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这得花上多少银子啊!
戚大只呵斥他不要乱问,可他知道,戚大心里也是在意着的。
渔哥儿的户籍已经改了,他不知道具体要花上多少银钱,但既然和官府那边扯上了关系那肯定是便宜不了的。
公爹还张罗着给渔哥儿盖房,虽然已经能省则省尽可能地从村中取材从戚家出人了,但到底还是买了一些盖房用的材料出来……更不用说今日公爹掏出来的那百来文税钱,一个人的人头税就一百多文了啊!再加上给皇上的那笔献费,那可是足足二百多钱啊!
戚大戚二家的只是想上一想心就在滴血了。
戚大伯什么性子他很清楚,本来他公爹就不是会私藏银钱的人,老实本分赚到多少就往老太太那儿上交多少,这一笔笔地花费出去,公爹手里还能剩下几个铜板啊?!
怎么还有和离回来的哥儿吃娘家的银子的啊!让他给家里干点活怎么了?
没看见其他几房的媳妇夫郎私下里都在看他们的笑话吗!
戚大夫郎心里清楚,老大心里也不像脸上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起初他试着与自家这个闷头汉子提过两次,每次都被戚大一脸不耐地打断——“他是我亲兄弟,我和爹都不帮他这世间还有谁能帮他?难道要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冯家人给活活磋磨死吗?”
到了后面,戚大却逐渐不吭声了。
今儿个公爹掏银钱时他特意留心看了看这两兄弟的脸色,果不其然都有些难看,戚大夫郎知道,戚大现在的心思已经变了。
赋税年年都收年年都交,难道每年都要让他爹来掏这笔银钱费用吗?
一把青菜只要一文钱,他爹的银子还能交上几年?
他也心疼渔哥儿啊!他也顾念着小时候的兄弟情谊啊!可是……可是他自己也有孩子啊!
他最大的那个孩子再过几年也该寻摸着说门亲事了,可那孩子现在、他甚至现在都没有一件体面的衣服!他们挤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面,他的孩子究竟应该怎么办啊!
渔哥儿是他的亲人,他的孩子就不是了吗?每年单是赋税就要交上二百多文,二百文钱够给他的孩子们一人做上一身新衣服了啊!
税官一走戚大便闷闷地拎着水桶出门去了,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了,戚大夫郎没有叫他,没过多久,戚二便也皱着眉头跟出去了。
渔哥儿是要搬出去了,但他没地,平时吃什么?不还是要靠着公爹偷偷拿银钱补贴吗?
戚大夫郎深深叹了口气。
等戚大回来再好好与他说说吧,这次再提戚大应当是不会生气了。
他对渔哥儿的印象其实也不是很差,但……要怪也只能怪这世道太难了吧。
---
戚大夫郎心不在焉地弄着手里的东西,时不时地有一句没一句地同戚二媳妇说上几句,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这上面,做了半天也只缝补上了几块补丁。
戚二媳妇知道哥夫郎不想与自己谈论渔哥儿的事情,便将话题转到了郑然上面:“对了,你听说了吗?郑家那个心肝宝贝也不知道是怎么惹到他爷爷了,居然被郑家的三叔公给关起来了!”
戚大夫郎抬了抬眼。
郑然可是郑家的宝贝,郑三叔公性子倔强说一不二,这辈子只有他呵斥别人的份。老头在村里嚣张了大半辈子,没想到临老栽在了这个孙哥儿的身上,恨不得将其给捧到手心里面,然哥儿说什么就是什么,哪儿还看得出以前在村里的威严模样?
“怎么可能?”戚大夫郎一点儿都不信。
他是见过郑三叔公是怎么惯着郑然的,一点原则和底线没有,然哥儿只要哭上一哭闹上一会儿他就开始哄孩子了,说他对郑然发脾气?整个村子怕是都没人相信。
“真的,好几户人家都在说这事儿呢。”戚二媳妇压低了声音,“就是不知道因为什么,瞒的可紧喽。”
两人还想再说些什么,戚大的声音就在院外响了起来:“阿向,你和弟妹在屋里面吗?”
阿向急忙应声:“在的,都在。”
戚大便又说了一句:“你们两个过来。”
老二媳妇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渔哥儿跟人告状了,心脏顿时砰砰砰地跳动起来,走起路来也有些拘谨。
戚大戚二正将桶里的水倒入缸里,渔哥儿就站在兄弟俩的身边,戚大见着阿向和弟媳走了出来便朝着人招了招手:“跟我来。”
两人就见着他往公爹的屋里走去,对视一眼,都有些心虚。
毕竟是这个家里的长子,戚大伯还是有一间单独的屋子的,也要比他们的房间宽敞上一点。
屋里只有一张椅子,众人便只能站在一旁,这屋也只是比他们的房间大上一点点,一口气站了这么多人便显得格外拥挤起来。
“爹,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儿?”戚大问他。
戚大伯扫视了他们一圈:“有件大事,和你五堂弟有关。”
他将戚五要盖房找人的事情说了一遍,屋子里面霎时震动起来,老二媳妇儿心脏猛地跳动了下,戚二也跟着瞪大了眼睛,戚大与阿向不可置信地对视一眼,过了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爹,真的、真的让我和老二去?一天十五文钱??”
戚大伯点头:“你个混小子,你老子还能骗你不成?”
“我和你五堂弟说好了的,你、老二、还有渔哥儿都去。”
渔哥儿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情,差点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视线与二嫂对上的刹那才反应了过来,急急忙忙询问起来:“爹,我要去!”
到了此刻,戚大伯反倒聪明了起来多了些心思。
他看着戚渔:“你五堂弟特意给你留的这个位置,专门让我叫你过来,你可得好好记着谢谢人家。”
阿向脑子正疯狂转动——一天十五文钱,这房子怎么不也得盖上十天半个月的啊!到时候就是一二百文!就算要给公中交上大头他们也能剩下不少!他们家里赚来的银子只在奶奶那里交上一份,公爹这边不会再要,做上一段时间少说也能留下十几个铜板!
戚大伯深吸口气,有些别扭地开口:“你们五堂弟主动叫的渔哥儿,我才借机提了你们两个,到了以后好好干活千万别偷懒,别在小五那儿丢我和渔哥儿的脸。”
屋中人闻言都有些惊讶,悄悄看了渔哥儿一眼。
戚大伯长这么大也没撒过几次谎,虽然这其实也半真半假的不算是谎言吧,但对于他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农家汉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出格的事情了。
戚大伯心里格外心虚,但脸上仍强行装出副沉稳模样:“小五那里需要做饭的,他和村里的夫郎婶子们不熟,不想随便找个人糊弄,虽然没动户籍,但你也算是分出去了,多攒些工钱以后好好过日子。”
戚大伯心里对戚大戚二的愧疚同样不少,手心手背都是肉,他看着自己的孙子心里同样难受的厉害,眼下渔哥儿可算是有了进项,戚大伯终于能暂时松上口气。
他和戚老太都有意让戚渔借着戚长夜的势,哪怕只是借着他的凶悍名声呢以后他在村里在戚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上不少,这当然瞒不过戚长夜的眼睛,但他默认了他们的举动。
戚大伯心里感动极了,都快恨不得为这个侄子尽心竭力鞠躬尽瘁了。
阿向与老二媳妇对视了一眼——是啊,差点就忘了渔哥儿与五堂弟的关系了。
整个戚家除了两位长辈以外,也就渔哥儿和戚三能和戚五搭上几句话了。
---
戚大伯是个老实人,觉得自己借机小小“利用”了戚长夜一把,心里格外过意不去,对房子的事情比对自己的事还要认真。
第二日天刚亮他就急急忙忙地出了院子直奔山脚而去,彼时戚长夜还在山里晃悠,戚大伯就在门口等了他小半个时辰,刚见着他下山就要带他往周边村子里赶,差点直接将戚长夜给拽走。
“不是,等等,大伯,怎么了?”戚长夜脸上难得透出迷茫。
“咱们早点走!墙砖瓦片石料等等都得提前定了,砖在三个时辰外的大远村,他家的砖与其他几个村子的价格相同,质量却要好上不少,瓦片先去杨东村里看看,溪北村也有烧瓦的人家,他那儿的土要更好上一些,但价格也贵,打地基用的石料要去大安村……”。
戚大伯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戚长夜拼命往脑子里记,戚大伯见他这模样就知道他什么都不懂:“秋收卖粮交完了税,家家户户手里都有点银钱攒着,这时候正是修房子的日子,现在不修等天转冷就不好干活了,也不知道这些匠人家里存了多少,早早定下也好早早开工。”
戚长夜觉得自己性子已经很急了,没想到戚大伯比他更急,不过戚大伯急的也有道理,戚长夜自己也想早点将新房子给盖出来。
从盖房到晾房到暖房最少也得用上一个多月,等他们一家搬进去时差不多也该十月份了,这还是在没有一点拖延的情况下,最近戚长夜时不时地就到山里看看那几棵乌桕树,还想着到新房子里研究他的那些赚钱营生呢。
卖方子的那些银子在这段时间花去了不少,余下的那些等盖完了房估计也剩不下多少了,他又不准备一辈子都靠卖方子活着,一旦他家开始盖房,山脚势必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的,人多眼杂他想做什么都不太方便。
况且戚长夜也讨厌吵闹,周边的人多了他就开始心烦了。
戚长夜与赵岁岁打了声招呼,随后几日……赵岁岁和桐哥儿就只能在早上晚上见着人了。
第81章
戚长夜觉得自己也是个另类, 旁人穿越了进山打猎都有武器在手,他进山就得自制弓箭,其他穿越者说盖房就盖房说买地就买地, 他却要跟着戚大伯到处走动去挑选那些建筑材料……也算是种难得的经历。
每日天刚刚亮, 戚大伯就拉着戚长夜出了村子,他心里对这些东西极有成算,对附近每户卖材料的人家都清清楚楚, 每一种材料心里都有个价格区间,带着戚长夜东跑西跑地将附近的村落拜访了个遍,挨家挨户地去对比查看东西的质量和价格。
戚长夜隐隐觉得他似乎对这些东西早有研究。
“大伯怎么看?”
他们走出了一户人家,走出许久戚长夜才低低出声, 戚大伯的脸色不是很好:“记得我刚刚让你看的吧?”
戚长夜“嗯”了一声。
“他家砖小, ”戚大伯用手掌比划了下,“虽然要比上一家便宜, 但你买的量多,每块都小上一点点……几千几万块积累下来也不算少了。”
“这样对比真不好说是哪家便宜, 除了小上一圈外没有别的缺点。”
戚长夜点头:“那昨日的那家呢?”
“太脆了, 稍稍用力就断成两截了,况且砖心不行,里面的黑料也不是很多。”
戚大伯没等戚长夜再问,又说起了上一家来:“他家的砖有的好有的不好, 角落垒的那一堆砖头我都翻看了遍, 有不少都存在问题,但好的那些确实不错。”
戚长夜懂了,这家品控有问题。
再怎么说烧砖烧瓦都是门手艺,这附近会做这些东西的人家也不是很多,今日他们来的是最后一家, 再远的地方就没必要去了,距离太远,路上就得损耗上许多。这几日他们更多的时间都是耗费在了路程上面,有时候光是来回就要折腾上大半天的时间。
“大伯似乎对这些东西很了解。”
不是那种乡里乡亲所以有所耳闻的了解,而是真真切切地研究过了详细信息的了解。
他并不是专业人士,但对于方方面面都能说上两句。
戚大伯闻言愣了一下,满是褶皱与沟壑的脸上努力扯出一个笑来,语气里也尽是憧憬和向往:“村子里面这么多人,谁不想住进砖瓦房里啊?”
戚长夜看了他一眼,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太想住了,所以关心所以钻研,不自觉地就会去费心了解这些事情。
“会有这一天的。”戚长夜看着他。
戚大伯又笑了两声,显然没往心里面去。
往来一趟并不容易,戚长夜认真思考了会儿,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刚去的这家。他要的数量实在太多,对于这户砖户来说也是一笔非常难得的大单了,对方家里当然没有这么多存货,戚长夜便与其签了契书按了手印,明日先送一批过来,余下的那些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分批送到。
值得一提的是,戚大伯与对面的汉子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争论良久,最终给戚长夜砍出了个相当不错的价格。
戚长夜准备将外墙砌成四九墙,按照现代规格来算每平固定使用二百五十六块砖,但因着是住在大山脚下的缘故墙高也要比寻常人家高上许多,免得山上的动物或者村中的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家夜半偷偷翻进院里,墙壁太薄他自己住着也不太踏实。
要不是戚大伯阻止,他甚至想将外墙给砌成六二墙了,不过戚大伯说这只有在打砖基时才会用到,戚长夜思考良久才点了下头。
整个院子都要用砖墙全部围起,单是这些外墙就得用上上万块砖头,戚大伯在得知这个数字时心都在滴血,他很想说戚长夜这样做实在是太浪费了,话刚出口又意识到自己似乎没什么资格——花的又不是你的银子,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点人家怎么盖房?
戚大伯只能咬了咬牙,更加拼命地同砖户砍价。
一连折腾了好几日的时间,银钱如流水般一笔笔地花了出去,戚长夜又抽空去了趟镇里。
工队共近三十个汉子,多数都是镇上的人家,平时接些修缮建造的活做。戚长夜去的前一天工队刚好接了笔单子,一口气派出去了二十几个汉子,戚长夜略略听了一耳朵——好像是县里的镖局要在这附近开个分堂,租赁了城西的一家宅子,聘请了工队过去改动下房屋的格局,顺便改个演武场出来。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