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粉条
但这种席,许云帆肯定不能来吃白食的。
杨家人想到这一点,便也没抱任何期望,哪知,这会许云帆不仅来了,还带了十几个学子来。
“许夫子、叶辰、林子非……你们怎么来了?”杨皓期看看许云帆,又看其他同窗,眼眶泛着红,在村长挨家挨户喊人来帮忙时,他那种心酸苦涩无处发泄,只能憋着忍着,他知道,人家不来,无非是不想惹祸上身,村里人尚且如此,不过是同窗之情的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说了。
可就是他认为亲近的人不愿来,关系疏远的却是不请自来了。
许云帆拍拍杨皓期的肩膀,扫了一眼其他看过来的村民,并未特意压低声音,“今日是你堂姐的席事,我们得空便过来了,你日后且安心读书,那刘家没了刘师爷,已不成气候,要是刘家人敢找你麻烦,你来找我,你夫子我虽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但认识的人不少,对付刘家,也就是几句话的事。”
“是啊,我们都是同窗,之前你堂姐蒙冤一事,我等帮不了忙,毕竟我们对这些事不熟,但刘家敢欺负你们,你同我说,我让我爹弄得他们倾家荡产。”
“对,没有了刘师爷,区区一个刘家,想弄倒他也就我们几句话的事,你有我们这帮同窗,犯不着怕他。”
“嗯,其他同窗的话,也是我的话了,我叶家虽无人当官,但好歹也是一方首富,一个刘家罢了,只要我一句话,明儿他们刘家人就得露宿街头,我爹很厉害,想让谁破产,谁就得一个铜板赚不着,有我这样的同窗在,你们且放心吧。”
叶辰这番话,又又让许云帆仇富了一把。
他娘的,要是他还是当年那个许二少,这种天凉王破的霸道总裁语录,妥妥的应当是他说才对,现在……算了吧,好汉不提当年勇。
相对于许云帆的仇富,其他来吃席的村民已经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他们方才听到了什么?
什么清风书院的夫子,什么一方首富之子……不是,杨皓期一个寒门学子,在清风书院还能认识这种身份的同窗?
之前他们不是听人说,那些个学子,眼高于顶,哪怕是同个书院的,也有亲疏之分的吗?
简而言之,就是搞小团体。
他们都默认了,杨皓期在清风书院,就算认识什么人,对方应当也是同他一样家中清贫困苦,有钱人家的学子,谁屑得跟他们这种穷人玩呢,毕竟没有银子,玩都玩不到一块去,就是因为这么想,他们才不敢在杨家得罪刘家后同杨家走的太近,这会……着实让他们后悔不已。
这些人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听出来了,说白了,他们就是替杨皓期撑腰来了。
说实话,过来的很多姑娘、哥儿乍然见到这么多学子,再得知这些个学子家财万贯,当下是恨不得马上上去套个近乎。
可杨皓期会为他们做介绍吗?
也许之前会,现在这会就难说了。
同杨村长还有杨杏爹他们聊了一番后,觉得够了,许云帆才带领着学子们去交份子钱。
“哎,那不是大梨村小秦家的哥婿吗?”
村民中,有人认出了许云帆来。
但他并非因许云帆夫子的身份而认出人,而是他记得,这人是小秦家润哥儿的相公。
秦润的丑,那是十里八乡皆有所耳闻的事,得知大梨村的润哥儿捡回一个汉子后,因为好奇,这人才特意去看了眼。
原本小秦家那个哥婿名声没有这么大的,但架不住人家会挣钱啊!
看看如今说到大梨村秦氏人,哪个不羡慕?
听说秦氏的人跟着许云帆干,一天最少有二十个铜板,他们掰指头算过,一天二十个铜板,一个月就是六百个铜板,也就是半吊多的钱啊!
这下子,谁不羡慕小秦家,谁不羡慕秦润那个丑哥儿?
那妇人这么一说,一下子,大家伙本来已经从杨皓期有那般富家子做同窗的震惊中平复下来了,这会又不得不惊讶起来。
迎亲嫁娶,古人讲究的就是一个门当户对。
他们这些小门小户的人家,就算真得富家少爷青睐,多数也是做妾的份,而妾,本就上不得台面。
以前他们没见过许云帆,还以为那么会挣钱的许云帆应当是个中年汉子了,没成想,居然是这等年轻俊美的小汉子。
许云帆都能看得上秦润那样的丑哥儿,他们哪比秦润差了?
要是许云帆看上他们了……
一下子,大家伙心思活络起来了。
尚且不知,自家相公又被人看上的秦润从镇上忙完了,方到村口便被一位阿伯喊了过去。
回来时,秦润手里提着三条两斤重的大鲤鱼,回到家,见家里没人,秦润就知道,许云帆估计是带秦安他们上哪玩去了。
杨家丧席是未时,这会都已经是酉时,按理来说许云帆应该回来了,要是没回来,八成是玩去了。
还没到大梨村村口呢,齐修泽派过来的人便匆匆忙忙拦住了许云帆,让许云帆同他去镇上一趟。
上回,许云帆瞧见齐修缘骑的那匹大马,那是相当的羡慕。
在大晏朝,早些年,马匹可是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存在的,后来战争结束,但能养得起马匹的百姓依旧不多,这也就导致马比牛贵的情况出现。
许云帆在镇上逛过,镇上马贩卖的马匹,看起来不怎么样也就算了,一匹马更是卖出了三十两起步的高价。
就这个价,许云帆再喜欢,也决计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齐修缘坐的马匹就很不错,皮毛光滑,四肢长而有力,鼻孔又大又圆,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
后来同齐修缘又见了几次,齐修缘这人很上道,知道许云帆喜欢,爽快的便将那匹马松给了许云帆。
今儿,齐修缘已经让人带了另外一匹马过来,那匹马,许云帆可以带走了。
当即,许云帆立马笑的见牙不见眼,带两个小舅子转身就跟人走了。
这个时辰,许云帆还没回来,秦润倒也不担心,他知道许云帆爱吃鱼,胃口也不小,便计划将三条鱼全给做了。
厨房里头还有方奶奶前几天送了半缸酸菜,秦润便打算做道酸菜鱼,剩下的再做个糖醋鱼。
自从家里有了点银子后,许云帆是顿顿精米,秦润也看出来了,许云帆不仅胃口好,吃嘛嘛香,每一次都能干他个三四碗,但没有肉,他干饭都不积极了。
因为胃口好,许云帆吃的厉害,加上又是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许云帆是敞开肚皮吃,秦润则是尽可能给许云帆做好吃的,这不,一个月下来,许云帆个头猛窜了些,想到之前许云帆说的那些话,秦润做菜的动力满满。
他这边刚把菜做好,一一摆到桌上,外头便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音。
“许哥,到大蛋了,这回轮到大蛋了。”大蛋清脆稚嫩的声音传来,里头带着不容忽视的激动。
接着,一道低沉动听的声音入耳,“好,许哥记得的,现在,有请我们大蛋小王子上马。”
许云帆扶着大蛋骑上马,发现大蛋激动之余又紧张害怕到四肢发僵,许云帆笑道:“我们的小王子不要害怕,身为王子的骑士,许哥会保护好你的。”
王子、骑士是什么,几个小家伙听许云帆讲过故事,自然晓得。
大蛋脸蛋红扑扑的,待许云帆翻身上马,缰绳一拉,骏马扬起前蹄,大蛋立马激动的呼呼叫出声。
听到几个孩子闹哄哄的声音,其他秦氏的人听到声音都出来看了。
这一看,好家伙,不得了,许云帆这小子上哪弄来的这么大的马?
而且这马又高又大,一看就知道价格不便宜,估计没个一百两都买不来。
马那么贵,十里八村都没一匹,更不用说有人会骑了。
但看许云帆这样子,这小子骑马溜得很,秦安还有秦氏几个小屁孩追在骏马屁股后面哇哇的大叫,看到大蛋坐在许云帆怀里,一众小孩羡慕的差点走不动道。
村里的孩子,有的连牛车都没坐过,更不用说骑马了,不说孩子,就是有的汉子,活了几十年,连马毛都没摸过。
在这里,男子爱马,大抵如现代的男人爱车一般。
这下子,不止小孩凑到路上看,就是一众汉子都满眼羡慕的看向骑着骏马肆意而驰的许云帆。
许云帆轮流带着几个孩子骑了一圈,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见着秦润出来了,当下,这帮小屁孩全部被他当成了隐形人:“润哥儿!”
第147章 以后你就叫秦慕了
清冽的声音入耳, 秦润注视着骑着骏马向着自己而来的许云帆,有片刻的恍惚。
方才的许云帆,当真是瞩目的存在, 笑的张扬自信且阳光, 根本让人移不开目光。
秦润看着那样的许云帆,心头暖乎乎的, 这会人到跟前了, 他只觉得一阵紧张, 抬头看向马背上的许云帆,半天不说话。
迟迟得不到回应,许云帆又喊了一声,“润哥儿?”
“啊?”回过神的秦润赶忙应答, “什么?”
“想骑马吗?”
想,怎么会不想呢。
对村里的孩子来说,平时能坐一次牛车就够他们高兴很久, 跟同伴都要吹嘘很久。
而大人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马这类牲畜, 平时也就去镇上的时候才能看到,更不用说坐过。
秦润十岁之前的记忆“忘”的差不多了, 来到大梨村之后, 别说骑马了, 摸都没摸过, “可我不会。”
这马那么高,要是摔下来, 只怕要疼上一阵子。
“我会啊!你上来,我带你。”许云帆笑嘻嘻的说着,压根不觉得他带秦润骑马有什么不妥。
“可我不是大蛋他们。”他已经大了, 还是当夫郎的人了,虽然许云帆是他相公,可在外头这般,秦润终归觉得不好意思。
许云帆:“这有什么,我带得了,伸手。”
闻言,秦润下意识伸出了右手,许云帆抓着他,一个用力,直接就把秦润带了上去,让人坐在自己前边。
两人的姿势,看不真切的,远远看过去,只会以为两人亲密无间。
“这……会不会太好?”秦润不太适应的动了动。
许云帆知道秦润说的什么,“哪里不好了,我同自家夫郎做什么事,难不成还得经过他们同意了?放心吧,就算他们看不惯,也未必敢说,你小相公我厉害着呢。”
“哇,许云帆的力气有这么大的吗?一下子就把润哥儿给拉上去了。”见到这一幕,一小哥儿震惊了。
孙甜甜看着前方“搂搂抱抱”在一起的两人,眼红不已,并不说话。
倒是其他哥儿见了,羡慕的不行,“哎,润哥儿现在是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如果我也有一个相公像许云帆这样就好了,长的书生气,又有村里汉子的力气,还能赚大钱,对我又好,只怕我做梦都能笑醒。”
“你想要这样的汉子?回去睡一觉吧,梦里啥都有。”
对村里的姑娘、哥儿来说,他们最喜欢的,自然是像学子那般长得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汉子,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汉子长的清瘦,没有一身力气,地里的活谁干?
要是这汉子不是村里人,而是镇上或者县城里的那还好说,人家要是没力气下地干活的,至少还能做旁的营生谋条生路。
可村里的汉子,哪个不是一天天的就只会照料自家那几亩田地,长辈们给自家闺女哥儿相看汉子,哪个会挑那些个弱不禁风的汉子?
所以,这汉子长的太清瘦,那是真的不得行,到时候活干不了,受罪的还是她们。
但许云帆不一样。
可以说,他是集合了村里姑娘对未来相公所有美好幻想的完美人物。
许云帆要长相有长相,还有份体面的活干,又会挣大钱,这样的汉子,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来。
村里的妇人也眼热啊,要是他们有个这样的女婿、哥婿,这面上也有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