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 第196章

作者:琼玉花间 标签: 情有独钟 强强 爽文 穿越重生

  汴京城中的百姓纷纷拿出了家中存放的烟火也不管白天黑夜便拿出来燃放,爆竹声在街面上此起彼伏的炸响。

  街上的人流比起前段时日明显大了起来,菜市上买鱼买肉买点心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些受惠于太傅大人的新政而富足起来的商户们甚至挂出了“今日羊汤半额”或是“今日胡饼免费”的牌子

  学宫中因太傅停学而忧心忡忡的学子们争先恐后的要约着同僚吃酒还愿,朝中礼部也高高兴兴的焚掉了起草好的治丧文书。

  整个汴京城,如同被三月的春风叫醒了一般。

  比新春除夕之时还要热闹。

  君王此次复朝与以往之时大为不同,并没有马上处置停朝一月产生的那些积务,而是将东宫太子推向前朝,将以往太子不曾涉及的军务朝政手把手的教给了他,停朝一月积压的所有奏疏也都是当朝念诵完毕后,交由太子处置。

  那些在大周官场中韩太傅手下历练出的臣子们自然很快便品出了味道,古来明君如此,就是有了禅让之心。

  顾毓诚周岁为嗣,两岁入宫,七岁正式加封储君,没有争储,没有夺嫡,没有厮杀,更没有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好像这个孩子生来就是储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将这个无比繁荣的国家从君父的手中接过来。

  朝中的文武都对顾修这位君王韩墨初这位首辅心服口服,同样的,他们中的所有人几乎都是看着这位小太子从会说话开始就跟随着这两个爹爹在朝中军中的各个职能所在来回奔波,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累。

  他们早早就知道这个孩子会是他们后世的君主,也早早就做好了要为这位君上效忠的准备。

  大周这几十年间出了顾修那样的明君英主,也该再出一位如毓诚一般的仁义之君了。

  顾修与毓诚交权的过程比想象中的顺利许多,前朝宗室几乎连一点质疑之声都没有听到。

  好似所有人都在韩墨初昏睡的那三十七日里想明白了,顾修与韩墨初不能永生,他们已经为国朝呕心沥血,今后的日子他们也该好生享受一番了。

  载盛十五年,八月。

  正值壮年的君王顾修明旨昭告天下,为保圣躬长安,国运绵长,将于当年九月初十日正式禅位于东宫太子毓诚,沿用载盛之年号,加赏前朝,封及宗室。

  他禅位以后,不加太上皇帝之尊号,与首辅太傅韩墨初并尊皆称“圣父”。待他百年之后,陵寝葬地一切从俭,此后所有后世之君皆要遵循此例,一应不得大兴土木,厚葬自身。

  登基大典后三日,顾韩二人正式离京别居。

  汴京百姓夹道相送,每到一处也皆有百姓自发相迎,常有拥挤踩踏,以至于各地方官府不得不在二人必经之路上加派亲兵护卫,才能确保二人的车驾顺利通行。

  ***

  一年后。

  盛夏时节。

  淮南道,广陵府,百茗山上。

  那座好似悬浮于半空之中的八角凉亭里,一对俊帅的中年男子正在着棋。

  执白棋者,一身仙风道骨,执黑棋者,英朗刚毅,与各自所执之棋彼此相称,相得益彰。

  棋盘上黑白交错,两方势力正在厮杀,此消彼长,不分胜负。

  “云驰这些日子棋艺精进不少,这局眼见着就要赢了。”韩墨初轻巧的在棋盘边缘落下一子,抬眸朝人笑道。

  “我又不是看不懂棋谱,你方才分明让了我九手不止。”顾修摩挲着手中的棋子:“子冉是怕赢急了我,就没人同你下棋了吧?”

  “云驰都能瞧出来我方才让了几手,还不是棋艺精进了?”韩墨初用眼神提示着正在思考棋局的顾修落子的方向。

  “我不必师父让我,几时我自己赢了才算。”顾修顺着人眼神的指示落下棋子,便听得不远处一阵相当急促的脚步声。

  “圣父!京中的人来了!”一个穿着一身青绿色半臂夏衫的少年自山与凉亭相接的通道上飞奔而来。

  来传话的少年名叫小墩儿,人如其名,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他是由身在宫中的内监总管元宝从七百多个小内侍中精心给顾韩二人挑选出来的,为人机灵,做事麻利,手脚干净,平日里话也不多,最适合跟随在这两人身边贴身服侍日常了。

  “好,就来。”韩墨初回应完毕笑眯眯的落下一子,瞬间便将局势扭转成了白棋上风,随即展袖起身扬眉看着顾修道:“怎么了?是云驰说的,不要我让的。”

  “也罢,今日都输了你十一局了。”顾修一脸正色的摇了摇头,说不后悔是假的。

  两人出了凉亭,在小墩儿的指引下并肩回到了他们二人在这山间起居的院落之中。

  今日的来者是宁逸亲王次子毓庆。

  这个对火器之事无比痴迷的青年用了去岁一年的时间,在学宫的火器造究室里将大周现有的连珠火铳改为了双管的,即增加了威力,又大大节省了成本,见过试射后的新君毓诚大为惊喜,要他此番从广陵回宫后,直接入火器监中督促此器量产。

  韩墨初与顾修从山间的凉亭下来时,毓庆正认认真真的指挥着随行而来的亲随护卫们从山下往这山间搬运东西。

  他这次带来的东西里除了有两人在这百茗山上日常所需的衣食日用外,还有大太妃金氏和尚宫吴氏这对老姐妹亲手缝制的两条腰带,有晴昭公主亲手所制的杏仁酥和芙蓉饼,以及宁逸亲王在京郊的花圃培植的一株半紫半白的牡丹花。

  他临行前,他的父王特地交待他说:这花实在太过娇嫩,京中的地气实在是将养不了,就只能送来广陵,将这花交给韩太傅了。

  毓庆专注之余,余光忽然瞥见了身后由远及近的两道身影,他急忙转身迎了上去,屈身半跪道:“见过七叔,见过韩伯伯。”

  自从韩墨初卸任之后,顾修的子侄一辈就都是这样唤韩墨初的了。

  “好了,不必多礼。”顾修抬手示意那人起身,指着堂屋的方向道:“外头太阳大,进来说话吧。”

  “是。”毓庆依言起身,跟着顾韩二人进了院中的堂屋之内。

  “小墩儿,去沏壶茶,再去井中捞个瓜切了。”三人分别落座,韩墨初作为这里的正经东道,十分自然的招呼了起来。

  “是,圣父!”胖乎乎的小墩儿脆生生的应道。

  不多时,果茶齐备,屋内的三人各自拿了一角冰冰凉凉的西瓜在阴凉的屋内边吃边聊起了家常。

  “庆儿,家中近来可还好么?”顾修端着新沏的热茶,问道。

  “好,好得很。父亲母亲都好,姑姑姑父都好,兄长和弟妹们都好,祖母和吴姑姑也都好。”顾毓庆咬着一角西瓜,心里盘算着身在京中没有前来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给顾韩二人数了出来:“不过苏先生和小裴姑姑去了京畿道巡诊,庆儿来时没有见到。”

  “是么?那就好。”顾修欣然搁下了手中的茶盏又问:“你皇兄近来如何?”

  “皇兄日日都挺忙的,同卓胜哥哥他们每日都在议事。自从七叔和韩伯伯离京之后,皇兄一日朝政也没有出缺,满朝文武也都颇为信服。”顾毓庆说完,拿起手边的软帕擦了擦自己的嘴角:“说起皇兄,这些日子前朝倒是当真出了一件让皇兄很是开心的事。”

  “哦?何事啊?”这次发出关切的是韩墨初。

  “早些年侵犯我大周海疆的那些外域之国在上月下旬忽然陆续派国使入京与我大周和谈,说是愿意无条件与我大周国朝修好,至此停战,休养生息,互通有无,百年之内绝不再来侵扰我大周海疆。”顾毓庆扬眉思索了片刻:“到我离宫前,鸿胪寺中已经收到了一百六十余封停战书了。”

  听见此事,正在吃瓜饮茶的顾韩二人都很欣喜,毕竟这是他们二人离都前唯一的一块心病,顾修抢先一步出言问道:“果真如此?你皇兄派去的外使回来是怎么说的?”

  “不是我皇兄派去的外使。”顾毓庆低头吐了口西瓜子,连连摇头:“听鸿胪寺的周大人说,那些使臣们来时都说有位姓易的先生,自称是我大周国使,此人在海战之后就到了他们的国土之上与他们的国主交涉谈议,随后他们的国主便派他们带着这份停战书到大周来了。”

  “易先生?是姓易的先生?”两人一人捏着一角西瓜,异口同声的的惊问出声。

  “是啊,是位姓易的先生。”顾毓庆笃定的点了点头。

  顾修顿了顿,收敛眉峰道:“那这个易先生可有跟随这些国史一同进京么?”

  “那倒不曾,不过皇兄已经下旨去远海外域寻他回来了。”顾毓庆又摇了摇头:“皇兄说似这般惊世之才,定然要收为国用,就像我大周开朝的那位国士易鶨先生一样,必定会给我大周谋福祉的。”

  “回去告诉你皇兄,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不要再下旨去找那位易先生了。”韩墨初轻声打断了眼前的青年。

  “为何?难道韩伯伯是觉得此人不堪用么?”顾毓庆的脑子像是生了锈的枪膛一般有些转不过来了。

  “此人既然立下了此等功劳,却不愿随外使一道回程,也就说明此人并不想求什么恩赏,也不想要我大周的高官厚禄。所以就算找到了此人,他也一定不愿留在我大周官场之中效力。”韩墨初笑道:“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让你皇兄不要再纠结于此了。”

  “是,庆儿知道了。”顾毓庆虽然还是听的一知半解,不过他已经将韩墨初的话尽数记在了脑子里,就等着回到汴京将这些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他皇兄顾毓诚。

  宁王世子毓庆吃完了瓜,在百茗山上只待了不到四个时辰,便请辞下山去了。

  只因来此之前他的皇兄和父亲都对他千叮咛万嘱咐,韩墨初病中喜静,绝不能叨扰太久。

  顾毓庆下山后,顾韩二人用过晚膳的肉燥凉面,又简单的用温水擦了擦身,换好了舒适凉爽的湖丝寝衣进了堂屋里间的起居室内。

  顾修靠在竹榻的软枕上,举着一把硕大的芭蕉扇扇凉,手中捧着一卷广陵府书局中新发的游记。

  韩墨初坐在竹榻不远处的小桌前拿着花剪和铜铲,精心伺弄着宁王顾攸送来的那盆牡丹花。

  “子冉。”榻上的顾修看人一眼,轻声唤道。

  “嗯?”韩墨初旋转着花盆的边缘,聚精会神的寻找着整盆花中依旧需要修剪的枝桠。

  “你说今日毓庆说起的那位易先生,究竟是不是你的那位老恩师啊?”

  “云驰为何这样问?”韩墨初扶着一朵花苞,剪去了□□上一道横生的枝岔:“易鶨先生若是活到今年都有将近一百四十岁了,如何可能是他?”

  “可是若不是那位易先生,又有哪位易先生能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多的远海外域与我国朝停战?”顾修心不在焉的又翻了一页:“可是若当真是那位易先生,我又觉得不大可能。毕竟天人之说实在太过无稽,我想,应当是崇敬易鶨先生之人吧。”

  “云驰纠结此事做甚?只要此人做的是有益于我大周之事,那又管他是谁呢?”韩墨初反复又将花盆转了一圈,确保所有细节都十分完整后,向顾修展示道:“看看,我这花型修得怎么样?”

  “好看,子冉修的一定好看。”顾修手里摇着扇子,脱口而出。

  “顾云驰你看都没看。”

  对面那人温润的语气突然变厉家得生硬,顾修动作麻利的松开了手中的扇子和书本,从榻上坐正身子看着花团后方那人的眼睛无比真诚的说道:“好看,子冉修的花型真好看。”

  韩墨初在花盆边上备好的铜盆里净了净手,走到床榻跟前失声笑道:“我又不会吃人,你至于这样害怕么?”

  “怕么?我几时怕了?”顾修向竹榻之内挪动身体让出了一片空地,又展开外向一侧的手臂搭在了韩墨初那侧的软枕上。

  韩墨初上了床榻,无比自然的枕在了顾修展开的手臂上:“你方才看的是什么书?那般出神?”

  “一位不知名的先生写的江阴游记,子冉要看么?”顾修探身将推到一旁的书本又拿了过来,放在了韩墨初唾手可得的位置上。

  “不看。”韩墨初枕着人臂弯阖上双眼:“你念给我听。”

  “好。”顾修翻开书本的第一页,轻声念诵。

  一页,两页,三页......

  臂弯处的男子呼吸逐渐平稳,他悄然合上书页,吹熄灭灯盏,在黑暗之中吻了吻人的额发。

  睡吧,好好睡吧。

  我的小狐狸。

  ***

  次日清晨。

  顾修在竹榻之上独自醒来,摸了摸枕畔的余温,心下了然,兀自换下了身上睡了一夜后沾满细汗的寝衣,顺着心中所想一路寻到了百茗山的山巅之上,在晨雾散尽之处果然见到了那个颀长的身影。

  那道身影逆着阳光站着,清润的山风吹拂着人宽大的衣摆,盈盈日光照斜映在人脸上,碎长的发丝拂过面颊,扰不乱人温润俊雅的眉目。一身淡青色的衣袍,好似与周遭浓荫的绿草,烂漫的山花都融为一体,让人一时之间甚至分不清此人究竟是人,还是住在这山间的仙。

  顾修以手遮阳,眇目看清了那个立在草木之间的男子,朝着那人的方向边走边道:“子冉,要上山巅怎么也不唤我一声?”

  韩墨初应声回头,微笑着举起手中的白瓷瓶子朝顾修晃晃:“原本是想在你醒来前集些晨露回去与你烹茶的,不想你先醒了。”

  “你不在,我还如何好睡?”顾修行至那人身后,习惯性的圈住人腰身:“晨露难集,下次我陪你一道。”

  “也好。”韩墨初笑着应道:“下次你陪我,还能换个大些的铜瓮。”

  “子冉以往都是极贪睡的,怎得这些日子都起得这样早,还总是到这山巅上来?”顾修从人手中接过了已经灌得八分满的瓷瓶,看着瓶口中摇曳的清水。

  “我倒也不是喜欢到这山巅上来,就只是这些日子我在这百茗山上将养太甚,实在是闲的手脚生花。”韩墨初倾身向后枕靠,正巧是顾修胸膛的位置:“若是再这般将养下去,我只怕心症未愈,倒是添了别的病症。”

  “那......”顾修想了想,双手不自觉的叠放在了人的手背上轻轻抚摸:“今日我陪子冉下山走走?”

  “广陵府的集市统共就那么一点大,我从小逛到大,也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