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浴缸有条人鱼 第129章

作者:大明湖畔小青蛙 标签: HE 架空 近代现代

一.夜未眠。

被刻意忽略的思念一旦勾起,便无从驱散。南里豁出性命的爱实在太沉重,冰冷的孤单压得金笙在黑夜中透不过气。

电视响了一晚,人类努力在空房子里制造着声音,证明自己并不孤独,最后,终于在天色亮起后合了眼。

星期天,不用工作,正是睡懒觉的好时候,可金笙这一觉睡得极浅,不满五个小时,睁眼刚好十点一刻。

给自动关机的手机充上电,肠胃空空就胡乱吃了些东西垫饥。金笙昨夜睡在沙发上,姿势不对,有落枕的症状,脖子僵疼的不敢向上抬。

一边自我按摩,一边打扫了客厅卫生,等他给浴缸换上新水已经正午十二点了。

入了秋,太阳也烤人,带着抹布走向厨房,清理着书桌上不存在的灰尘,金笙顺手打开抽屉,便看见了很久很久之前,他跟南里在海洋馆的合影。

匆匆扫视一眼,意识到那是什么后,被他扎手似得塞回原位。

同一个抽屉里,还珍藏着两枚烧焦的鱼鳞。

都……过去了。

永远都不会忘,可也不愿意想起,越难忘,越难过。

回来之后,金笙一直避免“独处”,星期六能待在办公室就待在办公室,星期天能出门就出门,用尽全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孤独。

今天也是一样。

虽然起的晚了些,也没有留在家挥霍大把时间的打算。

他必须时时刻刻让自己忙起来,或者,藏在喧嚣吵嚷的人群中,这样,就能摆脱自责,摆脱痛苦。

换了一身宽松的休闲服,纯棉半袖外套了薄外套。天早入了秋,中午稍热,夜晚阴冷,昼夜温差颇大,容易感冒。

漫无目的的走出小区,害怕孤单的人下意识追随人群,不知不觉就上了公交车。

周末,除了悲惨加班、补课的人,都在放松身心。

车一停,被挤在熙攘人群中的金笙跟着大部队下了车。他没在意,根本不知道这是那一站,没有目的地,所以不需要计划,只身心恍惚着,按部就班的跟随、前行。

可下了车,大家三两成团,很快四散开了,到最后,没了具体的人群,终于唤回了金笙弥散的意识。

这是哪?

低头看一眼手机,两点过半。

黑眸无目的四看,望见远处一用蓝玻璃建盖的地标性建筑后,傻了眼。

他竟然……自己到了海洋馆。

真的是巧合么?还是翻到不愿想起的照片后,身体的潜意识?

愣了两秒,立刻迈开步子,金笙赶着秒数不多的绿灯,飞速穿过马路,不知是要验证什么,挤进了围在售票口的人群之中。

S市的海洋馆,是他跟南里初次约会的地方。

寻常途径买的,是最普通的游览票,明知回顾记忆中的地点也见不到记忆中的人,但他的心忽然恢复了可以被感知的跳动,这种心跳的感觉,金笙已经太久没体验过了。

拿着门票的手轻颤,过了检票口才发现,来海洋馆这种浪漫安静的地方的,多是家庭、情侣,放眼望去,形单影只的,只有他一个。

周末,人多,且都是早有计划的,像金笙这样突发奇想、阴差阳错的,少之又少。

遇到南里之前,早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回来之后,经过两个月缓和,也没有最开始那般耐不住寂寞、思念的发疯发狂了。

可洪水成灾,泄洪之后,四面八方涌入弥补的涓涓细流更磨人。

检了票,进入场馆,这一次金笙赶上了场馆表演,可从前合影的水母墙旁边围满了人,热闹聚堆。

金笙站在远处,隔着人群望着水母墙前的秋千,忽然没了继续逛的兴致。

过了最初热潮,现在海洋馆的套票都包含剧场表演,尽管是场馆最压轴的大戏,金笙也早看过一遍,新的剧场要明年才换,不去也罢。

忽然觉得人多吵嚷,不想抱单的人,又想自己待着安静了。

这天云多,不晒,一个场馆没逛完就离开,金笙一个人去了海边。

S市旅游业发达,海边又是风景度假区、从不缺人,但与人挤人的海洋馆相比,这里清闲极了。

听着熟悉的海浪声,沿海边散步,金笙没去游人度假的细沙滩,海岸线最寂静的部分,未经修缮,脚踩的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

就这样在外飘荡了一下午,直到海风变凉、吹透了薄外套。

天色暗了。

路灯亮起,金笙也该回家了。

对空荡荡的屋子抱有抵触心理,想想家里没什么存粮,干脆在海边某小吃摊买了个手抓饼,交钱的时候,意外跟卖饼的大叔碰上了手。

衣服穿的少,手很凉,大概金笙身子单薄的可怜,那大叔给他在饼里多加了一根烤肠。

“晚上海边凉,小年轻的多吃点。”

“谢谢。”惊讶接过,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总是特别容易被传达至心。

金笙捧着冒热气的手抓饼,一时半会竟舍不得吃。海边风大,下嘴咬一口竟灌了大半个肚子的风,无奈把病装回包装袋,顺手打了辆出租车,谁知恰好撞上市里交通堵塞的时候,半小时的车程,走了一小时才到小区门口。

进入小区,金笙家单元门外停了一辆警车,车里没人在,但这种特殊车辆放哪都显眼。

不自觉叹口气,金笙不知道自己离开的这一下午,附近又出了什么事,乱七八糟想了许多,进了避风的楼道就拉开塑料袋,自顾自的一道走一道嚼饼。

热饼被热气捂软了、味道欠佳,但温乎乎的吃到嘴里,很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