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后的自我修养 第44章

作者:沉木舟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我睡不着了。”祝修永审视祝斯宁,“你刚刚说是要做谁的替身?”

  “我有说过这句话吗?”

  祝修永轻扯嘴角:“少来了,你的把戏我还不知道?不想说的事就假装失忆,硬是说自己没说过这话。”

  “你知道的话还要拆穿我。”祝斯宁倒在柔软的床铺里,“就不能给我留个面子吗?”

  关于这一点,宗启颢就做得很好,上次的腿伤他实在不想说,强行糊弄,宗启颢就没追问。

  “我得问明白,要不然我睡不着。”

  祝斯宁一想起那个误会,还有些脸热,埋在枕头里:“没谁的替身,我才不要做替身。”就算是炮灰也是有尊严的!

  “那你是?”祝修永皱眉,祝斯宁这状态看着就不太对。

  “我想明白了啦,这就是个误会,明天一觉起来,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祝修永瞥到祝斯宁后脖隐约露出来的皮肤。

  祝斯宁皮薄,稍稍一碰就能发红,要是再加重些力道,一个痕迹就能留好长一段时间。

  现在祝斯宁后脖上的齿痕只剩下一个浅浅的印子,看来宗启颢还没太过分。

  只是……

  祝斯宁看来是打算直接忽视这件事,当做无事发生。

  祝修永想了半天,陡然想起祝斯宁刚才那句话——他为什么要替祝斯宁操心这些?祝斯宁都让宗启颢给啃了,他连姑娘的手都还没牵过!

  气呼呼地翻了个身,祝修永闭上眼,他要睡觉了!

  至于误会什么的,让宗启颢自个儿操心去吧。

  =========

  宗启颢听见下面的宫人来报说,祝修永已经回去了,这才安心收了东西准备入睡。

  “皇后之后可能还会在秦王世子那边多住几天,多送些灯烛过去。”宗启颢吩咐姜伟,“还有今天,先前朕一个人赶路,灯不多也就罢了,接了皇后之后,就该多点几盏。”

  宗启颢回想起大婚时为了自己能睡好,也许还想着要留个好印象,祝斯宁才叫他熄了灯烛,之后宗启颢再去椒房殿,祝斯宁起夜喝水还是去点了灯,被自己一问又含含糊糊不肯说原因。

  祝斯宁的腿还有些遗留的病症没好全,想必是怕黑担心摔倒。

  看来还要想办法让太医院再仔细诊治才行,可是祝斯宁又不肯提,宁愿就这么放着。

  还是要一点一点慢慢来啊……

  宗启颢盖上被子,摸了摸身边空着的床铺,感觉被子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平整,坐起来压了一下被角,这才重新躺下入睡。

  =========

  围猎结束后,秦王父子就要准备离京了。

  艳阳高悬,京郊十里长亭处,大军整齐排列,每个将士都精神饱满,战马喷着响鼻轻踏马蹄。祝广向宗启颢一礼:“此去山高路远,还望陛下保重身体。”他看向宗启颢身边的祝斯宁,有些哽咽:“阿宁也是,好好保重,多给我来信。”

  “好,我一定多写,”祝斯宁抱了抱祝广,“还请父亲都保重,不要为阿宁担忧,我在宫里会过得很好的。”

  宗启颢揽住祝斯宁,对祝广道:“还请秦王放心。”

  他的态度已经摆在这里,祝广就不再赘言,毕竟是君主,还是在这种公开场合,说多就烦了还会没面子。

  祝修永早已在队伍前头等候,待祝广一上马,号角声响,传令官骑着快马举旗从头跑到尾,大军随之开始往前移动。

  祝斯宁眼睛酸涩,忽然觉得有点冷。以前在边境,祝广和祝修永也时常出征,可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

  “阿宁,”宗启颢抱住祝斯宁,把他的头按进怀里,“别怕,以后我会一直在的。”

  祝斯宁吸吸鼻子:“我没想哭,我就是有点难受。”

  他转过身来,正对着大军挥挥手:“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我总是要去适应。”

  他眼眶通红,可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一滴眼泪掉下来。

  宗启颢再没有其他动作。

  祝斯宁是不会哭的,这一点祝修永说过。

  昨日早朝结束后,宗启颢特意单独召见祝修永。

  “朕想知道,如果不想和谈,打到外族彻底分崩离析,再无力南下侵犯,需要多少兵力?”

  “陛下怎么突然说起这个?”祝修永挑眉。

  本朝对待外敌一直都是趋于平和的策略,能交好的尽量和谈。一旦不能和谈部族集结进攻,也是以抵御为主,避免两军对决造成大规模的伤亡。

  祝家少有的几次主动进攻,都是以少胜多,这才没有让户部尚书急眼骂人,然而即便如此,每隔一段时间,特别是需要拨钱粮的时候,祝广还是免不了被户部的官员上奏,隔空削上一顿。

  宗启颢道:“因为朕不想和谈了。”

  重生一遍,少走很多弯路,宗启颢自觉王朝内部已经恢复到前世进行最后决战的的水平,更何况如今祝家还在,能臣强将俱在朝中为他所用,宗启颢信心十足。

  “还有一件事,朕想了很久,想要在世子离开前问个明白。”

  “陛下请讲。”

  “祝家对阿宁如此纵容溺爱,是不是因为愧疚?”

  祝修永收了笑:“陛下怎么做出这个推测的?”

  宗启颢答道:“自然是有根据的,只是朕想要确认一下。”

  祝斯宁前世出宫的具体时间点,正好是在萧逸明成功和谈之后。

  再结合秦王妃的死和祝斯宁的腿伤,即使不知道具体的经过,宗启颢也能大概猜到,定然是外族胡虏所为。

  前世祝家造反失败,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祝广带兵深入敌军内部,消耗了祝家大量的兵力,而那个时候,宗启颢计划着要和谈,对于祝广的孤军深入感到不满,因为朝廷还有诸多内务亟需解决,打击外敌完全可以再延缓,他更需要的是和谈来获得更多的休养时间。

  于是,户部顺势只给够份额,至于其他认为祝广是多要的物资,一概不批。

  虽然最后是胜利了,可祝家也元气大伤。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每人的想法不一样,也许祝家觉得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错过一次以后就再无可能,可宗启颢想要的是见好就收,为以后的长远发展考虑。

  能在镇压了反叛的祝家后顺利将外族胡虏彻底解决,这其中也有祝家的一份功——两方相互消耗,最终成就了宗启颢。

  前世祝家的反叛,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胜算不大,再难也要去做,哪怕知道失败,也要毅然反抗……恐怕是因为祝斯宁过不去内心那个坎,无法接受自己与外族和谈。

  这么多年,祝家世世代代抵御外族,已然成了世仇,家仇国恨,一旦有打击对方的机会,祝家定然不会放过。

  祝斯宁对萧逸明的敌视也是在那时加剧的,彼时祝广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带兵深入,宗启颢对和谈的支持,是压垮祝斯宁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亲喜欢阿宁,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一直觉得,阿宁最像他。”

  祝修永深吸一口气,他永远不会忘记,当时祝斯宁一身是血单骑出城寻求支援的模样。至少,他是没有那样的胆魄,现在恐怕也没有。

  他现在是秦王世子,要考虑的往往更多,难有这样的冲劲。

  至于愧疚,当然也有。不过祝修永不想多说,让秦王妃付出生命和祝斯宁一双腿换来的战绩,一次就够了。

  对于不想说的是,避而不谈甚至绕开往另一个话题走,这一点,他和祝斯宁是一样的。

  “要彻底深入敌方打散这些联盟,可不是陛下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要多方配合才是。”祝修永道,“眼下外族使节才刚走,陛下就打算抄了人家的老窝,是不是不太好?”

  宗启颢看着他:“无论如何,祝家都不乐意和谈吧?”

  祝修永沉默半晌,而后道:“陛下宏图伟略,胸怀天下,陛下所做的决定,都是从天下大局考虑……”

  宗启颢突然打断他:“朕不需要听这些套话,也许祝家是有些许私心,但朕相信祝家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

  前世他对祝家提防不已,毕竟祝家的名头,在塞外可比宗启颢这个皇帝响亮多了。

  “多谢陛下信任,臣感恩在心。”祝修永行了一礼,“我们既是君臣,又是姻亲,从公来讲,我相信陛下会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从私来讲,我却不希望陛下是。”

  宗启颢没有回话,祝修永对他的很多情绪都来源于私人,在公事上他从来没有含糊过,这也是他能容忍对方的原因。

  “朕觉得自己两样都能做到。”他会是一个好君主,守得江山万年永固,也会是一个好丈夫,和祝斯宁一起白头到老。

  祝修永定定地看着他:“不要以为这样我就会帮你,我自己也不确定让阿宁和我一起走是对是错,可是让他留在京城,就算陛下愿意对他多加回护,我依旧不会放心——即使陛下做了承诺,但若是阿宁有一丁点委屈,再远再难,我都会把他带走。”

  “你不会有这个机会的。”宗启颢同样看着对方的眼睛,一字一顿道,“我绝不会给。”

  是“我”,不是朕。

  日头愈加灼烈,刺人眼睛。祝斯宁睁着眼睛,一下也不敢眨,看着大军一路扬尘,浩浩荡荡奔向远方。

  看一眼少一眼,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再看到这些人。

  队伍前头的祝修永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后方的场景。

  灰色的城墙蜿蜒成一条线颜色渐淡没入天际,祝斯宁还站在原地,变成一个小点。

  祝修永知道,这个时候祝斯宁一定会和他挥手,即使他根本看不见,他也会做。

  阿宁,以后我就不在你身边了,你千万要好好的。

  对不起,我不是一个好哥哥,总是帮不了你。

第43章

  送走祝广和祝修永以后, 祝斯宁有一段时间都不太能提起精神,做什么都是无精打采的。

  “殿下, ”萧逸明微笑问道,“最近藏书楼又进了一批新的话本,你要不要看看?”

  祝斯宁头也不抬, 继续提笔在纸上无聊画圈:“不是很有意思,太老套了。”

  萧逸明重新推了几本算术解谜书过去:“那这些呢?”

  祝斯宁瞄一眼,复又垂下:“都看过了。”

  萧逸明依旧不急不缓, 重新返回架上将这些书一本一本推进书架, 重新翻找起来。

  他每抽出一本书,先仔细看过序言和目录,然后再速读一遍里面的内容。

  “萧大人不忙吗?”祝斯宁有些疑惑, 最近宗启颢不知在忙什么,整日大会小会不断, 他能来翰林院藏书楼,搭的就是宗启颢的顺风车。

  现在宗启颢在和几位阁老正在开会, 萧逸明居然在这边悠悠哉哉地整理书册,没有在旁边帮忙做记录整理, 这很不符合未来能臣的培养路线。

  “忙啊,”萧逸明笑着答道,“我近期的任务, 是要把藏书楼内与外族相关的风土人情书册都整理出来。”

  “整理这些做什么?”祝斯宁略略翻过藏书楼内这部分藏书, 里面的不少东西已经过时, 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

  萧逸明也不明白, 不过这是上头吩咐的任务,他照做就是了。

  “应该是为了边境的辎重运输吧,开拓新路线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