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67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千万别等到夏天了,天气能热死人。

可惜的是现在的海边,还是原始状态,大多都还是渔村、渔民,要么就是出海的码头。

玩的东西比较少,除了赶海和海鲜外,太过原生态。

想着想着,姜宁靠在柜台那儿,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新的商机。

要不,开发一下海边的游玩方式吧?

不是说要商业化去污染海源,但可以在商业化和原生态里取一个中间值。

稍微规划一下海边,弄点铺子、农家,至少去海边能有地方吃、地方住,不至于还得露宿或者借住。

“东家,在发什么呆呢?叫你好几声了都没反应。”

姜宁回过神来,哎了一声,看向柜台外的田掌柜,不由挠挠头,“我在琢磨海边可以做点什么生意,想得入神了。”

“海边的生意?”田掌柜诧异道:“海边不都是渔民和一些出海的商人,能有什么生意?那些海产,要处理起来也麻烦,咱们惠安县虽然也在岭南,但吃食上跟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姜宁摇头,“不是这个生意,是——”

“反正这事儿要弄起来,还得经过州府和朝廷的同意,不然问罪下来,事关脑袋。”

这么大的事,赶得上开发一个特别区。

要不经过朝廷,手里有再多的银两,也不敢往这件事上面砸。

“那可得写文书,或者是别的法子才行。”

“八字都没一撇呢,不急不急,我先仔细想想。”

田掌柜是来接班的,听姜宁这么说,便先去了后厨里,点一点今天入库的货和新鲜的菜。

姜宁托着脸撑在柜台上,脑子里倒是有了大概的雏形。

不行,越想越觉得可行。

商业街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那这种海边游玩的方式,怎么就不是自古以来了呢。

等一会儿卫长昀来了,得好好和他商量一番。

午时二刻左右,卫长昀跟着县衙的几个同僚一块到的客栈,一进门,其他人便跟姜宁打招呼。

姜宁应声,转出柜台领他们去座上,便安排伙计先把茶水、瓜子端上来,再问他们点什么菜。

说话时,瞥眼落在最后的卫长昀,眼神带嗔。

卫长昀略有心虚,低咳一声。

姜宁点完菜,招待过后,便离开那桌朝着柜台去。

这是几个人吗?都快凑满一桌了。

“中午出门前,临时凑的。”卫长昀跟在后面,“原本是想让人提前跟你说,发现陆拙去了私塾。”

姜宁笑出声,“怎么听上去这么可怜,是不是应该给你再安排一个随从比较好?”

“还好店里的菜备得有,不然这么多人,下午可以早点关门。”

“平日在县衙用不了随从,外出办案又有衙差陪同。”卫长昀摇头,问:“等会一起吃?”

姜宁抬眼看去,“不了。”

“……太挤。”

卫长昀:“……”

这点反驳不了,确实是人有点多。

“别看了,你和他们一块吃,我刚才在后厨吃了碗粉,这会儿还饱着。”

姜宁道:“而且我还有别的事打算跟你商量,要是能成,可不得了的一件事。”

卫长昀被勾起了好奇心,“晚上回家说?”

姜宁笑起来,“现在就跟你说。”

这种事,他可忍不住。

拉着卫长昀在柜台边,悄声地说了好几句,捡了一些重要的讲完,便睁着一双眼睛,直直地看他。

卫长昀一时给不出什么意见,但他能想象姜宁说的画面和场景。

正要开口,便听得一个跑进来的伙计打断。

“卫、卫县令,你正好在啊,外面有人寻你。”

卫长昀一愣,下意识蹙眉,担心是有什么案情,便跟姜宁说:“我出去看看。”

姜宁嗯了声,也有些担心,伸长脖子往外看。

卫长昀走出酒楼,分明没多久,姜宁却感觉过去了好一阵,才走到大堂门边,刚要出去看看,便见几辆马车陆续停在酒楼外的台阶下。

“宁宁,你猜是谁来了!”

卫长昀从一边走过来,脸上表情欣喜,朝姜宁说话时的语气藏不住地上扬。

姜宁刚想问呢,就见停下的马车里跳下来一人,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跟着后面是好几张熟悉的脸。

惊讶到不自觉地张大嘴,瞪圆眼睛。

等一下,他不是在做梦吧?

不然为什么大白天的,看到了顾苗、赵秋、谢蕴他们,还有王子书、沈明尧、温安臣、聂丛文……

“苗哥儿!秋哥儿!”

姜宁步下台阶,“谢姐姐!你们怎么来了?”

顾苗快步走上前,打量着姜宁和卫长昀,“瘦了,还黑了。”

姜宁哭笑不得,眼前逐渐模糊。

“宁哥儿!”

“宁哥儿,长昀,可算见着你们了。”

卫长昀安排好马车的去处,又差伙计给车夫安排吃住,回到人群旁时,与其他人相视一笑。

姜宁眨眨眼,用手背抹了下眼睛,“里边坐,正好有一间饭厅,能坐得下。”

“你们、你们怎么一起来的?”

谢蕴笑得一脸狡黠,“当然是约好的了,特地在城外等了一晚,今天才一块进的城。”

温安臣解释,“我们出发耽误了半日,所以到的晚,不然该是昨日进城的。”

聂丛文点点头,“我非得驾车,车轱辘跑了一个。”

王子书和沈明尧看向卫长昀,点头一笑,倒是并未再说什么。

一群人站在酒楼门口,是有一些引人注目。

卫长昀给他们引路,“到里边说话,晚上去家里,正好县衙里收拾出几间房,你们应该住得下。”

“住不下的话,县衙旁不远处也有客栈,我们一会儿让人先去把房间订了。”

姜宁点头,想说的话太多,突然不知道从何说起。

“你这酒楼还挺好看的,岭南特色啊?”

“听闻岭南天气热,这么一看还好啊。”

“晚上有很多蛇虫鼠蚁吗?还有一个叫什么……蟑螂的东西。”

“这里离海近吗?我在书上看过,可以去赶海,可惜今南跟潼潼不在,下回再带来他们来。”

“宁哥儿,我好想你们啊。”

“在金陵就听闻惠安县大刀阔斧改了不少东西,长昀,半点不符你这探花之名。”

“我们在宁远县都听说了。”

“周庚原本是想来的,不过酒楼那边离不开他,等下回他单独回来省亲,对了,说不定到时候还有心仪的姑娘。”

“齐兄和李兄也想,但翰林院最近在编撰一本书,他俩忙得有半个月都不曾去揽月楼,下回再来。”

“其实他俩想让你们去金陵,尤其是那个李平峥,说凭什么他们来岭南,你们不去金陵,一人来一回才公平。”

……

姜宁和卫长昀不知不觉落在人群后面,看其他人熟门熟路地进了后院,推开饭厅的门,才惊觉,原来他们早就习惯了一种生活。

连酒楼的布局,其实都大致差不多。

姜宁不住笑起来,只觉得一切都太过美好,才能让他在这里生活得这么踏实。

一回头,便跟卫长昀的眼神对上,两人嘴角不自觉上扬。

原来,他们一直都没变。

“你们在外面做什么?进来了!”

“来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