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第332章

作者:云长歌 标签: 近代现代

李从嘉心里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个你自己看着办,赵匡义就别去了,让赵廷美去吧。”

他既然这么说了,无论是谁都不会在这件小事上跟他为难,唯一让李弘冀纳闷的是,赵匡义是新手,赵廷美更是新手啊,这换了个人也没有对整个领导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看上去倒像是单纯将赵匡义这个人换下来的一样,难道……赵匡义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李从嘉?

李弘冀思前想后也没得出一个结论,而此时李从嘉正在跟赵匡胤一起吃饭,哦,当然还有释雪庭。

经过跑到敌人地盘上武装旅游一圈的事情,李从嘉跟赵匡胤的关系基本上是突飞猛进,赵匡胤对李从嘉的了解更多,再也不担心自己表现太好会引起李从嘉忌惮这种事情——他们这个王,心大的很,基本上从头到尾就是,你是我手下,那就越牛逼越好,反正是给我打工,反正你们没有兵权我说了算。

李从嘉也摒弃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开口说道:“我把赵匡义给换下来,回头你去给他做做思想工作,我倒不是不想让他立功,我是琢磨着,你们家就这么一个文化人,入内阁不好说,但是日后做个尚书应该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军功起家的人不收文官掣肘是真的,但也不能跟文官形成隔阂不是?”

赵匡胤本来也是纳闷,为什么来这一套,不过他比较无所谓,这件事情之中除了赵匡义,估计没有人不满,而且赵廷美还很开心。

对于李弘冀而言,赵匡义和赵廷美都没什么区别,他们身上的标签都是赵匡胤的弟弟,而对于赵匡胤来讲,这两个人无论谁去镀金,将来都是他的助力,一样一样的,对于朝臣来说,那就更无所谓了。

也只有赵匡义不开心,然而是李从嘉亲口所说,赵匡义就算再傻也知道,照这个趋势下去,李从嘉登基为帝是迟早的事情,他哥哥都未必能够跟李从嘉掰手腕,他就算再怎么不满也只能忍住。

然而赵匡义的心里是十分焦灼的,他今年已经不小,二十五岁,早已成家,也到了该努力立业的时候,可是如今他完全没有找到能够发挥自己一技之长的地方。

别人能够凭借父荫来谋个出身,可是到了赵匡义这里就不行——侯爷是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都是追封的,人家要荫职也是给赵匡胤的儿子。

赵匡义只能想办法借哥哥的光弄个职位,可职位不高他还不愿意,他心里觉得他好歹是堂堂紫亭候的弟弟,怎么能去做那种七八品的小官?

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赵匡义除了每天读书,就剩下了每天读书,习武都不怎么勤奋。

这一次他以为自己时来运转,终于能够凭借军功进入枢密院,结果还被拿下来了!

只不过他从来没想过,枢密院是相对于内阁的,文臣以入内阁为荣,武将以入枢密院为荣,而内阁多难入,枢密院就多么难入,赵匡义就算跟着出去镀了一层金,回来也别想进枢密院。

李从嘉怕赵匡义心里不平衡回头报复社会,转头就给他了一个鸿胪寺少卿的位置,这个官位品级不算低,然而想要出彩却也不容易。

毕竟如今大唐的外交……都是棍棒外交,基本上除了跟于阗关系还不错之外,其他跟大唐接壤的国家,都是他们的敌人。

而于阗跟大唐也就是彼此之间相安无事那一种,交往都不多,鸿胪寺这一天天能够清闲出鸟来。

赵匡义总是觉得自己一身本事施展不开,觉得有些闷闷不乐。

释雪庭知道李从嘉所想,虽然他不就明白为什么李从嘉不待见赵匡义,但是经过实践证明,李从嘉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好,凡是他处心积虑收到麾下的人就没有没本事的,而凡是他不待见甚至排斥的,一般都比较没节操。

释雪庭比较信任他家重光,所以特地找到韩俦,让他想办法搞一搞赵匡义,当然也未必是要将赵匡义赶回去,反正只要能让赵匡义心里的戾气消除一点,他是不管韩俦怎么做的。

韩俦听了之后,顿时心里有数,跑过去找赵匡义谈心了。

赵匡义这可算是碰上了对手,韩俦是谁?纵横家传人,之前忽悠过的国君比赵匡胤见过的都多,他一出马忽悠赵匡义,没两天就让赵匡义对他死心塌地,并且深深相信李从嘉把他弄到鸿胪寺是为了锻炼他。

并且结合一下之前李从嘉策曾今对赵匡胤说的话,赵匡义深深觉得,李从嘉这大概是在培养他,为的就是让他进内阁。

李从嘉不知道韩俦已经将赵匡义忽悠傻了,他正在琢磨着要不要把赵普调回来,当初让赵普去当刺史,其实最主要的也是让他去镀金。

都说没当过地方官的人是当不好宰相的,实际上赵普之前也算得上是当过地方官,毕竟在他们没投降之前,赵匡胤的地盘也就那几个州,赵普作为赵匡胤手下的头号智囊,对这些州的管理也算是尽心尽力。

所以哪怕赵普如今到那里还没多长时间,李从嘉还是决定把他调回来,反正是为了走过场刷资历,也就不用那么严格了。

正好礼部尚书这些日子病痛缠身,眼看要不好,李从嘉直接给他放了个超长的假,让他先养好伤,等养完伤再回来,为了安抚对方,他还亲自去了一趟对方家里。

然后转头就将礼部尚书的位置给了赵普,将一位他比较看好的工部侍郎踢到外面去接替赵普的位置做刺史,转头又将赵匡义调过来做工部侍郎。

赵匡义没做多久的鸿胪寺少卿,就直接自从五品跳到了从四品的工部侍郎,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走路都带风。

赵匡胤却看出来,赵匡义这个升迁速度,并不像是能够进内阁的,作为对比,看看赵普,这是现在九卿六部轮着打杂了一遍,然后扔到了外面去当了不到两年的刺史,再回来就是做尚书,估计将六部尚书做的差不多,他也就快能入阁了。

而赵匡义直接从鸿胪寺少卿到工部侍郎,看上去是跳过了中间很多环节,但是在以后评定的时候这些都是短板,属于基本不可能当宰相那种。

赵匡胤看得明白却没有说,首先是不想打击弟弟的自信心,其次他心里也清楚,自家严格来说是外戚,做外戚就要明白一点,有些权利能够碰,有些就不能,而且比起赵匡义在文臣那边打天下,他更看好赵廷美,毕竟赵家是以军功起家的。

李从嘉成功将赵普调回来还消弭了不安定因素,整个人都开心的很,当然最主要是最近他跟释雪庭腻歪的不行。

都说小别胜新婚,这次他跟释雪庭根本不是小别的事情,而是差点永别,释雪庭在生气过后,整个人变得更加体贴,各种小心谨慎,生怕李从嘉之前吃的苦太多,会落下病根,想着办法的给李从嘉进补。

李从嘉倒是很享受这种关心,如果释雪庭不想办法给他灌药膳那就更好了。

就在李从嘉享受释雪庭照顾的时候,耶律璟总算是搞定了国内,把他认为不忠心的人全部杀掉,提拔了一些他觉得有活力的,忠心的年轻人。

然后就在李从嘉已经做好了跟契丹开战的准备之后,耶律璟宣布要……要攻打党项?

李从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捏着鼻子喝粥,粥里因为放了人参等补药,那个滋味比喝中药强一点有限,结果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嘴里一口粥全都喷了出去。

释雪庭连忙拿丝绢帮忙擦拭,李从嘉一边任由释雪庭帮忙擦嘴一边茫然说道:“耶律璟这是要干什么?他怎么说的?”

“早知道就不跟你说,怎么年纪越大越不稳重了?这是活回去了吗?”释雪庭无奈念了李从嘉两句,发现对方瞪大眼睛一脸无辜的模样,只好解释道:“耶律璟说党项助纣为虐,契丹决不能忍,所以他决定攻打党项。”

“助纣为虐?他是想说我就是那个纣吗?”李从嘉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不是,在收拾助纣为虐的人之前,不应该先把目标瞄准在‘纣’身上吗?”

释雪庭轻笑:“他没有选择直接打大唐,说明他还没有疯太狠。”

李从嘉听了之后想了半天说道:“这样啊,那……我们主动去打他们吧。”

释雪庭皱眉:“这并不是个好选择。”

李从嘉搓搓手说道:“这次党项是被我连累的,这个……万一他们来求救,我们总也不能见死不救吧?与其等他们来求救我们再出手,不如早打了。”

早点打还能刷刷党项的好感度,反正都要打的。

释雪庭沉默半晌问道:“为什么不能选择等契丹将党项打残之后,我们再出手,到时候正好将党项收入囊中。”

我靠,大哥你这个办法有点黑啊。

李从嘉咽了口口水,不过想了想,虽然这样做可能有点不厚道,却是非常合适的做法,党项也是一个游牧民族,而且还是已经壮大了的游牧民族,等李从嘉跟统一了中原,拿回了燕云十六州,说不定下一步就要跟党项起冲突了。

上一篇:反派辞职之后

下一篇:戈壁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