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万花 第145章

作者:Yana洛川 标签: 近代现代

眼睛虽然放在了竹简上的字上,但是孙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门口处和周瑜说话的青年男子身上。

看到这人的第一眼,他就觉得这人很眼熟,但是明明没有见过,孙策悄悄的观察了许久,终于发现了问题出现在哪儿,这人笑起来时给他的感觉和锦书先生出奇的相似。

对孙策的小动作一清二楚,周瑜笑笑,也没指望他能安稳的坐下来一整天,看来伯符在吕奉先处过的很好,明明不小了,平日里还像个半大的孩子一样。

“元叹兄这是要去徐州一趟?”看着顾雍的心思明显不在交谈之上,周瑜叹了口气,话说出口竟是不带一丝疑问的语气。

点了点头,二十多岁的青年顾雍站起身,眉头皱的紧紧的,许久,他才继续开口“公瑾,这种感觉你不懂!”

最初听到顾祁名字时,顾雍便有种感觉,这就是走失的阿锦,虽说当时年纪小,但是阿锦那么聪明,肯定记得自己的名字,顾锦书,顾锦书,这一定就是阿锦!

先前自己走不开,所以才拜托了公瑾去问一句,虽然阿锦否定自己的身世,但是连公瑾都能看出来他们的长相有相似之处,那还用得着否定吗?

不管怎么说,他定是要走一趟徐州的。

是他将阿锦弄丢的,他一定要将人找回来,阿锦不记得他也是应该的,毕竟当初那么小,又过了那么多年,谁还能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可是如今扬州的形势如此紧迫,元叹兄走的放心吗?”看着已经下定决心的顾雍,周瑜也知道他劝不了了。

顾雍自然不会留下个烂摊子说走就走,“接下来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有紧急事情去寻子布先生即可。”

事实上,有周瑜留在这儿,顾雍走的很放心,不过是怕有什么紧急事件处理不了,所以又留了后手。

这次他是一定要离去的,顾氏内部他已经安排好了,其他氏族,想了一下,顾雍直接便请了张昭出山,子布先生文武兼备,更重要的是,周身气场能镇得住场子。

他都不敢在子布先生面前乱说话,更不用说其他人了,而且子布先生为人正直,绝不会趁机搞出什么乱子,他再放心不过了。

听到顾雍如此回答,周瑜也不说其他了,只是有一点,现如今扬州还不太安稳,正好孙策要回去,正好护送他一同前往。

顾雍没有拒绝,他来这儿的另一个用意便是和孙策一同启程,顺便了解一下,那现如今名为顾锦书的青年的生活。

因为弄丢了阿锦,二十年来他时时刻刻不敢在父亲母亲面前提及有关阿锦的一言半语,母亲去世时还想着问阿锦到底怎么样了,但是这让他怎么回答,他不知道阿锦是死是活,活的好还是不好。

父亲几乎翻遍了整个吴郡都没有找到阿锦,他……自然也是没有办法……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消息,他如何敢轻易放弃!

“公瑾!”孙策好奇的看过来,他没有见过顾雍,自然不知道这人是谁,大概是他不在的时候公瑾交的新朋友吧。

“伯符,这位是顾家元叹,吴郡顾氏子弟……”周瑜进来先给孙策介绍一番,然而不等他说完,孙策就一脸了然的接了一句,“顾氏?是锦书先生家里人吗?”

孙策不知道顾祁的身家背景,但是他能看出来这人和顾祁长的像,姓氏相同,估计是一家人了。

顾雍的脸色僵了一下,而后扯了扯嘴角勉强笑笑,并没有接话,反而周瑜看顾雍脸色不对瞪了孙策一眼,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真是让人骂都没法开口。

一句话开口便将气氛给搞僵了,孙策摸摸鼻子,讪讪的闭嘴不说话了,他只是问一个问题,错了就不说了,为什么公瑾会凶他?

“元叹兄勿怪,伯符并不知情。”朝顾雍道了声歉,周瑜才接着和孙策说正事。

这时候锦书先生已经回了下邳,元叹兄过去正好能遇上,可是以上次的情况来看,锦书先生明显不想在这上面多说,也不知道这次会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顾小祁(懵):当然不想多说了,你还想让我怎么说?说我来自几百年后?

第108章

下邳城中, 难得清闲下来的顾祁没清闲几天,便被想要提升木头人战斗力诸葛亮缠住了,少年人学不来吕玲绮撒娇打诨的那一套, 但是无论干什么都跟在后面时不时冒出来一句话也让顾祁分外头疼。

他之前便和郭嘉讨论过, 若是造出来一物能开山裂地, 同样也能伤人毁舍,这该如何是好, 是用还是不用?

然而,郭嘉只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 再厉害的东西也是人控制的, 是利是弊皆在人为罢了!

这道理顾祁自然懂, 所以他才不敢轻易将这东西搞出来,万一被心怀不轨的人拿去乱用, 后果可不是他承担的起的,但是, 炸药的用处不只做武器一种,开山炸石不知道能省去多少人力, 先前是没有想到, 现在既然想到了, 那就不能什么都不做了。

想着以吕布的能力,把持住炸弹的用量不让东西流出去还是可以的,既然如此,那就提前个几百年将这人造天雷弄出来吧!

炸弹这东西虽然原理简单, 但是真正做出来可没想的那么容易,诸葛亮在身边跟着的这几天,顾祁一直在让人准备原料,但是诸葛亮少年不看到东西就不肯罢休,执着的样子看的顾祁连骂都骂不出来。

即便决定了带着诸葛亮制作炸弹,诸葛亮也是被顾祁看的紧紧的,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出问题那就是缺胳膊少腿儿甚至是丢掉性命,诸葛亮没有士兵们那么快的反应速度,他不得不看紧一点儿。

只让士兵们拿少量的硝石硫磺木炭做实验,这样即便出现了爆炸也造不成重伤,盯了几天之后,顾祁便被吕布派来的士兵工匠们请走了。

锦书先生还是回城里去吧,这儿那么危险,万一伤着了该怎么办?

听过顾祁描述炸弹的威力,对这东西,吕布断然不会掉以轻心,好说歹说让顾祁早早的离开了那危险的地方他自己派人接手。

便是不要那威力强大的武器,他也不想伤着顾祁,天下间没几个人能在他手下走几回合,他已经够强大了,不需要锦书做这些危险的事情。

不知道吕布心中如何想的,只是单纯的将吕布如此匆忙的举动当成对炸弹的重视,顾祁撒手撒的放心,诸葛亮是绝对不肯离开的,只一丁点粉末便能达到一堆石灰的威力,这等东西岂能轻易放过?

于是,再次叮嘱了诸葛亮一番之后,顾祁在吕布黑沉的脸色之下离开了军营,看顾祁如此配合,吕布的脸色才有所好转,而后心里再次将郭嘉骂了一通。

都是这郭奉孝给出的馊主意,看来以后真的要盯着一点了,不能再让锦书和奉孝独处了,这回能弄出来个那么危险的武器,谁知道下次会不会弄出来个更危险的物件儿?

仔仔细细将渣打的原理和配方和前来接手的工匠讲了一番,顾祁便跟着吕布回城了,炸弹这么危险的东西当然不能在城里弄,如今剂量小还没什么,以后还是要制作威力足以移山为田裂地为海的炸弹,在城里造成民乱该如何是好?

即使吕布不来催,顾祁也不会在那里待太久,这次回到下邳之后,他便得到了用来写字的纸已经成型,工匠们还特意给他留了最初的版本。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即便没有顾祁在一旁,想象力无穷的工匠们自己就制作出各种成色软硬不同的纸,反正不管怎么说,他们终于有了摆脱竹简的可能性。

早知道他想法的华佗在纸张送到府上之后便将已经编写了大半的医经誊写了一份给顾祁送去,书还没有写完,华佗自然没有急着命名,但是顾祁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青囊书》,于是,偶然让华佗看到上面几个字之后,尚未命名的医经便有了名字。

他经常用青囊来装竹简,这个名字倒也形象。

得知了这其中缘由,顾祁有些凌乱,没想到他一时得意忘形竟然会造成这样一个后果,不过,得到了纸质版的《青囊书》,即便只有前几章,顾祁依旧自然开心的不行。

之前已经看过了手稿,只不过是在竹简之上,现在看到了写在纸上的字,顾祁只觉得一阵亲切,恨不得天天抱着书看个不停。

这个可是真真正正这个时代造出来的纸,和他包裹里的那几本秘籍不一样,也不用担心会不会被人看见问十万个为什么。

上一篇:掰弯这个兵

下一篇:一生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