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假少爷的古玩铺子 第119章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标签: 豪门世家 爽文 穿越重生

能让人买这么多水军泼黑水,那怕是有点名堂哦,有的比较闲的网友就已经在查电影票了,准备去看看。

这下,票房也触底反弹了。

无数的影院都小幅度的增加了纪录片的场次。

就在这时候,纪录片导演出来了。

导演的大金v差点闪瞎了眼,但人家语气十分平淡的说了,“这是一部纪录片,十分有教育意义与研究意义,比较严肃,希望网友们理智购票。”

导演不出名,但金v不是假的。

聪明的网友又去查了导演,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人家导演是国家台的金牌导演,专门拍纪录片的,曾经国内外获奖无数。

然后他们又去查了纪录片的简介,是以古墓为原型的文物考古纪录片。

这考古啊,对于传统和历史,是华夏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算是不研究历史,也都能说上几句。

事情闹得这么大,蔺爸爸和蔺妈妈也知道了,蔺妈妈气得不行。

蔺爸爸也不淡定,非得要查出是谁买的水军来抹黑阿离。

瞿秋离这个当事人倒是没有什么反应,黑的说不成白的。

这事情过犹不及,哪怕没有蔺向禹叫人公布昨天的票房成绩,全网骂声,也是变相性的给纪录片做宣传了。

不过家人们心疼他,他也不会不知好歹。

有些人确实欠教训了。

就在这时候,导演打了个电话,说是有一场采访,问瞿秋离要不要参加。

纪录片嘛,上映前也没搞什么首映礼,也没有多少宣传。

现在片子被人骂火了,媒体自然也就关注到了。

他想了想,答应了采访。

最初,他同意参演纪录片,一个是因为那是他的衣冠冢,另一个是因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

考古,历史,文物研究与保护,实在是太需要传承了。

采访定在了初五,到这天,网上依旧是沸沸扬扬的讨论。

有不少的网友都去看了纪录片,网上现在好评率是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那些也都基本上是不喜欢这个题材的。

也有专业人士出来分析了,从服装道具的考究,到演员妆容的复原……无论从哪个角度,这纪录片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也导致了,纪录片的票房持续稳步上升。

采访现场,来了不少的媒体记者。

瞿秋离,导演,还有三个参演的演员,以及考古学家尹老,和帮孙子站台的苏延卿都到场了。

采访从尹老开始,尹老又从古墓开始说起,古墓之前因为挖掘出许多青铜器,也被网络关注过一段时间。

现在尹老这么一说,大家就想起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尹老是考古界的大佬,他从古墓的挖掘到纪录片的计划,以及提到瞿秋离与古墓挖掘出来的古画十分相似等等。

尹老发言完毕,这又到了苏延卿。

苏延卿致力于文物修复和历史研究,虽然退休多年了,但江湖上依旧有他的传说。

只是媒体们都不知道苏延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苏延卿退休了,但他被反聘参与文物修复,这不稀奇,但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媒体面前。

苏延卿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在岁月的沉淀下,儒雅的学术气质却更加浓厚了。

尹老刚才讲了古墓,苏延卿讲的就是文物修复,修复出来的那些甲骨,翻译出来的甲骨文,跟他们讲讲古人的历史与智慧。

明明是关于纪录片的采访,此刻仿佛变成了学术研讨会。

关键是记者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到有趣的地方,还有记者朋友们主动提问,苏延卿也会不厌其烦的回答。

“最后。”苏延卿采访差不多到一个段落了,他又说,“瞿秋离是我的孙子,虽然失散了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我的亲孙子。”

全场哗然。

就连瞿秋离都有点震惊,他现在不介意公开自己的家世,但没想到爷爷会在这时候说出来。

苏延卿无视喧嚣,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递到了采访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他说:“网上关于纪录片的评论我也看了,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也没得老年痴呆,不管那些人是被人聘用才辱骂阿离和剧组,还是跟风辱骂,你们都欠剧组和我们家阿离一个道歉。”

现场的媒体朋友,心中一个年头闪过:这老爷子是护犊子来了啊。

苏延卿的采访结束,这就到剧组的正式采访了。

先是中规中矩的采访了几个演员,这才把话筒对准了导演和瞿秋离这两个话题中心的人物。

导演从为什么要拍这个纪录片说起,以及剧组的经历,资金问题,以及瞿秋离友情担任历史顾问等等。

该说的话,前面都说得差不多了,瞿秋离就直接从传承的角度说起。

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多年后,可能这个行业就无人继承了。

而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复原都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

他个人的力量微薄,但也想为此尽一份心力。

采访到此结束。

当天晚上,各大媒体就讲采访片段全部放了出来。

虽然每个媒体剪辑出来的都有差异,但没有任何媒体是恶意剪辑,完完整整的将这个纪录片是如何形成的,大家投入的精神,都展示给了网友。

情怀。

这里两个浪漫的字眼。

有人为了情怀万里奔波,有人为了情怀,贡献了一生。

这一下,纪录片是真的火了,正面的火了。

特别是瞿秋离,样貌好,家世好,人家还很优秀,一时之间,他居然成了网上最想嫁的男人之一。

就连gay圈都有了他的名字和照片在传播。

无数的年轻人走入电影院观影,试图去了解那个遗失的文明。

看到采访和网络动向的游礼,咬碎了后槽牙。

为什么会这样?

他只是想给瞿秋离一个教训而已,为什么又变相性的给他做了宣传?

他不甘心,明明最开始挑起的是韩越,韩越为什么又当缩头乌龟不肯出现了?所有的事情都成了他的错?

他气得砸了自己的卧室。

此刻,他不知道的是,还有法院的传票等着他。

蔺向禹和苏家两个当哥哥的,虽然一个是情哥哥,一个是堂哥,但他们决不允许有人欺负他们家阿离。

曾经的‘假少爷’,阿离不在乎,他们不可能不在乎。

该讨回来的,一分都不会少。

至于韩越,念在他曾经帮了瞿秋离的份上,暂且先放他一马,要是以后再敢舞到阿离面前,也别怪他们连本带利的讨回来了。

关于这些,他们默契的选择不用告诉阿离。

但瞿秋离是个聪明人,大概猜到了一些,但也没深究。

男朋友和哥哥要为了讨回公道,他能有什么说的呢?

有家人撑腰的感觉,是真的很不错啊。

年过完了之后,瞿秋离就忙起来了,也没时间去关注网上的动向以及纪录片的后续了。

年前在爹娘那里做的笔记,他年后复工就拿来出来,直接就震惊了研究室的小伙伴们。

这份资料太详细了,详细得他们都以为是标准答案了。

不过到底标不标准,一切都要实验过再说了。

去年的蚕丝不够了,今年又得重新养蚕。

瞿秋离这次全程参与。

古玩店那边有刁小芸在,最近又是淡季,不着急。

纱衣这边,他除了提供资料之外,帮不上太大的忙,但秘色瓷这边就不一样了。

每天他都连轴转,跟秘色瓷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拉胚,一起上釉,一起烧窑。

忙得不亦乐乎。

蔺向禹支持他的工作,但每天阿离全团队的午餐和晚餐他都包圆了,准时准点的送到。

偶尔公司太忙或者出差,他也会让别人给他们送过来,

渐渐的,研究室的小伙伴们也看出了一点端倪,原来此哥哥非彼哥哥啊。

他们都非常默契的没有伸张,怕闹到家里头去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蔺家和苏家已经把婚房都给他们买好了,甚至连装修都没让他们动手。

这天,蔺向禹又过来送饭了。

“爸妈让我们找个合适的时间搬过去。”蔺向禹语气中带着试探,“你这一天天的忙,也不回家,人都瘦了一圈儿了,他们担心。”

瞿秋离毫无形象的白了他一眼,是爸妈担心,还是你这憨憨想搞事情?

以前他偶尔回苏家,蔺向禹偶尔也会跟他过去住两天,那肯定不能搞事情,不合适。

主要是四合院建得太早,隔音效果一般。

瞿秋离怕被人听到,所以都没让他得逞。

但他偶尔也回蔺家。

蔺爸爸和蔺妈妈倒是没什么话说,甚至还会专门给他们创造时间和空间。

瞿秋离最开始也让蔺向禹得逞了几次,但蔺向禹这家伙吧,他比较喜欢得寸进尺,还喜欢得了便宜还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