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32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看了一会儿,她突然就哭了。

  “妈,你怎么大早上就哭上了?”那年轻男人有点无奈:“是不是一男一女分别许久,就要见面相认的时候,又有人死了?”

  “不是……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想哭……唉,你还是别去留学了!”中年妇人道。

  “你这是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年轻男人有些不高兴,一把抢过了大众报:“我就说这种报纸,家里还是别订了!”

  他说着,目光落在《留学》这篇文章上。

  起初他有些生气,一目十行地看,只想从中挑出错来,但看着看着,他的心态却变了。

  他沉默下来,从头再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然后,他又生气了……

  最后,他竟是一巴掌把报纸拍在了桌上:“什么不去留学!就因为大家不能接受新思想,国家发展不起来,我们才会被人看不起!我看江振国想的就没错,我们要走出去,多学点知识带回来!”

  他拍了一下,又把报纸收起来:“这个小说……读着还挺有味道!我要拿到学校里去!”

  “不行,你奶奶还等着要听报呢!”中年妇人连忙阻止。

  年轻人只能把报纸放下了,咬牙道:“没想到大众报上还能有这样的文章,我去买几份。”

  租界街头。

  报童拿着报纸吆喝着:“看报了看报了!先生要不要买一份大众报?今天报纸上有留学生写的留学生的故事!”

  几个女学生一边聊天一边走过,听到留学生三个字,立刻来了兴致:“小孩你过来,你说今天报纸上,有留学生写的故事?”

  “是啊!写的还是他去留学的故事,小姐要买吗?”报童道。

  这年头女学生的家境,都是比男学生更好的。

  毕竟普通家庭会让家里的男孩去读书,可不会让家里的女孩去读书,更别说女校普遍收费还比男校贵很多了。

  一个女学生当即拿出一枚铜元:“给我来一份。”

  报童立刻就给了她一份大众报。

  她带着报纸来到学校,翻到后面,看起了《留学》。

  江振国登船时说的话还有想法,让她热血沸腾,船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却又让她眼睛酸涩……

  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对江振国的种种感受感同身受。

  等看到船上的中国船员病死……明明很讨厌这个人物,但她的泪水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甚至于连老师进了教室,都没有发现。

  看大众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而这些人,基本上都看到了《留学》这个故事。

  他们每个人的身份都不同,但看到这个故事,却又有一样的酸涩心情。

第32章 帮忙

  穆琼是在透过玻璃窗照射到床上的阳光中醒来的。

  晚清, 上海这边就已经有玻璃厂,之后家家户户盖房子, 就流行用玻璃窗了。

  之前他们在姚家, 住的是个偏房,窗户是用纸糊的,在这边却不同, 两个卧室都是装了玻璃窗的。

  穆琼琢磨着,应该去弄个窗帘把窗户遮上,不然就太刺眼了……但他很快又意识到没有必要。

  他们家的人,都是早起的。

  穆琼走下楼,就发现朱婉婉已经煮好粥了。

  “琼儿, 可以喝粥了。”朱婉婉一边说,一边掀开锅盖给穆琼舀粥。

  粥熬煮的很粘稠, 凉了之后, 上面飘着一层厚厚的米油,穆琼一口气喝了……四大碗。

  喝完粥,穆琼道:“娘,昌玉, 我带你们去附近走走吧。”

  穆琼带着朱婉婉和穆昌玉在附近走了一圈。

  这边住的人很多,以至于附近的一条河边,时常有农人拿了自家种出来的蔬菜卖,价格还挺便宜。

  当然, 蔬菜价格便宜,估计也跟天冷了有关。

  在上海这边, 夏天天太热,很多菜都长不好,能吃的蔬菜的种类也少,到了秋天反倒是青菜萝卜莴苣大蒜什么的都有了。

  当然了,最冷的时候,蔬菜品种也要少一点,但青菜萝卜也不缺。

  霜打过的青菜萝卜,还非常甜。

  “娘,以后你每天都来买点新鲜的菜,家里不要吃咸菜了。”穆琼道。

  “青菜不放油都不好吃,咸菜便宜还好吃,为什么不吃咸菜?”朱婉婉不解。

  这时候的人可没有咸菜不健康之类的概念,穆琼就道:“腌制的东西不是不能吃,但吃多了不好,会短寿。”

  “还有这回事?”朱婉婉被吓了一跳。

  “有。”穆琼肯定地说道。

  “那以后还是不吃腌制的了。”朱婉婉自己倒是不在乎短寿不短寿,但她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女短寿的。

  “少吃点还是可以的。”穆琼笑笑,花一角钱跟一个卖鸡蛋的农人买了十五个鸡蛋。

  因为没有养殖场,这时的鸡蛋挺贵的,这些鸡蛋个头小,一角钱也就能买到十五个。

  接着,他又买了青菜莴笋,称了几斤黄豆,并在旁边的肉摊上割了点猪肉。

  林林总总的,又花了两毛钱。

  不过今天是乔迁新居的第一天,吃好点也是应该的。

  买完东西,也就上午八九点,穆琼跟朱婉婉打了声招呼,就出门去了。

  而出门前,他用报纸折了个纸包带上。

  穆琼先去了西餐馆。

  他也就一天没去西餐馆,那里的一切都还是熟悉的样子,但也有些不一样。

  穆琼发现西餐馆的员工,包括一向活泼的李光明在内,所有人都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以往李光明看到他,肯定是会过来跟他打招呼的,可今天李光明竟只看了他一眼,然后就又用自己那极不熟练的英语跟街上的人打招呼,招揽起客人来。

  穆琼有点疑惑,但看到眼眶红红的陈老板,就猜到原因了。

  李光明等人估计是看到陈老板的脸色不太好,才会这个样子。

  “陈叔,怎么了?”穆琼担心地问道。

  “我没事,就是听了个故事,心里有点不好受。”陈老板道,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柜台上摊开的大众报:“小穆,这故事写得很好,你也看看吧!那个庚款留学,你也可以去考一考。”

  穆琼往柜台上看去,正好看到了自己写的小说。

  “我儿子也去留学了,他跟这个江振国一样,都想我们的国家好起来……”陈老板道:“他在外面,肯定受苦了。”

  “我相信陈大哥一定会排除万难。”穆琼道。

  “那是,我儿子聪明的很。他小的时候,我的餐馆刚开起来,没什么客人,他就在门口叔叔阿姨地喊,让人来吃饭……”陈老板夸起自己儿子来,精神头也好了。

  穆琼很认真地听着。

  陈老板讲了很久,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说得有点多……唉!我们还是说这个小说吧,小穆你一定要看看。”

  “陈叔,我已经看过了。”穆琼笑笑。

  他本想告诉陈老板这小说是他写的,但陈老板的反应这么大,穆琼倒是不好意思说了。

  他又跟陈老板聊了几句,看到西餐馆这边没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就告辞离开了,离开前,他还向陈老板打听了一下平安中学。

  “平安中学啊,离这里并不远,是个很好的学校。”陈老板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对平安中学还挺了解的。

  平安中学位于租界,是租界价格最便宜的中学之一。

  这年头的小学很多是不正规的,找的老师本身认字都不多,因而收费便宜,中学却不能这样,中学的老师,怎么着也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既如此,学校的开支就大了,学费自然也不可能便宜,但平安中学每学期学费只要十六元,价格异常低。

  而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的校长自己在往里贴钱的缘故。

  当然了,这样一所中学,要进去不容易……平安中学每年只收一百来个学生,要通过考试才能进。

  这所学校的设施在租界算最差的,老师也没多好,唯一的优点就是学费便宜,因而虽然来考试的学生很多,却都是家境一般的,里面的学生也普遍很穷。

  “小穆你要是想读这个学校,可以去考考。”陈老板道。

  “我不是想读,是我一个朋友在那边读书。”穆琼道。

  陈老板把平安中学说的非常好,还说只有考试才能进,但按照怀安那个熊孩子的说法,是他哥把他塞进学校的……

  当然了,这也不奇怪。

  这样的私立学校,总是有后门可以走的。

  穆琼按着陈老板给的地址,往平安中学走去,路上,他还叫住一个报童,买了一份大众报。

  “今天大众报卖得怎么样?”付钱的时候,报童问道。

  “卖得特别好!我快要卖完了,正打算再去拿点。”报童笑道:“大家买报纸都是为了看上面的留学生的故事,先生你也看看吧!”

  “嗯。”穆琼应了,心情格外好。

  拿着大众报一路走到平安中学门口,穆琼就看到了一圈有些年头的围墙,围墙里头,还有几栋被有些枯了的爬山虎盘踞着,有些年头的建筑。

  看这建筑的样式,以前怕是大户人家的祠堂……古时的大户人家,都有修建祠堂的习惯,很多都把自家祠堂修建的又大又漂亮,不过这世道变得很快,很多大户人家一不小心就败落了,祠堂也被别人拿去,用作别的用途。

  穆琼过去的时候,里面正在上课,学校的大门也关着。

  但门口拿来当传达室用的小房间里,坐着个瘸腿的老头,正在用煤炉烧水。

  “老先生你好,我来给怀安送东西,能麻烦你交给他吗?”穆琼问。

  “怀安?”老先生问。

  穆琼道:“怀安,就是大家喊他怀哥的那个。”

  “你说他啊!行,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等下给他。”

  穆琼道谢,拿出自己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拿着的报纸包,就给了那个老人。

  他放下东西就离开了,而这个时候,平安中学某个教室的最后,傅怀安正偷偷看夹在书里的报纸。

  那报纸就是大众报,而他看的,就是上面刊登的《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