掀开被子,琢磨要不要去前衙问一问昨夜的情况,谁知刚托着被子呆坐了会儿,门便从外面推开。

一身疲惫的卫长昀走进来,神色看不出什么。

姜宁迷迷瞪瞪地问:“审完了?撂了吧。”

卫长昀熬了一个晚上,听到后愣了愣,而后才反应过来,一边换衣服一边道:“撂了当年的事,但关于闲云观的小孩,咬死不认。”

“啊?”姜宁一愣,清醒了不少,“杀人是死罪,他反倒是撂了,怎么小孩这事咬死不认,又不能减轻罪。”

卫长昀呼出一口气,在牢房里待了一夜,不免想起了大理寺的牢狱。

“大约是死了也不想要我们好过。”

只要一日寻不回那些被他卖掉的少年,县衙上上下下的人心里都会有个疙瘩。

恶人便是恶人,哪有什么改过自新、忏悔所为的事。

做过的恶,是不可能因为后来的事而被洗白的。

姜宁心里一寒,不敢想那位王道长是个什么模样,“那怎么办?”

卫长昀抬眼看他,“接着审。”

审到他开口交代为止。

对上卫长昀的眼神,姜宁怔然片刻,随后笑起来,扬了扬眉,“一定会找到那些孩子的。”

千万不能灰心,尤其是在这事上。

姜宁走下床,推开窗户,忽地闻到了院子里飘来的花香。

雨后天晴,原本被雨水冲淡的花香,此刻因为太阳晾晒,反而变得浓郁。

站在窗畔,他回头看卫长昀。

四目相会,不由得冲对方一块笑起来。

第281章

五年前的旧案一经审理,整个惠安县都掀起了不小的议论,不只百姓讨论,还惊动了州府的衙门。

异地办案本就不易,有州府从中协调,反而是轻松了不少。

至少那些被贩卖的少年去向,各地衙门能根据线索自己调查,不用罗捕头领着人四处奔波。

卫长昀忙着给案件收尾、审人,一样忙得不见人。

但比起之前,心里是踏实的。

姜宁不忙着开酒楼,反而在宅子里寻了一块合适的地方,打算开垦来做小菜园。

葱姜蒜必不可少,再点一片小白菜、豌豆尖。

香菜种子还没寻到,不然高低得再种点。这样煮面、煮粉的时候,不至于还得去街上买。

日头才升起来,姜宁便热得背心都是汗,连忙躲到阴凉处,手撑在锄头上,摇着扇子纳凉。

“这几天都不好去街上了,一去就有人打听案子。”

听到声,姜宁转头看去,就见朱红提着菜篮子走来。

姜宁好奇问:“阿娘,谁跟你打听案子啊?”

朱红看他忙得一头汗,“卖菜的都在打听,想知道更多内情,还跟我讲了不少街上传言,说那个道士是妖精,专门养小孩吃的。”

“哎,这几天换个人去买菜得了,见我都熟了。”

姜宁噗嗤笑出声,“那让方叔或者小桃去吧,生面孔,说不定还能多听点传闻。”

“对了阿娘,幼安是不是太能睡了点?别家小孩不都精力十足,吵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