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色木屋
。
御史大夫此话一出,再一次把朝廷里的人都震惊了一边。
靠,这个老匹夫,原来是有备而来的。
谁都知道御史台和翰林院是清流的衙门,没油水。号称朝廷最穷的衙门。眼下御史大夫这一出,谁还敢如此不捐?
“微臣的二儿子李淡在西北军营,所以微臣家中千亩功勋田的大米有50万斤,就不捐给慈善之家了,直接捐给西北军营了。”忠国公李晨道。
靠,又是一个有备而来的。
其实李晨这一招,还是他家老母亲指点的。你侄子都给你儿子捐大米去了,你一个老爹在干嘛呢?忠国公府虽然辉煌不在,但是门风极好,所以兜里钱也不少。
否则当年李老太爷被分家的时候,这一任老夫人的婆婆能给李老太爷这些家产?银子够他花、三进三出的房子给他住,还有100亩的良田,种的大米也够他吃了。
“哦?李淡在西北军营?”照宁帝有些意外,“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李淡是郡辰的伴读吧?”
“是的,去年十月齐王爷去西北军营的时候,那小子担心王爷的安全,也跟着去了。”李晨回答,“也不想想,他就会三脚猫的工夫。”
李晨在朝廷没有实权,就一个闲职挂着,其实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因为闲职,平时谁也不会在意。
“李淡有心了。”照宁帝想着,这是李洛效应,比鲶鱼效应还要好。
第174章 李洛的效应
御史大夫和李晨打了头阵,接下来是陈家永义侯道:“老臣家也有千亩功勋田,今年也有五十万斤大米,捐给西北军吧。”齐王在西北,怎么说也是陈驸马的妻弟,当爹的也要意思意思啊。
“大家都捐给西北军,那其他军怎么办?”有位官员道。
“的确是。”户部尚书开口,“不如全部捐给户部,由户部统一发放?”
李晨第一个不干了:“这捐粮纯属个人意愿,难道我们捐的粮要随户部尚书的意愿?”
“国公爷这是什么话?”户部尚书道,“西北军营已经有李小侯爷的90万斤大米了,暂时不缺,这不是应该先给缺军粮的军队吗?”
李晨淡淡一笑:“没关系,等那90万斤大米吃光了,我们国公府再捐。”
“你……”
“不过,如果朝廷每个官员都愿意捐50万斤大米的话,我们国公府也是愿意听尚书大人安排的。”李晨又道。
我呸,拿着我国公府的大米去养其他人,当我是后爹吗?李晨心想。谁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他只养亲儿子。
陈家永义侯道:“那我永义侯府等国公府捐过去的大米吃光了,再捐给西北军吧。”他也只养齐王爷的兵啊,他们是一路的啊。嫁了儿子,连儿子媳妇的娘家也要顾着。
一个一个的,都像人精似得。
“尚书大人,我一个正三品的官都捐了 30万斤大米。尚书大人正二品,怎么也得捐40万斤吧?”御史大夫道。
“老夫家中人口比较多,旁系族人也要救济,恐怕没有御史大夫家人口少。”户部尚书回答。
“听说前几天尚书大人的二公子娶了第三房的姨太太,花了 2000两银子,这不……果然是人口多。”御史大夫。
那个姨太太还是青楼出身的,养婊子倒是有钱。
“这件事微臣也听说了,好像是什么院的花魁。”吏部尚书笑嘻嘻的道,“老臣家中就捐个20万斤大米意思意思吧,至于给哪里,……就跟御史大夫一样,给慈善之家让李小侯爷去安排吧。”
“微臣也捐给慈善之家。”
“微臣也是。”
“还有微臣。”
捐给军队,那是大批量的,他们决定捐个几百斤几千斤的,还是给慈善之家吧。
照宁帝看着他们的配合,很满意:“朕会给李小侯爷交代,知道爱卿们的一片心意。”敢捐少,给他等着。“不过,朕听到朝廷士兵的军粮竟然还要一个六岁的孩子去捐助,朕很伤感”
。
朝堂上,又恢复了安静。
“一个六岁的孩子,身无分文的来到京城,听说了他父亲在西北的故事,知道那里地处不好,所以有时候吃不上饭,于是他把家里2200亩农田种出来的大米,全部捐给了西北。不是大家以为的90斤,而是110斤大米。”照宁帝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别说其他人,就是朕当年从军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让齐王府农田里产出来的大米,捐给西北军营。比起李小侯爷,朕都自叹不如。”
“臣等惶恐。”满朝的大臣跪下。
皇上说自己都不如,那么他们呢?岂不是更加不如。
“朝廷没有银子、没有粮食,一个六岁的孩子懂得去捐款,可是朝廷的银子和粮食去哪里了?”照宁帝问。
还是没有人回答。
“户部。”照宁帝加重了声音。
“微臣在。”户部尚书额头开始冒冷汗。
“你是户部尚书,你来告诉朕,朝廷的银子和大米去哪里了?每年收起来的田税和人口税呢?”照宁帝问。
“每年的支出都在账本里,微臣……微臣一时之间也说不出来。”
“去,现在就把账本给朕拿来。”
“这……诺。”
于是,户部尚书去拿账本了,所有人在大殿等着。
户部尚书是连滚带跑的过来的,抱着一堆的账本:“皇上,账本在此。”
“呈上来。”
上一篇:穿越后我成了魔宗少主
下一篇:向导是不是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