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帝王,问鼎娱乐圈[古穿今] 第27章

作者:风游惊 标签: 强强 娱乐圈 爽文 穿越重生

  “不是那方面。”傅沉故解释说,“只是因为他跟我一样,喜好古董。”

  说完他蹙了下眉。他何时向别人解释过这些。

  傅老太假装听懂了点头,接着问:“小舟家是哪里人?”

  “他从小父母就去世了。”傅沉故垂眸说。

  “这样啊。”傅老太心底对谢明舟的怜爱更深。

  独自长大,还挤在破旧的老城区,却能长成这样有才华的人。

  这时,一道声音声音响起:“早。”

  被关在家的傅言面色不怎么好,目光瞥过冷峻的小叔,心里又升起一股尴尬,他从未见过小叔对谁这么护着过,平时就是省电状态。“阿言起来了,快过来吃饭。”傅老太笑眯眯朝傅言招手。

  傅言点头,走到桌边,在傅沉故的注视下拉开椅子老实坐下。

  小叔不说话的时候,总能给他一股压迫感。

  “阿故,以后多叫小舟来玩儿!”傅老太笑吟吟对傅沉故说。

  傅沉故还未置可否,傅言疑惑问:“小舟?”

  “哦,就是你小叔昨天带回来的漂亮青年。”傅老太笑道。

  傅言身子一僵,转头向小叔看去。

  然后被小叔威严的目光冷回座位,规矩叉了块羊角面包放嘴里。

  傅老太:“阿故,今天什么安排?”

  傅沉故放下筷子,优雅擦嘴,淡淡说:“最近在看舟庄复建的工作,去现场视察。”

  舟庄……傅老太眼睛一亮.

  傅沉故吃完饭便匆匆走出门,临脚踏出门槛,却被傅老太拉住衣袖。

  “是去小舟拍戏的那个舟庄?”

  “嗯。”傅沉故答。

  “晚上你忙完了,开车送我去小舟他们剧组看看。”傅老太说,“今天晚上他们剧组开放粉丝探班!”

  “我让李秘书送你。”傅沉故拉开门,刚想走,傅老太又打断说。

  “不行,就得你开,别人开我晕车。”

  “……”

  *

  《大明春秋》剧组现场。

  “等玉桥拍完,就是你俩的对手戏了,沈书行和谢明舟的第一次离别。”副导坐在小马扎上,拿着剧本和谢明舟围读。

  历史上,自从两人相识后,读书练武总在一起,智谋相当,容貌出众,每次相伴出行,都能引来京城姑娘们的青睐。

  当然大部分是小太子主动约沈书行,沈书行也对小太子无可奈何。太子和丞相之子,未来的君臣,众人都这对年轻人抱有期待。

  直到明先祖东巡。

  谢明舟望向另一个正在拍摄的片场,沈玉桥一身白衣跪在相府门外。

  这段也是历史上沈书行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天下刚统一不久,朝堂动荡不安。明先祖和右相属于□□,而明先祖的弟弟宪王和左将军当属□□,对皇位觊觎已久。趁明先祖不在朝内,拉帮结派,以私吞军粮为由,将右相押入牢中严加审问。

  右相一生清廉,哪能受这般侮辱,最终在狱里含恨而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而沈书行回到相府,便面对满门含冤的一幕。当时的沈书行极为平静,静得让人不寒而栗。

  不得不说,沈玉桥在他昨天的提点下,似乎开了窍,内敛的感情演绎得十分到位。

  “好,辛苦了!”

  演完沈书行的情节,徐导在一旁组织大伙收拾场地,回到主场景。

  沈玉桥站起身,杨媛走上前给沈玉桥递水,笑道:“今天状态很不错,戏都一遍过了!”

  说着,她得意看了眼刚到场的谢明舟。

  别以为昨天玉桥NG次数多,这小子就能出头,今天玉桥状态恢复,指不定谁压谁的戏。

  沈玉桥点头,昨天谢明舟的指点,似乎点通了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以至于今天的几场沈书行单人戏份都一遍过。

  杨媛翻看手里排单,眼底闪过笑意:“今晚剧组开放粉丝探班,公司已经和后援会准备好,一会你配合公司行动就行。”

  现在V博上沈玉桥的后援会已经管理成型,而据她调查,谢明舟前几天刚受到关注,没有实打实的作品,吸引的都是路人粉,线下活动的参与度基本为零。

  这场探班活动,将是他们为沈玉桥造势的第一步。探班的粉丝挤爆了剧组,再对比同组的另一位男主无人问津的模样,话题度瞬间上涨。

  沈玉桥也没多问,一门心思放在和谢明舟的对手戏上。

  昨天他NG不断,但今天他一定不能再输。

  另一头,谢明舟和温陶也在确认晚上探班的工作。温陶看着公司的通告:“谢哥,这次的粉丝探班,相比沈玉桥,我们可能要低调些。”

  温陶很委婉地用低调些形容,其实是指可能没什么粉丝来,现在谢明舟的粉丝都是些路人散粉,得防着沈玉桥家到时候乱带节奏,毕竟双男主,一位男主人气太拉垮,不得沦给人抬轿的。

  公司不是没想过大肆招揽粉丝,或者买通粉丝来造势。但他知道,谢哥一定不喜欢这样。

  谢明舟放下咖啡杯,“嗯”了声。他对自己现在的地位再清楚不过——不戴口罩走在街上,也没几个人认出。

  “好啦,纠结这些没用,先把今天的戏演好。”谢明舟伸了个懒腰,放下剧本,不疾不徐走到场中央。

  温陶望着谢明舟沉稳的背影。他见过许多艺人,但谢哥是第一个让他有种踏实感的艺人。

  “这场戏也是承接昨天新加的飞页,少年明帝和少年沈书行的剧情——谢明舟被调离边境,和沈书行送别的戏份,明舟你和玉桥都要注意。”徐导拿着剧本说,“送别,切记别演成狗血剧。”

  谢明舟和沈玉桥同时道:“明白。”

  一个背负家族冤屈,一个背负帝王家的使命,两个少年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沈相满门沉冤,朝堂上一片对沈氏的唾骂。

  太子谢明舟连夜赶去御书房,请求明先祖力保沈书行。长谈一夜后,明先祖答应谢明舟保下沈书行,并给予低阶官职。但明先祖也知道,大明内忧外患,内部朝廷被皇叔觊觎,军权过重,边境还有叛军作乱。

  自己的儿子虽然才华出众,但也必须立下军功,才能服众。

  不久,谢明舟便收到父皇调他去边境,镇压叛乱的圣旨——也就是之前他刚来剧组拍过的那几幕战场戏。

  临行前的夜晚,谢明舟偷偷溜出寝宫。

  “Action!”

  沈书行自从相府被血洗后,只能在礼部当个小差,也不方便再和太子见面,太多双眼睛盯着两人。

  但临行前夜,谢明舟还是乔装打扮,翻出了围墙,来和沈书行告别。

  月色下杂院屋顶,谢明舟带了两壶酒,走到沈书行身边,扬了扬酒壶,笑道:“宫里新进献的天山雪,尝一尝?”

  沈书行接下酒壶,端详一番:“一壶酒罢了,值得你这么开心?”

  谢明舟索性坐下,大喝了口,调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人生在世,美人与酒最难得。”

  说完,他举起手里的酒壶,挑眉看向沈书行。

  沈书行侧头,望着想和他碰壶的人,月色下,一双桃花眼带着似醉非醉的朦胧。

  他心下一动,默默移开眼,怕再看下去,会泄露了不该有的东西。

  入戏的谢明舟微微一愣。

  ——刚刚沈玉桥移开目光的动作,和历史上的沈书行几乎一模一样,似乎想隐藏什么。

  沈书行递上酒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响。

  谢明舟沉浸在月色里,眺望前方慢悠悠道:“百姓乃立国之本。现如今朝廷内斗,边境战乱,百姓还在水生火热中,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

  说完,沈玉桥和徐导同时蹙了下眉。

  台本里,并没有这句。换句话说,谢明舟临时加了明帝当时的政见。

  徐导紧紧盯着镜头,明明是离别的日子,为什么谢明舟会莫名其妙加这么一句?

  霎时间他才回过神来,心底闪过欣赏。

  当年的明帝和沈相能推心置腹,除了情义深,还有一层重要的契约——政见一致,抱负相同。

  抛出这层关系,才能让观众深刻理解到明帝和沈相之间的羁绊。

  沈相,应该是最懂明帝夙愿的人。他捏了把汗,担忧沈玉桥能否接上这一段戏——

  沈玉桥淡淡接上:“百姓安居乐业,偃武修文,才是立世之道。”

  偃武修文,在战后的暗世里为百姓泄下一抹光。

  沈玉桥竟然接下他的话茬,还点出当年明帝和右相的夙愿,谢明舟十分赞赏点了点头。

  沈玉桥内心松了口气,自从那天NG多次后,他回去对沈书行一角可下了功夫,连《治国通鉴》都翻出来看了遍,绝不能再被谢明舟压戏。

  徐导欣慰地舒展眉头,沈玉桥在谢明舟的带领下,领悟力也在飞速增强。

  “时辰不早。”谢明舟盖上酒壶盖,作势想起身,“我也该走了,一会被人发现溜出来就麻烦了。”

  “阿舟。”沈书行再次换了他的小名。

  “嗯?”谢明舟顿了顿,回眸。

  “路上小心。”

  短短一句,却道出了沈书行的担忧。

  谢明舟眸子明亮,拍了拍沈书行的肩膀,语重心长:“阿行,保重身体。”

  沈书行小时候体弱爱咳嗽,但随着刻苦练武,已经长得比他都高,武力也越来越强,再过几年估计比武都比不过了。但谢明舟就爱唠叨沈书行的这茬。

  最后一个长镜头,谢明舟靠坐在沈玉桥身边,望着眼前的黑夜,眼底泛起一抹怀念。

  历史上,这是他最后一次和沈书行这么肆无忌惮喝酒。

  当他从凉州归来后,朝堂政变,他被迫登基为王,沈书行也渐渐从礼部坐上了右相之位。

  他为君,他为臣,中间永远隔着君与臣的鸿沟,再也没法像旧时挚友一般嬉闹。

  徐导看着远镜头里的两人,配上后方的月色,一黑一白,极为相称。

  这时,身后的副导却急忙跑来:“徐导!好像有个资方的老板过来现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