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5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第19章 胡闹!

  “秦砚!你这就是在胡闹!”

  何建华突然从办公室的椅子上站起身,用手狠狠地拍向办公桌。震得茶杯里的茶水都溅洒落在四周的文件上,可以想象何建华此时内心有多么的愤怒与激动。

  秦砚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何建华,就算是他们班上的学生受到学校的违纪处分,也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么愤怒。

  秦砚心里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就算有再多了理由,但是这自己的选择还是让何建华担心了。但是别无他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有多么的冒险,如果先和何建华商量,一定不会得到同意,到时候肯定会冲突更加激烈。

  “老何,你听我解释,我这么做真的很有把握。”

  平时上来风度翩翩、平易近人,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何建华,此时脸上没有了丝毫平时的儒雅,他大吼道:

  “你有什么把握,你现在连学校的参赛资格都拿不到,你怎么参加比赛?这一次无论谁出面都不可能再帮你征求争取到再次审核的机会了!”

  何建华指着桌子上的立项书,哪怕刚才茶水四溅,他也没让立项书沾上茶水,可见他对秦砚心血的重视。

  “你先听我说,我把立项书交上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就算不通过学校,我也能参加这次的电影节。而且没了学校的各种审核,我得奖的概率更大。“

  “不通过学校参加比赛我看你就是在异想天开。”

  “你知道拍电影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吗?先不说后期需要的剪辑房、配音房这些专业设备,单就论摄像机和胶片的价格,你承担得起吗!没有学校的支持你去哪儿处理找?”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拍电影从来不是一腔热血就能够做出成绩的事情,必须依赖着大量专业的设备。

  秦砚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如果可以借用学院的设备,他当然想使用,他只能把前几天刘正文去登记设备使用申请时所遭遇的种种为难,告诉何建华。

  听完秦砚对于刘正文当天遭遇的描述,何建华脸色都已经气红了。只不过这一次生气不再是针对秦砚,而是针对曹校长的无赖,以及那些尸位素餐、蝇营狗苟的工作人员。

  “那你也应该给我说呀,我出面去帮你协调摄影设备的使用申请就好了。”

  看到何建华已经因为曹校长而转移了怒火,秦砚松了一口气,立刻继续说道:

  “老何,学校要为难我,就不可能只是摄像机的使用申请。就像你说的拍摄电影从头到尾有那么多个程序。只要我不像曹方低头,就算我通过了学校的剧本审核,之后各个环节都有人可以为难我一下。”

  “那我的拍摄环节会被无限制的延长,本来距离电影节的截止日期就只有几个月了,我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些杂事上。我也不可能每一次都来要求你出面帮忙。”

  听到这句话,何建华颇为无力的坐在椅子上,然后擦了擦刚才溅出来的茶水。

  他也知道秦砚说的都是事实,他只是没有想到曹校长竟然会如此不顾脸面,作为一个校长竟然针对一名学生。

  但的确如秦砚所说,如果曹校长铁了心要为难秦砚,他根本不用出面,只要在公众场合表现出自己对于秦砚的不满,直接扣上“不尊重老师”、“不遵守学校固定”的帽子,无数想要拍他马屁的校内员工,便知道该如何针对秦砚。

  今天天录音场室使用申请多花一天时间进行审批、明天预算资金多花一天进行发放、后天校内临时抽查一下拍摄进度,这些都是秦砚所无法承担的延误。

  何建华很想说自己帮秦砚解决这些问题,可是他做不到。他也很想劝说秦砚服软,向曹方低头,但他也知道以秦砚的个性绝对不会这么做。

  他只怪自己,也没有办法好好的保护自己的学生。有的时候在这种行政体系内看多了这些肮脏龌龊的事,竟然会逐渐的习以为常。

  可是一想到秦砚之前的选择和行为,何建华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但你也不至于递交遮掩这样一个剧本到学校啊,你这完全就是在和曹校长对着干,谁知道之后学校内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

  何建华说的是前天秦砚重新递交了审核的剧本。

  这次的剧本就是那一天和谢北杨进行交流之后,最终决定的剧本就叫《古宅》。

  《古宅》的立项书写得十分简单,讲得就是一对家庭富裕年轻的大学生情侣,趁着放假到平城旅游。

  为了体验老平城的风情,情侣二人租借了一套四合院,想体验原滋原味的老平城生活。

  但是在这个四合院之中,似乎发生着一些情侣二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二人就选择了利用随身携带本来用于拍摄旅游风景的DV摄像机,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在剧本的简介中,秦砚写了一些发生在四合院中的超自然现象,同时二人也在一步步探索这个四合院的历史。

  但是单从《古宅》的剧本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剧情的张力,更不要说冲突、与主题了。

  如果说之前的《真凶》还在努力反映所谓的校园暴力、人性猜疑的话,那么《古宅》的剧本就完完全全的放弃了任何深邃主题的表达,似乎完全在强调恐怖与诡异这两个主题。

  谁不知道曹方校长更加青睐文艺片,第一次就当众批评秦砚的剧本毫无内涵、肤浅黑暗。

  秦砚二审还递交《古宅》这样的恐怖片剧本给电影节委员会,甚至还说出了希望曹校长能够审核指导的话,在外人眼中这摆明了秦砚不服曹校长之前的决定,故意刺激曹方校长。

  这一次就算曹方不表态,底下那些教授也不可能同意秦砚《古宅》的审核。在这些教授看来为了《古宅》得罪曹方实在不值得。

  果不其然,秦砚的剧本递上去后的第2天,便被评审委员会直接打了回来。而在审核意见那一栏白底黑字分清晰明了地写着“剧本立意肤浅,审核委员会不予通过”,上面还盖着红鲜鲜的印章,“平影电影节委员会”。

  这个鲜章代表着《古宅》已经盖棺定论,没无翻案的可能性

  “何班,《古宅》剧本我真的不是头脑发热写的,而是我和我的团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想要拍摄的电影。”

  “你要相信我,为了这个剧本,我可是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我绝对有把握能够拍摄出不错的作品。”

  何建华气到想发狂,他冷哼了一声说道:“那你倒是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拍一个根本没有人感兴趣的恐怖片?你要亲自去扮鬼,僵尸!女鬼!狐狸精!”

  何建华的语气不怎么客气,但句句实话。华国对于鬼的认识跳不出这些局限,尤其是90年代香城拍了一些极为叫座的僵尸片,内地也有很多导演跟风,拍出来的东西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如果换一个人的话,秦砚绝对不会和对方解释《古宅》的意义。但对方是何建华,秦砚没有任何保密的想法,他直接把自己当天和谢北杨他们所聊过的话,再向何建华复述了一遍。

  四天前,秦砚和奚芊芊等人还在讨论剧本。

  “首先我们参加比赛,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一件事情,我们的底是在和谁比,比的是什么。而这一次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对手自然是全球各地的大学生亲自拍摄的电影作品。”

  “大学生的精力、能力有限,作品不可能是鸿篇巨制。更何况在大学生电影节的公告上有明确的规定,大学生制作电影不能过多的依赖个人资金。这就表明了电影的制作规模在最后的评审环节,也会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否则的话,发达国家拿几十万美元所制作的电影和我们花几千美元制作的电影,同台竞技这本身就是不公平。”

  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是绝对不会出现像上一辈子的秦砚那样的土豪,拿着钱去堆砌作品,直接在画面质感上便拉开无可匹敌的差距。就算有,评委会也不可能把奖颁发给这样的作品。

  而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电影的题材和时长最先遭受影响。

  题材问题,秦砚之前已经和了刘正文他们讨论过了。作品不可能选择一些宏大主题进行表达,只能够从一个很小的点展开陈述。

  而另一方面则是电影的时长问题,纵观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历年的参赛作品以及获奖作品,最后的成品都在半个小时左右,也就常说的电影短片。

  毕竟大学生尚且青涩,也无法组建标准团队来制作一部完整的电影。结果就是在三十分钟的短片之中很难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像之前秦砚所创作的《真凶》,完全把服装、道具、场景这些成本排除。他才敢去讲述一个四、五十分钟的故事,而这已经是他能够想到最为取巧的办法。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就算秦砚能够达到了摄影大师、大导演的水平,将最终的成片和拍摄所使用胶片的比例控制在1:3左右,那学校所资助的3万块钱也就只能够拍几十分钟的短片而已。

  电影的每一帧都是钱,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以后的特效时代,同样适用于胶片时代。

  而这一次秦砚为了突破胶片摄像带来的时间限制,秦砚选择了一件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拍摄设备,那就是DV摄像机。

第20章 恐怖片

  刘正文转述器材管理负责老师的话:“如果你们没有胶片摄影机的话,直接拿DV数码作品参赛就好了。反正你们也只是一个不入流的队伍,用这种不入流的设备就好了。”

  纵观整个电影发展史,从电影出现之后,胶片电影便一直占据着不容挑战的地位。

  哪怕二十年后,面对完成自我革命与突破的数码技术,胶片电影依然如同贵族一样,散发着傲慢且迷人的气质。

  不过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局限于胶片电影,更多可以进行画面记录的仪器被创造出来。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DV摄像机便横空出世。曾经有很多人预言,这是电影走进千家万户、人人都可以成为电影制作者的革命性发明。

  后来也确实涌现出了一批用DV摄像机拍摄电影、电视的创作者,只不过这一些作品在质感、情节各方面上和胶片摄影完全没有可比性,很快dv摄像机便被淘汰出了影视作品市场。

  这并不代表着DV摄像机就此消失,相反它逐渐成为了家用影视仪器。

  秦砚认为dv摄像机所拍摄的作品之不被主流电影市场认可,并不全部因为dv摄像机自身的缺陷所导致,而是人们很难发挥出dv摄像机特点。以及绝大部分的dv摄像作品都是所垃圾,让dv摄像机成为整个行业鄙视链的最低端。

  扬长避短,这是秦砚的战略。

  dv摄像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开始是它的便宜以及便携。这是dv摄像机的物理特点,让它成为家庭记录自己生活的摄影设备。

  而在成功走入千家万户后, dv摄像机拥有了一个建构性的特征——真实!

  建构性是指原本没有,而由社会和历史外部赋予的特性。

  这种真实并不是指DV摄像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有多么的清晰,而是大量的家庭都在用dv摄像机记录生活。

  很多时候人们看见dv那略带有抖动、甚至有些模糊的画面时,反而会主观认为这是生活中真实所发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DV摄像机,它是一种数码设备。它和传统的胶片储存设备相比,它可以几乎零成本的拍摄与删除,让秦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试错性。

  而现在秦砚试图通过DV摄像机的特点,把参赛作品的时长限制打破,再突出作品内容的“真实性”。

  而最后真正让秦砚拿定主意创作《古宅》这个剧本,还是谢北杨的无心之言。

  一部好的商业电影一定要挑动观看者的情绪反应,而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不外乎是喜怒哀乐。

  当时谢北杨说了一句;“除了喜乐哀乐之外,我觉得恐惧也是人类一大基本情绪。”

  这句话就像是划开黑夜的第一抹晨光一样,瞬间将秦砚的思维释放。

  就如谢北杨所说,恐惧也是人类的一大基本情绪,后市的电影市场无论怎样发展,每一年都有为数不少的恐怖电影面世,并且还有不少的观众愿意为之买票。

  这足以看出人们对于“神秘”、“悬疑”、“恐怖”的追求和向往,就算它不能够具有永恒的艺术性,但它绝对不失为一种经久不衰的商业片类型。

  秦砚对算不上一个天才,他对于dv电影的判断并不是凭空想象、预测未来,而是他了解另外一个世界dv摄影作品的发展轨迹。

  1999年灯塔国上映了《女巫布莱尔》,它就是以dv摄像机进行拍摄,讲述三名电影系学生前往一座小镇调查当地关于女巫的传说,准备将其拍摄成纪录片,但不久之后却离奇失踪的故事。

  《女巫布莱尔》打着“伪纪录片”的旗号,以6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范围内狂砍2.48亿美元的票房!引发了无数dv拍摄者的疯狂追逐追逐!

  在这个世界同样有《女巫布莱尔》,据说这几年灯塔国的八大制片公司,每天都能收到上百部dv电影。

  而且《女巫布莱尔》并不是唯一一个神话。《女巫布莱尔》制作十周年,也就是09年的时候,dv电影《鬼影实录》以1.5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收获2.02亿美元的票房!

  这证明了dv电影在商业片市场绝对具有成功的可能性!只不过可能性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

  而秦砚相信自己能够制作出这几十万部作品中最优秀的存在!

  其实秦砚一开始根本没有朝“dv恐怖片”这个方向想过。

  一方面是他压根没考虑过dv摄像机,上辈子他从业20多年,虽然看过不少dv摄像机所拍摄出来的作品,自己却从来没有使用过。

  他喜欢通过更加清晰、更加真实的画面去描述电影世界,而不是dv摄像机那种无论景深、清晰度、曝光度等各方面技术都受限的画面。

  另一方面则是秦砚完全没有思考过恐怖与惊悚这个主题。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任何一部恐怖片是秦砚心中所追求能够永久流传的艺术片。秦砚上辈子尝试过那么多风格、种类的电影,就连爱情片都拍过,但唯独没有碰过恐怖片。

  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那就是作为自己国家的导演,在未来某个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建国之后,动物不允许成精”的同时,也把所有的灵异恐怖电影一刀切。

  就算后来有一些导演打着擦边球拍摄恐怖灵异电影,那也仅仅是打擦边球而已。

  无论在前期如何铺垫恐怖紧张的氛围,讲述多么惊险刺激的故事,可最后结局一定是人为的装神弄鬼,这让恐怖片的观感与期待直接降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