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第1015章

作者:浮云素 标签: 近代现代

所以,在得到消息之后,他就点点头,传令让王翦准备了。

趁他病,要他命,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在赵国边境上的王翦已经等待许久了,这段时间,赵国的军队同他的军队都按兵不动,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他每天都观察赵国的军队,虽然隔的挺远,但他们有六国最出色的斥候,越过层层防线,看赵国的动态。

这两日,赵君的动态似有些不对,让日历,就算是不开战,他们都没有一日放弃过操练,隔着很长一段距离,打量他们的敌人,似乎在春找破绽,找到能够打败他们的方法。

但是最近,赵国的军队中人都挺慌乱,虽然不像是死了主将似的杂乱无章,却也与平时不一样。

李牧一时间无法确定,他们是被主将训练得出色到了没有人在也能令行禁止,不至于溃散成一盘散沙,还是主将没有死,只不过出了什么别的事?

当秦王的使者来时,一切都有了答案,就算是王翦也不得不对已经死的李牧生出异样的敬佩,能够培养出这一支近乎无敌的军队,想来他是耗了不少心力吧?

但正是因为此,当他站在秦国的对立面时,就必死无疑了。

王翦终于下了这些天来的第一道命令。

他道:“进攻!”

秦国的铁骑,踏破了邯郸城。

郭开做得太绝了,不仅杀了李牧和他的副将,甚至没有派接替他们二人位置的人,这导致赵国的军队根本没有人指挥,在王翦的军队冲进去时,都不知道怎么应对。

秦国的军队绝对不会因为他们少了主将而手下留情,甚至下手更加凶猛,一鼓作气,收割了大量生命,还一路攻占了数不清的城池。

也没有过多长时间,秦国的军队竟然就包围了邯郸城,来了一出军临城下。

王宫内,空荡荡的。

原本在赵王宫内的大臣已经不见了,他们中,有一部分是看到大事不妙,协同一众家眷逃跑了,另一部分,则是想到了李牧究竟是怎么突然死的,被郭开提前动手除了个干净,还有些是忠心耿耿,见大势已去直接殉国的,不管怎么样,现在的邯郸王宫中除了郭开的人手,根本没有人活着。

至于赵王迁?

他早已尸首分离,他的头颅,会成为郭开献给秦国的又一个礼物。

他自觉立了大功,以秦国的“忠臣”自居,甚至已经想到了未来在秦国坐拥封地的情景。

但是郭开能在赵国从一个小臣子做到操纵国政的大夫,自然是很有野心的一个人,他绝对不仅仅满足于称为秦国的诸侯,甚至还有想在秦国将他在赵国行的一套故技重施。

这人本身就色欲熏心,所以他相信,这世界上就没有男人能逃得过美人关的,据说那秦王向来不近女色,男女欲望十分淡薄,但他眼中,这就是好引诱的对象。

越是少接触女人的男人,就越是缺少经验,他敢保证,自己献上的美人蛇能够将嬴政迷得找不到北。

郭开怪笑了两声,他献上的女人,可是现在赵国的太后啊!

赵国的太后是个胡女,让胡女当王后,这可是战国历史上的又一壮举。

由她可以推导出两个结论,一是赵国的上一任王也很不正常,还有就是这位王后确实是国色天香。

她不仅仅是国色天香,比之赵姬,私生活要混乱不知道多少倍,传说在赵国朝廷上出入的臣子,有超过一半都是她的入幕之宾,唯一的底线就是还没有同自己的儿子赵王迁搞在一起,可喜可贺。

郭开相信,以赵太后的魅力,绝对能将嬴政伺候的服服帖帖,然后他便能如同在赵国一样故技重施,为所欲为。

想到美好的未来,郭开伸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看上去人模狗样。

他在赵国的王宫中设了宴会,为的就是迎接嬴政以及跟着的一众臣子。

在韩国灭国时,嬴政倒是没有亲临现场,但是赵国到底同秦国不一样,是秦国的死敌,他来这里一趟,算是验收胜利成果了。

顺便,还有一件事要做。

想到这,他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

某人,必须要处理掉才行啊。

郭开换上了秦国的传统服饰,在邯郸王宫前恭恭敬敬地立着,迎接秦王的到来。

秦国的车十分庞大,但前进速度并不慢,从远处而来,马车的蹄子踩在地上,宛若地震一般,发出了轰隆隆的声响。

听见秦国车前进的声音,不知为什么,郭开心中竟然咯噔一响,心头猛地笼罩上一片阴影,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害怕些什么。

然而,在秦国封侯拜相的喜悦实在是太强烈了,竟然让他忽视了刚才一瞬间涌上心头的不详。

马车停了下来。

郭开跪拜在黄土地上,他大概学习了一下秦国的礼仪,以臣子之礼接待对方,可以说是十分卑微了。

头不敢抬起,只能看见黑色的靴子。

秦王年轻却威严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嬴政沉声道:“可是郭开?”

郭开喜不自禁地回应道:“臣在。”

说时迟那时快,剑出鞘。

嬴政有一个很有趣的小习惯,寻常人只有一把剑,而他有两把。

当在朝廷上时,身后悬挂着代表着秦王威仪的太阿剑,但是在腰间,却悬挂着同普通剑长度相同的辘轳剑。

太阿剑是名家所出,为十大名剑之一,然而长得过分,比起实战,更多是作为象征而存在着的。

嬴政是从小练剑不错,但是叶孤城对他的要求是剑术足以自保,都说是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考虑到曾经出现的荆轲刺秦事件,谁知道没有了荆轲会不会冒出其他什么人对秦始皇行刺?

上一篇:婶婶活了两千年

下一篇:灵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