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57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当然,秦砚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他们的名气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实力,更多是因为外貌、因为《周末大派对》上的关注。

  秦砚一直提醒谢北杨等所有年轻演员,千万不能膨胀。可能不能听得进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秦砚他们的宣传活动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左右,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大笑江湖》的宣传。

  一方面有秦砚的努力,其实另外一方面也算是占据了天时地利。

  因为特殊型肺炎的原因,大陆的票房市场萎靡至今。9月份的时候,姜武、小燕子主演,哥伦比亚与华友联手制作的《天地英雄》也上映了。

  在上映之前,投资方还表示期待《天地英雄》能够在奥斯卡上有所收获,全国观众满怀期待。

  结果上映后,坊间一致怒骂:这都他娘的什么玩意儿。

  投资7400万,全球票房只有5000万,亏损大概5000万!哥伦比亚和华友亏得底裤都没了。

  但是制片方对外宣传的口径依然是:《天地英雄》足够优秀,只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票房不佳。希望大家多去电影院支持《天地英雄》。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电影水平如何,市场再次背上黑锅。

  但各大影视公司依旧担心票房万一真的是因为市场萎靡才这么低,那该怎么办?

  于是最后只有《手机》、《无间道3》寥寥几部电影确定要在年底上映,绝大部分的电影继续采取保守的态度,等待电影市场的回暖。

  于是每一部确定上映的电影都成为媒体的宠儿,天天把这些电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动不动就搞评选“年底几部电影,你最期待的是?”、“几名导演同台竞技,你更支持谁?”

  秦砚原本无意与《手机》、《无间道3》这些名导的作品进行比较,在行业里这叫做碰瓷儿——捆绑优秀电影,拉高自己的地位。

  可是公众甚至已经把秦砚和这几部电影导演放在一起评头论足。

  手中没有任何媒体资源,秦砚也没有办法控制舆论,他只能继续沉默,回绝一切关于这些问题的采访。

  秦砚更想用《大笑江湖》质量证明自己,所以11月开始,秦砚停止了一切宣传活动,静静等待着最后的战场。

  当然秦砚也没有闲着,本来原计划今年年中就要开始拍摄的新电影,一直搁浅到现在。

  前段时间整个电影的剧本已经完成,秦砚又开始先物色自己心仪的演员了。

  上辈子有很多人说秦砚不念旧情,几乎很难看见秦砚和一个演员第二次合作。

  但其实相反秦砚其实是一个很喜欢用老演员的导演,尤其是自己亲手调教过的演员。

  因为自己亲手调教过的演员,演技绝对过关。而且大家已经合作过,他们也更加清楚的明白秦砚需要什么。

  可惜秦砚一直无缘三大奖项,哪怕在华语电影圈中,秦砚也并非演员们冲击奖项的唯一选择。

  大多数演员和秦砚合作过一次之后,也就没了后文。

  其中有的人是因为无法接受秦砚对于拍戏的要求。

  别的电影拍摄周期也就两、三个月,就算加上前期准备和后期宣传,满打满算的工作周期也就6个月。一年下来拍两部作品,他们绰绰有余。

  但一旦进了秦砚的剧组,拍电影往往需要半年更不要,更不要说其他的工作了。

  就像是这一次拍《大笑江湖》,秦砚要求所有演员提前进行的体能训练,又安排了接近两个月的宣传工作。

  以前拍文艺片的时候,没有热度、没有曝光,有不少演员流量当头时进入秦砚的剧组,等电影上映又快被市场抛弃了。

  不是秦砚天生讨厌流量明星,相反是流量明星们对于秦砚避之如蛇蝎。

  再加上秦砚在电影方面的吹毛求疵,给每一个演员的压力都太大了。

  不要以为每一个演员都是抱怀揣着影帝、影后的梦想,都是怀揣着一腔为表演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热血。

  有的演员就想混混日子,在和秦砚合作过之后,就再也不想接受那种强度的拍摄工作。

  就算是奚芊芊、刘正文他们也不想再次创作剧本一样,人都是好逸恶劳的。

  当然更多的演员还是因为秦砚给钱不到位。

  毕竟和其他剧组比起来,秦砚给演员的钱实在太少了。

  比如说最近秦砚有私下和杨振海、袁秋珊交流过,问他们接下来有没有时间参加自己下一部电影的试镜,电影里有几个年轻角色还挺适合他们两人的。

  现实问题也很尖锐,那就是他们的角色连男二、女二都算不上了,只能算比较重要的配角。

  自耦鸡皮杨振海和袁秋珊都很委婉地回复秦砚。

  “不好意思,秦导。最近实在太累了,我想先休息一段时间。”、“秦导,我得和我经纪公司商量下,再回复您。”

  秦砚在电话之中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情绪变化,他只是笑着说:“好。”

  秦砚内心之中真的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因为这种事情,秦砚遇见也不止一两次了。

  之前在带着杨振海、袁秋珊他们去跑综艺的时候,秦砚可以说是一碗水端平,给了这些年轻演员很大的展示空间。

  虽然在人气上,杨振海、袁秋珊还有好几个年轻演员,依旧比不上谢北杨、奚芊芊。

  但是也算是在年轻人中间混了一个眼熟,有不少经纪公司或者导演都看上了他们的潜力。

  秦砚不知道杨振海和袁秋珊到底有没有签约新的剧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找了经纪公司。

  但可以确定的是肯定他们已经收到了新的邀请,而且待遇肯定比自己好。

  不要看秦砚的电影,投资在国内还算是不差的,但是他的钱大部分都花在拍摄以及剧组的普通工作人员上。

  演员的报酬,秦砚自己也承认他很抠门。

  但是他不会有任何良心上的过意不去,因为绝大部分的演员在他这儿获得的东西绝对比那一点点的合同报酬多。

  电影嘛,其实说白了还是一门生意。愿意和谁合作都是个人的自由,秦砚真没有强迫他们的意思。

  但是接下来的两个号码,秦砚就有一点犹豫了。

  秦砚都甚至拿起了电话,输入电话好慢,但最后又放了下来。

  这就要说到秦砚以前曾经的经历。

  秦砚偏爱使用年轻人,作为一名大导演,他也培养出过不少青年演员。

  那部名为《秋杀》的电影,他启用了两个从来没有演过戏的素人,尤其是男主角,直接在国内的三大奖上拿了影帝。

  男主角在拿了影帝之后,一时之间炙手可热,他的身价都直接如同火箭一样飞速起飞。

  当初秦砚签下他的时候,给的片酬是50万。

  这对于毫无作品的素人来说,已经是相当丰厚的价格了。只不过和5000万的成本比起来的确不值一提。

  但偏偏这位男主角在拿奖之后,似乎有一些膨胀。

  邀请他的电影是合同几百万起步,而电视剧更夸张,直接给出了8位数的片酬。

  秦砚知道这尘世间,熙熙攘攘,礼来礼往。男主角有新的取出,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当时秦砚的新电影,刚好特别需要一名年轻男演员演配角,很有机会冲击国际三大奖项。

  《秋杀》的男主角的确很有灵气,而且外观也满足角色特点。

  结果秦砚一个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的影帝趾高气扬的和秦砚交流着,言语之间毫无尊重之意,更别说心怀知遇之恩。

  当秦砚邀请出演配角的时候,男影帝直接表明自己不会作配,而且价格必须要和市场持平。

  秦砚家的确有钱,但有钱也不是拿给他送傻子的。

  当即秦砚便灭了这个念头,以后也不想再与对方来往。但为了面子上好过,秦砚当时说的是:“我再考虑考虑。”

  没过两天,网上就各种爆料:男影帝再次和著名导演秦砚合作,片酬高达八位数。

  整个圈子里谁不知道秦砚的脾性。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男影帝在利用秦砚营销自己的地位——连秦砚都给我特别的片酬,你们知道我什么地位了把。

  秦砚不想影响自己接下来电影的选角,立刻发了公告,表示自己电影选角还没有开始。

  然而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突然获得巨大的名利后,会膨胀到什么地步。

  被秦砚当众打脸后,新晋影帝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找人发通稿说自己当年受到秦砚不公的待遇。拍了一部5000万投资的《秋杀》,只有50万的片酬,字里行间将秦砚给描述成一个贪婪的吝啬鬼。

  这件事情可着实把秦砚给恶心到了。

  秦砚当然不会放过对方,他虽然只是个文艺片导演。但这个圈子里受过他恩惠的人可不少,再加上秦砚家里有钱有势。

  所以这位影帝一辈子也就只有《秋杀》一部作品,往后便在影坛中销声匿迹。

  虽然新晋影帝是个案,但更多的演员其实是在不经意间与秦砚疏远。

  没有办法和秦砚拍戏,一年半载也就几十万的收入。但在秦砚那儿镀了金出来,换个地方捞钱,一年下来8位数的收入总是有的。

  谁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到了后来,电影圈之内都有这一个奇怪的说法:想要获奖、想要提升演技、想要提升身价,那就去找秦砚拍电影。但如果想要赚钱,千万不要第二次和秦砚合作。

  在这个残忍、现实的资本市场,秦砚最终也学会了一个自我防御的万能办法——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

  所以秦砚真没有因为杨振海他们而难过。

  但秦砚却不敢和谢北杨、奚芊芊他们联系,因为他心中抱有期待。

  他们几个识于微时,秦砚总觉得他们或许不会被名利所影响。

  但看看现在的宣传势头,想想《大笑江湖》质量。他们的出名已经注定。

  秦砚还是决定先等《大笑江湖》上映,等他们真正的火遍大陆,再让他们做选择。

  秦砚强行按捺住了自己内心的浮躁,继续修改剧本。

  与此同时,秦砚也继续暗中物色自己中意的其他演员。

  因为秦砚有信心等《大笑江湖》上映后,这次他不用再去求别人来参加自己的电影,而是别人求他给自己一个角色。

  作者有话要说:  秦导的困境大概就是,不出名的演员想通过秦导提升自我,而出名的演员又不愿放下自己的身价。

  毕竟和上辈子的秦砚合作,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奖。

  这辈子不一样,秦导开始拍商业片,那就是注定了大杀四方。

  与此同时秦导依旧不愿意涨片酬,原因以后再解释。

第55章 首映!

  12月15日,一个很普通的星期五。

  同时今天也是《大笑江湖》的首映典礼。作为最近在整个影视圈中都特别火热的《大笑江湖》,它的首映自然也牵动了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

  以往的首映大多还是会邀请各路影评人来参加,只不过这一次的首映在秦砚的要求下,通过抽奖的方式放出了一半的席位给《大众电影》的购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