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永不后悔 第71章

作者:火棘子 标签: 快穿 穿越重生

“爹还是看看这个吧。”钟蔚将研究成果往桌子上一摆,这些人,这是事,都是背地里陷害柳家的。

柳庆越看越惊:这些人都受过柳家的金银贿赂,那晚酒宴的人也没少下手,真是些白眼狼啊。幕后黑手是皇帝的大舅子樊厚,其妹是宠妃——生意场上,两家算竞争对手,樊家一直被柳家压着。柳家一垮,樊家就是受益最大的人。

见柳庆将信将疑,钟蔚说:“我在御书房里看过奏折,没有问题。”

柳庆咬牙切齿:“柳三你受委屈了。”

钟蔚不想就「委屈」这个话题说下去:“在京城西,爹不是筑了小半座城池吗,太张扬了,不知多少人看着呢,得立刻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以此次逢凶化吉为由头,在城中修一座寺庙,或者道观,城池里的屋舍全部开放容纳闲散浪民。行善积德,别人没话说。”

“这可是费了近半家产才修筑成的,一旦繁华,堪比小京城。”

“小京城?京城只有皇帝能有。”

柳庆恍然大悟,想起那些使劲撺掇自己修筑小京城的人之中,就有樊厚。可不是落人话柄了么,皇帝一旦动怒:你一介草民凭什么修小京城?还想觊觎大京城么?那罪就大了。

“爹不需费心,我来安排。”

“你能行吗?”

钟蔚笑:“当然,我让谁都占不了便宜。”

要问柳庆为什么同意,一是进了地牢对金银看淡了;二是深信算命先生的话;最重要的是,钟蔚的自信及做事之周全令他愿意放手一搏。钟蔚雷厉风行,几天就处理得妥妥当当。

柳庆这一次大散家财,最高兴的是九品芝麻官和流离失所的难民,就差敲锣打鼓了。

樊厚闻讯冷笑:“柳庆挺宝贝他的狗命啊!那么大的地皮,那么些楼,真舍得!”他一直觊觎那个城池。本想着,柳家一倒,他樊家能趁低接手。没想,便宜都让老百姓给占了。他不高兴了,往上参本,说柳庆肆意挥霍,大兴土木,该重罚。

某刺史正在苦恼如何安顿因旱灾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好不容易因柳庆解了围,听了樊厚的参本,当时就怒了:柳庆自觉发愿散家财,还罚什么?你樊家家大业大也该捐出来才是!

非樊厚一派也纷纷指责樊厚私心。

樊厚惹祸上身,恼羞成怒,只得让樊妃在皇帝面前吹耳边风。皇帝被下了一味又一味的猛药,毫无性致。樊妃却以为皇帝浪在钟蔚身上了,怒不可遏。

钟蔚早就防着了。

宫斗得后妃们来,他物色到一个人选:柳妃。

柳妃是柳庆刚投靠七王时献上去的远房妹妹,失宠三四年了。要说她也不是泛泛之辈,无子嗣,无权无势,也不受皇帝重视,只靠着柳家的富贵为支撑还坐在妃子的位置上。不过呢,她很清楚,再不抓紧时间生个皇子,迟早要进冷宫。

知道皇帝新近宠爱钟蔚,柳妃心思儿活,请了特例恩准回家省亲。不说柳家好一番折腾,就说姑侄二人好不容易有了独处的时候。姑侄同伺一人,怎么想都会尴尬。柳妃却不是一般人的想法,她直奔主题,让钟蔚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给她御寝的机会。

柳妃这般果断,钟蔚就放心了:“娘娘想要哪几天呢?”

“六天后。”

“娘娘切记,御寝前先为皇上补一补龙体。”钟蔚从抽屉中拿出几颗药丸,“这是我特地求来的生子丹,融入水中,无色无味,一次一粒,百验百灵,娘娘不久后定能如愿。樊家扶摇直上,柳家还得仰仗娘娘了。”

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就别互相戒备了。

第六日,柳妃就被宣侍寝,她又惊又喜。只是晚上,皇帝推脱很累,不想动,柳妃心中焦急,一不做二不休,偷偷将生子丹放入茶中,撒娇着挑拨皇帝性致。片刻后,皇帝腹下蠢蠢燥热,近一个月的疲软顷刻消失,再看柳妃冰肌如雪,色.心大起,猛扑了过去。

一夜酣畅淋漓。

皇帝以为是柳妃的活儿巧让自己雄伟再起,遂一连数日都招她侍寝,宠幸有加。柳妃大喜,断粮许久的猫爪儿终于尝到点腥味,对钟蔚更加感激,言听计从。她性格也好强,好容易得宠,当然得让樊妃插不进腿。有柳妃对付着樊妃,钟蔚放心了一点。

一连数日没被宣进宫,他以为皇帝终于腻了。

哪知,九月中旬,圣旨又来了,在柳庆痛心疾首的悲愤中,钟蔚心绪不佳地去了。原来是皇帝的家宴,宴上还有几个王爷和几个未成年的皇子世子。钟蔚奉旨舞了一段剑助兴,王爷们都知道他是新宠,心照不宣。

皇子们都还小,见游龙惊凤的剑术,惊为天人,纷纷围过去还要看。钟蔚被闹得烦不胜烦,以利剑易伤人为借口,只想赶紧走人,却听见一个稚声稚气的声音:“圣上,侄儿最近修习武术。那人身手正好,不知,能否赐给侄儿当师父?”

钟蔚闻声看过去。那孩子大约九岁的样子,虎头虎脑,眼睛乌溜溜的。他不是皇帝的儿子,但座位的顺序上看,同辈中,他的位置却是最尊的——看来,他一定是过世太子的独子,乳名顺儿了。

皇帝哈哈大笑:“他的剑术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改天我让御林军武艺最高的人教贤侄。”

顺儿朗声说:“好看就行,侄儿不求多强。”

他这一开口,别的皇子也嚷嚷着想让钟蔚教武艺,皇帝大手一挥:“钟蔚,明日起,你就去少傅那里领命。”

钟蔚当时就想把这熊孩子扔池子里,给皇帝舞剑都够费时费力了,还天天教你们一群破孩子练武,不得吐血?钟蔚拜而推辞,说自己一介草民,哪敢造次,明年若能考取武举,方能承此大任。

皇帝点头,说学习经纶济世才是正道。

顺儿面露委屈之色:“侄儿最烦读书了,一听就头疼得不行。嬷嬷也说,不想学就算了。可是少傅说,睡觉多了脑子会出虫,让侄儿多动一动,舞剑不是正好吗?”

这话一出,哄堂大笑,笑得最欢的是皇帝。

反正不是自家儿子,越蠢越好,多一个酒囊饭袋总比多一个经天纬地的眼中钉好。

要说皇帝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顺儿的亲爹,也就是原太子,年少有为、善治善能,他在世时弟兄们压根儿没有觊觎皇位的可能——但是,他死得早,皇帝算是捡漏了。龙生龙,凤生凤,皇帝曾认真地担心过顺儿会跟大哥一样有能力,现在看来,不如惯着他玩物丧志。

次日,钟蔚被宣进长延殿,原太子喻崇居住的地方。

太子妃难产去世之后,喻崇再未纳妻妾,那时殿内就有点冷清。他一离世,院中的杂草蹭蹭蹭地长,都高过人头了。皇帝在场面上从不亏待顺儿,私下却绝对是压制的,只剩下一个奶娘和若干宫女侍卫呆在长延殿。

练武场上,摆着十八般武器,件件有锈迹。老护卫正抱着手瞌睡呢,听见声响,迷瞪瞪地睁开眼:“柳公子来了,这边请。”

“柳哥哥,你来啦!”顺儿飞奔了过来,红通通的脸蛋全是泥巴,眼看就要扑到钟蔚身上,钟蔚一把将他抄起,顺儿双脚离地,啊呀啊呀地乱扑腾,却笑得开心。

四十来岁的嬷嬷气喘吁吁地喊:“殿下慢点儿,别摔着了。”

顺儿坚持不懈地扑过来。

钟蔚对小孩子不感冒,嫌顺儿聒噪,就让他扎马步,一扎小半个时辰,顺儿的脸都快憋哭了。钟蔚悠了一圈:嬷嬷是忠诚老仆,五个宫女个个都蔫不拉几,三个护卫兼打杂。打眼看过去,毫无杀伤力。只有一个宫女看上去很机灵,嗯,那是皇帝安排的人。

皇帝托人带话,问情况怎么样,钟蔚多了一个心思:“殿下还小,做事没个定性。可能也是草民太过严厉了,扎一个马步就哭着歇了好几回。”

皇帝满意地让他一直呆到顺儿嫌烦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