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哥儿种田记 第151章

作者:歪脖铁树 标签: 近代现代

外面日头好,也没有风,柳爻卿特地出来晒太阳。

哲子哥搬了矮床出来,还有矮桌,上面摆了吃食和茶水,自个儿拿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豆子煮熟了,搓碎,再晾开晒干等着发酵,搓大酱,哲子哥头一回干这个,手法倒是不怎么生疏。

门口兴哥跑来,道:“卿哥儿,有个差爷找你。”

“你咋跑出来的,没念书啊?”柳爻卿捏了个爆米花放嘴里,冲着兴哥招手让他过来。

“老师给我放了一天假。”兴哥道,“天天念书我头都大了。”

刚刚靠近柳爻卿,又想着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兴哥赶忙到一旁蹲着,抓桌子上的爆米花吃。差爷来也只是提前通知,很快自个儿就来了,还是熟人,帮着柳爻卿办了不少事。

只不过差爷今天有点不太一样,他以前只以为柳爻卿有能耐,但身份应当没什么不同,可这回成亲,虽然衙门里的人明面上没说啥,但背地里却有不少传言,尤其是杜县令那边,隐约传出哲子哥的身份。

就说寻常人哪能这般安稳的经营偌大山头,还守着那么些好东西,那可都是金山银山,还能收买人心的!

身份肯定是确定无疑的,差爷再来山上,心态便不一样了。

可偏偏人家身份没公开,大家也就背地里说说,明面上可不敢挑明,这差爷也得跟往常似的进门,就是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差爷来了,哲子哥,拿个神仙酿。”柳爻卿道。

“王良才抓到了,还没招。”差爷道,“县令大人的意思是这背后还有些牵扯,准备顺藤摸瓜一番,急不来。”

“恩,不急。”柳爻卿点头。

当时决定报官,也不是这件事就完全交给官府了,柳爻卿还想知道具体的来龙去脉。王良才是明面上的,若是背后还有牵扯,当然全抓出来比较好。

把巴掌大罐子的神仙酿给了差爷,柳爻卿起身送了送。

回头便瞧见哲子哥紧张的样子,柳爻卿无奈道:“地面平整,石缝都没有,我肯定不会摔啊。哲子哥你别太紧张。”

“恩。”哲子哥点了点头,可心里还是紧张的。

一上午还没如何清净,便又有人来,是赖跛子一个兄弟家的孩子跑上山,说是翠姐儿要生了。

生子大事几乎都有可能关乎生死,赖跛子会做人,来通知柳爻卿,是害怕万一出现意外,到时候柳爻卿万一再翻起旧账,他会有口难言。

柳爻卿知道这件事之后,确实没打算袖手旁观,无论如何也关乎大人孩子的性命,尤其是他现在成了亲,更不是一个人。

“卿哥儿不能过去。”哲子哥道,“让憨大过去吧。”

“成,消息随时传回来。”柳爻卿点头。

甭管是翠姐儿那边的血气冲击,还是寓意啥的,就算柳爻卿自己不在乎,哲子哥和厉氏怕是也得放在心上,柳爻卿干脆不跟他们争辩。

翠姐儿从早晨开始发动,一直到晚上还没生出来,稳婆说是一切正常,还有生三天三夜的。赖跛子倒也舍得花银钱,稳婆请了两个,家中更是预备了参片,还提前跟大夫说好了,一有不好就把人请过来,赖家兄弟更是都到了场。

实在是赖跛子年纪这么大了还没个孩子,对于这第一个子嗣很是看中。

过去一晚,一大早,山下的消息传来,说是翠姐儿出血多,可孩子还没露头,这样下去怕是危险。

“叫人送鸡汤去,给翠姐儿灌下去。再问问翠姐儿,孩子到底生不生!”柳爻卿道,“叫憨大和宣哥儿去,让宣哥儿问。”

憨大是个汉子,不好进屋,但宣哥儿是个哥儿,却可以进,而且脾气厉害,不怕翠姐儿耍性子。

翠姐儿自从怀孕就没消停过,现在到底是不是真的难产,谁也说不准。

煎饼作坊那边,宣哥儿一听赶忙答应,身上的围裙、罩子啥的都脱了,跟着憨大一块儿下山,去了赖跛子家中。

屋里正传出一阵阵惨叫,中气十足,宣哥儿进屋看了眼,见两个稳婆都在,而且 脸色如常,翠姐儿脸色红润,看样子并没有经受多大的折磨,他这才开口问:“翠姐儿,如何了?”

“卿哥儿怎么没来?”翠姐儿问。

“孩子还生不生了?”宣哥儿也问。

翠姐儿眼睛闪了闪,虚弱道,“宣哥儿这话怎么说的,孩子我自然要生,只是……我以为卿哥儿能过来看看我。”

“卿哥儿过来不过来的,也不耽搁你生孩子,难道卿哥儿不过来,这个孩子你还不生了?”宣哥儿看了两个稳婆一眼,不再跟翠姐儿说话,转身走了。

那边憨大已经把东西放下,跟宣哥儿一块出门,赖跛子送到门口,没问柳爻卿为啥没来。

只要不是真的害过柳爻卿的,他一般都会出手帮忙,就像正哥、明哥还有知哥儿、颜哥儿,只是翠姐儿不该等着柳爻卿来。

山上,柳爻卿听了宣哥儿说完,叹气道:“翠姐儿也就惦记着我手头的东西了,她以为我会过去看看,怎么也得看在未出生的孩子份上给点什么……她在赖跛子家里日子过得实在不错,要是没有这些心思,往后也不会受苦。”

“翠姐儿以前就是这种人,要不她不会愿意嫁给赖跛子。”哲子哥说道,“这边日头不热了,咱们挪个地方。”

“恩。”柳爻卿站起来,和哲子哥一块儿搬矮床。

翠姐儿知道柳爻卿不会来看她,死了心,还没到晌午便把孩子生了出来,是个小汉子,可是没哭,也没气儿,浑身青紫。

赖跛子找来大夫,柳爻卿早有交代,那打扮体面还带着小童的大夫也去了,诊治到快要天黑才救回一条命,孩子总算有了哭声,也喘气了。

听说了这个事儿,柳爻卿沉默许久道:“人心啊。”

晚上暖棚收工,柳爻卿特地叫知哥儿和颜哥儿下山去看看翠姐儿,两个哥儿也都愿意,不过很快回来了,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柳爻卿才知道,翠姐儿见着知哥儿和颜哥儿,开口就要二两银子,说是要给刚出生的孩子买些好吃的,当时知哥儿和颜哥儿就拒绝了,再回来后提都没提翠姐儿。

“学堂开课,咱们去看看。”一大早柳爻卿便爬起来,吃了饭就跟哲子哥提议。

学堂那边除了读书人就是村里人,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哲子哥想了想点头同意。

如今学堂名声已大,在这群读书人的安排下,村里一些年轻人不但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认识十几个常用字,走在外面也敢跟别人吹牛了。

那些觉得自个儿就是一辈子在土里刨食,识字无用的,想法早就变了。因为学堂的先生不但教识字,还会讲解一些故事,通过故事来反应人生的道理,教人如何去做人。

比如说两家人吵架,谁都觉得谁有理,与其天天吵架,不如找公正的人评理;比如说家家户户都知道上谷村有暖棚,冬天也有新鲜的菜蔬,可又有几个人有那个胆量去批发了新鲜菜蔬运出去卖?又如何卖出去?

上一篇:重生到搅基游戏

下一篇:重生之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