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榻栖鸾 第147章

作者:桔桔 标签: 穿越重生

“乖乖地等我回来。”他揉过夏云泽劲瘦的腰身,眼神又辣又野又带劲,“看我怎么收拾你。”

夏云泽软成一块刚出锅的年糕,整个人黏乎在他身上,低笑道:“怕死不当教练。”

事实证明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临行之前小皇嫂信誓旦旦,言犹在耳,结果转身就联合萧明玥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

寒冬腊月,几场大雪阻了书信,战事也陷入胶着状态。

皇帝身体状况愈差,终于没熬过个异常寒冷的季节,于腊月初十殡天。

朝廷一时陷入权力真空。

呼延凛亲率一支铁骑奇袭京城,在赫连氏接应之下,一路杀进皇宫大内,撕毁遗诏,亲手将萧明玥从东宫接出,抱到紫辰殿的御座之上。

随后闭锁城门,一只飞鸟也不让放出。

待到信使顶风冒雪东躲西藏,艰难跋涉到萧明暄帐中的时候,萧明玥已经登基半个多月了。

两军暂时休战,营地上热火朝天,正要过年呢。

第97章 过河先拆桥

萧明暄离开第一天,夏云泽没时间想他。

他忙成了狗,比上辈子做社畜还累。

萧明暄给他留下了陈鱼以及百余名身手卓绝的暗卫,夏云泽干脆给人分了组,暗中派到文武百官府上搞潜伏,刺探情报,记录言行,宛如一个山寨的粘杆处。

他还要晨昏定省去皇帝宫里问疾,宸妃因儿子上了战场整天寝食难安需要配些滋补的药材,顺妃宫里要送些过冬的棉花木炭,太医院奉上的脉案也要抓紧时间看一看。

后宫的事忙完了,赶场子似地去京畿卫戍营指导训练,同时送上新的火柴棍小人图册,训练难度进阶。

萧明暄临走留给他一枚鱼符,另一枚在陈鱼手里,卫戍营中诸人见符如见端王,尽皆听从调遣。

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寒冷,比起忙得两脚不沾地的夏云泽,萧明玥每天饱食终于无所用心,天天锻炼身体,不再那么畏寒,取暖的炭火倒用得比去年少了。

他到入冬都没咳嗽一声,下了大雪还到院子里扫雪堆雪人,颇让教练喜出望外。

呼延凛送来的大巫还寓居京中,怕是乐不思蜀,他得过人家的教诲,也不能忘了送些过冬的物料,略尽地主之谊。

白天的事忙完了,晚上还要一边听陈鱼汇报诸臣家的私密隐事一边帮着皇帝批奏折。

也不知道萧明暄是怎么向皇帝吹的风,军机大事竟然绕过群臣,交予他一介“妇人”之手。

晚饭都没顾上吃,夏云泽一手提着朱笔批批注注,一手抓过点心填肚子,太医院又派人来送脉案。

这皇帝当得也是无奈,沉疴难起,又不敢让朝臣知道他时日无多,可不就得让儿媳妇代劳了?

好在草原上的女人都很彪悍,巾帼不让须眉,在皇帝眼里燕老将军的外孙女儿自然是文武双全的。

他觉得吧,跟萧明暄那档子事,皇帝八成是知道了。

原本叔嫂偷情是皇帝心中大忌,可是这俩人歪打正着偷了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倒让他没办法横加阻拦了。

还暗暗生出一种天道好轮回的畅快感,只差没直说偷得好偷得妙了。

他亏欠幼子太多,公主既然与慎之情投意合,就随他们去吧。

本来岐国就有兄死叔继嫂的习俗,堂堂公主可不能便宜了那个冒牌货。

只等慎之回来,消除朝中肘腋之患,再顺理成章地抱得美人归。

只要运作得当,这种在岐国司空见惯的事不会有人说闲话,连御史都懒得张嘴。

皇帝已经起草了废长立幼的遗诏,每日用虎狼之药强撑着病体,竭力想撑到幼子归来。

第一场大雪降下之后,皇帝又开始咯血不止,每日里昏迷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汤药都灌不下去了,只能由太医施针吊命。

夏云泽一翻脉案就知道情况不好,沉吟片刻,转头吩咐陈鱼:“事不宜迟,速传信与端王。”

信鸽一到冬天就全趴窝了,只能靠信使长途跋涉,只是天气莫测,能不能及时送到就不敢保证了。

他起身推开窗子,望着庭院中积了寸许深的白雪,再抬头看看飞絮飘舞的夜空,喃喃自语:“就怕这雪下起来没完没了。”

好的不灵坏的灵,作为一个资深乌鸦嘴,夏云泽第二天推开门就被雪粒子呛得打了个喷嚏,绝望地发现天空依旧阴云密布,丝毫没有放晴的迹象。

户部又上书陈情一夜风雪压垮了数间民宅,吹翻了几处穹庐,要求拨银修缮。

夏云泽直接打了个红叉。

户部尚书赫连英可是萧明玥的外公,腰杆子硬实得很,以前因着与太子的关系,户部的预算向来年年有余,肥得快滴出油来仍不知足,还是遇到一点屁事都张嘴要钱,恨不得把国库搬空。

前线战事吃紧,处处要银子,哪有余财去填他们的小金库?

夏云泽一想起先前征收粮草的时候赫连氏暗中使的绊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赫连氏确实是太膨胀了,难道以为他和太子有夫妻之名,就得无条件地对他们宽容忍让?

真是死到临头犹不自知。

不过现在最愁的还是皇帝的病情,这一日日熬下去,眼看着就要油尽灯枯了。

古代又没有ICU,太医几轮会诊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一再暗示他早做准备。

这一下雪,驿道不通,书信断绝,不知道前线战况如何。

实在不行也只能把萧明暄急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