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32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秦军堵着各处城门,外面是黄河水围城,城内暴雨的水也流不出去,若是魏王愿意为了保全城内百姓向秦王称臣,这么会死这么多人?

此前韩王投降,父子二人俱都存命,且境内并无杀戮之事,降者不伤。

既不肯把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也不肯开城投降让他们求生,就这么硬生生把人圈在这囚笼一样的大梁城内,雨灾疫病,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

魏王争辩他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但是没有人肯听,大家历数这一年来为了备战,魏王征收的赋税,那些官吏士兵们从他们田间强征的粮食,还有从家中抢走的牲畜。

他被大家从王座上拉拽下来,撕扯着拖到城门,登上城墙,从高高的墙头上推了下去。

强烈的失重感让人惊恐大叫。

正在这时,魏王惊醒了,旁边的姬妾柔声安慰他,给他端了温水过来。

但是魏王再也睡不着了,他走到门前,天已经快亮了,他喘着气回想起刚才的情景,只是还不等他仔细想,只听得天边一声接一声的闷雷响起,西边的黑云压下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不过眨眼间,地上已经有了水花。

梦里也是这样的大雨!也是清晨在一阵雷声后开始的!

魏王只觉得背上都起了一层汗,这轰隆隆的雷声无异于催命一般,他想起前几天朝中劝他开城投降的几位大臣说过的话。

秦王性情残暴(李盛表示不同意,作为封建贵族,铲屎官脾气其实挺好了),虎狼之心,若是执意不降,将来城破国败,只怕秦军不好相与啊。

历史上秦军先攻后淹,加上之前的筹谋,大梁是一年半才打下来,攻城伤亡惨重,水利工事也损耗颇多,而在攻占了大梁城后,为震慑他国,秦军便有屠城之事。

闭了闭眼睛,魏王仿佛没了骨头一样无力瘫坐在殿门口:“传大臣们进宫,为保城内百姓,寡人要开城门,降秦。”

就在城门大开后不到一刻钟,大雨倏然而止。

魏王降了,而且比预料中投降更快。

但是大梁城内外都是一片狼藉,嬴政把吕不韦派过来协助安抚民心,做善后工作。

城墙保住了,人口也保住了,李盛回了咸阳,还拽着嬴政去药材库示意了一下,大梁城内病人不少,李盛就怕有灾病瘟疫啊。

嬴政和大臣们商议后,派了些大夫过去,秦军还在大梁驻兵,万一要是有瘟疫秦军也不能免灾。

接下来就该燕国了。

李盛花了积分看了一下,燕太子丹正日夜与幕僚们相商,图求救国之策。

正面抗事肯定不行的,就如史书一般,他打算刺杀秦王——但是这一世,嬴政攻破魏国比历史上早了六年,人物变动并非前事,燕丹还能找到荆轲吗?

这会儿还是刚有计划,李盛无聊地伸出后爪挠了挠耳后,就当看戏了,反正到时候他肯定不会让那个刺客进了秦宫。

刚打完了魏国,秦国也需要整顿兵将安抚伤员,短时间内不会对燕国动手,但是嬴政在和谋士门开会的时候已经开始研究燕国的地图了。

李盛也开始好奇地了解燕国的历史,他在廊下努力伸长前腿做了个标准下犬式伸展,就地一趴,一边悠哉悠哉地啃着肉干一边听系统给他用电子音播报燕国历史。

肉干炫完,李盛起身去一旁的大水缸喝水,伸出舌头啪嗒啪嗒还没喝两口,突然呛了一下:“系统你再说一遍?燕王哙干了啥?禅位给国相?”

假的吧?他呆住了。

亭子里正在看书的嬴政已经大步跑过来了,抢过旁边宫女手里的帕子,亲自給大虎虎擦了擦嘴,很关心地问到:“你看见什么了吗?”

他刚才被太阳晒得眼睛发花,刚站起来打算回内殿,就瞄见大老虎仿佛被惊了一下似的呛住了,两只眼睛都呆呆的。

他顺着老虎的眼神方向望过去,什么也没有啊难道是什么鸟

李盛醒神过来,伸出前爪安抚地拍拍铲屎官的手臂,用大头推着他一起回内殿了,嬴政继续办公,李盛窝在一边的竹席上继续看系统的文献。

燕王哙当政时期,国相叫子之,子之是个对权利欲望非常大的人,虽然贵为相国,但是他仍然不满足,希望得到燕王更多的信任,拿到更多的权利。

为此,他干了两件事。

第一次是收买齐王地使者苏代,燕王哙垂问齐国使者:“齐王能成为霸主吗?”

苏代:“臣以为不可。”

然后说是因为齐王不够信任他地政治伙班,也就是国相,然后就旁敲侧击地假模假样地感叹起来,说您的国相子之实在是个贤臣大才啊云云,您有如此贤才真是好运啊。

燕王哙自此对子之更加倚重信任。

眼看着燕王对自己言听计从,又派出一个人去游说燕王,劝说燕王道,您不如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吧!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当年尧能被称为圣贤,就是因为他要把天下让给许由,但是许由并没有接受。

您作势禅让给子之,他一定也不敢接受,但是您可以把国政托付给他,他感念您的心意,必然肝脑涂地为国尽忠。

这逻辑,简直令人无语至极——但是燕王哙他信了,他居然真去做了这件事!

李盛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都替当时的太子平心酸,作为燕国铁板钉钉的继承人,一脸懵逼地看着老爹要禅让给国相

可怜的太子平,他当时说不定都怀疑是自己还没睡醒,就算做梦都不会做这么癫的梦啊!

当年赵武灵王禅位幼子,以至于长幼失序祸起萧墙,政变后他被饿死在沙丘,李盛以为赵武灵王的操作就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战国时代居然还有一个和他不相上下的大蠢蛋!

第353章

燕王哙那个僵尸见了都摇头的脑子,简直是为祸不小,若说起燕国的没落,大半因由便由此而始。

燕王哙听了那些人的话,把国政都托付给子之,到了后来,干脆把朝中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印信都交给子之,子之这位国相坐北朝南,行使了君主的权利,燕王哙这个国君倒是声称自己年迈不能理政,甘居人下,退守宫中不再掌权。

太子平摊上这么个倒霉爹也是造孽,这爹还不如干脆点嘎了呢,那他就能干脆利索地继位称王,哪里像是现在这样屈辱,一国太子,倒要坐在臣子下首听他宣读诏书,简直是倒反天罡,奇耻大辱!

而且子之这人属于志大才空类型的,他野心不小,但却并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执政不到三年,燕国国内朝野一片大乱,朝中大臣们惶恐不安,在现管上司子之和礼法上的继承人太子平之间摇摆不定,既怕将来太子继位后秋后算账,但是更怕现在子之报复。

如此一来,朝政乱得不得了,政策的施行已经不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耕织和顺,而是为了争权夺利,朝令夕改,底下的百姓就更没好日子过了,赋税财政收缩,军民不安,燕国在内斗中迅速衰弱下去。

三年后,太子平再也忍不了了,正当这时,齐国的使者来到燕国,向太子平表明立场,声称他们齐王也看不惯这样以臣凌君的样子,会支持太子平。

于是太子平自觉有了助力,他找到机会,伙同一位名叫市被的将军一起密谋包围王宫攻打子之。

但是没能打下来。

更戏剧化的是,市被还被子之策反了,背叛了太子平,开始调转力量反攻太子平。

然后,他就在混乱中被乱箭射死了。

——战国版本的“辜负真心的人要吞针”,只不过这针有点粗。

至于此前承诺要帮助太子平的齐军呢,连个影子都没见,直到几个月后,燕国因为内乱已经死了好几万人,齐军才趁机发兵攻打燕国,这场仗就打得很顺利,燕国用了一个多月就打下了燕国全境,此后,齐国控制燕国将近两年之久,除了没有被废除宗庙,燕国这情况跟亡国这差不多了。

燕国百姓真得很能忍,他们觉得,齐国统治也没事儿,只要能过日子就好了——但是齐军在燕国内随意杀人大肆劫掠,燕人怨愤不已,随后暴起抗齐,把齐军赶出了燕国的土地。

太子平继位,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继位后发誓要振兴燕国一雪当日之辱,于是便有了“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在贤才乐毅的帮助下,燕国慢慢恢复了国力。

要说齐国也是个很不要脸的,在公园前287年,五国联合抗秦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打仗,齐国却开小差趁着大家无暇顾及,跑去把宋国吞并了。

这个举动简直比后世小组作业中那个不干活儿的还可恶,他不光不干活儿,他还趁机捞好处啊。

可以说是犯了众怒,于是大家又开始联合攻打齐国,死对头燕国出力最多,乐毅带着大军一路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几乎占领了齐国全境。

这下风水轮流转了,当年齐国怎么欺负燕国的,燕国就怎么对待齐国的。

直到五年后,燕军才被赶出了齐国。

齐攻燕两年,燕攻齐五年,这七年的时间,把两个大国都消耗得不轻,两国就此没落。

而后面,燕国还老去找赵国的麻烦,看着秦国这么大的敌人,不说联合赵国,反而和盟友闹翻了,两国又是将近十年你来我往的战争。

到了如今的燕王喜,别说抗秦了,燕国连军队都没多少了,太子丹返回燕国后,都没想过振兴,真没空搞这个了,还是刺杀更见效一点。

但是这个时间线往前推了好几年,樊於期也没有逃亡,但只要想做事,总是能找到办法的,太子丹找了新的由头,除了燕国之地的地图,他还专门找了一块老虎形状的玉石,声称打算献给秦王。

他在秦国这么多年的质子也不是白当的,他知道秦王对那只老虎珍爱异常,这块石头上的花纹简直就和那只老虎背上的条纹一模一样,而且还是一只腾起四爪向前飞跃的飞虎形状,秦王绝对会接受这件礼物的。

但是这块玉石被他从下面掏了一个隐蔽的小洞,放了毒药进去,就算刺杀行动失败,这块玉石秦王肯定也舍不得,就算杀不了他,只要能让秦王接触到药,中了毒就算不死,身体日渐虚弱也行,现在的嬴政可还没有子嗣呢!

秦王生病,秦国国内必定不安,哪儿还有精力还攻打燕国?

眼下荆轲还不到三十岁,虽然有了些名声,但是远远不及历史上那个时间更出名,太子丹找的主力是另一个擅长用暗器的刺客,名叫冯休,传闻可以用力投掷出短刃,十步内百发百中,短刃可以透过一指厚的木板,这要是扎在人心口上,必死无疑。

李盛从系统那里还观察到,太子丹还凭借自己的记忆,让匠人做了人形的靶子,让这个冯休每天训练,后面甚至还在死牢囚里找了好几个与嬴政身量差不多的囚犯,让冯休用活人来演习,就朝着脖颈和心口处下手。

这可真够毒辣的。

但是这些注定是无用功咯!虎虎会解决一切!

李盛翻了个身,露出肚皮,看着上方嬴政和羋王后两个人一起给他梳毛毛,嗯,很好的夫妻互动活动,又可以撸毛茸茸解压,又可以在这种放松愉悦的氛围下交流增进感情。

羋王后性子端方和善,又颇为聪敏,嬴政对这个正妻观感很不错,两人夫妻之间虽然谈不上多么情深吧,但是举案齐眉彼此尊重还是没问题的。

羋王后的两位媵女都有孕了,她还奏请秦王给她们两个都分了宫殿请了封号升了位分,一派宽和大方。

羋王后很周到,上次下雨李盛淋湿了在她的云阳宫躲雨,后来她还专门让自己陪嫁来的匠人给李盛这位地位特殊的寅君做了一套竹编的雨具。

头上的那个竹编伞盖还很细心地在耳朵的地方往外扩了一些,老虎戴上去居然不压耳朵,下面有四根编带,可以系在老虎脖子那里。

身上的是一件往两侧撇开的竹编斗篷,还有四只可以套在爪爪上的竹编高跟木屐,李盛把爪子放进去感受了一下,嗯很奇怪的感觉,穿上后他连步子都不会走了,算了吧,他觉得踩水也挺好的。

不过嬴政倒是很感兴趣,还很有兴致地把东西带回明光殿,给虎虎装扮上,一边装扮一边憋不住笑。

李盛一爪子拍在他脸上:笑个屁啊!还笑!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人家都要来杀你了!

李盛觉得还是不能让那个冯休进宫,虽然她对自己很自信,但是万一出点意外就完蛋了,历史已经出现了偏差,虽然名场面很可惜,但是他不能用嬴政的安全做赌注,嬴政可是他从只会啊啊叫的小崽子看着长大的。

他决定,等那些燕国人进了驿馆就把人解决掉,省得出意外。

至于为什么还要把他们放进咸阳,李盛觉得可以让这件事给嬴政一个警醒,史书上记载的比较详细的只有荆轲这一次刺杀,但是在统一六国后,嬴政遭遇的刺杀可不少。

当然了,这也和历史上嬴政对六国征伐过程中的杀戮和镇压有关系,这一世,因为吕不韦和李斯的劝谏,还有李盛的影像,这种情况好了很多,连以人头记军功的制度都改得更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心,尤其是六国中原本的贵族阶级,从高门显贵沦落为亡国之人,阶级滑落的落差会使他们的恨意更为深重,普通百姓的日子只要能过得去,上面的统治者是谁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但是那些贵族可不同。

这场刺杀注定失败,但是嬴政也会意识到,秦军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也并非风平浪静,某些地方仍有暗潮汹涌。

第354章

燕太子丹自觉准备充分完备后,燕王的使者很快就来到了咸阳。

但是这时第一次觐见,还不知道内里情况,万一今天秦王不见他们呢?万一是派了亲近大臣接见呢?

那自然不能轻举妄动,所以只有一位名叫韩运的燕国使者来到宫内求见。

“燕地小国,不敢兴兵以抗大王,故情愿献地以求和,愿奉百里都城舆图,另有飞虎奇石一方,敬献大王,万望大王首肯。”

嬴政听了就很高兴啊,虽然他觉得燕国很好打,但是能不打还是不打最好了,就算是大军出去走一趟,这人吃马嚼地也得耗费不少呢,如今燕国既然如此识时务,自己先把地图送过来,省了多少气力。

嬴政高兴地表示,你们很懂事,寡人给你们个面子,三日后举行仪式,礼乐齐备后,你们就正式献礼,这几日,你们就在驿馆内先休息几天准备好东西就是了。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