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185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穆永学被气坏了,一双手轻颤起来。

  穆琼这通篇下来,都没有指责他,但只要是看文章的人,都知道楼玉宇会这么艰辛,全因为他父亲跟他母亲离婚,还不管他了。

  好得很!他这个儿子,是一门心思跟他作对啊!

第165章 敲诈

  穆琼前一天晚上待在大众报那边写文章一直写到凌晨三点, 回家的时候都凌晨四点了,第二天起的就比往常来的晚。

  当然了, 他起地也没太晚, 起来的时候,也就早上八九点。

  昨天的宴会结束已经晚上十点了,朱婉婉和穆昌玉睡得也比平常晚, 以至于同样起晚了,穆琼起来的时候,她们两人头上包了纱巾,正在喝粥。

  “娘,昌玉, 你们这是干啥呢?”穆琼不解地问。

  朱婉婉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纱巾,道:“这不是怕头发睡坏了吗?我昨晚为了不碰坏它, 都是趴着睡的。”

  穆昌玉道:“我也是。还有烧火什么的, 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头发弄脏,我们就包起来了。”

  朱婉婉和穆昌玉,昨天一开始是不知道烫头发的价格的,要是知道, 肯定不烫。

  要知道,他们一家子的伙食费,一个月都花不了十块钱,这还是算上了盛朝辉和盛朝辉那两个护卫的, 偶尔傅怀安和傅蕴安也会过来吃。

  虽然烫头发的师傅说这头发定了型,就算洗了也还是弯的, 但她们很怕洗了之后会没有这个效果,已经打定主意至少顶上十来天再洗头了。

  既如此,为了不弄脏头发,睡觉干家务的时候自然要包起来。

  穆琼:“……”

  朱婉婉早上做了粥,还用家里腌制好的咸肉剁碎,炒了鸡蛋,又炒了一个青菜,拌了点萝卜。

  穆琼就这菜喝了两大碗粥,饱是饱了,但就是觉得肚子里空荡荡的……他如今胃口挺大,光喝粥总觉得不太够。

  不过要不了多久就要吃午饭了,也没必要再吃什么。

  朱婉婉和穆昌玉平日里也挺忙的,都没空顾着家里,今天难得有空,干脆就收拾起屋子来,穆琼不打算去教育月刊那边,也就跟着帮忙。

  朱婉婉看了他一眼,没拦着。

  她儿子一直说男女平等,说男人也该做家里头的事情,那就做吧!

  朱婉婉一家三口在忙着大扫除的时候,楼玉宇的那些读者,这会儿有不少红了眼眶。

  自从穆琼开始在大众报上连载小说,大众报的销量,就越来越高了。

  而大众报的销量变高,赚了钱,他们自然也就开始抓报纸的质量了。

  这一年多以来,除了穆琼以外,大众报又发掘了几个不错的作者出来,如今报纸的销量仅次于申报新闻报,遥遥领先于其他报纸。

  它已经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而今天,所有的这些读者,都看到了穆琼写的《我的这两年》

  穆琼一家三口被穆永学从北京赶走,正好是两年前,快要过年的时候。

  他们又是船又是车的,好不容易回到苏州,已经过了年,年夜饭都是在路上吃的。

  回到苏州,本以为能安顿下来,结果先是遇到劫匪,接着又被穆家族人欺压。

  穆琼在这篇文章里,并没有写人名,连“穆”这个姓氏都没写,都是这么写的:“祠堂是新修过的,门上刷了朱红色的漆,二叔公手上的烟枪一下下敲在上面,好似在打着催命的鼓点,我听到他说:‘你娘不是我们家的人,不能住这个祠堂。’”

  “舅舅在上海开了铺子,生意很是不错,而堂兄读了中学,在政府部门工作,我们求上门去,他斜着眼睛,说这世上断没有兄长养着出嫁的妹子的习俗,让伙计将我们撵出门去。”

  而后面写他们一家的艰苦生活,也写的并不如何艰辛,甚至给人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雨下大了,雨水就透过屋顶的缝隙淅淅沥沥地落下,在屋里奏出一段乐章来。”

  “面糊糊熬久了,就是浆糊,可惜粘不住我空落落的胃。”

  “在西餐馆的工作很是艰辛,但也是令人愉悦的,我终于不用再饿肚子,每日都有剩下的面包吃。”

  ……

  看大众报的,很多都是楼玉宇的粉丝。

  这些人不见得会从楼玉宇的书里看出什么深刻内涵来,他们大多就是单纯的喜欢那些故事,也单纯地喜欢楼玉宇。

  这年头,但凡识字的,基本家庭条件都不错,至少都是没怎么过过苦日子的,现在突然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洋房里。

  中年妇人拿到大众报之后,先将上面刊登的《丝乡》念给了自己婆婆听。

  《丝乡》的主角还没有恢复记忆,正在帮小桑养蚕。

  夏秋蚕因为天气缘故很容易生病,而一旦生病,极有可能所有的蚕都会死亡,那样一来,养蚕人就要血本无归了,因此必须格外小心。

  此时江南的普通百姓,家中多半是没有井的,喝水都是去河里挑,挑回来之后,放在水缸里沉淀几天,就拿来喝了。

  之前他们村里有人因为吸血虫病死的时候,政府派了人过来,卖给他们一些漂白粉,让他们加到水中去喝。

  小桑买了一包,把这些漂白粉保管的很好,结果主角无意中看到之后,竟然将那些漂白粉全都撒到了那些蚕上……

  小桑气急了,抱怨男主角浪费东西,结果到最后,很多人家里的蚕都病了,也就小桑家里的蚕一点事情都没有。

  小桑愈发肯定男主角,以前应该是专门帮人养蚕的,就连男主角自己,也这么觉得。

  他们决定要养出好蚕来,赚钱盖房子。

  念完之后,中年妇人的婆婆就道:“没想到养蚕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是啊!”中年妇人道:“那些人竟然觉得让孩子生吞了活蚕,长大就能学会养蚕,听着怪可怕的。”

  两人说了几句,中年妇人就继续翻起大众报来,然后就道:“婆婆,今日这大众报上,竟还有一篇楼玉宇的文章。”

  “你给我读读。”那婆婆顿时来了兴致。

  中年妇人就读了起来,而读着读着,她的眼眶就红了,她的婆婆更是用帕子擦起眼泪来。

  “我一直以为楼玉宇定然是家中富裕,还出过国的,没想到他之前过的,竟然是这样的日子!”

  “是啊,这孩子真是惹人心疼!”

  “这孩子真努力,我们该让家里的几个孩子跟他学学。”

  ……

  婆媳两个一边哭,一边决定要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家里的那些个小崽子。

  某个女子中学。

  这个学校里的女孩子,基本上都喜欢楼玉宇的书。

  大众报她们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买的,但基本上所有人都会看,今天早上,她们照旧拿了大众报在看。

  结果这一看……

  《丝乡》的男主角跟《留学》的男主角一样,让人打从心里喜欢,而楼玉宇的自传……

  “没想到楼玉宇竟然有过这样的遭遇!”

  “他是个读书人,为了养家糊口,竟然愿意放下身段去西餐馆工作,着实让人敬佩。”

  “我一直以为楼玉宇应该年近三十,原来还不满二十。”

  “他当真是才华横溢!”

  “怪不得他对女子,总是多了一份怜惜,原来他的父亲做出过这样的事情,他又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

  ……

  这些女子一个个红了眼睛。

  她们本就喜欢楼玉宇的作品,现在知道楼玉宇原来有过这样的经历,更是从心里涌现出一股母爱来,想要安慰安慰楼玉宇。

  女人们基本都是这样的想法,那些男子就是单纯的敬佩了。

  “我也曾穷过,但放不下身段像他这样做……真是惭愧。”

  “楼玉宇当真坚韧。”

  “我该跟他学学的!跟他遇到的这些相比,我遇到挫折,当真不值一提。”

  “楼玉宇在那么差的环境中,也尽力教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念书……我一直想要解放女性,也可以从他一样,从母亲入手。”

  ……

  穆琼昨天晚上写的《我的这两年》差不多一万字。

  因为字数不多的缘故,其中很多事情,比如教朱婉婉识字之类,都是一笔带过的,但还是有人注意到了。

  人们敬佩楼玉宇,同时,自然而然的,也对楼玉宇的父亲不满。

  毕竟穆琼在书里,是写了他父亲之所以要离婚,是因为他母亲不识字的,而他的母亲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努力学认字。

  不过,楼玉宇并没有透露更多的消息,因而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楼玉宇的父亲是谁的,也就昨天参加寿宴的那些人知道。

  方求索每天都会看大众报,现在看到这文章,又回想起前些日子,穆永学在他们面前贬低自己儿子的模样,忍不住苦笑。

  然后又把自己的妻子叫来:“我给你读读这文章,你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做的!还有,男孩子就要吃点苦头,你以后再不能一味惯着孩子!”

  类似的事情,很多地方都在发生。

  这篇文章,引起的反响挺大的。

  而穆琼写这篇文章,其实只是为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个铺垫。

  写这样的文章,原本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一开始,只想让穆永学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穆永学爱面子,又不缺钱,在北京还有家有业,眼看着此事不可为,应该就会回家去了。

  可是,吕绮彤比他以为的狠多了。

  他自然也要多防备一些。

  若是之前原主一家遇到的事情,都跟吕绮彤有关,他还应当回敬一二。

  而这件事,基本已经八九不离十了……穆永学虽有些名气,但跟霍英没什么关系,霍英要对付穆永学更是简单的很,压根不需要借助他,既如此,霍英也就不需要骗他。

  穆琼这么想着,拿出稿纸来,在纸上写下了《我的母亲》四个字。

  昨天他写《我的这两年》,其中有很多疏漏,可以用这篇《我的母亲》给补上。

  吃过午饭,穆琼就在自己的卧室里写了起来。

  而他写了没多久,就听到楼下传来朱婉婉的声音:“琼儿,蕴安来看你了!快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