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66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隔了几个小院子,加上冬天关窗关门,几人在前院玩得你争我抢,后边睡着的人一点动静都没听到。

姜宁醒时,是被热醒的。

几乎整个人都贴在卫长昀怀里,两条胳膊锁着他,挪动都困难。

睁开一只眼,迷迷瞪瞪地推了下身边的人,翻了个身背对着。

卫长昀也醒了,见他一动,下意识地往前靠去,又把人搂了回来。

姜宁透了口气,舒服不少,“什么时辰了?我怎么觉得天还是黑的啊。”

嘟嘟囔囔的声音,声音还有些哑。

卫长昀眯着眼抬头,往窗外看去,又瞥了眼床边的小床,小的那个更是毫无动静。

“天亮了,看着应该是要午时了。”

午时……

姜宁神志不清,嗯了声又接着闭上眼睡。

“用不着早起。”卫长昀难得放一个囫囵假,下巴枕在他肩上,“只要不饿,可以再睡会。”

饿不饿的姜宁不太清楚,但他眼睛是睁不开了。

卫长昀说了没两句,也睡了过去。

睡过去前,卫长昀心想,还好压岁钱昨晚上吃汤圆时发了,不然大早上门都得被拍碎。

尤其是,家住在了县衙也有好处,不用担心上门拜年的。

还住在村里和镇上那会儿,大年初一上门拜年的小孩,能从早上排到晚上。

人手一个小布兜,去到谁家就跟谁拜年。

给一把瓜子、花生、包谷花都可以,或者是一点吃的,主要是讨个喜庆。

姜宁还为了这个,专门留有玉米,过年时打了一大袋,专门给上门拜年小孩吃的。

等这一觉醒来,午时都要过了。

姜宁先睁开眼,拍拍卫长昀胳膊,“嗳,我们是不是得管一下小的那个?一早上都没吃。”

卫长昀醒来,连意识都没清醒,便起身下床,打算去给小孩喂吃的。

姜宁坐在那儿,哭笑不得把人拉住,“急着一会儿吗?昨晚吃了不少,饿不着他。”

“真饿了,他会自己哭。”

卫长昀站在床边,干脆一条腿支在床沿,“起了吗?”

姜宁微仰起头看他,忽地道:“我给你梳头吧。”

之前说了,等卫长昀及冠时给他梳头。

然而生在腊月便是这点不好,事情一来,压根没空。

弱冠那日,卫长昀在河坝待到了大半夜才回来,姜宁只守着他吃了一碗长寿面。

卫长昀点头,起身在凳子上坐好。

姜宁下床,站在他伸手,熟练地拿起梳子,解开原本松散的头发,仔细给他梳发。

男子发髻简单,却也有好看和不好看之分。

不多时,发髻束好,用一根白玉簪固定。

姜宁手搭在他肩上,低下头看向镜子里,“新的一年,一切安好。”

卫长昀握住他手,侧头在他颊边亲了亲,“嗯。”

“旦逢良辰,顺颂时宜。”

第300章

正月里,家家户户都尚在过年的气氛里,放下手里的事情,走亲访友、逛街郊游,过着难得的悠闲日子。

县衙更是一年到头,少见的清闲下来。

只是县衙毕竟是公家的地方,再如何清闲,也不能跟在家一样。

打牌、笑闹、吃吃喝喝,该站岗、当值、巡逻,还是得规规矩矩地去办。

但卫长昀和马县丞有意放宽些,让他们能过个安生年。

毕竟,今年惠安县可是在州府那儿风光了一回。

不光是雨季受灾百姓虽有,但并无伤亡,而且百姓安抚到位,灾后无民怨反而积极重建。

卫长昀每日去一趟县衙,处理些日常公务。

姜宁家里和酒楼两头跑,闲下来时,便打理打理家里的花草、菜园跟果树。

从冬到春,正月一过,树梢上便能看到嫩绿的新芽。

燕子在房檐下筑巢,新生的燕子每日在窝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卫家兄妹俩从学堂回来,第一件事是逗小侄子,第二件事便是喂小燕子。

姜宁怕他们喂多了,跟小燕子接触多,导致燕子认生,到时候弃养。

瞧见后便叮嘱了一句,要他们别总跟小燕子接触,这么小的鸟,往后活不了的。

卫长昀知晓后,翻阅不少书籍给到兄妹俩,教他们怎么去照顾小燕子。

等到正月过完,家里的人各有各的事,但总归都要回到这方院子里。

起初还觉得陌生的院子,如今生活的痕迹越来越多,小到一只碗,大到一间房,全都能想起为什么添置。

连岭南的热,都逐渐适应了不少。

而且还收到了旧友的来信。

赵秋如今已经独当一面,在经营揽月楼时,还自己盘了一间铺子卖香料。

王子书在国子监里,一旬能回家待一天,过完年便要开始准备今年的秋闱,一旦中了,可就能入会试。

顾苗和沈明尧把父母接到了金陵,不过老两口还是喜欢四处云游,在金陵待不了多久就又出去了。

谢蕴一心都在揽月楼,不过回了一趟黔州,和家里给说亲的那人,竟然真看对眼,把人叫到了金陵来帮忙。

按月钱给人发钱,半点不讲人情。

至于齐时信跟李平峥,两人还在翰林院。

但官职往上提了一提,位置还挨在一起,脾气一点没变。

温安臣和聂丛文,宁远县离家里近,年前吵了一回架,温安臣受不了聂丛文,直接回家了。

待了一个月,才被聂丛文连哄带骗接回去。

黔州那边来信,一切安好,村里、镇上并无大事发生,只是听着他们几家的事,各个都想做点小生意、去私塾里读书。

想做生意的,基本都被揽下来。

因为全是头脑一热,连做什么生意,打算怎么做都毫无头绪。

所有信件被他们收在床头的柜子里,仔细地放好,避光避潮,免得哪一日信上字迹模糊了。

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

有的地方过十二,有的地方过二十二,但无一例外,城里都会有各类花会,大家齐聚在一处,笑谈风雅之事。

姜宁在酒楼里待了几日,经常听闻这件事,便留意起来。

倒不是别的,是想在酒楼里多布置些花。

这样也应个景,得赶个趟。

“嗳,家里的迎春花开了。”姜宁推开门,往院子里走了两步,目光一扫,便看见墙头的迎春花开了。

黄色的小花朵,零零散散地挂在藤蔓上。

卫长昀跟在他后面走出房间,打算一个去县衙一个酒楼。

听到姜宁的话,他抬眼看过去,“比起黔州,岭南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

“这倒是,我都看到了樱花树上的花苞,要不了多久,估计城里杏花、樱花都会开了。”

姜宁上前折了一枝拿在手里,“聊赠一枝春。”

卫长昀接过来,笑道:“谢谢。”

“中午我去酒楼寻你,正好有几位同僚想要去吃饭。”

去别处一块吃饭,招人非议,还不如去姜宁那儿,好歹在姜宁的酒楼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反倒是省事。

姜宁一听,见怪不怪地道:“得,还得给你们留桌。”

卫长昀笑了笑,“我的就不用了,我是去当帮厨、当伙计的,可不是去当食客的。”

去后厨随便吃点就行了,可不占桌子。

“得了吧,你人都到了,堂堂县令,我还能少了你吃的吗?”姜宁皱皱鼻子,伸手又把迎春花拿了回来。

不理会卫长昀吃惊的表情,大步往外走。

“嗳,中午想吃什么?”

“有素粉吗?”

“……你能不能点别的?”

“泡椒板筋。”

“可以。”

姜宁向后挥挥手,告诉他自己知道了。

卫长昀摇头笑了笑,快步跟上后,见他往县衙外走,便叮嘱了一句路上小心。

-

开春这一段时间,是岭南天气最舒服的时候。

姜宁想起来岭南大半年的时间,还一直没空去海边,不免有些心痒难耐,寻思着什么时候驾车一两日,去海边玩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