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第119章

作者:一树的花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先婚后爱 救赎 古代架空

萧金业的案子还没判,所以院落一直封着,荒败得紧。

柳元洵在四周走了几步,又仰头看了看探出院墙外的枝叶,突然问道:“萧金业入狱这几年,这院子一直无人进入吗?”

一男子躬腰回话,道:“回禀大人,有官府的封条在,没人会进去触霉头。”

跟在柳元洵身后的,不仅有淩晴和两位公公,还有孟谦安派来的几位随从。回话的男子外号“胡一点”,因为关于江南的事,他什么都知道一点,故而得了这么个诨号。

柳元洵接着问:“那我能进去看看吗?”

柳元洵本就是为查案而来,有皇帝特批的权力,自然能进。

胡一点连忙点头,道:“当然可以,只是这里头多年无人打理,想必破败得紧,灰尘也多,怕是会污了您的袍子。”

柳元洵淡淡一笑,并不在意。

……

正是因为这座宅子的存在,萧金业才被人盯上,一纸御状告到皇帝案前。

这么多年过去,宅子始终无人踏入,园内枯枝败叶堆积,屋内布满灰尘,蛛网纵横交错,一片荒凉之景。

顾莲沼扶着柳元洵,在院子里慢慢地走,歇歇停停间,竟也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将这被查封的宅子逛了个遍。

“可惜了,”柳元洵轻叹一声,“这么好的地方,若是没了这桩事,想必能卖不少银子。”

胡一点摸不透他的心思,不敢贸然接话,只能赔着笑,安静地在一旁候着。

以柳元洵的身体状况,逛了这么久,也已经快到他的身体极限了。

顾莲沼见他气喘得厉害,生怕他累出病来,便直接将轿子招了进来,在园内就扶着柳元洵上了轿。

好在只是四处走动,上轿后喝了口热茶,柳元洵便也缓过来了。

莲沼握着茶杯,看着怀中之人,低声问道:“还想喝吗?”

柳元洵摇了摇头,轻声道:“够了,不喝了。”

他侧眸望向帘外,见孟谦安派来的人正紧紧护卫在轿子两侧,便拉过顾莲沼的手,放在自己膝头,在顾莲沼手心里写了个“树”字。

他手指冰凉,动作轻柔,在人手上写字时,浓长的睫毛微微低垂,很是惹人心怜。莲沼一时失神,只顾盯着他的脸,全然忘了留意他写的字。

柳元洵写完,抬头看向顾莲沼,正想问他是否也察觉到了异样,可刚一抬眸,便被顾莲沼挑起下巴吻了过来。

“唔……”柳元洵伸手推开他,略带埋怨地瞪了他一眼。

他这一眼水波横斜,落在顾莲沼眼里便是柔情里混着娇嗔,让他脑子里压根留不出商议正事的余地。

可他又不想在柳元洵面前显得太过无能,便努力收敛了心神,重新摊开了手掌。

柳元洵急于分享自己的发现,无心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见顾莲沼配合,便又垂眸,在他手心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

顾莲沼越看,眸色越深,几乎被他的聪慧与博学迷得眼晕,待到柳元洵写完,他复又握住柳元洵的手,在他手心写起字来。

他虽大半心思都在柳元洵身上,但也一直留意着院子里的布置。起初并未看出什么异常,可若是将自己的发现与柳元洵的发现相结合,便能抓住一个极为关键的线索。

柳元洵用几个关键字点明了后院的异样:那里的树不对劲。

整个别院树木繁多,品类各异。因生长习性不同,部分用于装饰而挪移的树木,因本身比较娇贵,也不适应南方的水土,所以在无人打理的情况下,早已自然枯死。

但后院的榉树却不再此列。

枯死的,皆是从别处移栽而来、不适应江南水土的树木,但榉树本就是江南本地树种,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凭藉江南的水土与气候,断然不会生出枯枝黄叶。

可偏偏,后院的榉树就是出现了枯死的迹象。

在众多死树的遮掩下,榉树的枯枝并不引人注目,可柳元洵却敏锐地留意到了这一异样,并推测出一种可能:他怀疑后院下方有密室。

榉树是一种根系极为发达的树木,只要土壤适宜生长,便能茁壮成长。从它周围的植被情况来看,土壤没有问题,水源也没有问题,那它枯死,只能是根系出了问题。

除了地下建有密室,土壤层被破坏以外,柳元洵想不到其他可能。

但他仅能猜测后院地下或许建有密室,无法确定这密室是何时挖掘的,也不确定时隔多年,这间密室是否还留存有可用证据。

若是早已废弃,他却大费周章地引人来挖掘,不过是徒费功夫,惹人笑话。

可他的弱项,偏偏是顾莲沼的强项。

随着顾莲沼在他手心里写下的字越来越多,柳元洵的眼睛也渐渐亮了起来。

……

这次的发现,是一次绝佳的试探机会。

柳元洵挑开帘子,看向跟在轿子旁的胡一点,问道:“这附近可有什么出名的茶楼?”

此时正值吃下午饭的时候,胡一点以为他想试试江南的茶楼餐馆,便抬手遥遥一指,道:“回王爷的话,过了这条街,拐入大道,有一条繁华大街,里头有个茶楼,正是官老爷们常去之处。咱们是否要改道,去那儿吃个便饭?”

柳元洵点了点头,道:“你派两个人,去找找沈大人,将他一并请来,就说我要请他吃饭。”

柳元洵刚出萧金业的宅子,便要请沈巍吃饭,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无意之举,还是他真的发现了什么。

胡一点笑着应下,抬手招来两个小厮,吩咐他们去传话。他脸上一直带着笑,谁也看不出他笑脸下究竟有没有别的心思。

轿子停了,顾莲沼扶着柳元洵下了轿。随行侍从迅速上前,驱散大厅内的客人,短短半刻钟,便将大厅清理一空。

柳元洵看着从卫兵身后匆匆离开的百姓,很不赞同地看向胡一点,道:“都是来吃饭的,何至于我一来,便不能叫其他人来了?京中可没有这般规矩。”

胡一点一愣,赶忙跪地请罪。

人都已经驱散完了,柳元洵也没办法再将他们叫回来,只能轻叹一口气,踩着胡一点身侧的空地,缓步进了茶楼。

一楼已被侍从围满,只留出一条通往二楼的小道。身着青色长衫的掌柜额上渗了汗,点头哈腰地恭迎着柳元洵。

柳元洵并未与他多言,只是随口吩咐他上几道特色菜,再泡一壶好茶。

人一走,淩晴便顺着敞开的窗户望向一楼,惊讶道:“主子,胡一点竟还跪在地上呢。”

柳元洵与顾莲沼对视一眼,而后说道:“将他叫上来吧。”

“哎。”淩晴应了一声,下楼去叫人。没过多久,便带着胡一点一同上了楼。

见胡一点又要下跪,柳元洵神色温和地摆了摆手,道:“胡先生,我知道你清场是为我的安全着想,可我也有我的难处。店家开门做生意,往来皆是客。皇子一来便清场围护,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皇室中人都这般霸道专横。传到京中,我怕是免不了被参上一本。”

胡一点一听,冷汗都要下来了,膝盖一软,跪在地上,接着伏地重重磕了个头,说道:“是小民考虑不周,还望王爷恕罪。”

柳元洵没有计较,只轻声道:“出去吧,下次不要再犯就好。”

胡一点忙不叠谢恩,奈何双腿发软,几乎是从门里爬着出去的。

待胡一点离去,柳元洵唤来跑堂的,要了笔墨,写了封亲笔手书,将其递给常安,将他派了出去。

顾莲沼就坐在他身侧,自然也看清了他所写的内容,他问:“来得及吗?”

柳元洵收起纸笔,轻轻一笑,道:“来得及有来得及的好处,来不及也有来不及的妙处,且看着便是了。”

他倒不是有意藉机敲打胡一点,只是从过往几次拿到线索的过程中看,替他传递消息的,都是些看似寻常的百姓。

这些人涉及各行各业,并不像是专门的探子,就连接近他的方式,也像是巧合下的刻意为之。

就好比昨日的琴师,那人绝对是知情人,也明显清楚自己要传递什么消息,可他绝不是临时混入戏曲班子的,而是他的真实身份,就是一名普通的琴师。

他曾与顾莲沼探讨过两方势力的真实身份。

如果凝碧的话属实,那孟谦安就已经站在了明处,可在暗处努力揭开这一切的,又会是什么人呢?

顾莲沼曾说,或许是孟家的政敌。这推测极有可能。

毕竟冯源远和萧金业二人既无旧交,案件上也毫无牵扯,再者瞧他二人那般凄惨模样,也不像结识了什么高官显贵。

幕后之人费这么大力气揭开他二人的冤情,要么是侠义之士伸张正义,要么便是为了将孟家拉下马。

前者听着像话本子里的故事,后者则更贴合实际。

若是此举只是为了针对孟家,那他们的终极目的,大抵只有两个。

其一为利。朝堂内,权力斗争不断,孟家落马后,其手中权力势必会被瓜分。可朝堂上,孟阁老一家独大,若有能与孟家分庭抗礼之人,但凡掌握了扳倒孟阁老的证据,怕是早就呈到御案之上了,决然不会如此迂回曲折地找上他。

其二为情。或许是曾被孟家坑害之人,攥住了孟家的把柄,这才苦侯这么多年,寻得机会,将证据递到了他手上。

在柳元洵的揣测里,他更倾向第二种可能,因为只有第二种可能,才合乎目前事态发展的逻辑。

唯一的漏洞便是,如果找上他的,只是普通的受害者,他们又怎能驱使这么多人,为其卖命、传递消息?

正思索间,沈巍到了。

一看便知他是从公务中匆忙抽身赶来,连沾着墨迹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更换。

柳元洵拎起小炉上的茶壶,替沈巍倒了杯水,道:“我虽与大人三日不曾见面,但也能听见下人的议论,说大人您忙得不可开交,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这不,特意挑了个时候,请您来吃顿饭。”

沈巍接过茶杯,苦笑一声,道:“别说吃饭了,若不是王爷您相邀,我恨不能连睡觉都省了。”

此地人员嘈杂,沈巍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未多言。

恰在此时,饭菜上桌,经银针试毒后,柳元洵率先动筷。

沈巍显然饿急了,筷子扒得毫无风度,一连吃了两碗米饭,才放缓了手中的动作。

这一停下,他才发觉柳元洵几乎没怎么动筷,吃饭的只有他和顾莲沼二人。

沈巍有些不好意思,正准备客气几句,问问柳元洵为何不吃,柳元洵却先开了口。

“沈大人吃饱了吗?”

沈巍连忙点头,应道:“饱了饱了,臣多谢瑞王款待。若无其他要事,臣想先行一步,去……”

“不急,”柳元洵轻轻打断沈巍的话,道:“有个地方,想请沈大人随我一同去看看。”

沈巍本能地想要拒绝,可瞧见柳元洵那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心里却蓦地一动,不由压低了声音:“王爷可是发现了什么?”

柳元洵起身站定,道:“沈大人去了便知道了。”

……

沈巍骑马而来,自然也骑马跟随。

胡一点原本还在轿子外候着,一听柳元洵又要折返至萧金业的宅子,瞬间愣住,不过他回神极快,立刻通知下去,带领一众侍卫调转方向。

时近黄昏,路上行人渐少。待一行人到了近郊处的别院,沈巍不禁瞪大了眼睛。

密密麻麻的精兵将整个别院围得水泄不通,贺郎平骑着高头大马,静静等候在牌匾之下。见有人靠近,他调转马头,朝着柳元洵所在的轿子走来。

到了近前,他翻身下马,拱手行礼道:“臣贺郎平,见过瑞王殿下。”

柳元洵挑开帘子,道:“贺大人辛苦了。”

说罢,他看向身侧的顾莲沼,轻声道:“我就不拖累你们了,你随两位大人去吧。”

顾莲沼点了点头,叮嘱道:“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