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知道得太多 第107章

作者:白孤生 标签: 近代现代

锦衣卫?

朱厚照的思绪忽而拐到此处上面,思考了片刻后又先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这不是件能急于一时的事情。

等到俩人回到乾清宫,互相对视一眼后,都纷纷叹了口气,焦适之劝说道:“明日早朝,皇上您还是去吧,经过此事,应该会消停很久了。”

正德帝脸皱巴巴的,看起来不太乐意。焦适之看着皇上那张俊脸犹如吃到酸涩之物皱成一团,心里也是好笑,无奈地说道:“那不如,我偷偷放水引众位大人进来劝谏吧?”

正德帝似乎有所意动。

焦适之乘热打铁,“皇上,您也别怪大人们担心,毕竟继承人的事情,不管是哪朝哪代的皇帝都会被挂心的事情,皇上若是不想要他们提及此事,不若令人装装样子也便罢了,等以后再说。毕竟皇家的事情尽皆落在旁人眼里,由不得他们不着急。”

焦适之深知,现在皇上心情比之前半月还算可以,刚刚司礼监的事情也没有败坏他的兴致。在这时候劝说比前半个月的哪个时间段来都要容易得多,就是可能会出点小差错。

比如……

“行啊,若是适之你愿意跳舞,我立刻便纳他十个八个妃子给他们做戏看,如何?”正德帝嘴角勾着笑容,眉眼处是浓浓的笑意,话语中的意思却令焦适之差点绷不住冷静面色。

“皇上,这不好笑。”焦适之无奈地说道。

正德帝伸出手指摇了摇,“你说错了,我不是在说笑啊,若是适之真的愿意如此做,莫说是令我纳妃,就是让我娶后我都依你。只望适之不要得寸进尺,令我还得同她们行周公之礼便罢。”

焦适之的手指略微缩了缩,面上如常地说道:“皇上说的是,不过我并不会跳舞,这样的事情还请皇上召专人来吧,她们定然腰肢柔软,胜过我甚多。”

朱厚照扑哧一声笑出来,眉眼弯弯,“你如此紧张做什么?我又不会真的逼你去做这些,而且我想看的人是你,又不是旁人。纵管他人是洛神仙子,又和我有什么干系?”

即便焦适之知道屋内并没有旁人在,却还是花了极大的力气忍住去望一望周边的想法。皇上如此嘴无遮拦,若是有一日真的被旁人听去,那该如何是好?

焦适之的想法,朱厚照不用看他都知道。

这是他花了许久都无法改变的地方,如同每次的下跪行礼,每次的退避之处,都令朱厚照心疼之余又莫名着恼,适之总是在这些地方保持着这样默然的距离,真是……真是令人生气啊。

朱厚照的心思转得很快,焦适之也没有发现皇上那一闪而过的想法,只听见他嘴巴一动,快速说道:“焦适之,有时候我真想干死你。”无论哪个层面上的。

焦适之:……????!!!!

说完这句话的正德帝神清气爽地去批改奏折,留下懵逼的焦适之站在原地发呆。

皇上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如此……焦适之一眨眼想到刚才去的司礼监,还有那个豪爽又别具风格的掌印太监,羞愤地想到,一定是被带坏了!

李荣在司礼监连续打了七八个哈欠,莫名不知所以然。

……

正德四年,经历过半月罢朝风波的朝廷在百官求见朱厚照之后,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第二日焦适之随同正德帝去上朝后,站在奉天门后看着异常淡定的君臣们,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一群在政治官场上混的人果然名副其实,再没有比他们之间更了解对方的对手了。

瞧,皇上脸上都笑出花儿来了,看着真不像往日的他。

恢复正常的早朝后,宫内也随之解除了封锁,焦适之刚好趁着今日出宫去一趟锦衣卫府衙。等他刚刚入内时,就见得知消息的肖明华急忙赶了出来,一把拉着他就往里面走,“我都等你好几天了,你总算是能出来了,如果再不来的话,我怕是都要入宫去抢人了!”

焦适之疑惑地眯眼,嘴里说道,“怎么回事,如果真的着急,为何不派人去宫内寻我?”即便皇上真的封锁了内宫,也能让守门的锦衣卫去传递个消息什么的,若真的是大事,焦适之哪里会有不出来的道理?

肖明华想了想,竟也不知道怎么解释,砸巴了一下嘴说道,“算了,你还是自己过去看吧。起初倒是没什么大事,其中有些刚好跟你有关系,跟你最近做的事情关系也不小。可昨夜凌晨来的可就不是什么小事了。”

焦适之想了想,他最近做的事情……还没等他想完,脚程快的两人早已奔入室内,肖明华从堆积的书籍资料中寻出一封书信递给焦适之,这是锦衣卫暗叹通常采取的方式,这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焦适之刚拆开看了几眼,脸色就不大好看,他伸手揉了揉眼角,叹息着说道:“这封信上的消息可是属实?”

“在等你的时候早就确认过了。”肖明华说道。

焦适之把摊开的信纸放到桌案上,不断地来过踱着步,“皇上刚刚提出了这么个设想,立刻就发生这么个事情,难保在皇上心里不会认为是故意的,若真的以为是故意的,那可就难办了。”朝上对峙的气氛刚刚得到了缓解,转眼之间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就算真的只是巧合,可放在别人眼里,这就是故意的!

成华年间,当时的宪宗也曾兴起下海的想法,然而在派人去寻郑和当初留下的海图时,当时时任兵部侍郎的刘大夏把这一批宝贵的资料藏匿起来,并在宫内内侍与朝中来人要求下仍然不交。后来宪宗也没有那么坚定,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

只是从此之后,那海图与那一批资料尽数在刘大夏的手里,再没有旁人能够寻到。因为上次文华殿议政时,正好再度提起这个话题,吏部便按要求派人去刘大夏家里请求能把这份海图重新交换。

然而刘大夏拒绝了。

理由是认为下海的事情并不重要,若是与从前一般往复,不过是空耗国库,一点用处都没有。当初刘大夏是兵部侍郎时都完全抵住了压力,更别说现在是兵部尚书的他了,在把人怼得找不着北后,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下来了。

因为随后就发生了皇上罢朝的事情,因此这件事情也无人能传递进去,至于上折子……那些言官都被归属于皇上不想看的人中去了,导致正德帝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心里还以为此事已经商讨出个章程了,没想到此事还完全未动!

焦适之回想着对刘大夏的印象,其实他对六部尚书都不是很熟悉,应该说,除了内阁与锦衣卫外,他对京城官场还不如一个普通侍卫熟悉呢,这也是他自己有所避讳导致的。不过刘大夏毕竟是六部尚书,经常会参与文华殿议政,一来二去焦适之对他的性格也比较了解。

这是一位跟刘健刘阁老倔强得有得一拼的老大人。

在此前正德元年里,手持先帝遗诏,屡屡要皇上罢免冗官的人便是他,当时焦适之还记得这位大人连续上了十八道折子,到最后逼得当时还不熟悉朝政的皇上手忙脚乱的。

只是……焦适之隐约觉得,这位老大人似乎不怎么喜欢他?虽然从没有接触过,但从他的言行,以及偶尔的眼神相交中也能看得出来。

他忧虑地摸了摸下巴,顿觉这个动作不对劲,这不是皇上的习惯性动作吗?!焦适之连忙放下手,对肖明华说道:“此事虽然严重,但也不足以令你刚才直接去接我吧?你与指挥使见识过的事情应该更多才是。”

肖明华在额头抹了把汗,“适之说得不错,这件事情虽然着急,却也不是那么令人上火,这件事情才是。”

“另一件事情是——小王子犯境了。”

焦适之猛然站定,抬头看着肖明华,“为何无人上报?!”

这可是军机大事!即便是蒙古小王子只是洗劫了便走,却也没有无人奏报的道理!

肖明华伸手擦汗,他身上的汗水更多了,他低声说道:“这个消息不是八百里加急传过来的,而是昨夜通过锦衣卫的暗线传过来的,据说宁夏被围了,宁夏总兵誓死抵抗,然而不知为何这道消息却没有传入京城。指挥使接到这道暗线时正在京外,如今已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路上,而此事事关重大,朝中定然出了些许变故,或许有人变节,若不是如此,怎会有消息传达不到的道理!”

焦适之抿唇,脸色苍白,“你可说错了,或许不是有人变节,是有人谋反呢?”

这两个字刚吐露出来,肖明华的两眼便一眯,刚好一滴汗水滴入他的眼中,酸疼得他连连眨眼,却挡不住他话语里的惊骇,“任之,你说的,可是真的?”

焦适之视线落到他身上,无力地笑了一下,摇头说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现在还不一定呢。我现在便回宫告知皇上此事,海图的事情稍后再说吧。”

上一篇:荆棘王冕

下一篇:小兵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