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 第70章

作者:挽轻裳 标签: 宫廷侯爵 强强 穿越重生

  顾悯左手上拿着一张半人高的玄铁巨弓,右手则漫不经心地搭在箭筒上,拨弄着箭筒里剩下的羽箭,连头也没抬起来看一眼谢家祖孙,只淡淡道:“不好意思,今日手感有些差,不小心射偏了,不知吓到了谢尚书没有?”

  谢毓不满顾悯傲慢的态度,忍不住上前与顾悯讨说法,“射偏了?我看你分明就是存心的!京中谁不知道你顾侯箭法如神,怎么偏偏就这一箭射偏了?敢问顾侯,我谢家何曾得罪过你,你要在我祖父背后放冷箭?”

  顾悯抬头,似笑非笑地看向气得满脸通红的谢毓,“放冷箭?本侯要是真的放冷箭,就不会让你小谢大人看见了。”边说边把目光移到礼部尚书脸上,意有所指地冷笑着道,“本侯行事虽然谈不上有多光明磊落,但也向来不屑做那等暗箭伤人的事,须知从某些人嘴里说出来的话,才是真正的暗箭伤人呢。”

  礼部尚书哪里听不懂顾悯是在指桑骂槐,一下子便明白了大概是顾悯知道了他今天曾劝过皇帝早些立后,因而得罪了顾悯,所以才会引来顾悯的报复。

  如今顾悯正得盛宠,既是侯爵又掌管着锦衣卫,可谓位高权重,与他相争讨不了便宜,礼部尚书担心自己的孙子会吃亏,左右他也没有大碍,便想息事宁人,对谢毓喊道:“毓儿,回来!回家了!”

  谢毓以前就很看不上顾悯,觉得顾悯狐媚惑主,连累了皇帝的名声,曾经还想劝谏皇帝远小人,但这次听说顾悯在平定杜党叛乱中立了大功,还以为是自己以前误会了顾悯。

  可今天见到顾悯这副嚣张跋扈的样子,谢毓刚对顾悯的印象有所改观,一下子又全部推翻,恢复到了以前,他祖父好歹也是德高望重三朝元老,顾悯竟然敢如此轻慢他祖父,他以为自己仗着皇帝宠爱就可以横行霸道、目中无人了?

  谢毓到底初涉官场,年轻气盛,性子还没学会圆滑世故,眼见祖父被顾悯欺辱,哪里咽的下这口气,怒视顾悯凛然道:“顾侯爷,请你向我祖父赔礼道歉!”

  顾悯轻嗤了声,把手里的弓交给仆人,负手在身后,气定神闲地问:“本侯刚才不是已经道过歉了?你还想本侯怎么道歉?给你祖父下跪磕头吗?只怕你祖父受不起本侯的大礼。”

  “你!简直欺人太甚!”谢毓气不过,脑子一热,撸起袖子就想上前去找顾悯理论。

  但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是顾悯一个练家子的对手,还没等他靠近顾悯的身体,便被顾悯一掌推开,谢毓被顾悯推得踉跄后退,一个重心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礼部尚书见孙子被顾悯推倒在地,护犊心切,指着顾悯疾言厉色道:“顾侯!本官看在皇上的面上才敬你三分、不与你计较,你非要这般仗势欺人吗!莫不是以为在你临阳侯府就可以不讲王法了!”

  顾悯冷笑,“本侯仗势欺人?谢尚书难道没看到是你孙子先要和本侯动手?本侯不过是自保,谁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的纸老虎,这么不禁碰。”

  谢家祖孙气得不行,两个人一起和顾悯唇枪舌箭地争论起来,院子里顿时闹成了一团,顾悯也是个奇葩,对上谢家祖孙两张进士及第的嘴都能不落下风,把谢家祖孙气得脸红脖子粗,指着顾悯的鼻子骂他“有辱斯文”。

  早有人去通知沈映,说临阳侯和礼部尚书祖孙俩在院子里打起来了,沈映听说后感觉自己在听天方夜谭,好端端的,顾悯怎么会和谢家祖孙俩打起来?这也太诡异了吧?

  等听下人具体说完刚才院子里发生了什么,沈映才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他一个皇帝,总不好亲自出面去拉架,帮谁都不太好,于是吩咐人道:“去把顾少君给朕叫过来!”

  早上去给顾悯传旨的太监有了前车之鉴,为难地问:“皇上,若顾少君不肯过来呢?”

  沈映一拍桌子,寒着脸道:“那就把他给朕捆过来!还反了天了他!”顿了顿又说,“你替朕亲自送谢尚书祖孙俩回府,就说朕代临阳侯给他们赔个不是,让他们别把今天的事往心里去。”

  太监们领旨出去,不一会儿,在和谢家祖孙俩的舌战中大获全胜的顾悯,昂首挺胸地进了沈映的屋子,像一只刚刚打赢了胜仗的高傲孔雀。

  沈映把伺候的宫人都打发了出去,关起门来瞪着顾悯一通数落,“你是不是觉得朕这日子过得太舒坦了?不帮朕捅点篓子,你心里就不痛快是吧?那谢尚书多大年纪了你往别人背后射箭玩?万一他被你吓出什么毛病,你让朕怎么和谢家交代?朕就不懂了,谢家是怎么得罪你了,你非要跟人家过不去?”

  “皇上是真不清楚谢家怎么得罪我了?”顾悯嘴边噙着冷笑,一脸的桀骜不驯,“哦,我不能给皇家开枝散叶,传宗接代,就得支持皇上立后?不支持就是不识大体,不配侍奉皇上?他谢尚书在背后诋毁人的时候,就没想过我知道了会找他算账?”

  “……原来你是因为这事儿啊?这也不算是诋毁吧,他也是好心帮朕打算,等等,”沈映眉头一皱,“这些话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你在朕身边安插了眼线,有人给你通风报信!你竟敢监视朕!”

  顾悯面不改色地道:“皇上,这是臣的府邸,你和谢尚书说话声音太大,不小心就被我听了去,何谈什么监视?”

  沈映:“……你偷听还有理了是吧?”

  顾悯睨着他冷笑,“不偷听又怎么能知道皇上早已有了立后的打算,利用完了我就想把我一脚踹?”

  “谁要把你一脚踹了?是你自己今天早上不肯接旨的,难道还是朕的不是?”沈映扶着桌子坐下来,“至于立后,那朕也是没办法,朕是皇帝,多的是身不由己的时候。”

  顾悯猛然转身,弯腰双手撑在沈映背后的桌上,将沈映困在双臂和桌子之间,利眸凝视着沈映的双眸,沉声道:“好一个身不由己,所以你就要我眼睁睁看着你娶别的女人为妻,与她们生儿育女是吗?我、办、不、到!”

  沈映抬起下巴,目光毫不躲闪地迎向顾悯,反问:“朕何时说过要和其他女人生儿育女?”

  顾悯一怔,“此话何意?”

  沈映道:“想要稳住皇位,皇后非立不可,但朕可从没说过要和谁生儿育女。”

  顾悯敛眉不解地又问:“那皇嗣从何而来?”

  沈映长长呼出一口气,无奈地道:“等过几年朕的后宫里生不出孩子,那些大臣自然会再逼朕从宗族里过继嗣子,等有了嗣子,届时朕再解散后宫,随那些妃子想走便走,想留便留,也不能耽误了人家终身。”

  顾悯听懂了沈映的意思,立后纳妃只是为了拉拢世家的权宜之计,他并不会真的碰那些女人。

  可是他为什么不碰那些女人,为什么不生一个自己的亲生骨肉来继承皇位?

  顾悯很想知道答案,可忽然又觉得知不知道答案似乎也并没有那么要紧,哪怕刚才沈映跟他说的只是为了安抚他而精心编造的一个谎言,但这个谎言听起来也太美好了,美好到他都不忍质疑其中有一丝虚假。

  顾悯心跳怦然,闪烁的眸光里,似有一片汪洋浩瀚的柔情,深深注视着沈映,少顷,忽然一言不发地把沈映打横抱起,沈映身体骤然凌空,本能地抱住顾悯的脖子,低呼一声:“你干什么?”

  顾悯低头含住沈映的唇,一边抱着人走向床榻,一边在他唇上吮吸,哑声道:“试一试,是不是真的生不出孩子。”

第61章

  在侯府住着毕竟不比在宫里,院子小,房子也小。

  皇帝把伺候的人都打发去了外边,只留顾少君一个人在房里,把房门一关,两个人待在里面久久都不出来,房里又是静悄悄的连个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这两人在房里做些什么,守在外面的宫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知道的一清二楚。

  宫人们心里甚为感慨,顾少君方才和礼部尚书祖孙俩吵的那一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分明就是顾少君先找的谢尚书的茬,有错在先,都以为皇上把他叫过来会罚他,就算不罚,一顿训示总该免不了吧,可结果呢……谁能想到两个人竟然在房里好上了!

  这顾少君可真是有能耐啊,一个男人,讨帝王欢心的手段简直不输妲己褒姒。

  不过也不怪皇帝宠信他,这才刚刚立了平叛的大功,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自然是和旁人不一样的,以后恐怕朝中其他大臣见到这位顾少君,都得低着头走路了,有皇帝给他撑腰,谁还敢惹他。

  天色渐渐黑了,房里没有点灯,外面的夜色很快就渗透进来,将房中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黑纱。

  不过两人的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对彼此又很熟悉,所以即使没有亮光,也不会影响到什么,况且在黑暗中,气氛变得更加暧昧,情绪也更加放得开。

  两人已经许久没有在一块儿同寝过,这次也不知是因为两人都感觉到了彼此的投入,不再是以往那般逢场作戏,又或是顾悯刻意为之,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久。

  最后的时候,顾悯俯身伏在沈映颈间,两人的发髻都已经松散,青丝在枕上榻上到处纠缠,分不清谁是谁的。

  顾悯心满意足地亲了亲沈映的脸,喟叹地问:“皇上喜不喜欢这样?”

  沈映呼吸还没缓过来,只是闭着眼睛不说话。

  虽然没得到答案,顾悯也没追问,人在下意识之间做出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他能够感觉得出沈映很喜欢他这样。

  两人一时都没说话,免得破坏了此刻的温情,保持着相拥的姿势许久,直到沈映先不耐烦了,推着顾悯的胸膛想让他起身别再压着自己。

  “出去。”

  顾悯像尊雕塑似的,一动不动,“再过一会儿,我听人说,这样可以令女子增加受孕几率,咱们也试试。”

  沈映气得想一口咬死这个没皮没脸的男人,用尽全力把人推开,骂道:“试你个头!发什么疯呢,你见过哪个男人能生孩子的?要生你生!反正我不生!”

  顾悯爬起来,目光扫过沈映平坦的小腹,口吻略带惋惜地道:“万一呢?”

  “能有万一就见鬼了!”沈映不喜欢身上出了汗黏腻的感觉,侧身过去捡起掉在地上的衣服给自己披上,刚坐起来眉头就皱成了川字,于是踹了罪魁祸首一脚,“别痴人说梦了,去让外面的人送热水进来,朕要沐浴。”

  顾悯知道沈映喜欢清爽,而且两人还没用晚膳,若是把皇帝饿着了就不好了,便没再缠着沈映温存,随便捡了件长衫套上,衣服都没穿好便大摇大摆地出去了,生怕外面的人不知道他和皇帝刚刚都做了什么。

  顾悯让太监打两桶热水过来,又命人准备晚膳送到沈映房里,等他伺候完沈映沐浴,又简单地给自己清洗了下,刚好晚膳也送过来了。

  晚上的饭菜比较清淡,沈映喝了半碗小米粥,又用了一碗鲈鱼汤,刚才失去的体力便已恢复得差不多,又见桌上有一碟松瓤鹅油卷看起来好像不错,于是拿筷子夹了一块咬了口尝尝。

  结果那点心太油了,不是沈映喜欢的味道,但又不好浪费粮食,于是把剩下的那半块放进了顾悯手边的碟子里,“这点心不错,你尝尝。”

  顾悯疑惑地瞟他,“皇上,这点心还有好几块,这块你都咬过了还让我尝?”

  “怎么了?朕咬过了你就不能吃了?你还敢嫌弃朕?”沈映不满地挑眉看他,理直气壮地道,“这是朕亲手给你夹的,你吃还是不吃?”

  “吃,只要是皇上夹的,就算皇上在上面吐了口水我也吃。”顾悯面不改色地把那半块松瓤鹅油卷夹起来放入口中,嚼完咽下后,淡定地道,“果然味道不错。”

  沈映很满意顾悯乖巧的表现,看看,他多御人有术,顾悯一匹野马都给他驯得服服帖帖。

  不过,只在他面前服帖也不行,沈映放下筷子,看着顾悯严肃地道:“你以后行事也该低调一些,你自己说说,你今天干的那叫什么事?谢家一老一少两个书呆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不够你一拳一个的,要是被别人知道了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保不定人家参你一个欺压同僚、仗势欺人的罪名,到时候你让朕是秉公处理,还是包庇徇私?以后可不许这样了,知道吗?”

  顾悯忍俊不禁地看着沈映,反问:“皇上这是在拿我当稚子顽童训诫呢?”

  “你的所作所为可不就像个无理取闹的熊孩子吗?”沈映白他一眼,“人家谢尚书是说了催朕早日立后的话,但人家也是真心诚意地为朕打算,你倒好,差点儿跟人家打起来,最后还得朕去帮你给人家赔不是,你说咱俩像不像是熊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做家长的去给人打招呼?”

  顾悯转回头,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原来在皇上心里,我是这么不知道分寸的人。”

  沈映眨了眨眼,顾悯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他跟谢家祖孙俩吵架还有什么苦衷?

  不过想想的确有些奇怪,顾悯这个人平时是喜欢乱吃飞醋,但那也只是私下里跟他,以往在外人面前,顾悯举止都算是不骄不躁,进退有度,从来没听说过他主动和人闹什么矛盾,朝中大臣对他的印象也都还不错。

  而且顾悯看起来也不像是那种一朝得志,便尾巴翘上天的人,难道真是他刻意为之?

  “你这话怎么说?”沈映转过身,审视着顾悯好奇地问。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皇上要拉拢朝中大臣为己所用,难免不得对他们多加恩赏,”顾悯微微笑道,“但皇上刚亲政,也是急需立威的时候,朝中那些大臣们哪个不是老奸巨猾,若皇上此时立不了威,他们便会以为皇上你软弱可欺,时间久了,也就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了。恩威并施方是驭下之道,只是现在皇上还不方便弹压大臣,那就只能臣来帮皇上做这个恶人,臣仗着皇上的势在京中横行霸道,大臣们忌惮臣,也就是畏惧皇上你。”

  沈映听明白了,原来顾悯打的是这个主意。

  不错,对付那些个老油条,绝不能一昧地拉拢,得先让他们知道怕你,然后他们才会打从心底里敬你。

  就像之前刘太后掌权的时候,刘太后只不过是一个深宫妇人,不也是靠着郭九尘率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震慑群臣,才令群臣敬她畏她?

  沈映怔怔看着顾悯,心中五味杂陈,原来顾悯已经在默默地为他打算,想办法帮他稳固统治,甚至不惜让自己背上骂名,竟是他错怪顾悯了。

  沈映嘴角微抿,要笑不笑地看着顾悯嗔怪道:“说得好听,朕不就不信,你针对谢尚书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私心?京中大臣那么多呢,你怎么就非拿谢家树威?谢家对朕可还算是忠心耿耿的了。”

  “皇上明察秋毫,什么也瞒不过皇上的慧眼,私心自然也是有一点儿的,那就是顺便警告其他大臣,谁以后还敢在皇上面前提立后的事,就是和我作对。”顾悯边说边微抬下巴,一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语气。

  沈映看不过眼,伸手过去掐着顾悯的下巴让他把头低下来,“朕刚刚不都跟你晓以利害了吗,立后选妃只是拉拢世家权宜之计,你怎么还要阻止?刚才还说自己有分寸呢,现在又不懂道理了?”

  顾悯反握住沈映的手,沉着自若地道:“皇上,拉拢世家不是只有立后选妃一条路。”

  沈映见他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奇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顾悯一副高深莫测的口吻,神神秘秘地打哑谜:“等过两天,皇上自然就知晓了。”

  —

  沈映回京的第五天,朝廷各部的运转终于差不多恢复了正常,积压的朝政也差不多都处理完了,他身上的担子终于能轻松了点。

  只是皇宫暂时还回不去,因为冯太妃的那把火烧了好几个宫殿,修缮宫殿的工匠太多,就怕有刺客混在里面,所以为了安全着想,沈映还得继续在临阳侯府里住上一阵子。

  听底下的人说,冯太妃火烧皇宫的那天就已经疯了,因为她听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一时不能接受,痰迷心窍就疯了,如今整天在废弃的冷宫里疯疯癫癫地抱着个枕头,哭哭笑笑喊儿子。

  宫人们议论,冯太妃也是个可怜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高宗薨逝后,又在刘太后手底下战战兢兢地熬了那么多年,一辈子就全指望岐王这个儿子,现在儿子死了,等于人生完全没了希望,换成谁也接受不了。

  然而没有人知道,岐王并没有死,沈映让凌青蘅把岐王绑架出宫后,找了一具和岐王身形差不多的少年的尸体,给少年的尸体换上岐王的衣服后,伪装成岐王溺水而亡的假象,让冯太妃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其实是命凌青蘅把岐王送出了海。

  因为如果不送岐王离开,岐王和其母冯太妃一起身犯谋朝篡位的大罪,留在京里必死无疑。

  岐王年仅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又能懂什么,不过都是听他母亲冯太妃的摆弄罢了,只要远离了冯太妃的挑唆,岐王就能重获新生。

  沈映不忍心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成为皇权之争的牺牲品,岐王毕竟和他这具身体也是骨肉至亲,所以才会让凌青蘅送他离开大应,教岐王忘了京城里的这些阴谋算计、恩怨是非,从此天高海阔,过他自己的人生。

  不过,沈映也只对岐王一个人心慈手软,其他诸如杜谦仁、雍王这些乱臣贼子,他一个都不会放过,尤其是雍王。

  沈映之前在名花阁听芳蕊说了信王强占百姓良田的事,早就存了削藩的打算,这次难得拿到了雍王的把柄,正好就从雍王开刀。

  不过雍王却也不是那么好动的,雍王祖父是太宗四子,论辈分,沈映还得叫他一声堂叔。

  雍王手中不仅握有太宗钦赐的丹书铁券,可免于一死,而且他也没亲身参与谋逆,只是借兵给杜谦仁,所以雍王被林振越从封地押送回京后,口口声声只说自己是误信了杜谦仁的谎话以为皇帝已死,未免沈家江山落入外戚手里,所以才会借兵给杜谦仁拥立岐王,他不过是犯了失察渎职的罪,怎么能算谋反呢?

  要怎么样才能定雍王的罪,名正言顺地削了他的王位,又能令其他藩王心服口服挑不出毛病,成了沈映心里最近一桩最烦恼的事。

  这日恰好安郡王从玉龙山行宫回了京城,一到京城连他的郡王府都没回,听说皇宫被烧了,沈映只能住在临阳侯府,便马不停蹄地先赶到了临阳侯府。

  安郡王是被沈映诓骗去行宫的,自然对沈映的计划一无所知,他以为沈映是真的遇刺身亡了,还为此伤心自责了好久,后来又被刘太后软禁在行宫里,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最后因为精神太紧张导致一病不起,直到几天前听说沈映又没死,还已经平安回了京城平了杜谦仁的叛乱,安郡王的病才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