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104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房主将房子买下之后,就搬去了南京,因为这房子空在那里平白消耗许多钱,租又不好租,就想卖了。”傅蕴安道:“房子是好的,就是要价不便宜,水电费花费也高。”

  1881年,上海就有了中国第一家水厂,1882年,上海电气公司也成立了。因而,此时的上海,已经有水电了。

  但这水电费着实不便宜。

  此时大家家里的电器,也就只有电灯而已,这电灯还不是钨丝灯,而是爱迪生发明的碳化竹丝灯。

  至于电费,它是按照每户人家家里的电灯个数来算的,最初一盏灯每月要收十五个大洋的电费,这几年费用已经稍稍降低,但一个灯泡每月的电费,依旧需要六个大洋。

  至于水费,这时也不是按吨算的,而是按照你家几个水龙头来算,每个水龙头每月水费三元。

  在这个时期,能用上水电,比在现代开个豪车有面子多了,同时,哪怕是巨富之家,很多人也舍不得开通水电。

  毕竟从井里打水用,晚上点油灯真的很便宜很便宜。

  当然了,电价虽贵,但若是大客户,电厂是会给算便宜一点的。

  而已经开通了水电的房子,就算你不用,钱电厂水厂也是照收的,按照傅蕴安的说法,那房主就是不想每月平白付出许多水电费,才会想要把房子卖了。

  穆琼问:“房子的格局如何?”

  傅蕴安道:“那房子格局跟我家相似,前面是个院子,然后有两间两层的朝南的屋子,再往后是个天井,天井后面又有几间屋。格局还算不错,大大小小的屋子加起来足有十来间,住一家人绰绰有余。”

  “这样的房子,应该不便宜?”穆琼问。

  “要五千大洋。”傅蕴安道。

  穆琼:“……”

  穆琼穿越来之后,过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知道是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因而手上有五百个大洋,便觉得自己很富裕了,但现在得知这房子的房价……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很穷。

  “房价一直在涨,若是可以,早些买总归没错。”傅蕴安又道。其实这房子拿去卖,便是六千大洋也有人抢着要,他已经给了优惠价了。

  穆琼若是想买最好,若是觉得贵了……他倒也不会强求。

  “是这个道理,就是我暂时没有那么多钱,能否跟房主商量一下了,先付两千,剩下的三千按月分期付?”穆琼问:“我可以多付一些利息。”

  傅蕴安知道穆琼手上没那么多钱,他本以为穆琼会去借钱,甚至想着自己也能借一些给他,没想到他竟然提出了这样的付款方式,不免有些惊讶。

  不过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他会不会同意我也不知道,你可以先去看看房子,再跟他商量一下。”

  房子确实需要先看看,穆琼得知今天就能去看房子之后,当即决定马上过去。

  他的课都调到了下午,今天上午不需要给学生上课。

  决定之后,穆琼就去找了朱婉婉,想带她一起去看房子。

  但朱婉婉拒绝了:“琼儿,今天上午盛老师的两堂课我都想去听,还要做饭,就不去了。买房子的事情,你来决定就好。”

  朱婉婉不去,穆琼也不强求,干脆自己去了。

  其实朱婉婉真要去了,兴许不愿意他买那么贵的房子……她不去也好。

  穆琼和傅蕴安一起往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便有个身强力壮,瞧着大概三十来岁的男人拉着一辆车来到傅蕴安面前:“先生,你要去哪里?”

  傅蕴安为了方便出门,买了一辆人力车,请了一个车夫。

  这车是崭新的,还是这时候少见的钢丝胶皮车,车轮上的钢丝亮的发光,座椅上裹了一层皮,还放了坐垫,瞧着还比路上随处可见的黄包车宽敞。

  这绝对是黄包车里贵族车了。

  但这车只有一辆,在平安中学附近还不好叫车。

  穆琼想再叫一辆车,结果愣是一辆都没瞧见。

  “我家并不远,不如一道走过去?”傅蕴安看向穆琼。

  “不必,傅医生,你坐车我走路就行。”穆琼道。

  傅蕴安皱眉,而这时,那车夫憨憨一笑:“两位先生,你们一起坐车吧,我拉的动。”

  傅蕴安微微一顿,也笑道:“你我一起坐车吧。”

  “傅医生,不用了,我正打算多走走,锻炼身体。”穆琼道。

  他一直想锻炼身体,可惜太忙了,也就没顾上。毕竟锻炼不仅耗时间,还耗精力,他兴许可以不坐黄包车来回改为跑步,但那样的话,他晚上恐怕就没力气写东西了。

  当然了,他现在这么说,主要是考虑到傅蕴安有洁癖,恐怕不愿意跟他挤在一辆车上。

  “上来吧。”傅蕴安上了车子,让出一个位置对穆琼道:“你还能跑得过车夫?”

  “是啊先生,我跑得特别快。”那车夫也道。

  穆琼看到傅蕴安并不勉强,想了想,到底还是坐上了车子。

  这车子比寻常的黄包车宽敞一些,他和傅蕴安又都很瘦,这么坐着倒也不至于太挤,就是两个人不可避免地靠得很近。

  穆琼是不介意的,就怕傅蕴安介意,但他看过去,发现傅蕴安神色如常。

  注意到他的目光之后,傅蕴安还侧过头,朝着他笑笑。

  穆琼便也自在起来,同时也觉得……傅医生笑起来之后,真的特别好看。

  那车夫很有力气,这车子又是新的,不仅用了橡胶轮胎,车轱辘上了油,拉起来不仅快,还很稳当。

  傅蕴安在车上问了一些孤儿院的事情。

  穆琼把孤儿院的情况一一说了,又道:“这世道……感觉我做得再多也没用。”

  “你愿意做,这就是好的。”傅蕴安道。

  “也是。”穆琼笑起来,他知道未来总有一天会充满光明,已经比这时的人好了。

  这时候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迎接他们的会是什么,不照样在奋斗,在拼搏?

  穆琼跟傅蕴安认识已经许久,但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傅蕴安的住处。

  看了看傅家半新不旧的大门,穆琼笑道:“傅医生,若是能跟你做邻居就好了。”

  傅蕴安笑起来:“是啊。”

  傅蕴安今天笑的真的很好看,若是被现代的小姑娘看到,怕是要尖叫。

  穆琼这么想着,就和傅蕴安一起去看了房子。

  房主已经去南京了,但房主的儿子还在这边,他领着穆琼去看了房子。

  这房子比穆琼想象的更好。

  屋子是新建不久的,打扫的干干净净,家具还一应俱全。

  里面有许多房间来,若是他们搬到这里,不仅朱婉婉和穆昌玉都能有单独的房间,还空出许多房间来!

  穆琼对这房子再满意不过,就是价钱……穆琼和房主商量了一下,问能不能先付两千元,剩下的三千元分期付。

  “我可以另付利息。接下来两年,我每月付一百五十元,共二十四个月,付三千六百元如何?”穆琼主动道。

  他如今给大众报供稿,千字四元,每月交稿五万字,便能拿两百元,再加上还有教育月刊的分红和工资,每月一百五十元,是肯定给得出的。

  而他之所以不多给,也是想在身边留点钱,免得遇到什么事情,拿不出钱来。

  那房主看了傅蕴安一眼,当即道:“没问题!你是傅医生的朋友,我是相信你的。不过我们要先定个契约,请个担保人。”

  这是应该的,穆琼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93章 招工

  双方很快就把一应事情商量好了, 但因为穆琼没有带钱,下午还要上课, 就将定契付钱的事情定在了第二天上午。

  等商量好, 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傅蕴安提出邀请:“都已经过来了,不如去我家吃饭?我家的厨娘手艺不错。”

  “那就麻烦傅医生了。”穆琼道。

  穆琼还是第一次到傅家, 一进去,便觉得这里的布置很特别。

  此时的人,有些偏爱富贵,有些偏爱文雅,但傅家的房子院子要形容的话, 应该称之为“简洁”。

  院子里竟是一盆花草都没有,屋里东西也不多。

  而这样的布置, 说实话穆琼还挺喜欢的。

  傅家正对着大门的屋子, 就是用来待客吃饭的地方,屋子中间摆着一张看着就厚重的木质八仙桌,旁边则摆了几把木头椅子,还有木质的茶几。

  傅蕴安让穆琼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然后便喊人送来了茶水,又让送茶水的四十来岁的厨娘去做饭。

  这时的人喝茶大多很讲究,穆琼之前去魏亭家里,那上茶的茶杯就很小, 但傅蕴安家中不同,佣人直接端上来两个很大的玻璃杯, 一杯里放着白开水,另一杯里则放着绿茶。

  “我在国外习惯了用大杯子喝水,有点不雅观,见笑了。”傅蕴安端了那杯白开水。

  “其实喝水本就该用大点的杯子。”穆琼道,他也习惯用大杯子喝水,在现代的时候,他常年带着个保温杯,渴了就喝两口。

  傅家雇了一个帮着做饭做家务的厨娘和一个车夫,车夫平常还做些劈柴之类的活儿,此外,孙大林时不时会过来,帮着傅蕴安跑个腿什么的。

  穆琼觉得这样挺好的,若不是他们一家平日里都在平安中学吃饭,搬家后他也想请个厨娘到家里来做饭。

  傅蕴安家里的厨娘上过茶就去做饭了,而没过多久,她便端来了好几个菜。

  上好的五花肉做成的红烧肉油光发亮的,绿油油的韭菜和黄橙橙的鸡蛋放在一起特别相配,拇指大小的炸小鱼闻着就香,除此之外,还有一盘子凉拌海带,一碗酱焖竹笋,以及半只切开后浇了卤汁的卤鸭。

  红烧肉和卤鸭都是要花许多时间才能做成的菜,那厨娘离开了没多久,按理没那么快做出来,这两道菜恐怕是买回来。

  穆琼尝了两口,就更确定这一点了——红烧肉和卤鸭都特别好吃,还明显放了很多作料。

  普通人家家里,作料一般不会这么齐全。

  穆琼笑着夸了厨娘的手艺。

  这厨娘也确实当得起他夸,那几个素菜同样很好吃。

  吃饭的时候,穆琼注意到傅蕴安的餐桌礼仪很好,他吃饭的样子,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真是奇怪,傅蕴安这么一个在这个时代办学校办医院做义诊,一心为民的人,他在现代看这个时期的资料的时候,竟从未看到过。

  穆琼在看傅蕴安的时候,傅蕴安也在看穆琼。

  穆琼做事有些随意,但一看就知道他是受过良好的教养的。

  他最初的时候,以为穆琼只是个从外地逃难来上海的难民,接触多了,却发现这人非常出色,思想也开放。

  穆琼在傅家吃过饭,就跟傅蕴安告辞了。

  傅蕴安道:“我下午不用车,让车夫送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