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255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你们只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在这样的工厂里工作,每个月拿好几个大洋的工钱!”穆琼道:“如果你们学得好,还能当管事,甚至去开工厂都是可以的!”

  那些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穆琼笑笑,带着他们在工厂里慢慢走着,顺便鼓励他们。

  事实上,都不需要鼓励,这些孩子已经很激动了!

  时间眨眼,就到了中午。

  今天早上,为了方便,穆琼是让人熬了一些粥,又买来肥肉熬猪油,炒了咸菜给所有的孩子一人一勺子这么吃的,到了中午,他让人煮了白米饭,然后除了猪油炒咸菜以外,又给这些孩子煮了一大锅的红烧豆腐,豆腐里还放了油渣。

  这些孩子,一个个吃得格外满意。

  然后等他们吃完,穆琼就带着他们,去了霍英工厂的食堂。

  霍英的工厂里有好几个食堂,新来的工人吃的其实跟穆琼给那些学生吃的差不多,但已经学了一些技术的工人,吃的着实不错,穆琼带这些孩子去的,就是这些人吃饭的食堂。

  每人一块红烧肉,两只放在红烧肉里烧的油豆腐,还有一碗炒青菜,咸菜汤更是想吃多少随便盛……

  以前连吃饱饭都难的学生,一个个眼睛都绿了,不停地咽口水。

  而更让他们激动的,是这些吃饭的人,很多都只有十七八岁!

  他们再过个几年,是不是也能跟这些人一样?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忍不住道:“我以前就希望,长大了能天天米饭咸菜汤吃到饱,现在……我以后要是能天天吃肉就好了!”

  穆琼听到了她的话,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些孩子的目标能从吃饱饭变成天天吃肉,也算是有进步了!

第211章 反击

  穆琼将这些孩子带到霍英的工厂之后, 除了带他们参观霍英的工厂,还借用霍英工厂里教室, 开始给这些孩子上课。

  霍英工厂里的工人, 都是晚上才上课的,白天的时候,教室正好可以借给他们。

  穆琼对自己的这些学生要求比较高, 希望他们能学到比霍英工厂里的工人更多的知识,因而购买了不少学习用具回来。

  捧着崭新的书本,这些学生更感激了——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回报楼玉宇先生!

  而穆琼,他看着这些孩子们感激地样子, 让人在他们吃的米饭里,放了很多黑芝麻。

  这些孩子剃光头以前, 头发里不仅长虱子, 所有人的头发还都是稀疏枯黄的,更剪得乱七八糟——虽然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其实年纪不大的孩子,都是把头发剪短的, 尤其是男孩子,毕竟穷人没空打理头发。

  方天枼和费康榆两个人都很有本事,又招聘了很多老师,再加上还有霍英安排的教导这些孩子技术的工人帮忙……穆琼倒是没什么事情了。

  但他并没有闲下来。

  他一直在写那本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

  这本书, 他是用自传的方式写的,写作者在一路上遇到的一个个故事, 而开篇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失望”。

  书里的“我”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是想参观一下在以前的某些游记里被描写的美丽富饶的国家的,没想到最后却失望了。

  这里的人,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一个个对“我”点头哈腰的,那巴结的样子,甚至让“我”不自觉地自傲起来,开始看不起他们。

  当然,这样的情绪,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并没有直白地写出。

  第二篇则叫做“帮助”,写的则是“我”看到很多人生活贫困,然后开始帮助这些人,同时也认识了不少人……而其中,“我”依旧有点高高在上。

  穆琼并没有刻意美化自己的国家,但也没有一味丑化,他写这个国家的人巴结“我”,他也写在“我”遇到的有见识有文化的文人和美丽的女子。

  第三篇则叫“劳工”。英法两国在中国招聘劳工,是一个骗局,但“我”并没有这么写,“我”写了,这个国家的百姓为了生计,主动去英法两国当工人,甚至在里面加入了一些煽情的场景,让人觉得这些劳工很伟大。

  ……

  “你这么写,我看着有点不舒服。”霍英看过穆琼的作品,眉头微皱。

  他在国外生活多年,英文的小说,倒是可以轻松阅读。

  “这书要能出版才行。”穆琼道:“我以后会再写一部小说,专门写劳工的血泪史。”

  说到最后,穆琼也有点失落。这个时代,死的人真的太多了,偏偏,他难以阻止那些死亡。

  “这是个好主意。”霍英道,然后想起正事来:“对了穆琼,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穆琼问。

  “我的工厂,已经可以生产缝纫机了!”霍英道。

  穆琼有些惊喜:“能让我看看吗?”

  “当然可以!”霍英道。

  缝纫机是自己工厂的秘密,霍英原本是不让别人看的,但穆琼是自己人。

  他带着穆琼,就去看了刚研究出来的缝纫机。

  穆琼对缝纫机这东西没什么研究,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觉得霍英做的这个缝纫机,有点粗糙了。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缝纫机,能将之做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我之前就从别处买了五十个缝纫机回来,现在我们自己也能生产缝纫机了,让那些工人赶工,每天可以生产出一台缝纫机来,到时候你说的成衣店,我们就能开了。”霍英道。

  每天只能生产一台?穆琼觉得这速度真的很慢,不过对这个时代,要求也不能太高……

  穆琼看过霍英生产的缝纫机,就又去写小说去了,他的学校被人封了,他肯定是要有点反应的。

  他打算以楼玉宇的名义写个短篇发表,这个短篇的名字,就叫《揣度》,写的是有个老大爷看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可怜,给了那寡妇一点吃食,却不慎被人看到,结果所有人都觉得他跟那寡妇有一腿。

  流言愈演愈烈,都说那寡妇很好上手,就有流氓对那寡妇动手动脚的,调戏那寡妇。

  那寡妇无奈之下,只能跳河自尽,而那老大爷被儿子指着鼻子骂“老不修”,被儿媳妇冷待,就连孙子都看不起他,说他是穿破鞋的,他晚景凄凉,最后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流言猛于虎。

  如今在报纸上,有人污蔑他他建学校不怀好意,他这也算是给自己辩解了。

  至于他的学校被封这件事……穆琼并未太担心。

  一来,他已经给自己因为推广标点认识的北京教育部的人发了电报,二来……霍安妮已经把事情大包大揽下来,说是肯定会把这件事解决好。

  相比之下,穆琼对现在热火朝天女权运动更重视。

  可惜的是,历史上,这是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年,才彻底成功的。

  穆琼纠结的时候,傅蕴安把自己的手下找了来。

  平安医院的某个房间里,他交代了一些事情给手下:“你们去找一些妓女,年老色衰没什么活儿能接的就行,给她们一些钱,让她们去政府部门附近游行。”

  “三少,这怕是没什么用。”那手下道,如今游行的人可不少,也没见有什么用。

  “让她们别穿衣服。”傅蕴安道。

  那手下一惊。三少不愧是三少,这么一折腾,肯定会让事情越闹越大……

  那手下将事情答应下来就走了,傅蕴安又叫来另外一个人:“你去联系一下江家,让他们帮忙……”

  傅蕴安吩咐了许多事情下去。

  这运动,他原本是不打算管的,但那些人竟然欺负到穆琼身上,连穆琼的学校都找理由封了。

  当然了,他也知道,那些人这么做其实是在试探霍家,既如此,他当然要有所回应。

  傅蕴安把事情全部安排好,就离开平安医院,前往霍英的工厂,与此同时,他的手下已经来到十里洋场,开始找合适的女人了。

  此时上海的妓院,足足有数百家,妓女的数量就更多了,足有一万多,甚至在新中国成立时,上海妓女的数量达到了三万人。

  这些女人,顶尖的自有人捧着,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但更多的女人,其实过得并不好。

  她们有些本身姿容就不好,只能接待没有妻子的黄包车夫这样的底层人士,也有人在年老色衰之后,一点生意都接不到。

  几乎每天,都有没生意做的妓女病死饿死。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女人一般都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也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

  傅蕴安花钱让她们去办事,她们答应地快极了,甚至还帮着去叫更多的人。

  毕竟人越多,大家伙儿就越安全。

第212章 赔罪

  穆琼带着那些学生到了霍英的工厂之后, 直接就在这边住下了。毕竟这里离他的住处挺远,过来的时候又有点晚了, 回去不方便, 更别说他还要照看着那些学生。

  不过住了一天之后,穆琼就打算回去了。

  这边的居住条件并不好,虽然他和学校的老师住的是管事们住的单人宿舍, 条件还算不错,但到底没通水电,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傅蕴安。

  这天晚上,穆琼等那些学生全都安顿好, 正要离开,傅蕴安来了。

  “蕴安, 你来了?”穆琼有些惊喜。

  “嗯, 来看看你。”傅蕴安笑道。

  穆琼带着傅蕴安进了自己的房间,又给傅蕴安倒了一杯水。

  “你的学生们怎么样了?”傅蕴安直接坐在了床上——这给管事住的单身宿舍极小,里面就一张床床一张桌子,要在桌上写东西, 还要坐在床上才行。

  “他们都挺喜欢这里的。”穆琼道,说了这两天的事情。

  “那可以让他们多住一段时间。”傅蕴安道:“至于你,就别住这里了。”

  “你想我了,要我回去住?”穆琼笑问。

  “不是, ”傅蕴安道,“我在这边, 有个不错的房间。”

  霍英当初买了不少地,都有这么多地了,他当然不可能委屈了时常住这边的自己。在这边,他是专门给自己盖了房子的,还给傅蕴安留了房间。

  那房子外面看着灰扑扑的,里面却装修得着实不错。

  傅蕴安的房间里铺满了厚实的羊毛地毯,里面放着一张宽大的雕花木床,床尾摆了一个沙发,跟卧室相连的,还有一个书房,书房里书桌椅子书架一应俱全,不过大概是因为傅蕴安很少在这里住的缘故,倒是没几本书。

  此外,这里还有通了水装了抽水马桶的厕所和电灯。

  “你的学生在这里,你以后就住在这边吧。”傅蕴安道。

  “你呢?”穆琼问。

  傅蕴安正色道:“当然也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