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37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张望了一下,看见侧边屋子的门开着,便沿着屋檐走过去。

“在看什么?”

姜宁听到声音,回头望向门口,见到是他,冲他笑起来,“在看我们的家啊。”

闻言卫长昀走进屋里,发现这间屋子明亮,而且宽敞,离其他屋也远,比较僻静。

“选这间做我们的卧房怎么样?”姜宁靠在桌沿,微微歪头,问道:“宽敞些,还能给你辟出一间书房。”

我们的卧房。

这几个字落入卫长昀耳中,眼神微怔,片刻后才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眼神微微闪烁,“不问婶婶的意见吗?”

“这宅子的朝向都好,阿娘和小小可以住对面那间,旁边的给小宝。”

姜宁走到他面前,掀起眼由下往上看他,“就是小宝年纪太小,不知道一个人住能不能习惯。”

卫长昀眸色一暗,往前一步,让姜宁本能地往后退,腰正好抵在矮柜上。

姜宁无意识用手撑住,往后仰了一点。

卫长昀倾身,伸手覆在他手背上,“你考虑得如此周全,我没什么异议。”

姜宁抿唇,不自觉吞咽起来。

“你……离得太近了。”

近到他可以看到卫长昀喉结上下滚动时的模样,还有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几乎把他包围起来。

卫长昀勾起唇角,又凑近了一些,“会吗?我觉得还好。”

姜宁微微睁大眼,发现卫长昀是故意的。

他咬了一下唇,不太服气道:“是吗?那可以再近一点,反正我都——”

亲过脸颊了。

毫无经验的姜宁只顾着放狠话,完全忘了眼前的人,其实也毫无经验。

正因为不知,所以无畏。

卫长昀低头靠近的瞬间,姜宁手指抓着柜子边缘,指尖发白,感觉呼吸都要停滞。

卫长昀用鼻尖抵着姜宁的额头,到底只是轻轻抱住他,手掐住他的腰,没有太逾距。

他这一辈子,恪守礼教,从未出格。

但在不知道姜宁心意之时,便喜欢上了他。

道德礼教之下,是他压抑的感情。

幸好姜宁告诉他,感情是不需要克制的,喜欢便是喜欢,哪怕身份有差距,于世俗不容,只要不伤害旁人,又有什么关系。

“回村后,我就请老师看一个日子,与你成亲。”卫长昀偏过头,说话时几乎贴着姜宁耳廓,“好吗?”

姜宁听到了怦怦乱跳的心跳声,有他的,也有卫长昀的。

身体相贴,哪怕隔着衣裳,依旧能感知到对方的体温。

姜宁抬起手,往卫长昀怀里一靠,“好。”

-

花了半天打扫宅子,其实清扫工作倒是还好。

虽然有一阵没人住这儿,可也就只是院子里的杂草,还有屋里的灰尘,花个一两天功夫就能清理干净。

难办的是前主人留下的那些东西,看着大部分都是好的,却又不适用。

一是他们家人口和别人不一样,二来是习惯不一样,不少东西用不上。

光是中堂的东西,就花了他们大半的时间。

墙上的那些画,摆放的桌椅、盆栽、茶杯都得一一清理过,全装进了一个柜子里。

能用的就不管,不能用的全都挪到一间空出来的屋子里先堆着。

木质家具还能改,那些料子都经用,往后寻个木匠帮着重新打些小家具出来就行。

其他的石凳石桌,便懒得动了,放在院子里,就当个乘凉的地方。

等回村里,姜宁和卫长昀只觉比平时还要累一些。

朱红看他俩这模样,又是热饭又是烧水,让他俩早点去休息,明天晚些再去镇上都行。

姜宁难得不打鸡血,对着所剩不多的存款,也坦然接受了朱红的提议,晚点出摊。

结果等他一觉醒来,不见卫长昀身影时,还以为自己睡过头了。

“去杨二爷那儿了?”姜宁端着碗吃面,听见朱红的话后抬起头,一脸茫然。

朱红拿着鸡毛掸子,正往屋里走,“嗯,还拎了一只鸡去,说是看日子。”

姜宁“哦”了声,心想搬家是得看日子。

麻烦人帮忙办事,是要送礼,不然总是抹不开面子。

低头又吃了一口面,才后知后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

姜宁眨了一下眼,猛地抬起头,看向朱红,“阿娘,长昀是不是还问你要了我的生辰八字?”

朱红转过身,“对啊,要了你的八字,说是之前知道的不准确,问我清楚些。”

姜宁一口面差点没咽下去,呛到自己。

朱红看他脸憋得通红,愣了一下,隐隐反应过来,“你是说,二郎拿着你的生辰八字,是去算成亲的日子了?”

姜宁连忙去拿水,猛喝了两口,“应该、应该是吧。”

说完莫名地有些心虚,立即又喝水。

见状朱红哪里还能不明白,哭笑不得道:“你们这两孩子,成亲的事家里都知道,我也知情,还偷偷地去算日子,弄得像被人棒打鸳鸯似的。”

姜宁立即辩解,“我可不知情,要不然我还能问你吗?”

朱红取笑他,“你要是不知情,还能猜着?分明是说好了的,自己给忘了。”

一语猜中。

姜宁顿时不好意思地冲她笑,道:“双喜临门,阿娘该高兴才是。”

“是,你得良配,我哪有不高兴的。”朱红叹了一声,“之前,我还一直担心耽误了你,误了你这辈子,幸好,幸好。”

闻言姜宁怔然,盯着朱红欲言又止,待人看过来时,又立即笑得乖巧。

这头母子俩在商量成亲的事,要宴请哪些人,另一头卫长昀到了杨二爷家里,才把八字亮出来,杨二爷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知道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一回事。

杨二爷望着一脸坚定的卫长昀,捋了捋胡子,到底舍不得说他一句。

“你从小主意就正,如今拿着八字来,定是打定好了这个亲一定要成。”

杨二爷拿起八字,“往后若是因此遭人议论,你也不悔?”

卫长昀点头,“不后悔。”

“影响仕途也不会埋怨?”

“不会。”

杨二爷正欲再问,却被卫长昀抢了先。

卫长昀坦诚又真挚道:“家中事情老师一直都清楚,若无他在家中操持,必定不会有我今日,得他支撑,我才能安心读书。”

“许多事情,我不说,老师必定也是看在眼里。他已经遭受许多委屈、不公,在这件事情,我不愿他再担一分的忧心,所以下聘之事,由我主动,提亲亦是我来,能让他少受一分委屈,我便觉得值了。”

觊觎兄嫂,视为大逆不道、道德不允。

卫长昀自知世人的成见,却无法让姜宁一人承担,让旁人以为是姜宁作风不正,诱他入歧途。

“不瞒老师,这件事因我而起,若非我懵懂不知,喜欢上他,他怕是不会动了这个心思。”

卫长昀道:“从前我一心读书,不知儿女之情,故而困扰许久,又不愿见他人与她过于亲近,所以才——”

“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哪怕我与他并无这段感情,也是要这么说。”

杨二爷盯着卫长昀,心中惊讶不已。

他教授卫长昀多年,从一个孩童到现在这般,看着他长大,更知道他的秉性。

今日这一番话,若不是卫长昀就在他面前说出来,旁人口中说出,他都不信。

“罢了罢了,你们有自己的路要走,不管是旁人非议,还是日后影响,既已知道,那定是做好准备承担。”

杨二爷笑了起来,“让我来看看你们俩的八字,选哪个日子最好。”

卫长昀一听,面露喜色,“多谢老师成全。”

杨二爷笑着道:“不必谢我,姜哥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心中有数。”

“你们选的日子,是要近一点?”

卫长昀这才道:“我们打算搬出村子的事,老师是知道的,我们商量后,想一起办了。”

乔迁和婚事,一起办了,也免得折腾两次。

杨二爷抬头看他,轻轻摇头,“今日是正月二十二,离得最近的日子,那边二月二十二,是一个好日子,宜动迁、宜嫁娶。”

二月二十二?

卫长昀思忖后道:“真是开春的日子,又是花朝,的确是个好日子。”

“那就定这个日子吧。”杨二爷把八字还给他,“打算在镇上办?”

卫长昀点头,“家中长辈只有朱婶一人,算上亲近的,便是老师,宴请的宾客也不多,所以一切从简。”

凌晨乔迁新居,黄昏嫁娶成亲。

真正的双喜临门。

卫长昀心想,一切从简,但该有的,自是要准备的。

他不想委屈了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