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帝王,问鼎娱乐圈[古穿今] 第7章

作者:风游惊 标签: 强强 娱乐圈 爽文 穿越重生

  看着自己官窑出土的青瓷,被现代科技投放成各色光影,再次摆放在他面前。

  谢明舟顿时有些不可思议。

  当年的王土,臣民,匠人如同浮光掠影闪过眼前。现代人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完整的物件,去窥探千百年前的风光和奇景。

  不过幸好,文化以这种方式传承了下来。

  头顶的灯光照刺得他眼睛轻眯了下。他抬头扫过了观众席,所有人仿佛受到了洗礼沉静下来,欣赏着小小的器件。

  沈玉桥面带微笑,温柔的声音如同清泉缓缓道来:“大明时期,国内的制瓷工艺百花齐放,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这个官窑瓷正是最具代表性的……”

  观众也默不作声的听着,仿佛被带入了那个辉煌的年代里,被人遗忘的匠人们重回荧幕,衰落已久的烧瓷法回到人们视野,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只有谢明舟神色复杂地望着瓷器,沉默不语。

  “你说是吗,明舟?”沈玉桥按照台词,把话茬递给了他。

  谢明舟还沉浸在恍惚中,半晌恢复了神色,勾起唇角附和:“玉桥说的不错,明王朝青瓷的制作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样。”

  原本肃穆的气氛僵硬了一瞬,台下笑出了声。

  “这谢明舟台词好干巴哈哈哈哈!”

  “好水啊哈哈。”

  “没文化还硬来,不是来找打吗?”

  “这么一对比,沈玉桥真是宝藏啊啊啊!什么都懂好有气质!”

  谢明舟目光还流连在纹饰上,迟迟没移开。

  沈玉桥看了眼他,接着道:“为了展现祥瑞之兆,瓷器的的正中央,”

  说到尽兴,沈玉桥轻轻抬手,食指指向饱满的瓷身,柔声道:“中间,雕刻着龙……”

  说着,笑容凝固。

  他的手指下方,哪里有龙,分明是只螭吻。

  他竟然说错了!

  沈玉桥白净的额头沁出冷汗,指尖发凉,当着几百万人说错这么严肃的东西,不得沦为笑柄。

  但他记得台词里有龙字,心下一紧,仿佛要寻找记忆中的“龙纹”一般,他颤抖伸手,摸索青瓷的边缘。

  长指伸到一半,却被一只修长的手截住去路,温热的掌心贴着他的手背,按了下来。

  酥麻的感觉由手蔓延全身,沈玉桥呼吸一顿,理智猝然回笼——他刚刚差点亲手去碰瓷器,连手套都没带,这可是犯了文物大忌!!

  还好谢明舟及时阻止了他。

  他失神侧头,谢明舟已经淡定收回手,看向镜头,不疾不徐接上话:“玉桥说得没错,这里的确刻有龙——的儿子,螭吻。古人云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螭吻便是其中之一。”

  吐字有力,语调慵懒,带着独有的沉稳感。

  这是全场谢明舟第一次正儿八经说话,观众们也惊讶了下。谢明舟这划水的,竟能说出民间典故?!

  沈玉桥也怔愣住。

  “根据传统,螭吻吞火,一般有螭吻的地方,都会搭配火焰纹。”见沈玉桥神色异样,谢明舟索性帮他说完。

  下一秒,舞台的灯光渐暗,镜头直接对准背后的屏幕,播放纹饰由来的纪录片。

  黑暗里,沈玉桥想道谢,一道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温柔又勾人:“刚才失礼了。”

  看不见,其他感官被无限放大。温热的气息洒在他耳侧,仿佛情人低语一般,沈玉桥的脸顿时蹭蹭发烫,不自觉摸了下余温尚存的手背。

  舞台再次亮了起来,照亮沈玉桥不自然的表情,和谢明舟似笑非笑的脸。

  坐在场下的许导内心疑惑,刚刚的台词,明明应该沈玉桥来说才对,算是瓷器的点睛之笔,怎么被谢明舟抢了去?

  不过就两句台词,观众也不会记得。

  谢明舟和沈玉桥解说完后,专家们纷纷以专业的口吻为青瓷作科普。虽说是专家,但也提前准备好了台词和资料。

  青瓷的鉴赏结束后,谢明舟不紧不慢退到边上,这第二场鉴赏就更没他什么台词了,全是专家和沈玉桥评鉴,

  第二件重头文物被搬上场时,所有人都被半身高的箱子吸引视线。

  箱子上方,贴着一张金边纸条——物品价值千万,慎重保护。

  字迹遒劲有力。

  主持人神秘兮兮道:“送走了青瓷,大家猜猜这第二件文物是什么?”

  所有人摇摇头,谢明舟颇有兴趣扫过箱子。

  这次又会是他的哪件文物?

  主持人笑道:“如果第一件文物是由文物局提供,那么第二件来头更大,是来自一位私人收藏家。”

  全场人屏住呼吸。

  “相信这位收藏家大家都不陌生。”主持人笑了笑,“他就是现在古董圈最有资历的收藏家,也是傅氏集团的掌权人——傅沉故!”

第6章 (捉虫)

  全场欢呼了起来,傅沉故这个名字虽然很少在娱乐圈出现,但没有人不认识他——年纪轻轻便手掌大权,带领傅氏在商业圈崛起,将傅氏打造成为国内只手遮天的商业帝国。

  也是傅言的小叔。

  傅家是传统的古董收藏世家,常常在国内外购买珍贵的古董藏品。而傅沉故此人非低调自律,公司旗下有娱乐产业,但本人从不参与,只专心扑在科技和文化事业上。

  “下面有请工作人员将古董箱子拆开。”主持人看着箱子顶部的字条,笑道:“这顶部的纸条,是傅先生亲自写下的,足以见傅先生对此文物的重视。”

  谢明舟扫过端正的字迹笑了笑,转过头,沈玉桥正若有所思打量他。

  谢明舟挑眉:“怎么了?”

  沈玉桥撇开目光,清清淡淡:“没事,还是想谢谢你。”

  见美人害羞,谢明舟玩心更甚,桃花眼含着勾人的笑意:“你打算怎么谢我?”

  没料到谢明舟这么直接,沈玉桥脸微红,一时不知怎么接话。

  这时,场下传来惊讶的低呼。

  两人顺着观众视线看去——

  箱子拆开后,一个半身高华贵的金钟挺立在中央。金钟分为三层,底箱宛如宫殿大门,中层镂空殿堂,堂中摆放着金石;钟顶是圆盘老式钟摆。

  如果上一件青瓷内秀端庄,这件则是皇家珍品,毫不掩饰的雍容气派。

  场内外观众被闪瞎了眼,纷纷刷起弹幕。

  “卧槽,真不愧是傅总的藏品啊啊,有钱人的气息!”

  “太好看了吧,不知道价值几千万啊!”

  “傅爸爸果然是傅爸爸,这东西看着就超级贵!!”

  沈玉桥望着有如神铸的金钟,流露出几分仰慕,而谢明舟则饶有兴致看了眼,但笑不语。

  “下面再次邀请两位嘉宾,以及收藏专家一同为大家讲解!”

  谢明舟和沈玉桥再次走到舞台中间,鉴定的专家站在钟旁,手扶着眼镜注视着金钟,就差把眼珠子瞪出来,感叹道:“啧啧真不愧是傅老板的收藏品。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金钟的雕刻风格和传统不同,典型的西洋风格。”

  专家大叔戴上手套,轻轻摸查一番:“铜镀金……应该是当年西洋传教士进献给明帝的金钟。”

  观众面露惊喜,这钟果然来历不简单。

  谢明舟按照台本一直保持沉默,但就算是当背景板,镜头晃过时,那张明艳的脸也能吸引住观众的视线,

  沈玉桥朝专家礼貌点头,接上话茬:“古书里记载过一件金钟名为‘真龙钟’,应该就是这个,由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工匠雕刻了六百七十三天完成。”

  “小伙子记性不错,这个钟我只在史书里见过,原来真品竟在傅总这!”专家笑了笑,赞赏道,“其实史学家们一直在猜测,这个钟为什么叫‘真龙’,有人猜可能是明帝起的某种称谓,有人猜测可能是当年特殊习俗,当然众说纷纭没个答案。”

  谢明舟沉默蹙眉,某种称谓?特殊习俗?

  ……这帮所谓的“专家”瞎猜得有够离谱。

  “但华贵的材料和精细的雕工,就算是个普通人,也能看出他的价值,谢先生你说是吧?”

  说着,专家看向一直未说话的“普通人”,现场镜头也随之对准一张淡定自若的脸。

  ——台本里谢明舟没有台词,只需要点点头,当个完美的花瓶。

  “是。”谢明舟颔首,直视镜头,长眸轻眯,“但这里的真龙,我认为并不是什么称呼或习俗。”

  专家和沈玉桥同时怔了下,转过头看向谢明舟。专家们都没猜测出来,这小子能知道什么?

  原本想撤走镜头的摄像师一愣,按照导演的意思,只用给谢明舟一晃而过的镜头,但谢明舟这明显话里有话,也不好切镜头,只好硬着头皮拍。

  谢明舟优雅戴上手套,站在金钟前,轻触碰着钟摆底箱的金色齿轮,不紧不慢道:“个人曾在古书里看到,之所以叫真龙,是因为——”

  网友们看着谢明舟不明所以的举动,纷纷吐槽。

  “这家伙在干嘛?”

  “还能变出朵花来不成?”

  “这要是搞坏了文物,可赔不起哟!”

  全场恶意猜测不断,无人沉心考究这段历史。谢明舟嘴角含着凉薄的笑意,长指转动,目光傲然扫视全场:“这座金钟,可以开出金龙。”

  话音落,“哧噶——”一声轻响,齿轮下方的门打开,一条金色的雕龙破笼而出,通身金亮如昼。

  龙尾与钟内壁想连,卷曲似弓,寓意着强盛的皇权。

  竟然,真的能开出金龙!

  所有人目瞪口呆盯着高高在上的金龙雕像,为这卓绝的艺术深深折服。这应该是古董真正的艺术价值,承载着属于那个朝代的辉煌。而金龙旁的青年同样笑得恣意又高傲,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让人……移不开视线。

  这座金钟是当年大西洋使节在他登基大典,亲手献上的大礼。其真正精妙的地方,就在于藏在钟里的金龙。

  而随着世上赝品越来越多,仿其形却难仿其心。传到后世,金钟的外形受人传颂,但藏在里面真龙的造法,却只在寥寥的野史中记了几笔,鲜少有人知道。

  然而解答了“真龙钟”的来历,镜头里的青年仍紧紧盯着龙身,眼底闪过异样,笑容一点一点敛去:“不错,很不错。”

  专家嘿嘿笑了笑:“是吧,这可是我们傅总价值千万的——”

  “我是说。”谢明舟打断道,盯着金龙,“这制造仿品的功力很不错。”

  专家笑容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