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被迫内卷 第32章

作者:贺端阳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成长 穿越重生

“这样的话,那就……由中书侍郎宋清来主持此次春闱,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协理,”迎着满殿震惊的目光,齐子元弯了弯眼睛,“众卿不会有异议吧?”

话虽然这么说,但明显他并不在意是不是有异议,没等朝臣们做出反应,就径直站起身来,“朕今天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退朝吧。”

齐子元头也不回地出了奉天殿的殿门,隐隐听见身后传来巨大的喧哗声。

他在御辇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长舒了一口气:“走吧,别让太傅等太久。”

陈敬有些许迟疑,平日里散了早朝,只要天气允许,齐子元都会在外面转一圈再回去上郑太傅的课——据说是要换换脑子。

今日倒迫不及待起来。

齐子元坐到御辇上,瞧见陈敬的神情,压低声音解释道:“再等一会早朝的消息传出来,今天这课就别想上消停了。”

陈敬眨了眨眼,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

“太傅他……”齐子元话说了一半,笑着摇了摇头,“算了,反正加紧回去就是。”

陈敬虽然依然不太理解,还是立刻应了声:“是。”

如齐子元所料,早朝的消息很快就蔓延开来。

江维桢脚步匆匆,招呼也没打,径直推开了永安殿的门:“阿让!”

齐让正坐在书案前,握着许戎的手纠正他的字,落下最后一笔才抬起头:“不是去太医署抓药?”

“正要去,”江维桢也不多做解释,直接道,“宋清来了。”

齐让波澜不惊的脸上漾出些许困惑:“宋清?”

“说是早朝的时候……”江维桢皱了皱眉,“算了,让他跟你说。”

说完也不等齐让回答,扭头出去请人。

自回皇城那日的早朝之后,齐让几乎再没和朝臣们打过交道。

他虽然另有打算,明面上已经表明了态度——新帝已然登基,在朝的臣子便当效忠新帝。

宋清等人虽有不甘,却也遵他的意思安分了下来。

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上门来。

“太上皇,”一进门,宋清便深深施了一礼,“臣贸然求见,还望太上皇恕罪。”

“你既然来了,便是要紧的事儿,”齐让拍了拍许戎,看着他跟着江维桢出了门,才开了口,“早朝怎么了?”

宋清犹豫了一下,终于开了口:“今日早朝上陛下下旨,要我来主持此次春闱。”

“春闱……”

齐让有一瞬的讶异,回想起前日在茶楼上的对话,又瞬间了然,而后又多了几分难以言明的感慨。

他闭了闭眼睛,勉强压下这一瞬涌起的诸多情绪,抬眼看向宋清:“你不想,还是不能?”

“臣就是春闱入仕,深知又一个公正严明的主考的重要,又怎会不想,”宋清说着话,挺直了腰身,“至于不能……太上皇知道臣素来狂妄,若是连臣都不能胜任,这满朝上下也没人能当得了这个主考了。”

殿试钦点的状元,博古通今、经明行修,自是该狂妄的。

齐让看着他的样子,轻轻笑了起来:“既然这样,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宋清一滞:“臣只是……”

“当日新帝登基大典,你在文武百官面前要他彻查我中毒的案子,之后新帝继位后第一次早朝,你当着一众朝臣要他还位于我,先后两次开罪于他,”齐让缓缓开口,“更别提你和一众新臣是我一手擢升,因为新政早成了我的心腹。以上种种,新帝继位后非但不曾打压,甚至又将春闱这么紧要的事交由你来负责,所以你心中难安,是吗?”

宋清深吸一口气,应声:“是。”

“宋清,”齐让看着他,声音轻了几分,“你十年寒窗苦读,入仕之后拒绝世家的拉拢,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政是为了什么?”

宋清回视他,毫不犹豫地回道:“自然是为了大梁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

“既然这样,”齐让向后半靠在椅上,“现在新帝给了你机会,去做就是了。”

第四十一章

因为赶回的及时,早朝的消息还没来得及传到提前等在仁明殿的郑经耳中,所以除了休息这几日耽误了课业并且忘记了上堂课学的东西惹得一向严谨的郑太傅不满,整堂课也还算上得相安无事。

虽然获得了加倍的作业。

“陛下,”前脚送走郑太傅,后脚陈敬推开暖阁的门,压低了声音道,“太后正在来仁明殿的路上。”

“朕就知道母后会来……”齐子元半趴在书案上,正对着厚厚的《资治通鉴》发愣,闻言慢慢坐直身体,满脸无奈,“母后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消息灵通。”

“陛下要是不想见太后,不然……现在就去永安殿,或者干脆请太上皇过来?”陈敬瞧见齐子元的样子,思索着开口,“太后就算想说什么,有太上皇在场多少也会顾忌。”

“唔,有道理,”齐子元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陈敬你变了,出这样的主意,也不怕被母后知道。”

“奴婢只想替陛下分忧,”瞧见齐子元的样子,陈敬也跟着笑了一声,而后问道,“那奴婢去请太上皇?”

“算了,躲得了一时也躲不了一世,总有皇兄不在的时候,母后这面肯定还是要见,”齐子元端起手边已经凉透的茶盏浅浅喝了一口,脸上的笑意散去,神色认真起来,“今天早朝是朕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主动做的决定,其后的种种,自然也该自己来面对……朕有这个准备。”

看着面前少年认真的样子,陈敬怔了怔。

从登基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那个穿着冕服一脸懵然的小皇帝好像不知不觉间就成长了起来。

而这期间付出了多少,有又多少无奈,自己作为贴身内侍,最清楚不过。

在心底叹了气,陈敬躬着身开了口:“奴婢去殿外迎接太后。”

“好。”

齐子元应了声,合上面前的《资治通鉴》,顺手捞了本奏章看了起来。

等到周太后进门的时候,齐子元已经看了一会奏章,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在周太后脸上微微停留了一瞬,而后才站起身,弯起眼睛笑眯眯地行礼:“母后。”

“哀家来的不巧,打扰了皇儿处理朝务,”周太后说着话,目光扫过齐子元因为睡眠不足而有些苍白的脸,立时皱起眉头,“不是说病已经好了,皇儿怎么看起来还这么憔悴?”

“病确实是好了,”齐子元说着话,走过去扶着周太后落了座,适时解释道,“昨夜处理了点堆积的朝务,睡得有些晚,待会吃过午膳睡一会就好了。”

周太后回过视线,看了眼堆满了奏章的书案,语气放和缓了些,又带了点无奈:“哀家知道朝务紧要,但皇儿病才好,还是应该多注意身体。”

“母后说得儿臣记住了。儿臣近段时间忙着处理朝务,一直没空去慈安殿探望,现在还要母后来担心儿臣的身体,”齐子元给周太后倒了茶,奉到她手里,“瞧着母后也清减了许多,更要多保重身体才是。”

这话倒是真心实意的。

虽然在许多事上齐子元都无法认同周太后,却从未怀疑过对方的目的和动机——一个母亲对唯一的儿子近乎本能的爱。

因而尽管知道那一切都是给予原主的,作为受用者,齐子元还是愿意在适当的程度上给与一些属于儿子的回应。

“皇儿……”周太后捧着茶盏,目光凝在齐子元脸上,半天才发出一声感慨,“皇儿长大了。”

类似的话在登基那天齐子元也听过。

只是那时候他刚穿过来,面对自带威严的周太后只有惶恐和担心暴露身份的忐忑,并不能体会她看着数年不曾见面的亲子身穿冕服坐上龙椅成为天下之主的心情。

而现在,经历了这几个月,虽然不算朝夕相处,却多少能明白对方的心情。

齐子元回身在对面的圈椅上坐下,看着周太后喝了口茶,才缓缓开了口:“母后今天来,是为了春闱的事儿?”

周太后端着茶盏的手微顿,一双眼里是分明的讶异。

齐子元知道那是为什么——先前不管是宗亲的事儿还是大婚的事儿,自己都端了一副懵懂的样子装傻充愣地拉扯,今天突然这样直接,多少有点猝不及防。

“母后,以宋清为此次春闱主考,是儿臣翻遍了历届春闱的文书,又看了百官们的奏章后深思熟虑的决定。”见周太后捧着茶盏不说话,齐子元又开了口,“宋清学识渊博、秉性正直,又是寒门出身,一路从乡试到殿试最后得了状元,最是能理解这些举子们的心思,满朝上下再没人比他更合适做主考。”

“若只论才学和过往经历,他确实做的了主考,”周太后放下茶盏,看着齐子元,“但皇儿,这宋清背后……”

“母后担心宋清是皇兄的人?”齐子元截断了周太后的话,反问道。

“若只是哀家担心倒也罢了,”周太后皱眉道,“皇儿可知道,今日早朝过后宋清径直去了永安殿。”

“宋清要真是皇兄的人,暗中想和皇兄有什么联络又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让母后发现,”齐子元并没多惊讶,反而托着下颌思忖道,“皇兄退位数月都相安无事,偏偏这时候宋清跑了趟永安殿……大概是和母后一样不理解为什么朕会选了他做春闱的主考。”

“哀家知道这段时日皇儿和太上皇走得近,也乐得见你们兄弟融洽。但皇儿,身在帝王家,有些时候不可太过天真。”见齐子元一脸不在意的样子,周太后忍不住叹了口气,“你先前不同意借助宗亲的势力也就罢了,大婚的事又一时半会定不下来,若是这个时候再让宋清这些人起了势头,后果不堪设想。”

“母后眼里不堪设想的后果……是皇兄会借助宋清拿回皇位?”齐子元给自己倒了盏茶,“那儿臣倒是有些想不明白,您说为什么皇兄不在刚醒来的时候就动手呢。”

周太后没想到他会这么问,拧起眉头,却没回答。

齐子元也不在意,喝了口茶,继续说了下去:“皇兄在位多年,在这朝中既有宋清之类精明能干的亲信,又有掌管宫禁宿卫的岳丈许励,外祖江深老将军更是手握重兵。相反我们母子……那时我刚登基,因为常年在乾州,连朝臣都不认识几个,母后更是多年来一直困在这深宫里,背后虽然有个周家,却也不是全然和我们母子站在一起的。若皇兄那时动手……”

“他那时动手未必就能成功,”周太后终于开了口,“江家虽然手握重兵,可是北关偏远,调兵会都城并不是容易的事。至于许家,淑德皇后早逝,这段姻亲也跟着名存实亡,而许励为人心机深沉,最擅左右逢源,并不值得信任。至于宋清之流虽然能干,到底出身寒门根基不牢。除了这些,齐让虽然在位多年,这朝中的文武群臣,未必就站在他那里。”

“不站在皇兄那儿难道就一定会站到我这儿?”齐子元微垂眼帘,意味不明地轻笑了两声,“父皇虽然只有皇兄和我两个儿子,祖父却并不是只有父皇一个儿子,更或者,如果想的话,这江山也不一定非要姓齐。”

这话从一个皇帝嘴里说出来,简直令人震惊,周太后瞪大了眼睛,半天才开口:“你想说什么?”

“其实母后明白我的意思,也明白皇兄的意思,不然当初又怎么会按着皇兄的意愿,用秦远了结了刺杀案,”齐子元道,“皇兄没有一举成功夺回皇位的把握,您也没有能了结他的信心,与其我们兄弟相斗让别人得了可乘之机,不如让我先坐稳这个皇位,保住大梁的江山社稷。”

“……是,”周太后深吸了一口气,承认了齐子元的猜测,声音也低了几分,“既然皇儿清楚,齐让当日没动手只是因为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更不该再重用宋清等人。”

“可是母后,我不用宋清他们,又该用谁呢?”齐子元轻轻叹了口气,“母后您出身周家,最是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腐朽,世家子弟凭借着恩荫,随随便便就可以入朝为官,若是再让他们去做春闱的主考,寒门子弟又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呢?”

周太后张了张嘴:“可……”

“我知道皇兄存在一日,就对这皇位存在着一分威胁,所以母后才苦心经营,想方设法地去去除他在这朝中的势力,”齐子元抿了抿唇,“可是母后,我坐上这个皇位,总不能就只是为了打败皇兄吧?”

他回转视线,看着堆积在书案上厚厚的的奏章,“虽然不是我的本意,但既然占了这个位置,我就想为这大梁的江山和天下的百姓竭尽所能。这样即使将来某一日有了什么契机,皇兄还是拿走了本属于他的皇位,回想起在位的这段时日,我问心无愧。”

第四十二章

“皇儿……”

周太后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处,久久地看着齐子元。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她一直是觉得有所亏欠的。

生在这帝王家,享受了无与伦比的尊贵,却也同样承受了种种的无可奈何——不管是当年让十岁出头的齐子元远离生母远赴乾州当藩王,还是在朝局混乱的时候召他回都城继承大统,都不是他们母子主动的选择。

如果有可能,她倒是宁愿齐子元能一直留在乾州当一个整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藩王。

所以也只能竭尽所有去守护自己在这个世上唯一的骨血,却从没想过当年离开时还懵懂的孩童已经成长到不再需要保护,甚至在不知不觉间把大梁的河山和天下百姓扛在了肩头。

“尽管口口声声说你长大了,哀家总还是把你当成小孩,想要去引导你,甚至掌控你。”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太后终于深深吸了口气,看着齐子元的一双眼里闪烁着难以言明的情绪,“虽然出乎意料,也不是完全认同和理解,但哀家还是很高兴你能有自己的主见和坚持。这些年没在哀家身边,你也还是很好地长大了,长成了比哀家料想的更像一个皇帝的样子。”

自穿越以来,齐子元见到的周太后一直是强势又威严的。

她十几岁入宫,坐在这皇城里最尊贵的位置上,历经了三代皇帝,面对过重重的阴谋与勾结,早已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绪,极少会像现在这样袒露心迹。

哪怕原主在的时候,母子之间应该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推心置腹。

这么想着,他难免有些心软,向前走了几步,在周太后面前蹲下,微仰起头,语气也放轻了几分:“所以母后,就让儿臣按着自己的想法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