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191章

作者:岛里天下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如此倒是不如趁着下学时走回家活动一番筋骨,虽耽搁下些行路的时辰,但出了汗,至家时再读书写字,反还觉神清气爽。

听得康和的交待,他应声道:“嗯,我晓得的。村子里且还有拐子想偷孩子呢,城里人多复杂,不乏甚么人都有,我晓得谨慎。”

范景没开口说话,先前甄家那事儿且还没全然弄明白,可也提心吊胆了些日子,只这是大人的事情,他们俩自不会说给孩子听。

他心头自是担心大福不要这般车马接送出岔子,但听得了孩子这样说,与他夹了一筷子菜,也是默认了父子俩的话。

孩子长大的不是年岁,而是阅历和遇事见事,一味娇护着总难真的长大,若是个姑娘小哥儿,娇养着也便罢了,小子哪有一直这样养的。

瞧是范鑫,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麽,好在是没读书了这些年,又娶了个贤惠能干的媳妇,人才长进了许多。

他便是前一二十年教家里养护得太好了些,大福不当走这路子。

这日里下学,大福就与阿望走着回家,一路上穿过街巷,见市井热闹,又得了锻炼,心觉舒坦。

路遇一辆车子驶过,他避让一边,同阿望道:“你终日跟着我,不妨也学下一二大字,他日不管如何,自都有用处。

我见学塾里有同窗带得有书童相随,就等在课室外头,听得十五说,若是有心,也是能跟着夫子学的,只不过多缴两串铜子。”

“这铜子不肖说与爹爹和小爹听,我自从私房里取来与你缴了就成,只看你有没有这心思,若是有,铜子不白费,若是没有,再少那也白使。”

阿望听得大福这样给自己打算,连道:“俺若得机会习一二大字,不说是为自个儿将来,也为更好的服侍小郎君。这样的机遇,怎敢白糟蹋。”

他也不是憨傻的,大福不足十岁就中了童生,将来定是有前程的,他老实忠心的跟着大福,只有他的好。

只光是忠心也不成,还得上进,那才能成主子最得力的人,如此不才事事都能想着他麽。

大福见阿望有些志气,点了点头:“那我明日便去与夫子说一声。”

两人正是说着,忽得却听闻有人唤了一句:“范小童生。”

大福听得这声音软糯糯的,不由转头去看,见竟是先前他见过一回的邻居。

五月天里,愈发见暖和了,且还有些生热,坐在马车上的哥儿却衣着得有些厚重,穿得且是春月里的衣衫,似有些惧冷。

不过一身鹅黄锦衣,倒把他的气色衬得比大福头回见着时要好了一些。

人似乎听得了他和阿望的说话,故此卷起了车帘子,与他招呼了一声。

大福同哥儿做了个见礼,瞧是前头进巷里的路窄,车子堵了,邻家哥儿才被迫停等在了这处。

他疑道:“你怎这样称呼我?”

“我可是称呼错了?”

大福笑了笑:“确也不曾,只还没听得旁人这般称呼,一时有些生疏。你怎晓得我中了榜,可是家中也有兄弟下场麽?”

“倒没有兄弟这回下场,只我爹爹在县学做事,我总能听得些考试的事情。闻得此次府试县里的第三名姓范,又见这几日你们家进出亲朋不少,想当是你。”

哥儿道:“今日侥幸遇着,迟迟恭喜你一声。”

大福道谢了一句,想他倒是聪慧。正说是与他取了风筝来还,只见前头马车驱动,拥堵已是好了。

他且还没得张口说这事情,只转而匆匆告了别。

不想这厢马车上的哥儿却低了声音同他道:“我叫伍和光,你呢,范小童生。”

大福笑起来,心说他当晓得了自己的名字才是,不过还是答他道:“范仲阳。”

伍和光也轻轻笑了笑,放下了车帘子。

“倒是难得你与人多说两句,似乎早识得了他。”

马车里头,且还坐着个气度儒雅雍容的中年男子,见小哥儿高兴,笑道了一声。

伍和光坐得端正,只道:“见过一回。”

伍举人倒也没细细去问,两家是邻里,虽不曾建交来往,出门进门的,难免碰上,倒也不足为奇。

他微微笑道:“这范家小郎倒是有些天分,心性也不差,方才中了童生,竟就能这般快速的收了心读书。若是持之以恒,将来难保没有出息。”

“他家里也是识礼的人,这才将他教养的好。”

伍和光有些听不明白他爹的意思,只笑说道:“爹爹觉得他聪慧,教他去县学读书好了。”

伍举人刮了伍和光的鼻尖一下:“这可不合规矩,他且只是个童生,若要进县学,需得是秀才功名才可。”

又去了几日,大福中了童生的喜事这才全然收了尾,康和跟范景且都应酬的有些疲累了。

当真是过甜生出些苦味来。

这日,康和才得空找了包三哥吃酒,想寻他问可打听清楚了甄家的事情。

“晓你这些日子必定是忙,俺便没过来寻你。再是贺你一声,贵子中榜。”

康和听包三哥这般说,忍不得笑:“可别见一回贺一回了,这些日子听得多了奉承话,再多听几句,人可就稳不住得抖起来了。”

包三哥也笑了起来,他倒是诚心替康和高兴的,两人交好,这范家门楣起来了,如今有了功名在身,他包三哥往后不也多了一重依仗麽。

“我且便与你说正事,先前你问我可是听错了消息,那甄家的不是要与你结怨,反是想求和,这事情我乍听了也奇怪,回去仔细又打听了一通,才晓缘由。”

“那甄家的便就是嫉妒你这菜行生意好,起了心思想弄你这铺子,在黑市放话寻人。只谁晓得后头遭人收拾,方才老实了下来,转还来与你赔礼道歉。”

康和闻言更是疑惑:“你说有人收拾了甄家?他可是外头又招惹了旁人?”

包三哥摇头:“便是因要来招惹你家,这才挨了收拾,如今黑市上谁轻易都不敢来招惹你们了。”

他说着笑起来,拍了康和一下:“你早说有那路子,我也不肖跟着忧心了。”

康和却一头雾水:“你且把话说的明白些,甚么教我有了路子?我可从不曾寻人去找甄家啊!”

包三哥见康和果真懵然不知的模样,也诧异道:“那姚家镖行的人不是你找的?闻听姚总镖头可放下了话,说是往后谁与你们范家过不去,那就是与他姚远成敌。

谁不晓得干镖行的厉害,甭说正经干买卖的不敢惹你家了,就是黑市上晓得你有这层关系,轻易也不敢接人的活儿生事。”

“姚家镖行?!就前头青羽坊那间镖行?”

“城里拢共都没两间镖行,姓姚的就一家,还能有哪家。”

康和更是寻摸不清了,他倒是晓得那边有一间镖行,却也从没有过来往啊。

他说不清,更与包三哥说不清了,只先应下了这事情,谢走了包三哥,转回头就与范景说了这桩玄乎的事。

范景眉心紧了紧:“我也不识得这人。”

康和想范景也不认识,他要认识,没理由不与自己说的。

“那倒是怪了,人无缘无故还把咱家给罩着了。”

范景觉不妥,这事情不弄明白,只怕后头祸患,便前去跟康和把这姚家镖行给仔细打听了一通。

倒是跟听书似的,又听得了一家传奇事。

闻说是这姚家镖行的总镖头姚远,五六岁时就跟着他爹四处行走营商,八岁时丧了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二岁的时候就集结了几个能手,先是干着货郎生意,外出去进茶叶,又把自家的茶叶往外头卖出去。

人脑子灵活,混至了十六岁,凭着攒下的钱和人脉,转头开了一间镖行,一点点的做,今年不过二十二的年纪,镖行已是做得有模有样了。

康和跟范景听来,倒确是能人一个。

两人跑去青羽坊偷偷窥了一回这镖头,见着了人,默着对视了一眼,家去了。

“我只没想到竟是这号人物,莫不是喜好上咱家来买菜,听得旁人相欺看不过,仗义出手?”

康和自个儿说来,都觉有些牵强。

范景没言,他早瞧出这姚远是个练家子,不是干寻常行当,今晓得人是镖行的,倒没太意外。

只是他为什麽要帮他们家……范景倏然站起身,往巧儿的院子去了。

“大哥哥咋了?可是有甚么事?”

巧儿这厢正在屋里头做衣裳,先前府城里带回来的缎子,她喜欢得很,想是赶出一身夏衣来,届时穿着去游船上观灯赏荷花定是光彩。

抬头就见着范景大着步子走了进来,绷着张面孔,好似哥夫又惹他了一般。

范景一屁股在凳儿上坐下,他说话多是开门见山的,自家人,也不肖弯弯绕绕。

“你跟那镖行的姚远好了?”

“哎呀!”

巧儿听得范景进来脱口便来了这么一句,一针尖儿就给扎进了拇指里。

她眼冒泪花,赶忙将手指含进了嘴里,一张白面瞬时红了起来,嗔道:“大哥哥你说甚呢!”

康和打后头撵着过来,听得范景的话,眸子睁圆,一拍脑门儿,他咋没想到这头上来?

家里头且还有个招人惦记的大姑娘在呢!

“咱家铺儿前阵子出了些事,没与家里头说,你是晓得的。”

康和连窜了上去,他替范景圆了圆话,这人一开口,可不是要吓坏小姑娘。

“我与你大哥哥一直在等着那头出招,左等右等,最后却不仅没使贼招数,反还巴巴儿拿了礼来求和。

前些日子忙着大福的事情,也没得功夫去细细打听缘由,这厢空出手来才打听明白,原是这姚镖头替咱家平了这事情。”

“我与你大哥哥都不识得这号人物,前阵子照料铺子最多的要属是你,你哥哥的意思是你可与这号人物有了结交?”

康和倒是说得委婉不少,巧儿听了来龙去脉,面庞更是红了些,心说真是没甚么瞒得住他哥哥跟哥夫的。

她声音放得小了些:“倒是有这么个人常来买菜,一来二去的见着了也打个照面……”

巧儿干咳了一声,她心中羞赧,却没想到这憨子,竟背地里去干了这么一通大事来。

前儿见了他一回,只说恭喜她侄儿中了童生,还言他那样的武夫原本得靠跑着才能赶得上她,这厢却是拍马也不一定撵得上了,教他一通逗笑。

这人光说些闲事,却对这大事情只字未提,甚么糊涂蛋,行了好事还藏着掩着的。

巧儿心下大骂,却不免又感动得紧。

比之口头上的油滑巧语,还有那些讨人一乐的小玩意儿,倒是这般实际事最打动她的心。

康和见她认了相识这姚镖头,不想果真是这么一回事,一时间,他倒不晓得该说甚了。

“你自小就伶俐,又是个有主意的,我跟你大哥哥从不担心你自个儿的事。娘跟爹爱唠叨,我也总帮着劝,如今,这姚家郎,你是怎么个心意?”

巧儿面上红,道:“他这人憨虽憨了些,我接触着觉品性倒不错。没与家里头说,也是怕事情没定,娘那性子一晓得,少不得就又给说闹开了。”

“这厢,大哥哥跟哥夫既都知晓了,我也不瞒……且也瞧瞧家里的意思。”

康和不由轻笑了一声,她这意思便是自己已是满意了的,再要看看家里满不满意。

范景却微叹了口气,怪不得是那日见了那小子就觉有些不对劲,原是这般。

能得他这厉害的妹子瞧中,也算得他有些本事。

范景道:“既这般,也还是谨慎仔细的把姚家再多打听打听,若是没甚么不好的,再告知了爹娘,过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