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 第37章

作者:梦溪石 标签: 近代现代

唐泛:“老王,将李漫与阿夏交与钱县丞他们。”

老王应声,将阿夏押了起来,交由钱县丞带来的衙役。

唐泛又道:“钱县丞,这阿夏虽然有从犯之嫌,但毕竟未亲手参与杀人,又已经交代了罪行,一切审问当以国律为准,还请不要私下用刑才是。”

世俗眼光对女性格外苛刻,一旦女性身陷囹圄,大家便觉得这个女人失去了清白,那些狱卒衙役也可能趁机在狱中对她多有调戏猥亵,有鉴于此,明律对女性囚犯格外照顾,有时候连过堂也可以在家审问,但阿夏现在胁从杀人,罪证确凿,非关押不可,唐泛不希望让她在里头受了国法制裁之外的折辱,故而特别交代一声。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细心了。

阿夏停了哭声,怔怔地看着他,眉间凄苦,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兴许是感叹自己命苦,没有福气跟着唐泛,又也许是后悔自己不应该一时鬼迷心窍受了李漫的要挟,就帮他做下这等错事。

然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唐泛转头看向李府管家:“老李,你过来。”

“唐大人。”老李神色惨淡,他对李家忠心耿耿,却没想到自家老爷杀了太太,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实在太大,以至于他的腰一下子弯了不少。

唐泛从怀中掏出一叠白纸:“这里头有两千两银票,方才你们老爷叫我叫入内室,给了我这叠东西,想让我不再追查下去,这些银钱你拿着,回头好生照顾你们家少爷罢。”

老李接过,垂泪道:“多谢唐大人,您对我们李家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

李漫漠然道:“拿着我李家的钱作人情,唐大人倒是好算计啊!”

唐泛笑眯眯:“你行贿不成便恼羞成怒了么,还是赶紧闭嘴罢,杀人者当诛,如今李家的钱也与你无关了,那都是你儿子的了。”

李漫被他气得满脸通红,两道怨恨的眼光几乎要在唐泛身上灼出洞来,阴声道:“我不会死的,你别高兴得太早!”

唐泛对宛平县丞道:“这般态度恶劣的嫌犯,在这里咆哮朝廷命官,似乎不妥罢?”

宛平县丞如梦初醒,连忙挥挥手,让人将李漫和阿夏押回去。

唐泛等人将要离开之际,老李叫住了他:“唐大人,家门不幸,如今老爷这样,太太又过世了,家中余下少爷一人,两位姨太太也是未曾主过事的,群龙无首,小的唐突,想求大人帮忙拿个章程。”

唐泛看了呆若木鸡的李麟一眼:“你们老爷或太太家中,若还有什么靠得住的远亲,可以请过来帮忙主持一下,如今你家少爷也算半大少年了,他往后总要挑起这个家的,凡事也可与他商量着去办。”

老李连连点头:“唐大人说得是!”

出了李府大人,唐泛叫住宛平县丞,似笑非笑:“此案并不复杂,以钱县丞的聪明才智,未必断不出来,却为何非要将我叫过来,难道别有原因?”

宛平县丞尴尬赔笑:“大人说笑了,要不是大人说破,下官都还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内情呢,只怕会冤枉好人!”

实际上李漫贿赂过唐泛,自然也贿赂过宛平县丞和主簿他们,只不过因为这案子最开始是唐泛接手的,所以钱县丞他们就是想收,也怕唐泛会将他们捅出去,所以就把唐泛先请过来,看唐泛收不收,如果唐泛收下李漫的贿赂,决定将凶杀改为自杀,有他在头顶上顶着,钱县丞他们自然也就收得心安理得了。

唐泛明白这一点,却也没有去揭穿他们,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揭穿钱县丞的用心,只会让他恼羞成怒,除此之外别无用处。很多人不会因为你大义凛然地教育一通就幡然悔悟,反倒容易因此记恨你,当清官并不难,难的是当想做事的清官。

所以他仅仅是点到即止,让他们自己警醒。

隔天一大早,薛冰那头就派人过来,告诉唐泛,说并没有从汪厂公那里打听到什么消息。

也就是说,锦衣卫查不出汪直干嘛要请潘宾吃饭。

他将这个消息转告给潘宾,后者听了这个消息,果然愁眉苦脸。

唐泛安慰他:“师兄不必担心,武安侯府命案间接让汪直得了利,顺天府无心栽柳,说不定他是想表达感谢之意呢?”

潘宾:“你觉得可能吗?汪直连内阁阁老们都不放在眼里,哪里需要请我这种小人物吃饭,这样罢,要不明晚你与我一道过去,有什么事也好给我提个醒。”

唐泛:“这不好罢?他请的只有你,我不请而至,只怕会让他不高兴罢?”

潘宾摆摆手:“没事,到时候你不要以顺天府推官的身份,以我师弟的身份,就这么说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啊,三更奉上,本来设定好八点的,结果存稿的时候手一滑,直接发表了……只好顺便提前了,明天更新还是晚上8点哦!

1、阿夏这是典型无知导致的悲剧,而且这种人还真不少,明朝就有个案子,因为丈夫很吝啬,妻子偷偷瞒着他给娘家送东西,结果被家里的长工发现了,以此要挟那个妻子,要跟她OOXX,妻子懦弱,也就从了~

2、万众瞩目的家属出差去了,很快就回来,不过唐大人才是主角,看他也挺有意思的,是吧?嘿嘿~

————

下面是说好的八卦聊天时间,明朝后宫2~

说好继续聊聊明朝后宫的。

今天不说张氏了,说说另一位奇女子,孙氏,当当当!

孙氏是张氏的儿媳妇,也就是朱棣的孙媳妇。

孙氏的一生很传奇,百度有很详细的,不啰嗦,给不知道的朋友简单概括一下:小孙是某地小官的女儿,因为很漂亮,小时候就进宫了,跟后来的宣宗皇帝青梅竹马。她本来是被当作未来皇后来培养的,但是当时朱棣不知道哪根筋抽了,忽然就决定换孙媳妇,于是中途就选了胡氏为太孙妃,而小孙则变成了嫔。

一切传奇故事要从宣宗登基之后开始,小孙当时是贵妃,她和胡皇后一样,都没有儿子,《明史》说她偷偷抱了宫人的儿子,假作自己的儿子,然后宣宗就很高兴,而胡皇后因为无子就被废了。

这完全是扯淡。

首先一个妃子忽然间就冒出一个儿子,朝夕相处的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皇帝真要被瞒在鼓里,那这个皇帝就是白痴了,更何况当时的太后还是上次八过的人生赢家张太后呢,一个连国家大事都有决定权的太后,能不知道自己的孙子是怎么生出来的?

所以唯一的可能性是,小孙抱养宫人的儿子这件事情,皇帝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还参与了谋划,顺便搞定了老娘那边,让张太后也默许了这件事。

后来,宣宗就嗨皮地公开宣布孙贵妃生了儿子,所以立为皇后。

这是真爱啊,能够让皇帝做到这个地步的,不是真爱是什么?

成化皇帝都还没有弄出个儿子假装是万贵妃生的呢!【万贵妃:我冤啊!白白背了这么多年的专宠黑锅,我容易么!】

当然,从头到尾,那个莫名其妙因为无子就被废的胡皇后也很倒霉,但两人之间,总要有一个赢家,孙贵妃觉得自己跟皇帝才是从小认识的,胡氏才是中途插入的,胡氏也会觉得自己很无辜,身不由己。

上一篇:完美情人养成系统

下一篇:天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