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珠儿 第279章

作者:老草吃嫩牛 标签: 强强 快穿 近代现代

这就对了么!顾昭脸上有了些笑意,苏氏看他高兴,心也就安下了,这才准备说话,却立时又被这对的称呼雷了个□□。

穿着一身素面短袄,脖子上挂大金佛的老国公很是兴奋的上来拥抱顾昭:“爹!”

顾昭回抱,就如分别了千万年一般的回应:“祖宗!”

抱完,顾昭笑眯眯的夸苏氏:“今儿不错,这身打扮精神,你费心了!”

苏氏赶忙谦虚:“瞧小叔叔说的,这还不是应当应分的。”说罢,她便指挥人抬着一些礼品出门。

“小叔叔,那冯先生家也不富裕,侄媳想着,给些家里常用的也不合适,就预备了五匹绿云布,甘州出的夏布给预备了十匹,银红的云缎给了两匹……”

顾昭翻翻这些东西,回身问阿德:“侄媳妇这个准备的合适,比送书好,你师父给预备了点啥?”

阿德立马回道:“爷,家里也是这样想的,送咱们常用的不合适,爷又要去住三日,怕那边饮食不合适,就带了家里的吃食,旁个……好似预备了四匣上等墨,甘州新出的通史带了两部……”

顾昭听着这个没有苏氏送的好,便摆摆手道:“这些不好,每次都是这样,头回去人家家,老冯而今孙子都两个了……”

阿德一脸迷茫的回话:“给小少爷们也是带了蒙书的……”

苏氏听到这里立时笑了:“哎呦,小叔叔,不是侄媳妇拿大,人家冯先生请一回,老送这些个不合适,乡下地方,又是大会,那边家里难免有往来的亲戚,若带个小儿,打赏的见面礼,荷包这些可以预备了?”

阿德道:“回大奶奶话,都带了。”

苏氏点点头又问:“装了什么赏人家?”

阿德便道,说是鲤鱼跃龙门这样的玉件耍器。

顾昭听到这里也知道不合适了,这好比要去刘姥姥家,你送这还不如送一团五彩绣线合适,倒也不是看不起人家冯先生,主要是乡下往来,越是小越好,细仔他们到底是不如奶哥哥顶事儿,再者,这几年这些人眼界大了,这些小事儿看的有些不明白。

到了这时候,还说什么呢,苏氏立刻机灵的回去叫婆子们重新去预备了两车礼品。

这一番折腾又等了半个时辰才出门,这一路,因上京这几年四下通商,道路十分好走,申时末刻方到遥庄外迎客亭。

自来大梁,天南地北也走过,但是真正去乡下人家做客,倒也是真是第一次,说老实话,顾昭也是十分期待的。

这一路,还没到遥庄呢,顾家的车队便看到了大量从十里八乡来的乡亲,一起往遥庄那边涌去,那真是赶着驴车牛车拖家带口,扛着长条凳子扶着家里的老太太,做爹的背一个,领一个,身边娘的怀里还要抱一个。

顾昭看的欢喜,立刻叫阿德记下来,还叫身边的人画起来,晚间就送回上京去给阿润看,叫他看看自己喜洋洋的臣民,许多年前,阿润想着的天下,也就是这样了。

冯裳带着自己的长子冯壮,幼子冯满早就等在庄外迎客亭等着,今日,这冯裳也是打扮的十分富贵,穿了绸缎,戴了文士的螺冠,非但他带了海螺,他家两个儿子一个人脑袋上都顶了一个。

这玩意儿吧,还是去岁的年礼,能做螺冠的,那都是大号的海螺。

顾昭看这一家有意思,便捡了笑豆一般,见人先放肆的礼仪都不端着了,他先扶着车子笑了一会。

耿成来的更早,他见顾昭笑的没法,就指着他骂道:“你这是捡了笑屁吃了,真真是好不丢人,赶紧的,我与你介绍两个好孩子。”

说罢,他一手拉着十七岁的冯壮,一只手拉着冯满过来道:“这是老冯家的两个儿子,嘿!可了不得了,才将老夫考了一下,那真是,我家的那群小混蛋排一起,那也是比不上的!哎!这是冯壮!这是冯满……”

说罢,他指着顾昭道:“这是你们财主叔叔,来来,赶紧磕个头,他好东西多了去了,随意松松手指,你们这辈子便够吃了!”

顾昭一听到冯满的名字,便又扶着车子,眼泪都笑了出来。

那边人也不拦他,赶庙会么,就是个热闹事儿,就小笑眯眯的看着顾昭笑。

冯满与冯壮倒是老实,皆跪着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口称世叔。

顾昭笑笑,双手扶起来这两个人,也是赞叹了两句,一回手,他从腰下解下两个玉佩一人给了一个。

寒暄间,冯裳又把庄里的庄主也介绍了来,他们这庄子皆是姓冯的,顾昭没记住谁是谁,反正,一律喊老冯就是。

如此,顾昭这一队八辆马车跟在后面,前面庄主,庄头陪着,庄上最有学问的冯先生恭敬着,也是赫赫扬扬,威风凛凛的一大队子人就进了遥庄。

今日遥庄也是打扮的粉面桃花一般的精彩万分,这道路两边的树木一律挂了彩绸,正大路一路搭建了六个五彩木牌楼。

过了牌楼,这路两边便换成庄子上有钱的户口搭的看棚,遥庄挨着上京近辖,这几年加之京中多了十二条商街,冯裳他们庄子里便借着青云风,多了不少有钱户口。

而今遥庄这份排场,竟是庄里有钱的,一家出了三十贯铺排起来的。

冯裳虽不经商,他身后却有耿成这样的财主,如此不到五年,耿成给冯裳家盖了三进的大宅院不提,还送了他十五里外青龙山下的五百亩上田。

如此,冯裳才是这庄子最大的财主,在这里,是再没有人敢提他是宦官后裔这样的酸话的。

就拿看棚来说,冯裳家的看棚比旁人家高三尺,他有功名,搭的是彩绸的看棚,不若旁人家,是布棚。

今儿也是冯裳出了大血,他家的棚子一概用了上好的槐木搭建,这楼制作的异常扎实而华丽,除楼外包了软毡遮风不说,这二楼地板铺了薄毯,一溜儿还摆了四张红木大桌,果器他家用的是银镶宝的,茶器他家用的是银蟹壶,银虾杯。

器具不说,他家看台后面还有个小院,垒砌了四眼灶火,大师傅请的是上京明楼的掌厨,这院子周围上了一人高方木成围,那方木上吊挂着南边来的稀罕火腿,七八扇猪肉,羊腿,鲜鱼,更有更有成筐的瓜果梨桃,真是一派山庄富贵景象。

顾昭打发人跟着老哥哥四处溜达看新鲜,他自己趴在二楼看小院烧锅,一边看,顾昭一边笑道:“老冯你个装穷酸的,如今竟舍得这般铺排?”

冯裳斜眼看看耿成道:“这话说的?你可真高看我!我有几个您还不知道?上月我相中三轴桃溪先生的墨梅,还是从中书牛大人家借了几百贯应急的……”

说到这里,冯裳一脸无奈的指指耿成道:“不瞒您,我原想就预备了个小酒台子,我家那院子近辖,到时候给您们一人搭个梯子,爬在墙头看那也是一份儿好风情不是?谁知道呢!这人不遮掩的带了人马来折腾,这下好了,这几日我家坐的尽是不便宜,来借钱的亲戚!反正我是一个钱没花的!”

顾昭扭脸看着得意洋洋的耿成,无奈的摇头道:“你个老傻子,还笑我阿兄呢,我阿兄怀里揣个果子,你去看看谁能骗出来?你叫他……”顾昭指指得意的冯裳道:“你花了钱,他还埋怨你呢!”

耿成才不在意,这么大点子的地儿,搭了个第一台,乱七八糟下来亦不过花了百贯钱,后院吃的都是他家庄子里送来的东西,那又值几个?高兴就成了呗!

正说得热闹,却不想,那边楼口上了个庄户打扮的小童来报说,这村里的亲戚长辈闻听先生家里来了上京的贵人,便都来拜见一下。

冯裳听到这话,脸上的神色顿时一变,很快,他又恢复了一派好脸道:“呦,这却是我失礼了,我去迎迎!”

说罢,他便下楼去了。

耿成哼了一声,也趴在二楼的栏杆往下看,一边看一边说:“如今他家亲戚到多,可不是小时候欺负孤儿,饿死人家妹妹的时候了,你是不知道呢,我昨日便来了,大半夜的还有讨便宜的呢……”

顾昭骂他:“你也是,好端端的给他找这份麻烦?他又是个不爱揽事儿的,这不是害人么?”