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287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

  如今英法两国参战的士兵,很多是因为理想和爱国才上战场的,他们的意见,政府不可能忽视。

  英法两国的人一边发布公告,说西林断货是因为他们没有购买到足够的西林,又表示他们一定会从遥远的东方购买来足够的西林。

  这样的公告,总算是安抚住了那些士兵,然后,英法两国的人就联系了中国这边的人,要求这些人弄到西林。

  英法两国在中国,是有外交官的。

  这两个国家一度非常辉煌,尤其是英国,之前可是日不落帝国!他们自然不像日本,惦记着派特务去偷……

  他们了解过情况,得知霍英一直不愿意交出西林之后,立刻就联系上了如今的政府。

  他们表示,中国既然已经加入了他们这一边,那就该有所表示,比如说西林这样的东西,就该共享。

  他们这样的要求,是让政府这边的人非常愤怒的——这些人带走了那么多劳工也就算了,竟然还想要西林!

  这战争又不是发生在他们国家的!凭什么让他们出人又出钱?

  然而,英法两国也没这么傻……他们在打了一棒子之后,立刻就给了一颗甜枣。

  他们紧接着又说,只要中国这边提供西林,他们愿意给中国诸多帮助,甚至派来一些专业人才,帮助生产一些新式武器。

  政府这边的人,立刻就心动了。

  这会儿的政府,背后的人可都是军阀!对他们来说,再没有比武器更重要的东西了!

  更何况西林不是他们的,把别人的西林交出去,能换来自己的武器……这是多好的事情?

  双方你来我往谈过之后,政府这边立刻就决定,要配合英法两国,让霍英交出西林的制作方法。

  他们当即联系起霍英来,结果却得知霍英并不在上海……最后,一支由政府官员和英法两国的外交官组成的队伍,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而这个时候,岳朝郢已经出院了。

  江凤鸣从岳宏卫的嘴里得知了很多消息,自然也得知,岳朝郢的亲生儿子,已经没命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岳朝郢大受打击,又晕了一次。

  这个国家的人,一直都是将子孙后代看得极重的,现在突然没有了孩子……穆琼很怕岳朝郢会撑不住。

  但岳朝郢又一次撑住了,只是言语间,对日本人的恨意几乎遮掩不住。

  不仅如此,岳朝郢回到岳家之后,还对家里的几个侄子更加严厉,便是对几个兄弟,也不假辞色,竟是将他们关在了家里。

  岳朝郢的两个兄弟自然是不满的,结果他们刚表达出一点自己的态度,岳朝郢就让他们滚出去——岳家这宅子,是岳朝郢某次回国的时候买的,是属于他的!

  岳朝郢这样的态度表达出来之后,他的兄弟立刻就不敢闹了,跟鹌鹑一样缩着脖子乖乖听话。

  他们其实并不想这样,甚至去找了他们的娘说情,但岳朝郢的母亲现在每天吃斋念佛,别的什么都不管,压根就不帮他们说话。

  这个老太太性子并不好,所以早些年,才会整天数落岳朝郢的妻子,最终让那个女子自尽……可真要说起来,她也算不得大奸大恶的人。

  至少,她一直很愧疚。

  而现在闹出这样的事情来……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她做错了事情的报应!

  岳老太太已经打定主意,余下的岁月里,要日日烧香念佛了。

  岳家的事情,穆琼都是知道的,也知道岳朝郢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放心不下家里人,就想让家里出个有出息的,好歹不至于他没了之后立刻败落。

  岳朝郢对侄子上心,对穆琼和韩禛,就更上心了,尤其是韩禛。

  韩禛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跟着岳朝郢学习了好几年,这时候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说法,他和岳朝郢早就跟亲人一样了,现在瞧着,甚至开始像亲父子。

  而岳朝郢在教导他们之余,还一直看书看报纸,了解国内情况。

  了解着了解着,某一日,岳朝郢突然道:“日本人对山东很是觊觎……我一定不能让他们得手!”

第234章 众人来到

  日本人对山东很觊觎, 这并不是秘密,事实上, 在《传染》这本书惹怒了日本人, 引来他们的抗议,穆琼为了辩解又以山东百姓的身份写了几篇控诉日本人的文章之后,上海有点见识的人, 便都知道日本人在觊觎山东了。

  岳朝郢,肯定也是早就知道的。

  现在他突然这么说……穆琼问:“老师是有想法了?”

  “也不能说是想法……”岳朝郢苦笑:“西方的战争快要结束了,英法两国应该能赢,到时候我们的国家,也就能成为战胜国, 自然可以将山东讨回。”

  岳朝郢这个说法是没错的,事实上, 这会儿山东那边, 已经有很多人在奔走了。

  日本是在战争开始并加入战争之后,以德国是敌对国为理由对德国开战,然后抢夺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的。

  正因为这样,今年他们的国家也加入战争, 和日本成为同盟国之后,便一直有人想要说服日本人退兵,将山东还给他们。

  不过,毫无疑问他们一直在做无用功。

  到嘴的肥肉, 日本人又怎么可能吐出来?

  甚至于,就连最后战争结束, 中国也没能要回山东,以至于都没在合约上签字。

  穆琼是知道这一切的,更知道日本后来还会侵华……“老师,就算我们的国家成了战胜国,也不一定能要回山东。”

  “这就不得不寻求外援了!英法两国经历过战争之后,需要修生养息,他们会设法从我们的国家谋取利益,但并不会来侵略我们,倒是日本,迟早对我们动手……我们可以许以利益,让英法两国帮我们!”岳朝郢道:“这会损失我们国家的一些利益,但就算我们不这么做,这些国家怕是依旧会从我们的国家掠夺财富。

  岳朝郢觉得战争就要结束,以及对西方列强的看法,都是非常正确的,可以看出他见识不凡,不过他虽然想得很好,这事情要操作起来,却很难。

  列强是不会把他们的国家看在眼里的,也不会在意他们的请求。

  这次,穆琼没开口,倒是韩禛说话了:“老师,你说过列强都是猛兽,我们的国家却是一块肥肉,我们又要如何让他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有人去了,他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岳朝郢道:“我要去欧洲。”

  “老师,你的身体……”韩禛皱眉看着岳朝郢,岳朝郢的身体很不好,这样子去欧洲,他怕是还没到地方,就已经没命了!

  “我会养好身体再走。”岳朝郢道,表情极为坚定。

  穆琼见他这样子,突然觉得这主意不错。

  别的不说……若是岳朝郢真的能加入到和谈中去,至少可以让后来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不至于成了一盘散沙。

  历史课本上,寥寥几笔写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不签字的事情,但穆琼看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却得知当时代表团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顺应民意,也知道当时,因为国内政权的混乱,代表团里的人分成了好几派。

  当时,有些人是想要签字的,放弃签字虽然痛快,虽然让民众满意,却会损失国家的利益——当时要是签了字,他们多少还是能分到一点利益的,不签字就什么都没了,还会惹怒列强。

  而且,那时候日本方面,曾经威胁过,说是中国代表团要是不签字,就要屠杀山东百姓。

  一部分人主张签字。

  但绝大多数人觉得签字太过屈辱。再加上当时国内很多人关注着这件事,民众都很愤怒,觉得不应该签字,他们也就不愿意签字。毕竟,这字一旦签下,他们就可能被骂成卖国贼,没办法在国内立足。

  最后,有些人装病逃避,有些人义愤填膺,最终在跟政府方面联系过之后,一起做出了“不签字”的决定。

  当然了,穆琼是个俗人,他也觉得,与其在签字之后,期盼列强给予的许些利益,还不如不签字来的痛快。当然,他对当时的具体情形并不了解,这也只是一家之言。

  之后,岳朝郢大概是有了盼头,他的精神一日好过一日,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

  不仅如此,他还分了家,在给了他那两个兄弟一些钱之后,将人分了出去。

  然后,岳朝郢又把房子卖了,然后花钱租住在卖了的房子里,开始整理自己的资产。

  他这是孤注一掷,打算带着自己所有的财产前往海外。

  穆琼和韩禛都没有劝他。

  韩禛是要跟着去的,而穆琼,则是拜托傅蕴安给岳朝郢找了随行的医生和保镖。

  这世道乱的很,不多带点人,是不好乱跑的。

  此外,穆琼还将他写的那部纯英文小说给了岳朝郢:“老师,这是天幸先生写的书,当然,这书不能署天幸先生的名字……这书您看看,应该是有点作用的。”

  岳朝郢对天幸,是非常喜欢的,这时候接过书,就看起来。

  他起初看得皱眉:“这真是天幸先生写的?为何写成这样?”

  “老师你看了后面就知道了。”穆琼道。

  岳朝郢把书往后翻,看了一会儿,就明白穆琼为什么要给他这本书了:“这书是非常有用的!等到了欧洲,我一定会将它出版!”这书能让英法两国的普通百姓知道中国劳工的所作所为,挺好的。

  “霍家在欧洲也是有点人手的,老师可以和他们合作。”穆琼又道。

  “好。”岳朝郢道:“替我谢谢霍二少……等等,我亲自去拜访霍二少。”

  “二少他现在不在上海,但很快就要回来了,到时候老师可以去见他。”

  “行,那我就多等几日!”岳朝郢点了点头,又道:“对了,我还一样工作要交给你。”

  “什么工作?”穆琼问。

  “你和我一道把这本书翻译成法文。”岳朝郢拿着穆琼刚写好的英文书道,在国外出版,总不能只出英文版!

  穆琼:“……”对一个作家来说,翻译自己的小说真的很没趣,他更愿意用别的语言,把自己的故事重新写一遍。

  但这会儿,他显然不能这么做……穆琼接过书,努力翻译。

  穆琼和岳朝郢进行翻译的时候,英法两国来上海找霍英的代表团,已经来到上海了。

  一路舟车劳顿,他们到达上海之后,就找了一个大酒店安顿下来。

  与此同时,霍英也来到了上海。

  上海的天气已经彻底变冷,霍英将一个放了炭火的小铜炉抱在怀里,下了火车。

  火车上的气味很难闻,哪怕他包了一节车厢,不许自己身边的人抽烟,火车里浑浊的空气依然让他很不好受,正因为这样,他下火车的时候,是充满期待的。

  但被外面的冷风一吹,他又觉得火车上不错了……

  霍英钻进等候在车站旁边的马车,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特制的马车里,是烧了炭火的,那炭火就放在马车的座椅底下,人坐上去之后,只觉得浑身上下暖洋洋的。

  “你们快带人去我的住处,给我盘个炕!”霍英吩咐身边的人,他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会盘炕的人,打算让人在上海给他盘几个炕出来,让他可以好好过冬。

  霍英身边的人应下了,霍英又道:“去平安医院。”

  他这趟赚了很多钱,可以送点去给他的弟弟……他弟弟手底下的人特别会花钱,他不多给点,花光了他弟弟的私房就不好了!

  在霍英的补贴下,私房钱越来越多的傅蕴安:“……”

  霍英到达平安医院的时候,俄国发生了革命的事情,终于上了上海的报纸。

  普通百姓对其他国家的事情一点都不在意,甚至对如今管着这个国家的人,也并不在意,他们关注的,就只有自己的肚子。

  但那些文人,那些年轻人,却都对此很关注,讨论起这件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