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53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这里的很多衙役都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有的衙役甚至大腹便便满嘴污言秽语,胳膊上的赘肉比年猪还多,站没站相坐没坐样塌腰驼背整日就知道披着身官皮在大街上对普通百姓耀武扬威,遇到事儿就左推右躲一问三不知,税官是万万没想到在这样的一个偏远山脚竟然会住着这样的汉子。

他还不知道戚五以一敌多单挑杨东村的“战绩”呢,就已经想将他给收入麾下了。

当然了,戚长夜也确实是生的好看,他为官多年自诩见过了形形色色的无数人,戚家这汉子仍旧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第79章

院中无人胆敢出声, 戚长夜站在原地思忖了片刻,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不卑不亢地对他施了一礼:“感念大人看重, 不过小民不想离开家里, 只想同家人一起守着这座青山过些平淡日子。”

村长与两个衙役的眼睛瞪的更加大了,不敢相信竟然真的会有人拒绝这天大的好事,在这些常年在地里刨食的村人眼中能搭上官府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村长甚至想掀开戚五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税官长长叹了一声,又盯着戚长夜的脸看了一会儿。

他说这话时表情平静语气沉稳,没有丝毫不舍和犹豫,一眼就能瞧出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不是明明想去却又口是心非故作拒绝以此来抬高自己的狂妄自负……税官不由得又叹了一声。

宠辱不惊的, 真好,税官顿时更想要他了。

或许人的本性就是会更加重视自己得不来的东西, 物是如此,人亦相同。

衙役这活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护卫巡逻抓些盗匪维持治安, 再时不时地给官老爷们跑个腿送个信等,是个汉子便能接管下来。用戚长夜的话讲他们也不是正式的官府“员工”,更像是官府自己雇佣的小厮,并不需要朝廷任命, 当地官员随时可以自行任免。

说白了, 能不能去就是大人们一句话的事情。

情绪内敛做事细致波澜不惊身手不凡,别说只是做个衙役了,要是人再聪明一些税官都想收他做贴身侍卫带回府里了。奉安府距皇都路途迢远,这一趟颠簸了一个多月,路上又遇见了几波山匪, 他从皇都带来的护卫长随都伤了好几个。

身手不凡是他从院里那张石桌子上看出来的,桌上摆了张做工精致的木弓,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文武官员势必要都了解上一些,这弓的重量一看就不轻,瞧着不像是能被轻易拉动的样子,再联想到周边那座巍峨的大山,由此便能推出这汉子身手定然不错。

再怎么说都是做了这么多年官员的人,仅从这几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中就能看出不少事了。

但人不愿意,他也不能用计强逼,就算可以也没必要为了一个衙役护卫大费周折。

初来乍到的,还是谨慎为好。

税官又深深地叹了口气,公事公办地点了戚长夜递过来的赋税数目,继而在名册后方戚五的户籍后面画了一笔,至此杨溪村的赋税也终于全部收完。

村中的空地上堆放了大量从村民家里缴上来的赋税粮食,这些最好还是尽快送到县衙里边清点归档押送至府衙免得夜长梦多,税官没在戚长夜的院里再多耽搁,冲着衙役招呼了一声,几人就要转身离开。

临出门前他又突然顿住了脚步,微微侧头看向戚长夜的方向:“本官的话随时算数,有朝一日你若改了主意随时可以去奉安府衙寻我。”

戚长夜微微有些惊讶。

……府衙?

不过他依旧没有后悔,只是认真点了点头:“谢大人赏识,小民记下了。”

一行人浩荡出了院子,戚大伯则留了下来,待到再见不到门外的身影戚大伯才猛地回过神来。桐哥儿已经被这幅场面给吓傻了,赵岁岁倒是还勉勉强强地保留着几分神智,嘴唇反复开合了半天,没能憋出一个字来。

戚长夜拍了拍他的头:“别多想,我是真不想去。”

虽说官府二字的确引人瞩目被百姓畏惧,不过里面的弯弯绕绕自然也不会太少,在那种地方生存总是要硬着头皮做些昧良心的事情多些无意义的社交,戚长夜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那种地方。

——不是不能做不是融入不了,而是要强迫自己改变许多东西,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这辈子总是想着能稍稍活的自在一些。

当然了,戚长夜也不是没长脑子,也是在观察过税官以后才直接拒绝的,倘若这人一看就是个容不下人会蓄意报复的,他肯定会采用些更婉转的手段。

赵岁岁愣愣地盯着他看,过了片刻才缓缓点头:“我知道了。”

“戚大哥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去与不去我都支持你。”

戚长夜又拍了拍他的头。

戚大伯本来想劝些什么的,听到赵岁岁的话后也蓦地住了口——是啊,小五一看就是个有主意的,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劝导别人呢?

戚大伯长叹一声,打了个招呼想要离开,戚长夜却叫住了他。

“大伯来的正好,我正想找你商量房子的事情。”

戚大伯“嗯?”了一声。

戚长夜将桌上木弓取了下来收进屋里,顺便拿了几张薄薄的木板走了出来,他与戚大伯两人分别坐在石桌两侧,又去叫了正准备去烧水的赵岁岁过来:“岁哥儿,来商量下房子的事情。”

现在住的这个山脚戚家的院子倒没什么有异议的地方,无非就是将墙面房顶全部修缮一遍顺便将墙增高加固,戚长夜甚至还想着在墙顶上砌一排尖刺出来,免得有什么动物跑下山来越过外墙进入屋子。

真正需要他操心的是贴着西侧外墙扩建的新房,戚长夜想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堪堪画出份满意的图纸,同样是用硬物刻在薄木板上的,最开始是用匕首来刻,但这东西多多少少地会损害到刀尖,后面就换了棱角锐利的石头或竹签,只有在给赵岁岁刻制图样图板的时候才会重新使用匕首。

戚长夜刻坏了好几张图板,坏的那些就直接劈开丢进灶膛里当柴烧了。

扩建的新房面积要比现在的山脚戚家略大上一些,同样分为了前院后院两个部分,不过新建的后院并不准备用来种菜,家里的菜地已经够大了,哪怕只是种上一半都够他们一家三口随便吃了。

他暂且准备将后院给空置起来,至于用来做些什么……戚长夜大致有了念头,不过现在言说还为时尚早。

至于前院则全部都盖成房子,休息的卧房要盖上两间,毕竟岁哥儿现在还在和戚桐挤着,桐哥儿虽然并不在意但到底也在慢慢长大,总有一日会想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的,反正都要动工不如一口气准备出来。

戚长夜小时候寄人篱下,最盼望的就是有一块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先前是不得不让他将房间让给赵岁岁一半,小朋友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他这个大人就更不能将这件事给忘在脑后了。

届时算上已有的三间便一共有五间房了,戚父戚母的那间屋子不准备动,留下一间用来应急,平时也能放些东西。

粮仓地窖是必须要挖的,柴房灶房都要扩大上一些,还要尽快抽个日子去镇上将打井的工队给请回来,这几日戚长夜花了些积分在系统里面查阅了些资料,感觉这附近能出井的可能性极高,但他到底还是个外行,只能勉强做个参考。

“我准备在这几日就抽个时间将砖和材料都定下来,还得麻烦大伯跟我跑上几趟,毕竟我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

“盖房的工人也得要大伯帮着找找,戚家或是村里的汉子都行,工钱就按照市价来给,每人每日十五文钱,同样要包一顿中饭。”

戚大伯点头:“你放心吧。”

戚长夜又道:“大哥二哥要是有空也都过来,既然包饭还得找两个做饭的人,大伯可以回去问问渔堂哥的意见,要是能来同样也是每日十五文钱。”

戚渔盖房时戚长夜也过去忙了几日,大抵摸清了这些汉子们的性格,戚大戚二都随了戚大伯的老实性子,都不是会糊弄的人。

戚大伯深吸口气,语气有些激动,却还是劝他:“小五,十五文太多了!”

戚长夜摇头:“不多的,毕竟要做那么多人的饭,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计。”

“岁哥儿不一定能每日有空过来帮忙,这些钱都是应当拿的。”

赵岁岁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疑惑地抬起头来,但也没有当着戚大伯的面提出自己的疑问。

做饭真不是个简单活计,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整日对着锅灶烟熏火燎的,更何况还是那么多人的饭菜,戚长夜压根就没想着让赵岁岁来,他准备在村子里面雇上两人,毕竟除了盖房的汉子们外还有他在镇上请来的打井工队。

他太清楚赵岁岁的性子,要是让赵岁岁也呆在这里……他怕不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给累死。

倘若让赵岁岁来选,他肯定会自己将这些活计全都接下来,早上跟着汉子们干活中午匆匆去灶房忙活,忙完再一头扎进工地里面,只为给戚长夜多省下几个铜板。

“我和岁哥儿想在半个月内将房子完工,想请大伯来做这监工,大伯的工钱便按每日二十文算。”

戚大伯刚要拒绝,戚长夜便给了赵岁岁一个眼神,赵岁岁顺势接了过去:“大伯,我对村里不是很熟,这么多人里最信任你,想来戚大哥也是这样,到时还得麻烦你多多费心。”

戚大伯皱着眉头,最后还是叹了一声,点头道好。

这事儿说来他可赚大了,每年秋收一过村里便有不少汉子成群结队地前往镇上寻找工活,其他村子也是这样,一个位置能引得数十人争抢,能找到的终究还是少数,像是这样在村子里面干着活计就能把钱赚了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戚大伯已经可以想象到消息放出去后会被抢成什么样子!

虽说戚五的名声不好,但在银钱面前谁会在意这些?名声这东西不过是用来桎梏那些贫穷的底层的,人都快饿死了还有闲心顾忌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哪怕戚五是骗人的,豁把子力气出去蹭顿午饭也不算亏!

纵然一定会有人受戚五的名声影响不敢过来,但这么大的一个村子想找几十个愿意来的实在是绰绰有余,再说了,戚家还得分几个名额走呢,这样一算也没剩下几个名额了!

戚长夜将找人的权力给了戚大伯,戚大伯定然会先可着自己熟悉的人来,他这汉子本就性子朴实,心里只有感念的份儿,做起事来只会更加认真。

戚家众人日子都过得艰难,戚大伯本就因为戚渔的事情掏光了家底,朝廷收税单是戚渔就又征走了上百文钱。他拿自己的微薄积蓄贴补渔哥儿……老大老二虽然没说但心里都如明镜一般,心里肯定是有不满的,戚大伯这几日正愁着这事儿呢,突然就来了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刚好能借着这事儿赚上一点,连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都能攒上一些。

渔哥儿马上就要搬到村尾,手里要是能攒上些银钱,戚大伯心里也能放心一些。

戚大伯擦了擦眼角,感动的眼睛都红了。

第80章

趁着秋收税收刚过, 戚长夜去村子里面收了一批粮食。

今年的粮价相较于去年几乎没有什么起伏,每年的这个时候镇上的粮商都会派人下到村里收粮,价格会与镇上差上那么一点。不过他们收的量多, 也不需要村民费力将粮食拉到镇上, 他们自己会派人派车前来推走,所以会有不少村民选择与这些粮商交易买卖。

当然这只是部分人的选择,还是有人家宁愿费力自己去镇上卖的, 不过具体要卖上多久就不好说了。

戚长夜直接在村子里买,板车来回拉了几趟,一口气将未来大半年的粮食都买了出来,他空间里还时不时地能签到出点米面粮油, 吃到明年这时候不成问题。

粮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他与戚大伯商量的盖房的事了。

戚大伯急匆匆地回了大院,因为走路太着急的缘故险些直接被块石头给绊倒在了地上, 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进了院后正见着在院子里面扫地的戚渔, 连忙朝人叫了一声:“渔哥儿, 你大哥二哥呢?”

戚渔抬起头:“大哥二哥去挑水了,马上就能回来。”

戚大伯点头,顺口又问了一句:“那你嫂嫂们呢?”

戚渔沉默了下。

“在屋里面。”

戚大伯脸上的笑意霎时减淡了一些。

戚家大院人多,日常消耗的粮食柴火也都不在少数, 戚奶奶没有专门安排某一个人去做这些, 院子里的汉子夫郎们都是轮番来的。

农忙时节除外,农忙时家里的汉子全部都要下地干活,平时则是每几个汉子轮上一天,洗衣洒扫收拾菜园则由各家媳妇夫郎们轮流着来,戚老太太并不是什么刻薄的人, 即便这些媳妇夫郎里也有着她不喜欢的,她也没仗着老太太的名义和孝道逼迫对方做什么事情。

毕竟是人都会偏心,在这种朝代能不受私心影响磋磨他人就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

今日轮到了戚大戚二挑水,那院里的活便本应由着他们的夫郎来做,可现在却是渔哥儿替他们收拾这些……戚大伯虚虚攥了攥拳头,最后也只能无奈松开。

“等你两个阿兄回来了,叫他们带着他们屋里的来找我,你也一起跟着,我有事要说。”

戚大伯最后只能这样说了一声。

戚渔应下,继续拿着巨大的扫帚清理起院子,戚大伯则转过身子进了屋里去寻戚老太太,而不远处的另一间房里,戚大戚二的媳妇夫郎正坐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我们就这样把活都丢给了渔哥儿,公爹知道不会生气吧?”戚二媳妇有些忐忑,时不时地朝着门口瞥了一眼。

戚家人多,房间也都又挤又小,用块木板圈出块私密空间来就能算是个小屋子了,除了戚老太太住的那间以外没有一间是宽敞的,老鼠进来都能迷路。

这“小屋”里更是连个窗户都没有,两人也不清楚戚大伯已经回来的事情,老大夫郎无所谓地摆了摆手:“知道又能怎么样?就算是奶奶知道也没什么好怕的,找个借口说是渔哥儿自己要帮的就成,难不成他戚渔还敢否认?”

戚二媳妇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也跟着放下心来,穿了针线去补手里的衣服。

“那我就说二郎的衣服坏了个口子,明儿就要去镇上找活了,总要穿的体面一些才能被那些老爷们看上。”

总要趁着还有天光的时候补,否则等天黑了就来不及了,事有轻重缓急,老太太和公爹听了也没法怪她什么。

戚二媳妇儿缝了几针,又偏过头去压低了声音:“哎,听说渔哥儿那房子已经盖好了,暖过了房就能搬出去住了,我昨儿偷偷过去瞧了一眼,嚯!盖的还挺好呢!”

“挺好的,奶奶公爹和大郎也能放下心了。”老大夫郎瞧了她一眼,却没有顺着老二媳妇儿的话往下去说。

他知道老二媳妇儿想说什么。

昨天晚上他悄悄地在大郎耳边也问过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