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43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说起这些难处,袁七爷真的是感同身受,他甚至好几次抬高了自己的声音,痛陈现状。

  看到袁七爷对于自己的态度有所转变,秦砚便顺势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

  “七爷,如果想要让武术指导这个行业越来越健康的话,只有扩大武术指导的需求市场,应该朝着大陆和海外发展。我想这也是您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我无比希望你能够为我接下来电影提供指导。”

  袁七爷布满老茧的手摸了摸秦砚刚才递给他的剧本,看着标题上那几个字,好几次食指和拇指都已经翻起了剧本的扉页,但片刻之后他又盖了下去。

  秦砚锲而不舍地说道:“七爷,我知道您有所顾虑,要不您先看一看我的剧本再做决定吧。”

  听到这句话袁七爷反倒是下定了决心,直接用手压住剧本,完全灭了自己再翻剧本的冲动,他说:

  “我就是担心你剧本写得好,所以才不想看。”

  刚才二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谈到了接下来秦砚想拍的武侠片以及未来华国武侠市场该怎么发展的问题。

  袁七爷看得出来秦砚对于这些问题有着足够深刻的思考,而且也相信秦砚写的剧本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但这依然不能够打破某些规则。

  他就怕看完剧本之后自己太高兴,忘乎所以而招来更多的麻烦。

  他对秦砚说道:“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接受你的邀请。”

  话已至此,袁七爷也没有再掩饰,把自己一开始的想法说了出来。

  秦砚沉默片刻,然后才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来港城之前他就知道。电影圈的潜规则,他太熟悉了:

  “我知道是因为这个电影的级别不应该由你出手。”

  听到这个回答,袁七爷先是愣了一愣,然后便笑出了声,他说道:“你这个后生啊,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你是不是哪个老朋友派来逗我玩儿的?”

  袁七爷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已经想过了,该如何委婉的给秦砚说一些圈子中的规则,毕竟他看到过很多年轻的人因为不懂这些规则,而撞得头破血流。

  结果袁七爷没想到秦砚一语道破——他现在的地位不允许他接新人的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秦砚邀请的原因。

  袁七爷继续说道:“你这一次电影准备投资多少钱?”

  秦砚说到:“大概投资3,000到4,000万吧。”

  这个数额其实大陆电影上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但是对于袁七爷来说完全上不了台面。

  要知道去年投资3000万美刀的《英雄》来找他时候,他也拒绝了。

  他之前所拍的电影无论是《黑客帝国》还是《卧虎藏龙》,投资、卡司、制作公司更不是一个级别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电影圈这个圈子里,的确有“咖位”的存在。

  作为一名导演,但哪怕秦砚有着《古宅》这样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的作品,但尚且没有展现出他真正的实力,绝大部分的专业人士都把它和他都看作一个意外……

  秦砚新电影的投资不入流,起码放在电影圈里砸不起一点水花;演员阵容,也肯定会受到投资资金的限制,不可能有一线明星加入;同样工作团队也是如此……

  秦砚的项目只能算是一个中小型的电影项目,这就注定了袁七爷不可能加入。

  试想如果今天袁七爷同意了秦砚的邀请,那之前袁七爷所拒绝那些投资更高、名气更大的导演,他们会怎么想袁七爷?

  会不会认为袁七爷对自己有意见,从而在圈子内排斥袁七爷。

  万一如果今天来袁七爷自降身份加入了秦砚的电影团队。

  那以后其他的导演拿着同等规格、同等水平的电影,邀请让袁七爷担当武术指导,袁七爷接还是不接?

  在任何一部电影上映前,都没有人能够断言它的成功。

  那以后他就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去拒绝其他人的邀请,难道他能说“我知道秦砚的作品会一定会成功,所以选择了加入”或者“我觉得你这个电影肯定比比不上秦砚当年的电影,所以我拒绝”吗?

  不可能。

  更何况如果他真的加入项目组,万一他和秦砚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谁听谁的。

  一个电影团队中名气最高的是武术指导,构建本身就不合理。

  多大的投资配多大的导演,多大的导演组建多大的项目组,这些都是影视圈的约定俗成。

  就比如说一个影帝就算再欣赏某个电影剧本,他也不可能自降片酬去加入,否则的话整个市场都会认为影帝过气了。以后也不会再有大片、大制作找上影帝。观众们也会因此而不再影帝。

  虽然电影的票房和口碑爆炸,会改变最后的结果,但不是每一人都敢豪赌。

  这些规则很无奈,但却没有办法改变,因为它们维持整个行业高效率运转的规则。

  不过袁七爷的确很欣赏秦砚这个后辈,他说道:

  “你有没有考虑过来港城发展,如果你加入华国星公司的话,那我也可以出手帮你。”

  如果秦砚加入华国星公司,以港城导演的身份拍电影,并且由港城电影公司投资、出品,那么秦砚就算是港城电影圈的新人。

  作为同公司的前辈,袁七爷出面担任武术指导,可以算是长辈对晚辈的提携,那就不算破了规矩。

  这是袁七爷现在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

  秦砚毫不犹豫摇了摇头说道:“谢谢七爷,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

  不是秦砚对于港城有多大的看法,而是现在的大陆更需要他、更需要好的电影来推动市场的改革。

第49章 筹备

  对于秦砚,袁七爷是有爱才之心的,他劝说道:

  “现在港台的电影创作环境远比大陆要宽松,而且我们的制片体系也更加健全,更不要说演员方面也要比大陆的明星要多很多,演技方面也算有口皆碑。”

  “尤其是你这次拍武侠电影,无论是配乐还是道具服装,港城的优势都很大,到时候我也可以给你引荐一些老朋友。”

  秦砚当然知道,袁七爷说的是实话,不只是武术指导,大陆电影制作各方面积累都还很薄弱。

  以配乐来说,这次秦砚要拍是完整的电影,涉及到片头曲、主题曲等。

  而港城有好几个知名的作曲、作词家,他们在上个世纪就写出了一大堆脍炙人口的武侠歌曲,比如《刀剑如梦》、《难念的经》、《沧海一声笑》等经典武侠歌曲。

  相比之下,大陆的配乐水平明显不如。

  秦砚并不是因为袁七爷的拒绝而置气,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谢谢七爷,我还是准备在大陆拍摄电影。”

  这下轮到袁七爷有一点不解,他直接追问道:“怎么了?你对我说的话不相信吗?”

  秦砚解释道:“我知道您是一番好意。”

  “那你是觉得作为一名大陆人,你到港城来拍电影,你这是背叛大陆?”

  秦砚继续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更加看好国内大陆电影市场的发展。”

  这下袁七爷更加好奇了。现在放在国际上,无论问谁,把大陆和港台的电影放在一起比较谁更加出色,答案肯定是港城和台城。

  秦砚仿佛在说什么天经地义的事:“大陆肯定能够拍出好电影的,虽然体系还不健全,那是因为我们起步发展的时间太晚了。”

  “就和我们的经济一样。别人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工业体系,我们用了几十年就已经初具规模了。我相信只要给大陆一点时间,肯定能够创造出让世界震惊的电影作品。”

  虽然在秦砚的记忆中起码20年后,大陆的电影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国门。

  但是他觉得这一辈子应该会有所不一样,因为全球卫星网络的出现,给大陆影视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上一辈子大陆电影总是想着有国家政策的保护、有文化壁垒的存在,以一种从容不怕的速度慢慢发展,认为总有发展成熟的一天。等我们自己足够强大了,再走出国门去,和世界上的电影去对比。

  这既是保护,也是滋生懒惰。

  这辈子不一样,大陆影视行业还处在一个幼儿时期,已经需要和成熟的好莱坞电影、西欧电影的电影相互拼刺刀,这是何其残酷的事情。

  但是秦砚知道华国人从来都不会害怕战斗。越是强大的压力,越是会激发整个华人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血性。

  这是秦砚对于自己整个民族的自信,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选择了要商业片的原因。

  因为和文艺片比起来,规模大、重视票房的商业片,能够更快的帮助大陆建立起整套的电影工业体系。

  秦砚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使命感、也有自信,这让袁七爷很诧异,他没想到秦砚会说出这样的话。

  当然他也看得出秦砚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真实的想法。

  袁七爷也是一个华国人啊,他也想帮助秦砚。只不过他现在身在港城。有很多事情,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愿就能决定的,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港城,经历过最繁荣的年代,某些传统已经固化,成为应该抛弃的腐朽了。

  袁七爷知道自己最后的劝说也失败了,而他依旧不可能答应帮助他担当武术指导。

  对此秦砚倒没有任何的失望,毕竟他也很清楚电影市场的规则,当初选择来港城,内心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同时他也看得出来,其实袁七爷一直都在想帮忙,还提出了唯有的解决方案,只不过他没有办法接受而已。

  无论如何他觉得自己都应该感谢袁七爷,秦砚爽快说道:

  “等我有资格来邀请七爷担当武术指导的时候,希望我们到时候还有合作的机会。”

  秦砚并不想让袁七爷为难,现在事已至此,秦砚直接起身准备告辞离开。

  秦砚准备拿回自己的剧本时候,袁七爷突然伸出右手压住秦砚的剧本,他用一种颇为严肃的语气说道:

  “如果你相信我这个老家伙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武术指导。”

  ——

  梁永丰就是袁七爷给秦砚推荐的武术指导,而梁永丰还有一个身份则是袁七爷的徒弟。

  徒弟,这是华文化中传统的师徒关系,代表着技艺传承。袁七爷可没有收多少徒弟。

  袁七爷之所以给秦砚推荐梁永丰,是因为他曾经听梁永丰说过有关于未来港城电影和大陆电影的看法。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港城电影正如日中天,任何一个港城明星到了内陆都备受追捧。

  因为取景,袁七爷带着梁永丰去过一次大陆。

  经济刚刚腾飞,物质生活稍微有点变化的大陆,看到来自港城的明星,不管认不认识,一群人就围堵上来,把当时活动的场地堵得水泄不通。

  梁永丰对袁七爷说:“师父,如果有一天可以的话,我想来内地发展。”

  当时袁七爷也问过梁永丰的原因,梁永丰的回答是:

  “什么政治、文化、经济这些我都不懂,但我知道有一个事情是永远没有办法改变的,那就是大陆人多。”

  在港城人也多,单位密度远比大陆夸张。但是港城才多大?

  人多就意味着市场大,大陆的人口是港城的一百倍!但是港城人均电影消费能有大陆的一百倍吗?!

  而且只要人够多,那就有足够多的帅哥、美女,就更有可能出现优秀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