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儿 第44章

作者:YY的劣迹 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近代现代

  丘谋壬一把把儿子拖了进来,解开他嘴上的束缚。

  “谁送你来的?他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呜啊,爹!”丘珲总算能喘口气,眼中俱是惊恐,“爹,你要小心,他、他们……”

  叮铃铃。

  他话还没说完,房间内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在这寂静的后半夜,铃声惊得两人愕然转首,却依旧一遍又一遍重复,好似催命。不知过了多久,丘谋壬僵硬的转身,走到桌边。

  “喂。”

  “是我。”

  “怎么可能!不,我绝不会……我……”

  须臾,丘谋壬疲惫地闭上眼睛,从嘴里颤抖地说出一个字。

  “好。”

  ——

  六月,战争的硝烟犹如点燃的烽火,传遍南北。北方,冯玉祥潜逃苏联,奉张还在与国民军余党作战;南方,从五月底打响第一枪后,国民革命军由南而上,第四师率先入湘与吴赵部队交战,而他们所图,显然不止是湖南一地。

  “发生这么大的事,孙传芳都没有回金陵。”

  堂屋内,段正歧和一干手下正在议事。

  张三说:“难道他是准备不战而逃了?”

  国民革命军一路北上,有如神助,一旦吴佩孚拦不住他们的步伐,皖浙苏三地就将是下一个目标,而金陵更是所有人眼中的必争之地。

  孟陆分析道:“孙传芳此人惯会变通,他之前与奉系张宗昌称兄道弟,又在之后与奉张交战并大杀俘虏。对冯玉祥也是如此,孙传芳曾经试图联冯反奉,又在吴、张两军入京倒冯时作壁上观。人们说他两面三派,其实这人最为狡猾,绝不会轻易折损自己的力量。眼下他看似放弃金陵,或许是另有所图。”

  丁一此时养好了伤,也加入讨论,道:“既然如此,他所图为何,此时在哪?”

  “眼看吴佩孚节节败退,国民革命军士气高涨,孙传芳绝不会坐吃等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此时丢下金陵,倒可能是去拍奉系的马屁,以求自保。”

  孟陆说到此,抬头看了段正歧一眼。

  “更有可能,孙传芳这次不仅要笼络奉张,也会对将军表示亲近之意。所以这阵子我们在金陵的动作,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就是为了折桃献礼。”

  段正歧眼角轻抬,示意他继续说。

  “即便如此,孙传芳肯定也不会将金陵拱手奉上。毕竟一旦浙江失守,金陵就是他唯一退路。而且城内想必还有他不少部署,他是吃准我们不能轻易拿下金陵,才暂时放任。将军正可以趁此机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国民革命军掀起的战火,或可为我等所用!”孟陆说完,目光灼灼看向段正歧,等待着他的回复。

  在场众人都是段正歧的心腹,十几岁时就陪着他征战沙场,刀下不知沾染多少亡魂。乱世对百姓而言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这些刀头舔血的杀才,却是出人头地的机会。孟陆几人既然甘愿从段正歧无名无势起就跟着他,自然是佩服敬仰段正歧的手段,相信他必会有所作为。

  此时,南北乱局初起,正是揭竿而起的好时机!

  而段正歧呢,他又是怎么想的?

  在三名心腹期盼的眼神下,段正歧终于提笔,缓缓写道:

  【收网。】

  仅仅两字,却仿佛有千斤分量。

  孟陆眼皮一跳,欢喜道:“是!”

  丁一和张三各自应诺,至此,段正歧终于开始启用早在一个月之前就不下的暗棋。段府的士兵们,很快就各自接到了命令,向外触动。

  二楼,一双眼睛,将府内的动静尽览于底。

  “发乎情止乎礼,罚有度惩有弛,法不外乎人情,阀,阀……”

  小屋内,许宁正在教红鸾识字,然而他的教法却不同一般,字为点,句为规,待画出一个大圆,叫人理解所有含义,才继续教下一个字。此时听见她卡在此处,许宁回头道:

  “阀,权势名利之洪流,金箔银玉之鼎冠。然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为阀者堵不能通,拢不能均,终将自灭。”

  红鸾心下一惊,总觉得许宁话中有话。她一抬头,对上许宁那双好似冷漠又好似悲悯的双眼,不禁道:“先生为何难过?”

  许宁一愣,这聪慧女子竟一眼猜出他的心思,苦笑道:“是啊,为什么呢。”

  或许世人对时局的看法都有各自的立场与局限,段正歧的下属们更是对乱世时局蠢蠢欲动。然而有幸窥得几分未来的许宁,却晓得在未来必将走上末路的,是五大军阀,是奉直皖系。

  许宁明知此事却不能阻止,而为了借助段正歧的力量来守卫金陵,甚至要帮助他这条路上走到更远,他心里的矛盾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许宁不是没想过向段正歧坦言,但荒诞无稽的梦中猜想,段正歧必不会听信。没有人会相信如日中天的军阀,强势如奉张,竟然会湮灭于历史。

  许宁或许对外来有几分预料,然而段正歧,却是一个变数。在他年少的梦里,并不曾出现过段正歧这个人物,江南也远不是如今隔江对峙的局面。不知是因为许宁少时相救的缘故,还是因为历史的某个偏差,让段正歧出现在了争权的舞台上。

  这个变化是好是坏,尚不得知。

  然而,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许宁梦中那个没有段正歧的未来,金陵并没有保住!这就说明按照命运轨迹,无论是奉张还是蒋中正,他们都没有能守住金陵。而段正歧作为变数,或许能做到他们都做不到的事。因此,于公于私,许宁都不能让段正歧走上军阀覆灭的道路!

  这几日,他一直在为此困扰。清除了杜九这一批人后,对于段正歧来说夺下金陵或许不难,但难的是夺下金陵后又该如何应对?难道北伐军逼近金陵时,真要叫段正歧去战场与他们交战吗?

  眼看段正歧一步步出手,许宁却日日夜夜在屋内深思,想要寻得一个出路。

  “先生。”红鸾突然道,“有人回来了。”

  许宁脚步一停,看去。

  只见姚二从院外匆匆赶来,面上带着一丝急切。

  许宁一愣,他从上海回来了?又是什么事这么着急?此时,许宁突然有一种预感,或许姚二带回来的消息,会是一个转机。

  ……

  张巍要赶在今天之前离开金陵。

  北方的局势迟迟不能平定,南方又突然乱了起来,现在留在金陵已经不能获取更多的情报,他只能撤退。其实之前张习文离开的时候就曾问过他是否要一起走,张巍拒绝了。

  张习文说:“金陵已不可久留。”

  张巍却只当张三少太过谨慎小心。

  当时,他觉得金陵正适合浑水摸鱼,再加上杜九帮衬,留下来才能得到更多情报。然而现在杜九逃之夭夭,南边战火已近,张巍知道,是时候走了。

  他拆散了手下的各路暗线,命他们或者潜伏或四散,便换上衣帽,遮住自己脸庞,安排好一切正要推门而出。

  “张少尉,是准备去哪啊?”

  却临在门口,被人拦下。一队人马早就包围在外,似乎恭候多时。

  张巍心里一凛,行礼砸落在地。那一瞬间他意识到,晚了,已没有后路可退!只恨自己为何没有早早听从张习文的建议!

  他的对手可不会体恤他的心情。

  “拿下!”

  孟陆一声喝令,张巍便被人按倒在地,动弹不得。

  同样的情景,一天之间在金陵各处还发生了数次。奉张的那些暗线,没有一个成功脱身。对时局敏锐的人们,刚嗅闻到空气中的一丝硝烟,还未来得及反应,却已经被人打得一个措手不及。

  “狡兔死走狗亨,为何要逼我到绝路!我所作所为,乃至烟花厂一案,都是听从上令,绝无私谋。然而我儿却被人掳去,又革除我职位!丘某忍无可忍,今日便向各位讨一个公道。你看看今日那金陵,是不是遍布奉张暗线!你们看这座城内的长官们,是不是早已与奉张勾结!”

  当丘谋壬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第一句话后,便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而此时,金陵日报已将这些言论刊在首页,随着报童的散发,估计城内现在无人不晓。金陵百姓本就激烈反奉,丘谋壬的言论更直指孙系高层与奉张共谋!

  这一桶脏水乱泼,疯狗乱咬,人们只关心从前城防长官口内说出的内幕,没人会耐心去考究真假!到时一旦人心散动,城内便要生乱。而目前金陵城内驻军不足一千,如何压得住动乱。

  “这个丘谋壬,我看他是疯了!竟然如此胡言乱语!”市政厅内,一名的孙系将领撕裂报纸,“来人,去捉拿他!”

  卫兵们还没来得及行动,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入大厅。

  “长、长官!城外不知何时聚集了一支军队,正在围逼金陵!”

  “哪里来的军队!我们的人呢?”

  “城北大营被一群示威的工人和学生围住,我们又不敢开枪,军队根本难以调动!”

  “什么?!”

  就在此时,一群着黑色军装的士兵从外冲进来,为首的年轻人露出笑脸,道:“听闻有奉张日奸潜入金陵,为免金陵落入贼手,将军特派我等前来洗清叛贼。”

  他一挥手,全副武装的士兵们便将屋子团团围住,枪口黑洞洞地直对着各位长官。

  “各位大人,还请服从安排吧。”

  “不,不可能!”有人跌坐在地。

  有人认出了这黑色军装所属,绝望吼道:“段正歧,段,正,歧!”

  然而局势已定,不可更改。一日之内,金陵易主。

  颠倒乾坤,如小儿游戏,这就是军阀。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出现的历史人物全部使用化名,以避免和谐。

大轨迹不变,建国立基的依旧是那些故人。只是多了个段正歧和许宁,历史多少有些变动。

注:孙传芳1925年十月击退奉张,占据金陵,之后变化再三。

现在金陵归我们狗剩,很多事都不一样了。

第46章 成

  夺下金陵的计划,一共分为三步。

  第一,将计就计,将杜九逐出金陵,奉系暗线全数浮出水面。

  第二,借刀杀人,用丘谋壬分裂孙系与民意,从内部瓦解。

  第三,暗度陈仓,段正歧部下在江北翘首以待,隔江夜渡,一举围城。

  而这三步需要达成的最重要,就是抓住时机。段正歧从来不是会任机遇从眼前漏过的人,于是当日早晨人们还在议论孙系与奉张的阴谋,到了傍晚,这座城市已经换了一个主宰者。

  这个过程,甚至算得上是兵不刃血。

  城北大营被学生和工人围住,等于废掉了孙系唯一的武力。而张三趁此率领手下直捣黄龙,又是清缴敌人的指挥部。城外还有江北大军候着,明眼人都知道,此时已无力回天。

  于是到了当晚,宣布投靠段正歧的官员就有了十人。而其余人不是放弃抵抗,也是束手投降了。

  “那个场面简直料想不到!包围大营的时候,学生们激动地要去冲营房,好不容易才被我拦下来。”

  李默坐在大厅内,一身大汗地道:“谁能想到,一个月前我和他们还互看不顺眼,一个月后竟然一起合作。不过还多亏丁大哥控制了局面,不然我一人肯定把握不来。”

  丁一坐在他面前笑道:“我看你也挺有天赋。”

  李默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今天工人和学生在城北大营闹事,本就是段正歧暗中所煽动。而李默这个不清不楚的人,竟然也随着游街的工人去当了个急先锋,还做的蛮好。早就混在示威队伍中的丁一看见他时都感慨,傻人傻福,真有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