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孤注掷温柔 第130章

作者:阿堵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发现……什么”

  “这套文字,夏人学起来,一样简便容易,好处多多。”

  长生沉吟着:“光是字母读和写,好比认几十个偏旁部首,当然容易。但是这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它们可以给夏文注音。”

  “啊!对……”

  子释背起双手,做高深状:“自来夏文注音,要么使用同音字,要么使用反切法。常有失误不说,对没念过书的人来讲,门槛太高,有音等于没音。这套标音字母普及之后,可以想见,百姓识字念书会轻松很多……”

  长生思绪随着他描绘的前景延伸开去,想到深远处。不由得呆了。

  “一开始,对于夏人地区,咱们只把它当作文字注音法,纳入科举考试音韵训诂部分,这个想必没人会有意见。等天下的读书人都认可了,所有蒙学典籍,一律要求标音。如此一来,即使不考科举的普通人,包括其他各族百姓,也许不会再觉得夏文难如登天,同时有利于普及官话……

  “同样的道理,现在西戎语纯粹以夏文记录。你可知道,夏文一个读音同音字有多少?动辄几十个。所以,在夏人看来,那些用熟悉的文字书写的陌生语言,反而容易混淆、徒增障碍。如果夏人都熟悉了新的标音字母,对于完全使用它拼写的西戎语,大概会感到很亲切,学起来应该方便不少——甚至西域各国学夏语,华荣各族学番话,这两套字母,都是条便利捷径……”

  长生抓住他的肩膀,目瞪口呆:“子释……”

  “从今往后,咱们华荣,正式推行双语制。民间不着急,但是官方所有诏令公文,全部以西戎文和夏文对译书写。兼通双语的进士举人,优先择录。至于通晓其他各族或番邦语言的人。可考虑在科举中单设科目,量才适用……”

  ——语言就是思维。语言沟通思想。或许,用这个办法,能给博大精深又后劲不足的大夏文明来点儿肥料。那些四散飘洒的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里,自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独木成林的时候。

  子释拍拍长生发呆的脸:“皇帝陛下,任重道远啊!”

  长生被他拍醒,喃喃道:“我明白了……西戎与夏人,现在已经是交错混杂局面,既然学起来方便,又有好处,就肯定有的是人学。往远了讲,西域番邦与华荣往来密切,也势必互通语言。学的人越来越多,交往必定越来越深入,这是个互为因果的过程——有朝一日,西戎人也好,夏人也好,华荣也好,番邦也好,都会说一样的话,彼此能听懂,自然就成一家人……”

  一把把他抱住:“子释!你怎么这么厉害!”

  那一个扬起眉毛:“我厉害,又不是一天两天,才知道么?”心想:一家人,也照样打架。但求交流起来容易些,大家彼此能说上话,打得稍微有风度有分寸点罢了。

  长生抱着他就上了车:“太阳快要下山,该冷了,咱们回宫。”

  坐在车里亲来亲去,一个劲儿傻兮兮的笑。

  子释看他一会儿抬手去摸额头。

  长生抓住他的手:“正月里给太后拜年请安,忽然问我,上圣山还的什么愿。”

  “哦?”

  “又旁敲侧击打听我永乾四年出征后什么时间上过圣山——我手里那把弋阳弓,有人认得,倒也瞒不住。”

  “哦。”

  “还以为是对当年符定的事起了疑心,谁知听来听去……嘿!原来宫中这两年一直悄悄传扬,说是靖北王曾上圣山求奥云大神指引,大神派神使下凡相助,因而一统天下……”

  “噗!”

  “他们还说……”

  想起灵恝山上朝圣的牧民们关于自己的另一个异曲同工的谣言版本,子释哈哈笑道:“还说什么?”

  “还说,神使大功告成,本该回归圣山,谁知皇帝强留不放,以致病重垂危。皇帝没法,只好把人送回去……”

  子释愣住:“这……有鼻子有眼,还真是……”

  长生扯扯嘴角:“宫里那帮老女人,估计是憋得狠了。太后不依不饶追问到底,我索性直承了事。最后跟她讲,这回上圣山还愿,做了奥云宫的记名弟子。将来待我华荣大业兴盛,了却凡尘俗物,就回圣山修行。因为被我诚心感动,神使答应,只要我符生在位之年,便助我造福华荣……”

“这样……她也信?”

“怎么不信?不信的是朝中夏臣。奈何西戎上下都信了,他们不信也没招。”

这回却是子释傻了。谁能想到。他竟如此这般将计就计釜底抽薪,把大婚立后的事儿摆平了。虽然不愿愚民,但是……也只好先这样了。至于由此可能引发宗教问题……唉,到时候再说吧……

这时长生捧起他的脸:“在山上养了一年,怎么瞅着越发显小了呢?”

圣山神殿,日子过得安逸,营养又好,子释比过去胖些。偏偏脸上最明显,线条圆润不少,粉白相间,一副少年青葱样。

“权且充充神使,倒正好。”长生说着,把神使大人摁到怀里。

第一〇六章 处处家山

仁和三年,迎庄懿顺天文圣皇太后之位入太庙。

同年,科举改革启动。

为鼓励西戎弟子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参加考试,部分科目首次试用双语考卷。

经义科音韵训诂部分启用新的标音字母,并将于下轮科考全面废除反切法。

各种典籍陆续有了西戎文译本。署名吴宗桥的吴氏《正雅笺注》成为经义科核心参考书之一。

艺文、经义,策论三科外,增设时政、格物两科。参加秋试的士子,只有五科都通过,才有可能进入吏部铨选,真正走上仕途。而那些落选者,如单科成绩优异,可经殿试进入国史馆、钦天监、翰林院等学术机构任职。

此外,朝廷为春秋二试落榜的童生士子提供了另外一条出路:司职试。考试通过,即取得司职典吏资格,可进入基层行政机关担任胥吏,纳入正规官僚体系。干得出色,也一样有机会升官,与此同时,中书省着手清理废除多年潜存的地方官员私人幕僚制度。

这一年,李文李章考中举人,李文被派往蜀州为官,李章任职内务府。

仁和四年,朝廷进行一系列人事任免。

楚州宜抚岳铮回归中枢,出任秘书郎。秘书令莫思予年事已高,岳铮将接替其位,岳大人娶楚州世家女为妻,携妻子回京。

殿前司指挥使、禁戌营统领倪俭自请守边,加封靖武侯、辅国上将军,驻守北方边境。

彤城知府谢全,因重建彤城之功,擢为越州宣抚。

水师参将罗淼因剿寇大功,越级升为水师副都督。花自落追随罗淼进入东海水师。

按照子释的理念,小孩子就该放养——对此长生深表赞同,因为某人自己恰是一个反例,然而放养的结果,几个小家伙只要跟他在一块儿,必定野得翻天覆地。

摇头叹气:吵成这样,不是最爱嚷嚷要清静,怎么就不嫌?——看样子功课不妨再加重些,省得这帮小家伙动不动来缠他。

刚跨上台阶,一个小小身影飞奔出来,眼看就要撞到腿上。向左横移三尺让开,接着往前走,才迈开两步,又一个身影扑出来,径直往腰间猛冲,向右横移三尺,再次让开,继续往前走。

这回这个却陡然刹住脚步:“皇、皇伯父……”

“嗯。”回头看一眼,符霖这孩子如今开朗多了,都瞧不出小时候曾经那般害羞内向,明知故问:“你追的是谁?”

“是亦可妹妹。”

正要教育几句,门外那个没等到追兵,忍不住回头探看动静,望见他,吐吐舌头:“皇帝舅舅。”

两个孩子高挽衣袖裤腿,衣襟上全湿淋淋的。

长生皱眉:“你们玩的什么游戏?”

“回皇伯父……”

符霖话刚出品,那边庄亦可“扑哧”就笑出声来。

长生一向待庄家双胞胎比较和蔼,笑眯眯问:“亦可,你笑什么?”

小丫头不过五岁,奶声奶气带着脆甜:“茯苓饼哥哥说,大舅舅的马儿也叫皇伯……”

符霖跺脚:“嘘——!”

长生瞅着十一岁的小侄子。

符霖低头,哼哼嘟嘟:“那个……昨天内务府李章大人来问释叔,那两匹老马没法再用,怎么办,释叔说那是当年攻打蜀州时候虞大将军所赠,劳苦功高,舍不得杀,索性在宫里养着。因为都是黄色,”声音越说越小,顺口便给了个尊号,一匹叫‘黄伯’,一匹叫‘黄叔’……”

长生憋半天没憋住,哈哈笑道:“他连你父王一块儿涮进去,你倒还跟着凑趣……”心想这小子随着他别的没见长进多少,学得越来越无法无天是真的。一面笑一面就上了台阶,听见身后符霖逮住小丫头压低嗓门吼:“警告你多少次,不许叫我茯苓饼!”

庄家这对双胞胎,加上盘珠的大女儿符霜,几乎每年自新春到入夏,都在宫中住几个月,跟符元符霖兄弟俩混得溜熟,因此每年这个时候,宫里几乎闹翻天。

长生想起忘了审问玩什么游戏玩得浑身是水,已经看见正殿当中排着几个最大号的澡盆。符霜领着庄家的小男孩庄亦何蹲在盆边用心摆弄什么。当年剽悍无比蛮不讲理的小姑娘,如今竟也一派大姐姐风范。不过长生见过她跟堂兄干仗,剽悍依旧,大有母风,只是不再蛮不讲理。

转眼瞧见符元挨着子释蹲在另一个大木盆边上,略微诧异。

这个十五岁的大侄子跟自己有点疏远——他说了,和小孩子培养感情要趁早,但是自己真正开始抓下一代教育的时候,符元已经十岁,不可能像符霖那样亲昵,表面看似惧怕,实际嚣张得很。两年前因为到了年纪,符元迁出宫回平正王府与父母住,只是每日照例进宫学习,相处的时间自然更少。

还以为他跟谁都是那副装酷的苦瓜脸,原来不是。

符元功夫已经相当不错,长生才到门口,便抬头。望见是他,马上站起身打招呼:“皇伯父。”

符霜与庄亦何听见,一个叫声“皇叔父”,一个叫声“皇帝舅舅”,把他当作路人甲,低头继续手上的活儿。

长生问符元:“看什么看得这么起劲?”

少年肃然禀告:“刚刚内务府李章大人拿来一套玩偶,说是水师大捷,上缴的战利品有一部分进贡宫中——”

子释插话:“其实是罗淼捎给孩子们玩儿的玩具,搭在战利品里头送来的。做工颇为精巧,我正跟符元拆了看里头什么构造。”

长生走过去,大木盆里盛满了水,水面上飘着许多小人偶,弯腰捞起一个,不过三寸高,雕刻生动,装饰精美,头颈四肢牵线,底端平粘着木条,分明是个袖珍版水傀儡,一眼扫去,盆里加起来不下二三十个,各类角色俱全,简直能演全本杂戏。

子释站起来,甩甩手上的水:“好了,符元,拆开的那个你负责装回去,我不管了。”

符元应了一声:“是。”

“他们四个还要玩儿的话,你当裁判,谁弄坏的就教谁修好。对了。出宫的时候挑几个带给你老爹解闷儿,就说我借他的,记得要还。他要喜欢想留下,拿东西来换。”

“是。”

符元心知父亲其实非常喜爱这类夏人精巧玩物。因为行动不便,很多娱乐没法享受,这袖珍水傀儡确实相当合适。

长生接过宫女递来的毛巾,替子释擦手,同时训话:“刚出春就沾凉水,受寒胃疼怎么办?”

挨训的没吱声,那边旁听的开口了:“皇伯父,小侄在这里。”

长生第一个反应,是侄儿讽谏的样子。忽然明白了,他意思是他功夫很好,有他在这儿,不会发生意外状况。

轻轻一笑:“我十四岁跟你皇爷爷上战场打仗,你如今也十五了,宫中朝里,自己找点正经活儿干,想好了来跟我说。”

子释推他:“走了走了,你一来,他们都没法好好玩儿。”又嘟囔,“你十四岁打仗,那能拿来比么?我十四岁还是士子呢!此一时彼一时,他们该干的,跟你我当年该干的,压根儿不是一回事……”

长生扬起嘴角不再说话,任由身边人唠叨,他不知道,后头符元望着两人背影,听见那一大串唠叨,跟他一个表情,悄悄扬起了嘴角。

才进隆福宫,长生立马开审:“那个水傀儡玩偶,是罗淼特地送你的,对不对?”

“送我那也是给小孩们玩儿的嘛……”

长生“哼”一声,心道好你个水师大都督,花这心思供他消遣解闷,明目张胆跟我叫板是吧?……

子释忽然从怀里掏出样东西:“嘿嘿,这才是三水兄特地送我的,你要不要看?”

长生板着脸低头,只见他手里捧着一对更为精致的小木偶,不过寸许,没有牵线,装束服色乃普通民间少年,那眉目神气却眼熟得很。定睛端详,分明是自己和面前人——当年样貌。

上一篇:重生之对手戏

下一篇:重生之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