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312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他们里办多少人呢,还得算上整个吏部的开支呢。

也就是赵淩觉得两千贯不算什么,当初大理寺和刑部打群架的钱也就两千贯。

赵骅觉得赵淩没说实话,就压着他把里办的产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样样梳理了一遍。

赵淩刚开始还有些耐心,叭叭说了一会儿,眼瞅着脾气就要上来了。

赵骅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塞赵淩嘴巴里:“我又不要你钱,你跟我说说怎么了?”

赵淩就像是马上接上了充电线一样,增加了续航时长,继续面无表情地汇报。

景尚书冲着赵骅一伸手:“吃什么呢?也给我点儿。”

赵骅就是随身带着点糖自己吃的。

掌心大的圆形铁皮盒子打开,里面五颜六色不同形状的糖果瞧着就好看。

景尚书动作自然地伸手把铁皮盒子拿……拿不动。

赵骅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吃不吃?”

“啧。”景尚书不甘不愿地拿起一颗糖,想打断赵淩的话,让他也给自己整一个这样的铁皮盒子,最好是能够不断自动刷新糖果的铁皮盒子。

但他看了看赵淩的脸色,还是没敢多说话。

算了。

现在的赵淩也就赵骅这个亲爹的话愿意听一听,他区区一个顶头上司,还真能得罪了赵淩不成?

这么多繁琐的活,都留给他自己干?

那可不成。

赵骅把糖果给厢房里其他人都分了一颗。

小盒子不大,里面的糖果倒是不少,一圈分完少了一半。

赵骅看了看,盖好了重新揣回衣兜里。

赵骅是老户部了,跟景尚书这种只是看得懂账的非专业人士不一样,赵淩粗略说的内容,他一听就能揪住重点,展开深入了解。

赵淩一点猫腻都不能有,听到自鸣钟敲了三下,立马就跳了起来,翻窗就走:“下班了!”

话落的时候,人已经冲出去了好几丈。

赵骅已经习惯了,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看向摆放在厢房里的自鸣钟:“这东西倒是好。我看陛下御书房里也摆了一个,哪儿来……”话还没说完,他瞬间反应过来,“逆子!”

有好东西不想着孝敬爹!

赵辰刚鬼鬼祟祟探头过来,还没开口问老爹要不要一起回家,就被兜头骂了一句,感觉自己冤枉极了:“我没干什么啊?”

赵骅本来只是到吏部打一声招呼,没想到待了一下午,回去想着马车能追上赵淩,把人逮着了把一些在外面不方便说的再详细说说,结果一直到进家门都没见赵淩的人影:“怎么回事?都这岁数了,还跑这么快?”

赵辰有些好奇老爹一下午到底跟赵淩说些什么,又不敢问老爹,用过晚膳就溜达去侯府,被告知赵淩还没回来:“咦?去哪儿了?”

来福说道:“去镇国公府了。”

“哦。”赵辰也不进门了,直接去别处遛弯。

他本来以为没什么事情,国公府是窦荣的“娘家”,离得又近,回去吃顿饭很正常,结果第二天见赵淩一早在吏部来去匆匆:“怎么一来就要走了?”

赵淩小声说道:“老国公快不行了。我过来交接一下工作,一会儿就要跟窦翊回凉州,大概得走一个多月。不跟你说了,我先走了。”

说完,他就急匆匆走了。

赵辰一想,倒也不意外,老国公确实岁数不小了,还是个武将,能够活到现在算是少有的长寿。

赵淩走出厢房,就见窦荣牵着马等在了外面,翻身上马就跟着窦荣直接去码头。

他们这次走水路,得先去神都码头。

窦桓和林氏已经到了。

窦荣下马就背起哥哥上船。

两名护卫跟在身后拿轮椅。

他们走的水军的通道,和繁忙的客货运码头都不一样。

林氏看到那么多士兵有点紧张,对登船倒是很习惯。

这一行四人中,对老国公真正感到哀痛的,大概只有窦桓。

毕竟窦桓从小在凉州长大,经过祖父的教导,虽然不多。

窦荣从小养在宫中,哪怕后面回了凉州,也主要在外征战,和老国公的相处机会不多。

赵淩和老国公只能说有过一面之缘。

至于林氏是从来没见过老国公,这还是她第一次去凉州。

赵淩自用的蒸汽船,比民用的蒸汽船排水量小,速度更快。

坐市舶司蒸汽客船五天的行程,直接压缩到了三天不到。

他们从奉浦港转陆路后,马车走了三天就到了锦宁关。

窦荣忍不住小声说道:“我以前快马从凉州到神都,餐风饮露的都得快半个月。”

作为将领,他太明白这种速度意味着什么。

快速的战场投放能力,让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得到提升。

赵淩可太知道他了:“你别想着打仗扩大版图。西面不是高山就是沙漠,北面苦寒,东、南都已经是海了。关键是再扩张,咱们没人。”

别的地方不说,黑龙州现在都地广人稀。

如今的黑龙州绝对是鱼米之乡,政策还非常好,来了就送田送钱送各种物资,虽然有宣传不到位和人离乡贱的认知问题,但现在的大虞真的没那么多人。

别说他上辈子的十四亿多人口了,现在大虞连一亿人都没有,除了少数地区,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地广人稀。

窦荣一听,顿时有些失望。

马车在镇国公府门口停下,国公府外已经挂起了白灯笼。

看到他们回来,马上就有下人过来迎接,有人入府通报。

灵堂上跪了一屋子人,赵淩他们披麻戴孝才进去。

窦姜氏见到他们进来,等他们给老国公磕头上香后,才招招手把他们带到后面自己屋里,小声说道:“得亏你们赶回来了,不然明天就要落葬,怕是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窦凤在里屋听到声音,问了一句:“孩子们回来了?”

窦桓和窦荣同时叫了一声:“爹。”

赵淩和林氏才跟着叫了一声。

窦姜氏对里面说了一声:“你昨天守了一个晚上,睡着吧,我们小点声说话。”

窦凤还是披衣起床,显然形容比以往要憔悴许多:“来了就好。派人去通知你们的时候,你们祖父就不大好了,硬是撑了半个月,人是前天走的。”

老国公去世可不比赵爷爷去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要复杂得多。

窦凤作为世子,需要通报朝廷,继承国公爵位。

他这个年纪,还得册封世子。

只是他自己只有两个嫡子,长子残疾,次子和除族差不多,本身也没有意愿继承爵位,剩下的儿子都是庶子。

他自己不是长子,长房还有嫡子嫡孙,其他各房觉得凭什么得是长房,谁家没个嫡子嫡孙?

这一团乱麻,赵淩感觉比吏部的事情都让人纠结。

赵淩在吏部还有许多事情,没法请假太久,参加完葬礼就先回去了。

正赶上换季的时候,他离开神都的时候还是夏末穿着短袖,回来的时候已经得穿长袖加薄外套了。

船到港的时间又卡在不早不晚的时候,早一点他能回城,晚一点……好吧,反正得找个客栈住一晚。

他没带什么行李,身后跟着的随从手上都空荡荡的。

这个时间等在码头上帮人搬运行李赚零钱的工人们,大部分已经走开,只有零星几个等在外面聊天。

他们看到赵淩一行人,马上就有人热情上前询问:“老爷要坐车吗?”

“老爷有行李要送吗?”

“老爷需要带路吗?”

随从上前把人请走。

“叔,你回来啦?表叔没回来?”

赵淩循声望去:“稳稳?你表叔还得过一阵才能回来。”国公府太复杂了,窦荣得留下陪着父亲处理完所有后世才能回来。

他见顾恒身边还有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微微一笑,“带崔姑娘出来逛逛?”

崔姑娘给赵淩行了一礼:“崔锦见过叔叔。”

赵淩把腰间的玉佩递给顾恒:“替崔姑娘收着,正式的见面礼稍后再补。”

顾恒接过玉佩,递给崔姑娘,又伸手要去掏赵淩的兜,被赵淩拍开,就理直气壮地讨要:“叔,给我糖。”

赵淩无奈,只能从衣兜里掏出一罐糖给他:“没剩几颗了。你想吃不会让人给你送来?”

铁皮盒子有点变形,顾恒龇牙咧嘴地打开盒子,自己吃了一颗,又给崔姑娘精挑细选了一颗粉白色桃心的:“这个桃子奶糖。”

崔姑娘就着顾恒的手吃了糖,把糖盒子接过来盖上,放进斜跨的小皮包里,一笑露出两个酒窝:“谢谢叔叔。”

赵淩只能笑道:“爱吃明天让人给你们送过来。先换个地方说话。”

市舶司在码头当然有自己经营的客栈。

赵淩轻易入住了最高规格的客房。

顾恒跟着赵淩进去的时候,突然脚步停顿了一下:“糟了。”

赵淩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是个陌生面孔:“遇上认识的人了?”

“算是吧。现在商号的同级,老觉得我会抢他的晋升机会,见我说话都阴阳怪气的。”顾恒实在不想和这位同事多拉扯,加快脚步跟着赵淩到客栈单独的小院里。

赵淩笑笑:“那你就干脆不要在商号干了。马上就要大婚了,你们俩需要准备的事情也多,还是需要待在东宫的。你现在该了解的事情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嗯。”顾恒经过这几个月的生活,可算是明白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

就他了解到的,普通百姓们在码头工作已经是收入不错的工作机会。

许多京畿地区的农民,会在农闲时候过来打零工,顺利的话能够攒下一两贯,更顺利的话,能够买上一些诸如泡水棉布这样的便宜商品,然后回乡继续去农忙。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